APP下载

绿色低碳背景下城区边缘绿色空间规划思路与方法研究*
——以宝鸡中心城区南部台塬区生态建设规划为例

2018-04-22顾媛媛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城区用地规划

顾媛媛 邢 忠 叶 林 周 茜

0 引 言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为核心的低碳城市概念随之推广。城市边缘区非建设用地因特殊的地理区位与环境特征,深刻地作用于城市空间结构、功能绩效、生态品质,进而促进城市低碳化发展;而现实中,其饱受被吞噬或低效利用的境遇,潜在功效被抑制甚至埋没。2012年批准实施的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首次以国标形式在“城乡用地分类和代码”中明确“非建设用地”概念,以此为契机,结合城乡非建设用地规划相关理论与编制方法研究、围绕“减少碳排放”核心,从个案出发,研究中心城区边缘这一特定区位非建设用地的规划思路与方法。

1 低碳城市建设背景与城区边缘绿色空间

1.1 低碳城市建设与城区边缘非建设性绿色空间

1.1.1 低碳城市规划研究综述

“低碳城市是以城市空间为载体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绿色交通和建筑,转变居民消费观念,创新低碳技术,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1]。2010年7月,国家发改委颁布了《关于展开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2]。低碳发展和低碳城市成为世界各国的战略选择[3]将低碳理念融入城乡规划设计体系受到业界关注:“学术界根据国内外对碳排放与城市化过程相互关系的研究,提出低碳城市规划是我国低碳城市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4]。低碳与生态理念的重要性得到我国许多学者的重视:城市发展中低碳生态理念较之纯技术更为重要[5]。城市扩张带来更多的产业碳排放及建筑的间接碳排放,而土地利用转化过程(如林地转化为建设用地)所造成的碳汇剥夺和生物量代谢同样造成剧烈的碳排放[6]。具体化低碳规划设计策略与方法亦得到业界重视:低碳城市空间规划策略涵盖区域、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三个层面的低碳发展模式,在总体规划层面宜构筑绿色交通支撑的空间结构[7]。城市总体规划应从城市“碳足迹”开始,从土地、水、能源、交通和环境等出发对城市的碳排放控制目标、战略、空间规划、实施问题进行专题研究[8]。

国外学者对低碳城市规划相关研究内容包括:城市增长、土地利用与碳排放的关系、低碳城市能源规划、低碳社区建设、低碳生活方式、低碳城市规划政策与治理等方面。加林娜·楚吉娜(Galina Churkina)将城市区域分为城市的蔓延区及足迹区,认为蔓延区的城市资源代谢实际上对足迹区造成了较大的环境资源负担,甚至加速了土地转化的速度,从而造成更多的间接碳排[9]。迈克尔·比德斯、西恩·富奇、提姆·杰克森(Michael Peters,Shane Fudge, Tim Jackson)通过大量案例研究,对促进地方社区行动和有效社区行为与参与模式进行了有效研究[10]。帕特里克·康登(Patrick M. Condon)结合理论与实践研究,提出一整套应对温室气体的城市设计条例[11]。安德鲁·斯科特(Andrew Scott)和伊兰·本·约瑟夫(Eran Ben-Joseph)探讨了低碳理念和重塑社区的适应性模式,通过研究邻里规划和社区改造方案,注入实现社区的能源和低碳目标[12]。

针对城区边缘地带绿色空间的低碳规划理念与方法,在城市空间发展策略及总体规划层面有所涉及,但尚无专项针对性研究。

1.1.2 以非建设用地为主要载体的城区边缘绿色空间规划研究综述

城区边缘绿色空间以“非建设用地”(non-development)为主要载体,是我国特有的概念和用地类型,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中明确:非建设用地(E)包括水域、农林用地及其它非建设用地等。

在新的城乡用地分类标准出台之前,“非建设用地”的概念与研究大多基于其与城市的功能及空间关系,定义为城市规划区范围内不被用于城市建设的用地[13-14]。亦有学者将城镇地域内的非建设性用地作为研究对象[15]。在相关理论指导下,呈现出许多针对性非建设用地规划方法,如“反规划”与生态底线规划方法[16]。“共扼生态规划概念与方法——协调人和自然、资源和环境、生产和生活、以及城市和乡村、外托和内生之间共扼生态关系的复合生态关系规划”[17]。“以非建设用地反控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分级、分类保护控制的规划方法”[18]。“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在规划理念上,强调城乡统筹原则;在规划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上,融入了生态学、环境学、景观学等领域的概念、思路和技术”[15]。

国外没有明确的非建设用地概念,但针对不同类型的非建设性绿色空间,有相当成熟的主题研究与规划,如欧美的农村区划,针对自然保护的生境规划。图纳(Tuner)针对农业用地应当以不同的价值取向予以划分:耕地,牧业、园地与经济林、园艺、可达性、自然保护、滑雪、狩猎、水上运动、野营等价值[19]。在日本,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居住空间与农业用地的共生为目标,保持农业特色的村落规划成为研究重点[20]。近年来,欧美国家类似非建设用地与城区功能及空间关系的关注,主要集中于对绿色开放空间生态服务功能提升及管控措施的研究,如城市增长边界(urban growth boundary, UGB),城市精明增长(urban smart growth),绿色基础设施(green infrastructure, GI) 。绿色基础设施是城市可持续发展所依赖的自然系统,是城市及其居民能持续地获得自然服务(natures services)的基础,这些生态服务包括提供新鲜空气、干净的水和食物(净化污染的土地和水)、体育、游憩、安全庇护、调节自然过程、审美和教育等[21]。环境影响设计(environmental Impact design, EID)、绿色基础设施评价模型(green infrastructure assessment, GIA)、低冲击发展模式(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等规划方法使绿色空间规划建设更具实践操作性。

国内外低碳城市、非建设用地分类主题研究及绿色开放空间规划、管理相关研究,有助于拓展我国城乡非建设性绿色空间规划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思路,提升对城区边缘绿色空间规划导向的进一步认知。

1.1.3 城区边缘绿色空间规划导向与低碳理念的契合

城市问题向来需要地域范围综合思考,无论是中心城区对外围绿色空间的影响还是反之,都不会停留于现存的城市边界,城市边缘区是两种作用力下问题与机遇并存的高显示度区域。外围的非建设性绿色空间关乎城区的持续发展,我们的前辈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正所谓“体郭经野”。可持续规划的重中之重是帮助社区以更优的方式与自然环境共生[22]。城市边缘区是乡村—城市边缘带的组成部分[23]。城市边缘带和乡村边缘带共同组成乡村—城市边缘带[24]。城市边缘区是特殊的生态区,以农田林地等自然环境为背景,为城市提供必要的生态服务和农业生产服务,是维护城乡生态安全的最关键区域[25]。以城市核心区为主体的传统城市规划缺乏对自然环境的足够重视,忽视自然生态结构的完整性和连续性[26]。本文中城区边缘非建设用地研究空间范围锁定于:与中心城区具有直接空间与功能关联的边缘地带,用地范围属于城市规划区。研究重心区别于环境保护、农业发展等非建设用地主题规划,在于特殊地理区位与环境条件下,邻近非建设用地与城区间基于空间异质性的内功能与生态关联的研究,以低碳背景下的相应规划思路与方法为重点。

低碳城市建设离不开外围自然环境的空间与功能支撑,在城乡空间规划层面,低碳城市建设涉及土地利用、交通、环境等环节。据研究,人类活动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中,森林减少占18.2%,城市生产、交通及建筑碳排放约占城市总的碳排放量的81.8%以上,其中交通占17.5%[27]。外围非建设区与城区唇齿相依,在低碳城市建设诸多方面大有可为:城区发展用地储备规避城市蔓延诱发的碳足迹增量,林地储蓄提升城区碳捕捉能力和固碳水平,游憩空间与农副产品供给减少相应交通碳排放并推动低碳化城市生活,生态功能服务改善城区小气候并降低相应能源消耗。非建设用地的这些功能是形成非建设区主题规划的基础。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我国城市普遍存在高强度城区建设、城区人口密度大且游憩空间相对匮乏、自然环境保护问题严峻,经济条件所限及传统影响下,近郊游憩仍是大多数社会群体的主流休闲方式,这些特点决定了城区边缘非建设用地对城区碳足迹更为深刻的影响。这也构成在西方非建设区主题规划之外,城区边缘非建设用地规划导向与低碳理念的契合的特殊规划背景。

1.2 低碳背景下城区边缘绿色空间功效与现存问题认知

城区边缘绿色空间具备环境及经济的复合功能和做功于低碳城市的潜力。然而,现实中却因为种种规划建设问题而埋置其功效。

1.2.1 自然绿色空间低碳高能生态服务与保护管理上的滞后

林、灌、草地及水域等非建设用地构成城区外围自然或半自然绿色空间,承载城区自然系统,提供城区多样性生态服务:保护自然生境、守护生物多样性、维育优质农田、产出新鲜空气、净化城市空气等。“自然绿色空间被直接用于积极或被动城市游憩活动,或被间接使用,积极作用于建设空间的环境景观价值,满足城市居民多种需求并因此为城市塑造出良好的生活品质”[28]。保护自然绿色空间意味着提升地区固碳水平的同时,供给城区人工建设无法企及的高效能同等生态服务,这也是低碳背景下保护城区外围自然绿色空间的意义所在。在美国,通过生境保护规划(habitat conservation plan)严格保护城市地区的自然开放空间,城市外围自然区域被予以特别关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要求生境保护规划详细描述城市地区保护与可建设区域,首先满足自然保护需求,然后才考虑住区的建设发展诉求[29]。

在我国,除风景名胜区等重要的自然绿色空间外,城市边缘区自然绿色空间往往处于次级地位,无论是在规划设计还是在管理上都出于弱势地位,总体规划阶段城市规划区用地空间管制,对城区外围非建设用地有所保护,但由于总规阶段的工作深度限制,保护实效有限,需非建设用地专项规划技术跟进。

1.2.2 自然过程低碳低成本运行与人工化建设倾向

“城市核心区与农业用地及自然景观区有着十分必要但有非常脆弱的空间关系”[30]。“让自然具有更高的显示度”是一个生态设计原则。“置自然于自然地区”是对尊重和保护自然景观的强力呐喊[31]。自然系统是空间形成的驱动力而非仅仅是理想建设形态的一个背景,这一点尤其被现代生态设计思想所认可[32]。自然过程维系着城区边缘非建设区自然系统,维育城市流域水环境,通过自然演替孕育出“内在适合于绿的绿色空间”,相对于城区内部人工绿化用地,无需更多资金与建设活动的投入,省去大量建设与维护过程的碳足迹,却提供更好的服务效果。

保护自然绿色空间并纳入城市外围郊野公园绿地系统不失为削减城市绿地建设碳足迹的捷径。这种情况现实中时有发生,一方面城市外围自然绿色空间被夷为平地建设新区;另一方面却又在新区大规模举建城市人工绿地,伴随高昂的维护成本,与低碳理念大相迳庭。解读地区的自然过程,加强城区与外缘非建设用地间脆弱的空间关系,是低碳背景下非建设用地规划的努力方向之一。

1.2.3 绿色产业发展低碳足迹贡献与邻近优势的人为埋置

建设与非建设性用地呈现出自然与人工、 虚与实的鲜明对比。高度的异质性使二者的交接边缘区蕴藏着强烈地、源于两大用地系统内在生态关联的边缘效应——“异质地域间交界的公共边缘区处,由于生态因子的互补性会聚,产生超越各地域组分单独功能叠加之和的生态关联增殖效益,赋予边缘区、相邻腹地、乃至整个区域综合生态效益的现象,称之为城乡地域中的边缘效应”[33]。边缘效应可将邻近优势转化为环境与经济效益,助推非建设区绿色产业的发展。城区边缘农业用地产出地方非工业化农产品,邻近可达性使其生产、流通环节的碳排放都明显低于外来产品。具有高可达性的郊野公园提供城市居民亲近自然的游憩空间,对提升城市绿地服务的公平绩效大有裨益[34],游憩交通成本低且碳足迹小。

城区边缘绿色空间发展绿色产业兼具环境、资源与成本优势。然而,现实中却不乏优势被搁置的问题,究其原因,除对非建设功效认知滞后外,多在于城区与非建设区功能互动空间管道不畅,发挥非建设区降低城市居民生活碳足迹的绿色产业潜能,需要在非建设用地与城区之间建立高效生态与空间关联,并匹配相应的土地利用布局与规划控制。

1.3 项目地宝鸡南部台塬区规划背景

1.3.1 规划区概况与主要问题

项目地位于宝鸡城区南侧的台塬地区,地处城区与秦岭自然保护区之间的过渡地带,面积约105 km2,延绵的浅山、离散的自然绿色空间、横贯区域基础设施通廊构成规划区的空间特征。规划区自然环境资源相对丰富、景观异质性高,自然景观格局雏形良好且与秦岭山麓自然保护区有较好的空间链接。宝鸡是西北地区中等规模的城市,城区沿渭河两岸展开,由于城市迅速扩张需要和高昂带状延伸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本压力,不可避免地后靠,向相对平缓的地带蔓延。城区空间拓展进程置发展于保护之上,不断挤压、损伤甚至吞噬规划高价值绿色空间[35],危及秦岭北麓生态环境。

规划区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生态环境系统脆弱: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复杂,生态系统自组织能力相对较低;与城区关联薄弱:对城区少有公益性产出,甚至影响城区环境品质;用地权属复杂:城市建设用地、村镇建设用地、独立工业用地、农业生产用地、生态林地等多种用地混杂,多主体利益并存;建设管理薄弱:高价值生态用地被肆意侵蚀,建设缺乏管理。

1.3.2 匹配低碳理念的规划目标

上版城市总体规划由于时代发展的局限,集中于中心城区的土地利用规划与控制,对城市地域文脉背景下的整体环境格局认知及把控相对欠缺,对城区周边绿色空间等非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及其对城区的影响作用少有考量。满足城区增长的空间需求、带动城郊地区发展,并有效应对环境问题,助推生态、低碳城市建设,突显为本次规划主线。

规划总体目标的定位是构筑展整合城区与台塬区空间与功能关系的空间构架,非建设区绿色空间保护、城市发展用地预留供给与旅游等绿色产业发展融合推进。生态、高效、低碳的理念体现于四个对应的空间规划与管控目标,在低碳背景下产生以下目标解读。

一、保护和强化自然景观特色并延伸其公益性产出——提升自然绿色空间质量和复合服务功能,减少相应公共服务需求产生的附加碳足迹;

二、积极作为建设蔓延控制并助推城区空间精明增长——转变强制性保护为积极长效维护,规避城区空间蔓延所致碳足迹盲目扩展;

三、引导城市建设发展区于低价值生态区——维护和提升自然固碳水平,降低建设过程破坏性碳排放;

四、全覆盖用地管控建设导引并衔接多部门管理目标——在用地管理与空间设计层面引导低碳理念的空间落地。

践行规划目标,确立地域空间体系建构与用地整体布局、绿色产业发展与城市拓展综合考量、全覆盖用地管控与建设导引三个具体规划途径。建立“面向城市和乡村的输出机制,向城市提供富有特色的产品与服务(经济价值),向乡村提供有效的就业机会与公共服务(社会价值)”[36]。

2 构筑减少土地利用过程碳足迹的城区外缘绿色空间体系

低碳时代背景下,研究思维高度和针对地方的行动计划不可偏废。借鉴保护目标导向下的相关规划理念与方法(表1),构建植根于地方环境与生态特征的非建设用地空间体系,规划途径显现于结构功能、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三方面:结构与功能突出整合与提升,用地布局强调异质性功能互补关联,交通系统突出便捷可达与宜人性。

表1 保护目标导向下规划路径借鉴Tab.1 reference of Protection-Oriented Planning

2.1 整合城市地域空间结构与提升绿色空间复合生态功能

2.1.1 整合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与自然绿色空间格局

尊重自然过程与自然景观格局,整合城区与外围非建设用地空间结构。规划方法:融合自然景观元素与城区功能单元,落地并保护自然过程空间要素。

师法自然的结构指向。项目研究运用GIS地理信息系统解译卫片,配合现场探勘与走访调研,科学辨识区域地理空间格局、现状土地利用、生态元素,与城市总体规划及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进行技术衔接,构建包括秦岭北麓、宝鸡城区、北塬等范围的城市整体空间构架,力求反映自然地理格局环境特性,凸显城区与外围环境的内在空间关联。结构性廊道统领建设区与外缘绿色空间,以特色自然廊道为载体的纵横绿色轴线成为城市的景观骨架,四条横向轴带横贯城市,五条源自秦岭自然保护区指状绿楔直入城区并与渭河绿廊连结。农业生产用地镶嵌于绿网之中。新的空间结构更有利于发掘和放大非建设用地的环境效益,保障了宝鸡城区及秦岭北麓生态区在空间及功能上的链接,将秦岭生态服务功能延展至宝鸡中心城区成为可能。

保持基址基本自然特征和自然过程。绿色空间网络标示着在城市用地扩张及其它建设行为进程中,需首要予以关注和保护的高价值绿色空间[37]。尊重地域环境要素,在客观上保护了基址区自然环境特征及自然过程,并使地质、地貌限制元素彰显为地域空间特色因子。保护基址区自然过程从自然元素、梯度结构、演进空间、赋存生境和流域水文自然过程单元五个方面入手,具体方法为:保护优势自然系统元素,如林地、灌木坡地、草地、河道体系、湿地、池塘等;保护原有植被群落垂直结构的完整性,特别是地方物种梯度分布带与垂直结构层级生境;保护自然群落间隙地,保障植被群落循序自然演替的空间需求;在流域尺度范围内维护水环境过程和多样性地方物种赋存生境;重视流域单元上游小尺度沟渠保护,控制源头水土流失。

2.1.2 整体土地利用布局与绿色网络系统塑造

绿地的空间形态与质量可以借用植被措施和绿地管理手段完成,但其系统服务功能的提升离不开整个地区的土地利用布局支撑。总体土地利用强调以自然林地、河道保护为基础,现状非建设区所有土地全覆盖规划和土地类型有机混合(图1)。规划方法:依据地理与生态特征而非行政界线划分功能性土地利用单元,具体分为五种类型:林灌草地、农业用地、城市发展用地、农村建设用地和区域基础设施用地。在此基础上,可建设用地、林灌草地和农业用地被细分。可建设用地按照建设使用的时间和空间顺序及生态限制条件,分别划分为优先、控制、限制和禁止建设区,给予大型自然生态斑块、优质农田及主导河流廊道优先保护,绿色空间网络规划遵循绿色低碳理念及其支撑技术(图2)。

绿色网络系统预示需要保护和恢复的绿色空间用地体系。规划台塬区绿色空间网络具有复杂的“斑—廊—基”体系,由相对大尺度的河流廊道、植被绿廊、林地斑块构成主骨架,小型绿带、培植园地、绿色种植区使绿色网络进一步丰富和延展。绿色空间连结廊道类型包括河流蓝绿色廊道、植被绿带、基础设施通道与地质灾害易发带。农田与灌木、草地现为背景基质。

2.1.3 构筑绿色节点等级空间体系与提升复合功能

重要生态区主要绿色节点区保护结合潜在城市服务功能展开,既有利于落地节点区范围,加强管理维护,又便于延展其低碳维护与生态服务功能(表2)。节点绿色空间包括面向城区植被良好的陡坡地、相对大型自然林地斑块及附着于河道的块状两栖生境区,具有改善城区通风和净化空气、景观、游憩、防止土壤侵蚀、维持生物多样性等特殊价值,有削减城市碳足迹的潜在功效。节点绿色空间近邻城区,限定城区空间形态,有很高的可达性,规划具体定位这些需要优先保护的地块,赋予其公园功能,连结城区内外绿色空间,远期可转化为城区公园带,它们在客观上强化了城市空间增长边界,阻隔城市用地向秦岭山麓的扩张,协助城区建设蔓延管理和供给城区低碳游憩活动(图3)。

图1 规划区总体用地布局Fig.1 overall land-use layout of Taiyuan District, Baoji City

图2 绿色空间规划模型Fig.2 green space planning modeluse planning

表2 绿色空间保护与利用导引Tab.2 introduction of green space pre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相比简单的城市增长边界线控制,城区边缘公园带让市民切实受益于其绿色公益性性产出,手段更为积极,管控效果更好,更利推动低碳游憩。响应自然特征并提升节点绿色空间生态功能的规划方法包括:第一、充分利用原始地形与自然地貌,公园建设因地制宜地回应地形变化;第二、游憩设施布置于保护区域周边缓冲区并形成外围观瞻带,在利用环境资源的同时予以积极保护;第三,连续的绿色空间体系布局优先于建设区分布,避免建设用地连片;第四,保护连接公园与城区间的连接通道、绿廊、绿楔或绿带带,保障公园功能延伸。绿色空间网络布局遵循生态学“斑块—廊道—基质”选择流程(图4),绿色空间构成元素为规划区生态系统健康的持续演进提供了一个运行空间载体。

图3 规划区重要空间节点用地控制Fig.3 green nodes layout pattern of Taiyuan District

图4 绿色空间网络布局流程Fig.4 fl ow diagram of green space network arrangement

2.2 发掘城区边缘绿色空间土地利用的邻近生态效应

2.2.1 强化基于空间异质性的土地利用布局并作功于低碳城区

边缘地带易沦为城区环境软肋,城区扩张肆意侵噬边缘环境区,减少建设区与边缘非建设区绿色空间的相互负面影响,途径在于发掘邻近边缘效应,提升非建设区土地利用复合功能。规划强调明智地保护和深入发掘建设区与周边非建设区开放空间的邻近边缘效应,并使建设区与周边绿色空间以整体的功能与形态,在处理高碳排放城市和蔓延所致城市问题的过程中发挥本质性作用。

邻近边缘效应产生于非建设用地与中心城区之间空间环境异质性正向互补关联,包括非建设用地邻近建设单元布局产生的直接环境生态效应,以及规划区非建设用地集合因边缘特殊区位赋予城区的社会、经济与环境增殖服务效能,在低碳城市建设过程有着不可忽视的潜在作用:公益性绿地带动城区健身休闲绿色生活方式,生产性绿色空间驱动绿色产品经济价值,景观性绿地增添建设单元土地利用经济价值,在总体上改善城区环境品质。为保障边缘生态效应,规划提出相应方法:邻近城区大、中型居住用地布局边缘区节点公园;保障地方绿色手工农产品用地规模;加强建设单元在外缘绿色空间的背景视觉保护与景观保护;保护城区主要背景性绿视面、绿色天际轮廓线、重要景观与通风廊道。与城区异质性正向功能关联使非建设用地的保护更具有内在驱动力,进而具备更好作功于低碳城区建设的可能性。

2.2.2 彰显系统功能及边缘效应作用路径以提升绿色空间的减碳功效

异质性互补用地功能布局为非建设区作功于低碳城区奠定物质基础,减碳功效还取决于自身系统功能的提升,以及边缘效应作用路径的疏通和培育。边缘过渡带的地理特征使城区周边非建设用地成为城区与自然区域相互作用的空间媒介,担负环境外部效应的“滤器”,提升其自身生态系统功能是展现强大边缘效应的基础,与城区间通畅的作用路径是向城市内部延伸城区边缘绿色空间所蕴藏的公益性产出的关键环节。

保护自然过程和提升绿色空间的系统功能已在上文有所述及,不再赘述。疏通和培育路径的规划方法包括:促进可相容性土地利用链接,减少建设与非建设用地在边缘交接地带的土地利用冲突;保障便捷的空间联系通道,修复城区与周边非建设区的生态联系断点,特别是影响水环境自然过程连续性的河道断点;提升作用通道生态与空间品质,组织景观引力型绿道。作用路径的畅通意味着可达路线与品质的双重提升,减少不必要游憩交通,鼓励步行交通,使延展非建设区生态服务功能等低碳行为得以强化。

2.2.3 控制水陆交错带土地利用以深化河流廊道低碳作为

为了切实保护和延展规划区河流廊道生态功能,规划特制定河流景观分区及水陆交错带土地使用规划。廊道沿线地区土地利用构成作为河道保护和特色塑造的规划环节,被予以详细阐释(图5)。按照规划目标对规划区河流进行价值评判,河流划分为自然景观河段、半自然景观河段以及人工景观河段三种类型。廊道用地范围包括河道、河岸、淹没区、近邻自然坡地和高地关联区。每一条河流沿线及其不同的河段被冠以相应的规划定位,担负相应的职能:品质提升,包括水体和沿岸绿带的廊道生态品质综合改良;水质保护,保护水质与控制河流沿线水土流失并行;雨洪管理,增加廊道的洪水吸附和调蓄能力;特色塑造,溪流识别性提升并将其水体与景观品质延伸至城区;发展游憩,容纳必要的城市增长空间和旅游设施用地。

图5 规划区河流水陆交错带土地利用布局与河岸线用地构成比例示例Fig.5 land-use layout of water courses riparian ecotone and demonstration on proportionality of land-use alongside with streams, Taiyuan District

河流廊道水陆交错带土地使用规划为发挥河流廊道的低碳生态作为奠定物质基础:廊道绿色空间品质提升和水质改善有助于降低环境治理成本和饮用水净化成本,雨洪管理能力改善可减少灾害损失和地表径流污染处理环节的碳排放,溪流景观品质向城区延伸减少同等服务功能下的建设高碳成本,游憩与建设用地供给协助降低城市蔓延与游憩服务碳足迹。

2.3 构筑支撑城区外缘绿色空间的绿色低碳交通体系

2.3.1 链接城区与景区的便捷滨水绿道

源于秦岭景区的溪流河道纵贯规划区,穿过宝鸡中心城区汇入渭河,与城区有着非常便捷的空间连接。规划沿河道构筑连续的滨水绿道体系,串联非建设区河流廊道沿线的游憩景点并延伸至城区,借以承载连接城区与景区的绿色交通,安全性保障、公共可达性、良好的环境与亲水空间布局为绿色交通注入舒适度与吸引力。交通形式以步行和局部自行车交通为主,短捷的线路和良好步行环境有力支撑步行活动,大大优越于绕行车辆交通方式。

规划按沿线景观类型及游憩职能对滨水绿道进行分段,包括城市森林公园段、农村聚居和苗木培植段、文化遗存与自然景观保护段。通过分段的形式,一方面可给予滨水绿道相应管理层面的维护,让绿道成为诱发步行活动的驱动性本体而非仅仅联络通道辅助体;同时,由于游憩职能的植入,有助于市民在使用、享受其服务功能的过程中理解、感受其价值,获取长效保护动力。

2.3.2 塑造特色与减少碳排并行的交通线建设

建议观光线布置于规划区南边界附近,依次串接沿线的文化、自然景点,兼负旅游货运线和紧急通道职能。各色景观基质与魅力村庄、古文化景点,锻造出观光线的吸引力。相对远离城区的村庄尽可能保持地方特色,并在旅游季节兼作旅游接待设施。观光线流出绿色交通工具专用线。

规划因地制宜,形成三级结构路网体系。主要道路和次要道路主要承担渭河南部台塬区南北向的交通联系功能;支路用于组织生产和联系居民点;道路建设充分考虑与地形结合,采用多样化道路断面形式,减少工程土方量,形成景观变化多样、低成本绿色交通线。

3 践行低碳理念的城郊游憩、都市农业与城乡发展综合考量

3.1 绿色空间游憩与城市发展综合考量

生态经济是理解自然系统和利用其价值的有效切入点。规划注重非建设区在承载城郊旅游、都市农业及城市发展方面的综合考量。

3.1.1 促进低碳生活方式下的近郊旅游业发展

规划识别具备自然景观与文化遗产价值的地区,作为支撑性旅游地,可达性与城市邻近度也是识别条件。 绿色空间基质,各色培植园地嵌块,散布的村庄等旅游关联元素在规划中得到整合。由多变的地形、植被梯度变化、水文特征在创造多样性生境的同时,赋予规划区多样性异质景观,多样的环境特征加上都市村庄、文化景点,形成融合生态与文化的丝带,植入并丰富地方游憩产业。与近郊旅游业的关联,非建设用地不仅可直接获得保护资金,还可使市民以低碳的方式使用和享受非建设区环境。

3.1.2 扩展近郊都市农业的低碳作为

近邻城区的农业用地在运营成本和单位产量的碳排放量上远远低于远郊农业区。生态保护与地方食物生产、农村发展相结合的思路贯穿规划过程,高产农田融入绿色空间网络,具备绿色景观背景与农业旅游等多重功能,不仅有助于鼓励地方食物生产,减少食物消费碳足迹,而且可促进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和保护地方食品物种多样性。规划措施包括:农林体系综合用地布局,消解农田地表径流污染;鼓励立体种植和养殖相结合,倡导闭合生态链产业活动;保护小块农田,维护种植品种的多样性和特色景观;旅游服务设施与生产管理设施结合,鼓励复合利用。

3.1.3 助推低碳足迹的建设用地布局

城市发展预留地被安排于低生态价值区,包括城市发展备用地、区域基础设施备用地和可能的工业区用地。城市发展备用地选择以减少土地利用的碳足迹为导向,用地包括未充分利用地、郊区建成区;其次是邻近现建成区并不影响绿色空间结构的低价值绿色空间。离城区相对较远的分散可建设用地被组织为城市或郊区村庄用地。在现状不成规模的工业用地基础上组织规划工业园区,并配以有效的水、能源与废物集中处理设施,减少土地利用的碳排放。

3.2 都市农业与农村发展的低碳贡献

3.2.1 农村地区发展与用地布局调整

规划对村庄住房、耕地和绿色空间实施整体土地利用规划。可能性环境影响、现状建设条件、与农业用地的关系,是调整现状聚居点用地布局的主要因素。相关产业(旅游、林业和培植业)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调整过程。调整致力于分散聚居点的合理与可行的整合,减少散布聚居点对环境的影响,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避免大拆大建,提倡土地与公共、市政设施的集约利用。

3.2.2 农村聚居点空间布局模式

农村居民点按分布区位分为三种类型:邻近城区的社区型、位于中部的组团型和相对远离的散点型。社区型农村居民点利用现状,相对集中布局,充分利用城市基础设施。组团型居民点结合周边养殖、培植、苗圃、旅游等农业与旅游产业用地布局,尽量减少耕作与服务半径。散点型农村居民点相对远离城区,充分融合地形与景区环境,旅游旺季兼作旅游接待设施。通过城区对边缘区绿色空间的补贴建设,在客观上提升了城区对周边乡镇的带动能力[38]。

4 土地利用控制与绿色空间实施管理

规划实施强调规划与相关部门管理的协调,在工程建设层面设置通向规划目标的管控途径。

4.1 基于工程建设的土地利用控制

4.1.1 建设分期控制与绿线控制

绿色空间保护分期建设图图示化分期建设地块,并明示其与总体的空间关系,特别对近期建设地块的规模、区位选择予以具体阐释。类似于城市建设地块的建筑退后距离、红线控制,绿线控制的目的在于绿色空间保护和建设行为的规避。

4.1.2 非建设性绿色空间与关联建设用地整体控制

城市建设开发行为导致的绿色空间侵蚀是绿色空间保护首要解决的问题。规划通过可相容性土地利用布局与设计响应,培育建设空间对相关绿色空间的积极影响,通过非建设用地与可建设用地整体控制,以基于内在功能关联的积极保护取代消极强制性的管理保护。

4.1.3 控规管理图则的土地全覆盖运用

规划尝试运用控规管理图则对规划区内“红色”建设用地与绿色非建设用地实施整体控制,进行基于地块单元的图则控制。土地利用功能组织、绿色空间格局、农业用地分布、公共设施布局,原本分属不同管理部门的控制要素,统一图示化显现于同一张控制图则之上 。

4.2 地块设计导引

4.2.1 微观层面设计导引

出于微观层面践行规划目标的考虑,地块空间位置、指标控制和设计导引同时显现于分图图则。建设地块设计导引突出对发掘建设地块与绿色空间邻近效应的空间布局引导。

4.2.2 生态建设导引

生态设计导引主题包括生态功能、保护对象、保护重点、相关土地利用控制、景观多样性维护、主导产业、空间布局、土地利用要点。设计导引同时包含绿色空间内部管理,如增加景观异质性,维持群落垂直分层结构,保护自然演替、在生物多样性重要地区维护生境梯度分布空间连续性等。

5 结 论

城区边缘绿色空间由于其特殊的地理区位与用地构成环境特征,与城区间存在基于异质性空间正向关联的边缘效应,深刻作用于低碳城区建设,践行低碳理念与规划过程,实现和延展其低碳功效,是对绿色空间规划理念与方法的有益补充;规划途径包括优化城市地区整体空间布局,提升城区外围环境区生态服务功能,促进绿色产业发展等诸多环节;尊重自然过程和提升绿色空间自身生态系统功能是发掘其低碳功效的前提,土地利用可相容性关联布局和提升非建设区复合生态服务功能是基础,疏通和培育相互作用路径是关键环节;绿色产业与绿色交通方式催生边缘区绿色空间对城区绿色生活方式的贡献,进而转化为低碳功效;跨部门综合协调,绿色空间与关联建设用地全覆盖控制,实施激发环境效应的空间设计导引,是绿色空间土地利用管理的有效手段。

猜你喜欢

城区用地规划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金霞早油蟠在保定满城区的表现及栽培技术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研究进展综述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演变
福田要建健康城区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迎接“十三五”规划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践与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