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脑疝患者的微创减压效果研究

2018-04-22邓忠仁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24期
关键词:骨瓣引流术开颅

邓忠仁

黑龙江省富锦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黑龙江富锦 156100

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民生活行为方式的不断改变,心脑血管类疾病一直处于高发状态[1]。脑疝是高血压脑出血引发的严重并发症,由于高血压性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发病迅速,病情变化快的特点,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2]。脑出血并发脑疝会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需要及时的进行清除血块、颅内减压等治疗,目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脑疝的首选方法为实行外科手术,主要为开颅血肿清除术以及去骨瓣减压术等,但是治疗效果一般[3]。本研究采用微创减压治疗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脑疝患者,观察其治疗效果及术后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于我院进行初诊的64例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脑疝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其中男37例,女27例,患者年龄36~83岁,平均(57.8±3.7)岁,平均出血量(87.2±2.4)mL,患者皮质下部位出血27例,基底核区部位出血23例,破入脑室部位出血14例。纳入标准:(1)患者符合临床脑出血并发脑疝诊断标准;(2)患者无其他重大并发症;(3)患者均有高血压病史。排除标准:(1)排除具有心肝肾等重大器官功能不全患者;(2)具有精神病史患者除外;(3)存在语言障碍或者不能主动配合研究进行的患者除外。根据其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32例,观察组患者3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如年龄、出血量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项目由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并且批准进行,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本研究内容均知情并且已经签署同意研究进行的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吸氧、脱水等常规治疗手段[4],运用颅脑CT立体定位来确定患者血肿的位置以及厚度,患者手术均采用2%利多卡因注射液进行局部麻醉。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方案,具体方法为:从患者发际线郑重胖进行切口,约3cm,顺着患者的弧形切口延伸至顶结节区域,切开到患者颞部,观察并清除患者骨瓣下血肿,另外从患者正中矢状线附近进行4cm切口,向下延伸到患者颧弓,将患者前颅以及中颅的凹底暴露出来。观察组患者则进行微创穿刺引流术,然后进行开颅操作进行血肿清除以及去骨瓣减压术等操作。采用常规消毒铺巾,术中打开约3cm的骨窗,与此同时皮质切口小于3cm,于显微镜下清除血肿,进行有效止血,然后进行开颅血肿清除以及去骨瓣减压术等操作。

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综合性治疗,例如预防术后感染、脱水降低颅压、控制高血压、预防患者水电解质紊乱、营养支持治疗、预防患者消化道出血以及患肢功能锻炼等手段。

1.3 评价方法

记录患者术后住院时间、血肿完全吸收的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等资料。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采用GOS评分对患者进行相关评价。GOS评分标准:良好(患者基本恢复生活及工作能力,可能遗漏轻微生理缺陷);轻度残疾(患者身体具有轻度残疾但是具有独立工作的能力);残疾(患者的日常生活需要人照顾);植物人状态(患者无意识,偶尔有睁眼、动手指等小反应);死亡(患者死亡)。运用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量表对术后6个月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比较,量表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功能、精神健康等八个方面,评分越高代表患者该方面表现越优异。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得的数据采用SPSS16.0数据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 [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疗效比较(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远期疗效比较(表2)2.3 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评分(表3)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的临床预后情况不甚乐观,治疗后死亡率极高[5]。目前,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的主要方法为手术治疗。但传统开颅手术对患者身体损伤较大,且术后易遗留并发症,患者的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和语言功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的生活质量[6]。随着近几年临床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微创穿刺引流术作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的新型技术逐渐被应用于临床治疗[7]。与传统手术相比,微创穿刺手术操作简捷且手术创口小,患者术后恢复较快,手术风险较低[8-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血肿消除时间、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患者。这与微创穿刺引流术微创钻孔引流血肿,为去骨瓣减压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奠定良好手术基础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相关研究显示,采取微创穿刺引流术的患者,颅内减压速度更快,术后继发性脑损伤的程度大大减轻[10-1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远期疗效比较[n(%)]

表3 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评分(分)

微创穿刺引流术联合去骨瓣减压术的治疗方案,缩短术前准备时间,良好规避了去骨瓣减压术准备时间长的缺点。同时,微创穿刺引流术手术时长较短,操作简便,有效地缓解手术对于患者造成的机体损伤[13]。研究表明,微创穿刺引流术能够快速缓解血肿对于脑组织的压迫,减轻颅内压力,良好改善了脑出血引发的脑损伤,从而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14]。

综上所述,微创穿刺引流术能够改善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脑疝患者的手术效果,但运用微创穿刺引流术配合去骨瓣减压术的患者术后以及远期治疗效果均优于单独运用去骨瓣减压术的患者,提高其术后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15]。

猜你喜欢

骨瓣引流术开颅
维护服在胆囊穿刺引流术后患者管道维护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对冲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快速开颅技术在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抢救治疗中的效果
去骨瓣减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骨外科针对创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研究
开颅手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治疗方法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
双侧平衡去骨瓣对重症闭合性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观察
神经外科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