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及血清CRP、PCT与骨科创伤患者感染的关系分析

2018-04-22金立夫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24期
关键词:全身骨科综合征

金立夫

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吉林吉林 132000

骨科创伤是骨科的常见疾病类型,患者发生骨科创伤后极容易发生感染,骨科创伤感染也是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对骨科创伤后患者如何预防感染、控制感染和治疗感染成为临床讨论的热点话题[1-2]。骨科创伤患者创伤后容易伴随脏器损伤,可能会进一步引发患者发生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或者器官功能衰竭,若此时患者伴发感染患者病情会进一步加重,增加患者死亡风险性[3-4]。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是客观评价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效果的量表,而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是反应患者是否并发感染及感染程度的常用指标[5]。本次研究对于本院接受治疗的骨科创伤患者进行病原菌检测及血清CRP、PCT指标水平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预防、治疗骨科创伤患者感染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7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骨科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是否出现感染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感染组20 例,男12例,女8例,年龄25~58岁,平均(46.4±13.3)岁,病程 5~ 14d,平均病程(6.78±1.24)d;未感染组48例,男27例,女21例,年龄23~57岁,平均(45.3±14.2)岁,病程 3~ 15d,平均病程(6.64±1.12)d。所有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临床信息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患者年龄在18~65岁之间;(2)患者均为骨科创伤,就诊时间在24h以内;(3)感染患者均符合《医院获得性感染诊治标准》[6];(4)患者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患者有实质器官严重功能障碍;(2)患者合并恶性肿瘤;(3)患者有严重肝脏、肾脏功能性损伤;(4)患者入院前1周内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5)妊娠期、分娩期、哺乳期妇女。

1.2 方法

1.2.1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价 采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价量表[7]对患者进行评价,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并检测血常规,出现以下情况记为1分。(1)患者心率每分钟超过90次;(2)体温高于38℃或者低于36℃;(3)患者白细胞计数>12×109/L或者<4×109/L;(4)患者血氧饱和度>32mm Hg或者呼吸每分钟超过20次。患者总计分≥2分则为全身炎征反应综合征。1.2.2 样本采集与检测方法 于患者入院当天抽取患者静脉血液5mL,2mL采用琼脂接种法培养病原菌并进行检测;3mL行常规离心操作,离心时间为15min,离心速度为2000r/min,离心操作完成后取上层清液备检。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北京科尔特生物仪器有限公司)对病原菌种类进行鉴定,计算不同病原菌构成比;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美国雅培公司)检测血清CRP指标水平;采用全自动发光免疫检测仪(上海浦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检测血清PCT指标水平;检测过程严格按照临床检测标准[8]及试剂盒操作规范进行,CRP正常值为<10mg/L,PCT正常值为<0.046ng/mL,对比两组患者异同。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正态计量数据用()表示,计数资料采用例数或百分比表示,两组独立,正态,方差齐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样本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骨科创伤患者感染部位及构成比结果比较(表1)

表1 骨科创伤患者感染部位及构成比结果对比

2.2 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患者血清指标水平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比较(表2)

表2 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患者血清指标水平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比较

2.3 预后良好组和死亡组患者血清指标水平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比较

本次研究随访期间共发现6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8.82%,见表3。

表3 预后良好组和死亡组患者血清指标水平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对比

3 讨论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是患者机体发生失控性炎症反应的综合征疾病,骨科创伤患者容易发生炎症反应,特别是感染发生后,因此骨科创伤患者常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同时也是骨科创伤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9-11]。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能够有效反应早期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感染情况,一般应用于重症监护病房及急诊科,对评估患者炎症反应情况具有重要作用[12-13]。

本次研究中68例骨科创伤患者中共发现20例感染患者,感染率为29.41%,可能原因是当骨科患者发生骨科创伤后机体组织细胞会产生一定损伤,且多种细胞之间相互作用,从而释放、激活大量的炎症细胞,促炎介质得到大量释放,并导致患者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抑制了患者免疫系统功能,患者感染风险明显上升[14-15]。感染组血清CRP、PCT指标水平、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明显高于未感染组血清CRP、PCT指标水平、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骨科创伤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呈上升趋势时则可认为患者容易出现相关器官功能障碍、感染、器官衰竭,且当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3分时则提示骨科创伤患者预后效果可能会较差。本次研究随访期间共发现6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8.82%,可能原因是当患者出现应激感染的情况时肝脏会大量分泌CRP,而大量的CRP在机体炎症反应的吞噬功能中起到一定的调理作用。血清PCT在患者发生感染特别是创伤后感染后指标水平会有较高水平的升高,且该升高趋势会长期存在。本次研究存在一定不足,如选取患者例数较少导致样本数据具有一定片面性,需要在往后的研究中不断完善。

综上所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血清CRP、PCT指标水平在骨科创伤感染患者中变化明显,可以作为患者是否并发感染的观察指标,且上述指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判断骨科创伤患者的预后情况,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全身骨科综合征
SAPHO综合征99mTc-MDP及18F-FDG代谢不匹配1例
现代骨科“三新”之光——快速康复外科、现代数字骨科、冲击波治疗的临床应用
石榴全身都是宝
Chandler综合征1例
全身总动员——写话其实很简单
考前综合征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
第十期数字骨科技术(CAD-RP)应用学习班暨第六届南总创伤骨科高峰论坛通知
小恐龙全身都是伤,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
威高骨科 人本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