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念家乡的金秋

2018-04-22

老年世界 2018年11期
关键词:金秋老家草原

李 蒙

家乡,我思念你的金秋。草原的秋末如同硕大无比的金毡铺天盖地,深深呼吸几口沁人心脾的塞外清风,就像喝了香醇的美酒。由于从小就生长在呼伦贝尔大草原,对草原有说不出的爱恋。虽然身在草原,但每逢秋风瑟瑟草木摇曳之时,便难抑我对老家的思念之情。

老家坐落在豫中平原,是个古老的圩子,圩子的围墙不知是哪朝哪代用黄土堆切起来的,墙上有垛口,墙下有塞门,墙外绕着一条时枯时丰的护城河,高大的洋槐树又把圩子围得密密实实。圩子外便是一眼望不到边的黄土地,这就是我祖辈世代生活的地方,我的老家,我的故乡。

打我记事起,只回过三次老家,每次都感触不同。记得第一次回老家是1971年,那是一个金秋时节,当火车驶入中原大地时,眼前是一片裸露的黄土地。火车途经商丘站时,站台上一些搬运工仨俩一伙蹲在一起吃早饭,只见他们把黑乎乎的东西,大口大口地往嘴里填。我感到好奇,父亲说这是地瓜做的馍。说起地瓜,从小就有一种对地瓜的特殊情怀,从小在塞外草原,基本上见不到地瓜。地瓜甘甜可口,牵动着我肚子里的馋虫,这次回老家最大的愿望就是吃地瓜,要尽情地吃,要敞开肚皮吃,要美美地吃个够。此时看到用地瓜做的馍,不自主地咽起口水来,恨不得一步到家。

接站的是二伯父,他身着灰渍渍,看不出颜色的土布衣裤,脚下的布鞋张着“嘴”,从“嘴”里钻出了几个脚趾头,头上带着一顶飞了边的草帽。看到二伯父,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他黑黑瘦瘦的脸盘与我的父亲很相似,只是脸上布满了皱纹,没有一点光泽。当二伯父领着我们兴致勃勃地穿过田间小路,走进了村子时,刚好是吃晚饭的时候。家乡人吃饭都端着碗出来,蹲在路边儿,几个人围在一起边吃边唠,吃完了一碗回家盛上,返回来再继续唠。只见人们的碗里都是灰突突的片片,手里是在站台上看到的那黑乎乎的馍。

父亲从小就随八路军离开了家乡,一走就是30多年。这次携妻带子探亲,得到了生产队里的特别照顾,借给了20斤麦种,众亲戚在一起吃了一顿捞面条,算是团聚饭。以后便是地瓜了,头一次吃地瓜做的馍,甜丝丝的,吃几顿后说什么也咽不下去了,接着还闹开了胃肠炎。顿顿地瓜做的黑乎乎的馍和白水煮的地瓜干,以往对地瓜的美好憧憬一下子就破灭了。

生产队长与父亲是儿时的伙伴,在他与父亲窃窃私语中,我隐约听到,队里好像多年没分过一分钱了。乡亲们点灯用的油和吃的盐,都是从鸡屁股里抠出来的。虽然穷,但是在乡亲的言谈话语中,感觉到他们仍然心中装着一个踏踏实实的信念,那就是:跟着共产党走,没错!

时隔八年,又是一个金色的秋天。带着对家乡苦涩的思念,我再次登上了回老家的火车。

接站的还是二伯父。乍一看,我险些没认出来。二伯父黑圆黑圆的脸上泛着红光,再加上穿着半新的黄军装和脚下蹬着塑料凉鞋,显得非常利落洒脱,还有几分年轻。二伯父乐呵呵地让我们上了骡车,他告诉我这骡子和车都是分的。上次回家时的乡间小路,如今也是一条宽阔平坦的柏油路了。二伯甩起鞭子,骡子生风,蹄子“哒哒”,好似敲打着欢快的鼓点。远看是与天际相连,一眼望不到边的高粱和玉米地,近瞧是果实累累的枣树,树上的枣层层串串,每棵树像撑开的红色大伞。再看银色的棉田,好似塞外的冬雪。田原上绿色、红色、白色、黄色的各种植物波浪起伏,描绘出一幅色彩斑斓的丰收画卷。

当落日的余晖把田野染成金光粼粼的时候,我们进了村。又是大碗,又是正逢乡亲们吃晚饭,我看到筷子挑起的竟是老面,手里拿的不是黑馍,而是白面烙馍,晚饭很丰盛。二伯告诉我们,土地承包到户后,乡亲们再也不用吃地瓜度命了。如今庄稼人能过上好日子了!顿顿有粮食吃了!说到这时,二伯父的眼圈儿红了,他说有些老人就是经常吃不到粮食,全身浮肿,过早地离世的。如今那令人心酸的岁月,再也不属于这片古老的土地了。党的富民政策向甘露一样,滋润着农民那久旱的心田。

斗转星移,日月如梭,一晃又是八年。当草原的秋风撩起片片金色的树叶在空中旋舞时,我又踏上了回乡之路。这次来接我的是堂弟,他们每人骑着一台用五彩塑料条打扮得花花绿绿的自行车。记得上次回家时,全村也没有几台自行车。村子里的变化更是叫我眼里生辉。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是栋栋精巧别致的二层小楼,几个堂兄弟每人一栋,屋里的摆设也与城里不差毫几。

在家乡的日子里,我看到的是富足的生活,听到的是农民发出来自心底的笑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方针政策使这里的人们焕发出巨大的活力。

时光荏苒,岁月飞逝,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40周年,这几年我虽然没有回过老家,但是通过和堂兄弟们的联系,我得知家乡那片古老的土地,从没有像今天这样生机盎然。

今又秋风,大雁南飞,我寄于蓝天中啾啾声鸣的大雁,捎去我的相思,带回对家乡的更美好的祝愿。

猜你喜欢

金秋老家草原
金秋好去处
讲解《草原图》
金秋好去处
最美是老家
乡下老家
《金秋》系列
乡下老家
Analysis of Character Etymology of the textbook A Key to Chinese Speech and Writing
老家
可可托海的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