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社会环境下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嬗变与改善
2018-04-21崔敏孙晓倩
崔敏 孙晓倩
摘要:我国步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造成社会心理方面的若干“缺失”。各类社会事件通过新媒体高速海量的传播也冲击着大学生心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大学生心理危机成为了我国高校危机的新内容,须特别引起重视。其中比较突出的是抑郁心理,主要表現为情绪长时间的低落,从轻度心情不佳、心烦意乱到愁眉苦脸、忧心忡忡、郁郁寡欢、甚至悲观绝望。探讨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嬗变,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都将成为高校管理和立德育人的题中之义。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抑郁情绪;疏导
近年来新媒体迅速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面对潮水般涌入的信息以及生活与学业上产生的错综复杂的困难,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受到“抑郁”情绪的困扰甚至因抑郁心理而产生轻生自杀念头。很多学生缺乏自信心,对未来生活悲观失望,特别是在面对困难时常常不知所措,存在着消极悲观的抑郁心理,无法用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
在2017年5月至12月,笔者开展了以“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抑郁情绪的有效疏导”为主题的调研活动。本次调研活动参与有效问卷填写共2068人,其中男生1036人,占50.1%,女生1032人,占49.9%。接受调查者的年龄在18-20岁所占比例较大,达85.54%,21-23岁占总人数的11.22%,24-26岁仅占3.24%。调查数据显示,40.86%的大学生对自己心理健康问题存在着轻度的担忧;35.4%的大学生感到自身存在轻度的失眠或感到体力不支、昏昏欲睡;5.7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没有价值或是一个失败者,放纵自我甚至有放弃生活的想法。大学是一个舞台,青春本就是大学生奋斗的资本,大学生不应该过早的否认自己的价值,而应该展现自己的魅力,让自己的青春在舞台上熠熠生辉。
一、大学生抑郁心理的原因分析
(一)人际交往中的情感诱因
很多学生从未离开过家,来到大学独立生活后感到缺少家人的疼爱与温暖,很多时候因为害怕父母担心,对父母也向来是报喜不报忧,与父母之间又缺少交流,久而久之日益疏远,这种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有什么伤心或是烦恼的事情都憋在心里,就容易导致抑郁的心理。一小部分的学生成长在父母离异的家庭中,从小就缺少父母的关爱,心灵上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创伤,导致性格内向孤僻,平时沉默寡言,不愿意与其他人交往,更不愿向朋友坦露自己内心的想法。
对于大学生而言,大学是他们人生的一个新起点,一些独生子女从小就是父母的心头肉,父母的过度溺爱导致他们在大学与朋友交往中不懂得退让,容易起争执发生口角,与同学的关系就会日益紧张。一些过于特立独行的学生往往容易引起同学们的偏见,从而导致同学们不愿意与其来往,甚至可能会受大家的冷落、排挤孤立。
大学生渴望而又向往爱情,大学恋爱自由,很多人开始追求自己所喜欢的人,可往往在追求失败后产生自卑心理,认为自己不够优秀,配不上他人,心里压抑,情绪一度低落,开始自暴自弃。一些大学生懵懂地开始了自己美好而又甜蜜的恋爱,在相处过程中又因性格不合、经常吵架导致分手,一些心理接受能力较为脆弱的人无法接受,无法走出阴霾而整日郁郁寡欢。
(二)独立生活及社会折射的诱因
一些成长在家庭较优越的环境中的学生从小就在父母身边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与上大学后无人照顾的反差相比,让习惯于依赖父母的他们无法独立。适应不了这样的生活环境的同学会感到手足无措,认为父母不在自己身边任何事情都无能为力。一些在农村长大的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相对落后,对一些奢饰品也没有任何的概念,到了大学后与一些城市的学生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加上遭到一些攀比心强、有嫌贫爱富心理的同学的冷嘲热讽,受到打击后变得不再敢与其他同学接触,认为自己不如别人,逐渐会产生自卑的心理,给自己心理上带来巨大的压力。
同时,由于当前社会某些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人们在资源占有、机会获取、成果享用等方面出现事实上的不公平,一部分人往往在比较中产生了心理失衡。加之现代社会新媒体的广泛应有,信息化程度高,各种不平衡、不公平信息迅速大量地传播公众。大学生是信息接受的敏感人群,这也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心理失衡,这种情绪积累时间过长,势必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三)学业、就业竞争中的压力诱因
大学生中不免存在一些被埋没的人,他们从小学习成绩优异,经常受到老师的关注,同学们的追捧,经过努力后考上自己梦寐以求的大学,却发现大学中比自己优秀的同学大有人在,一时之间无法接受自己从曾经的佼佼者变成班级中普通的一员而一度感到失落。一些学生为提高自己的成绩而每天勤奋刻苦学习,但因能力有限或是没有寻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导致无论怎么努力总是比不上别人,甚至比不上那些不热爱学习的人,成绩不升反降从而产生压力,心理出现落差。
在大学即将结束的一年,学生即将步入社会寻找工作,然而面对陌生的环境与就业的压力,与一些已经找到工作岗位的同学相比,个别没有找到工作的学生可能产生嫉妒心理或者自卑情绪。在大学生实习的过程中,往往优秀的人才能留到最后,而对于那些初出茅庐、没有经验的大学生来说无形之间增加了他们的压力,一些不懂职场规矩的人更加不容易融入到集体,受到同事们的排挤,就容易感到焦虑,不知所措。
(四)遗传及药物诱因及不良嗜好
据临床统计,若父母中有一人有抑郁症,则孩子患有抑郁症的可能为25%,若父母两人都患有抑郁症,则孩子患有抑郁症的可能为50%-70%。另外,患有一些慢性疾病的人,例如:心脏病、糖尿病或是甲状腺机能亢进的学生因长期吃一些抗心脏病的药、抗生素药、避孕药、抗高血脂药等也容易产生抑郁心理。
还有部分大学生因为压力过大而抽烟,或是看着身边的同学抽烟自己也跟学抽,从而变成习惯;一些学生无酒不欢,喜欢借酒消愁或是有嗜酒习惯;一些学生长期因身体疾病而滥用药物;有的女生因过于在意自己的体重,靠过度节食来减肥等均容易产生抑郁心理。
二、采取积极有效的疏导方法
(一)亲情是温暖的阳光
父母和孩子之间关系最为密切,都是彼此最亲近的人,对任何一个抑郁患者来说家人的关爱是最有效的一剂良药。很多时候年轻人跟父母之间产生的代沟都是由于缺乏沟通交流而导致的。大学生的心理脆弱且极其敏感,往往家人的疏忽和少交流是引变抑郁成疾的重要原因。一些学生从小父母就不在身边,来到大学后生活环境又与之前有太多差距,独自生活在不熟悉的人身边和不知性情的人打交道,内心充满了不舍和孤独。每个人去适应新事物新环境都有一个过渡期,而过渡期也就是情绪最敏感的时期,这个时候父母就更要主动去跟孩子们交流和沟通,多关心一下孩子的生活日常,让孩子觉得父母在关心自己牵挂自己,内心多一些欣慰。对于大学生而言,父母能给予的精神需求也尤为重要。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中大学生都要有自己的追求,父母要多加了解并给予正确的建议和赞美,支持他们并在必要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此外,年轻人在情窦初开的年纪对爱情多少都会有憧憬,这个时候父母要给孩子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更多的沟通与交流可以促进彼此之间的感情,更好的灌输积极情绪给孩子,也有利于帮孩子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心态去面对生活。
(二)友情是治愈抑郁的促进剂
亲情虽至上,友情也不可缺。友情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桥梁,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总有和你情投意合的人,而这些人将会成为你的朋友知己。友谊讲究付出才有收获,想要友谊长青那就要努力耕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圈子,圈子里会不断的出现新人,我们要懂得和新人友好交流和睦相处,和旧朋友之间更要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关心。人与人之间都讲究宽容大度的相处,在朋友间也少不了,我们要接纳朋友,彼此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包容、相互体谅,和谐友好的相处。朋友之间在学习上或是生活中还要互相激励对方,支持对方,赞美对方。朋友之间还是彼此最好的聆听者,因为我们之间年龄相符,在看问题上也有更多的共同点。所以我们要学会聆听对方的心声,认真的对待它并给予适当的正确意见;在朋友有出现情绪低落、心情波动大、心态消极等情绪时要及时与对方沟通交流,了解情况后要正确引导朋友走出负面情绪,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再大的困难都可以一起面对一同解决。
(三)教师是引导学生的人生导师
大学老师更多的是以引导者的身份指导学生,对学生要有针对性,讲究因材施教,灌输正确的价值理念并明确自身的发展目标。就大学生而言,父母不在身边,在学校里最具有信赖感的就是老师了。老师是引导者更应是朋友,应该在生活中给予学生需要的帮助,教导学生如何正确的看待问题和面对挫折,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困难。在学习上,通过发现学生个人兴趣取向并加以引导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投放心态和端正态度;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加入一些幽默风趣的话语或是插入一些幽默风趣针砭时弊的视频来活跃气氛同时也发人深省,让学生在课堂上并不认为课程枯燥乏味或压抑;还要引导学生用积极健康的心态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让学生扮演对方的角色去体会对方的感受,这样才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在课程教学中同时融入积极的人际交往理念,针对友谊、爱情、师生关系等问题进行有益的探讨并进行正确的方向引导。在生活中指导学生合理把握对类似网游等兴趣爱好的投入程度,可以有效的减少精神压力从而避免长期的学业压力导致生理和心理问题。此外,老师还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指导学生学会将社会的负面内容控制在适当的框架下并用积极健康的内容去反衬消极方面的错误性与暂时性。
(四)用积极的心态自我调节
在心情低落、沉闷、焦虑的时候,听一些舒缓的音乐,向家人或喜欢的朋友将不愉快倾述出来,或是去一个开阔的地方大声喊出心中的不愉快等这些都是很好的自我调节方式。理智对待一切事物和人际关系是身为一名大学应具备的条件。身为大学生,要自己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理性看待问题,自我调节负面情绪;做一个善良热情、正直勇敢的人,以积极进取不服输的态度面对挫折,自信且坚强;以宽容之心待人,乐观之心做事,凡事看开。
三、营造积极的成长情境
(一)积极思想构建乐观精神乐园
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每一天,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们都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有些事情已经发生了我们是无法去改变的,唯一能改变的是我们对这件事情的态度。拥有积极思想的人,会以积极进取的态度面对困难,并寻求相应的办法解决它,因为他们始终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相反,拥有消极思想的人,他们面对困难时会感到很焦虑烦躁,并陷于其中无法自拔。2014 年4月16日,中山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蔡洁挺在寝室“用自缢的方式”选择了离开。他的遗书最后写着“痛苦啊”,是用巨大的字体写了两遍。他想不开的原因有两点,一是论文收集资料太难无法按时完成只得延期毕业,二是工作难找多次被企业无视产生了很强的挫败感。一个高材生,面对困难时,无法用积极的思想去思考问题,最后以愚蠢的行为去结束了自己的宝贵生命。假如他能以积极的思想去看待问题,寻求最佳的方法去解决它。在寻求工作遇到问题时如果他能这样想:社会上找不到工作的人多的是,又不止自己一个,只要继续前进,以饱满的热情面对每一天,总会找到心仪的工作的。积极的思想能构建我们的精神乐园,给以我们无窮的帮助。
(二)积极性格舒缓社会压力
积极性格有利于缓解压力,拥有积极性格的人可以客观地认识自我、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能有效地缓解心中的压力。情绪对人的方方面面影响都是很大的,积极向上的情绪会让我们更加幸福,更加积极面对生活。生活上有很多事情都会让我们备感压力,长时间的压力堆积,我们会很容易产生一些极端的想法甚至做出极端的事情。2014年5月9日凌晨,海南文昌外国语职业学院一名女大学生坠楼身亡,经警方调查后,确认为自杀,自杀原因是面临考幼师资格证这一难题,产生压力,无法排解,最后以坠楼的方式结束她花样的年华。如果她拥有积极的性格,客观的认识自我她会相信自己能行,无论结果如何,也勇敢去面对,而不是想不开,去做傻事。因此拥有积极性格对我们舒缓压力起到很大的作用。
(三)科学价值理念明确目标信念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的看法,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能让大学生以科学的价值理念去明确目标信念。现在的大学生集体意识淡薄,个人主义增强。个别女大学生拜金奉行拜金主义,认为毕业嫁个有钱人,日后的日子就好过了,这就是价值取向出现了问题。这需要我们用科学的价值观去指引,经济独立往往是人格独立的基础,从而明确目标信念。科学的价值理念,有利于明确我们的目标信念,在科学的价值观指导下,大学生可以有效规范自己的行为,避免不利因素的消极影响。
(四)积极人际关系促进和谐
大学生离开了家庭,离开了父母的庇护,开始独立生活和学习,并独自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以及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甚至还影响着他们毕业以后进入社会发展。大学生通过相互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探讨人生理想……获得对方的理解和支持,有利于促进交流,满足他们在校期间对友谊的需求,并产生宽慰感。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大学生往往精神愉悦,情绪稳定,性格开朗,充满信心并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但如果人际关系处理得不好,就会产生很多的矛盾,严重的甚至造成命案,像早年的马加爵杀害四位舍友事件以及复旦大学投毒案都是由于没有处理好人际关系,因琐事与同学产生矛盾,动了杀人的念头。人际关系出现问题的原因往往是心理上产生的问题没能及时解决,压力没得缓解,积少成多。现在的大学生很多是独生子女,由于成长坏境的影响,他们会以自我为中心,不能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导致负面情绪滋生,外加学习生活上所产生的烦恼无法发泄也导致负面情绪的产生。因此,在校期间,大学生很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得到同学们和老师们的理解和支持,让他们产生安全感,从而促进他们身心健康与人为善和谐相处。
大学生的不良情绪状态使他们的健康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我们应该采取有效措施遏制大学生心理抑郁状况的进一步恶发。要加强大学生的成才教育,教师要做正确的心理引导,大学生形成了健康的心理就能正确的接受价值观教育。心理辅导教师通过与患病者交流或授课,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他们内心的紧张不安,使患者压抑的心理得到释放,有效防止患者心理障碍和极端想法的产生,从而使患者能够树立积极健康的思想理念,进而缓解遏制极端行为。另外,各高校要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障碍干预机制,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并将其纳入到高校危机传播机制当中。
参考文献:
[1]陈宛玉,叶一舵:《积极心理学取向的生涯辅导:契合?理念?方法及工作启示》《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1月,總208期:第137页.
[2]张洋,霍涌泉,柳强:《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健康问题研究进展》《商洛学院学报》2018 年 4 月,第 32 卷第 2 期:第45页.
[3]张娟娟,张海音,余如英:《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抑郁症状的干预研究——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论视角》《教育现代化》2016年7月第16期:第1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