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策略研究
2018-04-21邹丽杰
邹丽杰
摘 要: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对九年级上册化学教科书(人教版)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进行了梳理,从教师自身示范、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三个方面提出了在初中化学中培养环保意识的策略。
关键词:环保意识;初中化学;教学;策略
青少年作为未来的建设者,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化学课程的内容和性质决定了其与环境问题关系极为密切,初中化学教学中有意识渗透环境保护观念,有利于学生认识化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环境保护与资源合理开发的重要性,进一步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
1 初中学生环保意识培养的意义
1.1 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我国基本国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此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环境问题。如:雾霾、水质污染等问题备受关注,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刻不容缓。党的十九大确立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1.2 新课标素质教育的要求
中学生是国家未来的主人,他们的环境保护思想意识、环境保护行为关系到国家的未来长远发展和中国梦的实现。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科技、环境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1]。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共包括五个方面,其中之一就是“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初中生的思想理论体系暂不完备,三观没有完全形成,处于教育的关键时期。在课程教学中不断渗透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明确自己在社会中所享受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将个人环保观念置于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实现过程中,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1.3 初中学生环保观念薄弱
九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相对有限,在升学压力的背景下,家长和教师往往更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导致了初中生的环保认知水平低,环保意识较差。特别是由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对物质、能源浪費现象严重,部分学生并未养成环保的生活习惯,这就需要中学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对学习和生活中涉及的环保现象和行为渗透给学生,帮助和培养学生形成环保观念。
2 化学教科书中环保内容解析
从九年级化学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的内容编排中可以看出,教育部对学生的环保意识有一定的要求,环境保护内容贯穿在教材中的每一章节。例如,在绪言中提到“绿色化学”,使更多的化学生产工艺和产品向着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化学必将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下面以九年级化学上册教科书(人教版)为例,对与环保意识有关的内容归类整理,见表1。
3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策略
3.1 提升教师自身的环保意识
课堂教学是获取知识最主要最高效的途径,教师本身的素质和具有的环保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相关素质及环保意识的培养。所以教师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环保意识对培养学生具有导向性。教师应通过对环保相关知识的系统学习,扩宽自己的知识面,不断革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在生活中积累经验,收集素材,并以身作则,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积极参加与环保相关的活动,用自身的行动影响学生。
3.2 理论教学中培养策略
3.2.1 理论教学与教材紧密结合。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将教材中与环保相关的内容和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教材中给出的资料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2]。在课前进行教学设计,对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和教学语言巧妙设计,将环保知识和科学知识有机结合,使环保教育成为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断加强学生的环保观念,增强环保意识[3]。如在讲解第二单课题1空气时,可由资料卡片中给出的空气质量日报分析其中所给出的环境信息,解释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使学生反思自己在生产生活中有没有加重空气污染的行为,思考应如何保护空气等,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然后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知识内容。
3.2.2 理论教学与生活实际在紧密结合。环保意识是在“学中做”逐渐形成的,需要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来加强对环境保护的理解。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应多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如在第四单元课题1爱护水资源一节中,可以采用视频介绍的方式介绍自来水厂水源地的选择以及净水厂的工作流程,让学生体会干净的水资源的来之不易,培养其节约用水的意识。爱护水资源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义务,大家要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节约用水,减少污染,如淘米水浇花等。在讲解防治水体污染时,让学生结合生活用水水费单中的污水处理费讨论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的意义。还可以增加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参观污水处理厂,组织污水处理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水资源的宝贵,以及在生活中树立环保意识的重要性。在学习第七单元课题2时,可对新能源进行视频介绍,让同学们体会到新能源替代化石传统能源对环境保护的好处,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3 实验教学中培养策略
3.3.1 实验药品的处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在化学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其中实验药品的用量和处理是必不可少的。在实验中教师要特别注意自己的化学行为,从细节之处培养学生的环保习惯。如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实验中,随手将燃后的小木条和小纸条放到指定的烧杯内。在实验中教师要详细给学生介绍药品的用量和实验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化学试剂的用量和使用方法是否会污染环境,又要如何处理及预防实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培养学生节约药品,回收利用,保护环境的意识。
3.3.2 改进实验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教学中还有部分实验的尾气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主要集中在实验尾气的排放。对于这部分实验,可以对其实验进行改进,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如第二单元课题1氧气含量的测定以及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中的红磷燃烧实验,可将实验中的红磷换成着火点低的白磷,连接实验装置后,用凸透镜加热白磷使其达到着火点。改进实验后减少了五氧化二磷对空气的污染,还可达到同样的实验效果。在第六单元课题2二氧化碳的制取研究实验中,可在原装置的基础上加一个多孔塑料板和弹簧夹。这样在收集二氧化碳完毕后可以停止反应的发生,从而节省药品。
3.3.3 微型实验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由于微型实验使用的器材小巧,所以需要的试剂用量少。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实验药品,培养学生的环保观念,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如:在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时,可以让同学们向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吹气,简单的微型实验,可达到的实验效果与常量是一样的。又如第三单元课题1探究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该实验选用的是约5ml的浓氨水,浓氨水用量相对较大,会对空气造成污染。可将其改成微型实验。在试管口放置蘸有浓氨水的棉花团,试管内分别放置滴有酚酞溶液的滤纸条,这样不但可看见明显的实验现象而且药品使用量较少,对空气的污染也减少。
4 结束语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是培养学生环保观念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护环境、尊重自然的基本观念,体现STS的教育思想,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理念,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史婷婷.初中化学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的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2]梁玉柏.谈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环保意识[J].福建质量信息,2004,(10):74-76.
[3]丁永萍,谷中明,余海燕,郭玉玮.化学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J/OL].阴山学刊(自然科版),2018,(01):1-2(2017-10-16).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5.1063.C.20171016.1038.020.html.DOI:10.13388/j.cnki.ysajs.20171016.010.
[4]周蓓蕾.开展绿色实验,培养环保意识[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7,(0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