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斗蟋史大事记

2018-04-20白峰

红豆 2018年4期
关键词:宣德万历蟋蟀

白峰

十二世纪中期

一一二七年,东京汴梁城陷落,北宋就此陨落。二三十年之后,江南古城镇江,一位故去的人将一只蟋蟀过笼、一只提笼带进了他的坟墓,这是他生前的心爱之物。八百年后的一九九六年,人们无意中挖开了这座古墓。这只过笼成了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一件蟋蟀器物。

一一七四年,罗愿著《尔雅翼·蟋蟀条记》,曰:“蟋蟀,似蝗而小……以夏生,秋始鸣……好吟于土石砖甓之下,尤好斗,胜则矜鸣。”这应当是古代最早的有关蟋蟀咬斗习性的记录。

罗愿,安徽人,但其一生主要时间是在湖北和江西做官,其所知蟋蟀咬斗知识当来源于鄂、赣等地,而非江浙。

一一九六年,南宋著名词人姜夔与张鎡会与杭州城张达可府,遂有以蟋蟀为题之诗词唱和。

张鎡词先成,为《满庭芳·促织儿》,词曰:

月洗高梧,露溥幽草,宝钗楼外秋深。土花沿翠,萤火坠墙阴。静听寒声断续,微韵转、凄咽悲沉。争求侣,殷勤劝织,促破晓机心。

儿时曾记得,呼灯灌穴,敛步随音。满身花影,犹自追寻。携向华庭戏斗,亭台小、笼巧妆金。今休说,从渠床下,凉夜伴孤吟。

姜夔姜白石以《齐天乐》和之:

丙辰岁与张功甫会饮张达可之堂,闻屋壁间蟋蟀有声,功甫约余同赋,以授歌者。功甫先成,词甚美;余徘徊茉莉花间,仰见秋月,顿起幽思,寻亦得此。蟋蟀,中都呼为促织,善斗;好事者或以三二十万钱致一枚,镂象齿为楼观以伫之。

庚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露湿铜铺,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

西窗又吹暗雨,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候馆迎秋,离宫吊月,别有伤心无数。《豳》诗漫与,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

张镃词直接提及了捕捉和斗蟋蟀的情节,当为中国斗蟋第一词。词中所提及的“儿时曾记得……”可知其幼年即有斗蟋蟀经历,时间当在二十年前,与罗愿著《尔雅翼》时间上大致相当。但《尔雅翼》当日并未刊刻,可知在十二世纪后期,斗蟋活动在南宋广大地区业已流行。

可能略早于姜、张唱和,客居杭州的叶绍翁亦有诗: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可知斗蟋蟀在杭州民间已成普遍风气。

十三世纪中后期

据《西湖老人繁盛录》载,杭州武林地区出现蟋蟀市场,自蟋蟀盛出时开始售卖,天寒方休。

野史中记载,一代权臣、宰相贾似道迷恋蟋蟀之戏。后世《蟋蟀谱》多指为贾似道创编。

据周密《武林旧事》所记,南宋晚期杭州城已有专卖促织盆的店铺,可知当时民间玩虫风气较盛。

十五世纪至十七世纪

一四二六年至一四三五年明宣宗朱瞻基在位,年号宣德。

宣德皇帝有斗蟋蟀的嗜好,曾敕令苏州知府况钟进贡蟋蟀。有关宣德皇帝斗蟋蟀之事,不见于官方记录,但此后的民间野史多有著录。近年景德镇明代御窑厂遗址出土大量宣德官窑蟋蟀罐残片,证实了宣德皇帝赏玩蟋蟀的事实。

苏州陆墓所产陶制蟋蟀盆,文献中著录的最早的名家大秀、小秀即为此时人物,所制彩泥镶嵌盆为其名品。

宣德皇帝大约是在北方地区最早玩斗蟋蟀之人。这一时期,北方民间尚无玩斗蟋蟀的记录,直到一百多年之后的万历晚期,北方才有了玩斗蟋蟀的习俗。在明代大量的笔记、野史中,我们看到的都是南方赏玩蟋蟀的记载,而在北方却是空白。

一五四六年,是年为明嘉靖丙午,有一部《重刊订正秋虫谱》刊行,即为“重刊”,知此前尚有刊本,但这部蟋蟀谱却是我们今日所能见到的最早的蟋蟀谱了。藏于宁波天一阁,得以保存至今。书之《前序》作者署名“徽藩芸窗道人”,可以知道仍为南方谱系。

一五七三年至一六二〇年,万历时期有两部对后世影响较大的蟋蟀谱行世。一部为《鼎新图像虫经》,杭州书肆所刻;一部为周履靖续增的《促织经》,周履靖为浙江嘉兴人,故两书皆出自浙江。

至万历晚期,文献中出现北京地区咬斗蟋蟀的记录,事见袁宏道的笔记《畜促织》。袁宏道所见当在万历二十年(1592年)至万历三十八年(1620年)之间,即公历一五九二年至一六二〇年之间。稍晚于此,刘侗《帝京景物略·胡家村》(卷三),亦有京城市民斗蟋记录,事在崇祯六年(1633年),即公历一六三三年,但风气与万历晚期相较已见颓势。

目前传世品中,北方地区最早的蟋蟀罐即产自万历时期,传为“万礼张”所制。万礼张盆明显带有由南盆向北罐发展的痕迹,是北方地区开始自行烧造蟋蟀罐的初创期,说明北方玩虫风气渐开,需求增加,南盆既不适用于北方气候,运输成本亦高,故有此举。亦可推知北方玩虫历史不可能很长。

十八世纪至二十世纪初

一七一四年,时为康熙五十三年,第一部北方蟋蟀谱完成。著谱者为苏州人士梦桂,因久居北京,故其所著谱系,从术语、用具到养法皆为北方谱。最早的北方谱却由南方人完成,由此亦可见出斗蟋风习由南及北的流布态势。

大约在康熙晚期,北方蟋蟀罐出现了制罐名家赵子玉,据王世襄先生考证为十三种。但梦桂《蟋蟀谱》却未提及万礼张盆和赵子玉蟋蟀罐,所提及者仍为南盆。

一九〇四年,北京“拙园老人”《虫鱼雅集》行世,书中有关蟋蟀产地,提及易州涞水(今河北境内),山东虫则首推济南、肥城等地。

另据京城玩家恩溥臣所作笔记《斗蟋随笔》,最早见诸其著录者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之乐陵真青,可知晚清时山东虫已开始在京城斗场崭露头角。

二十世纪

恩溥臣《斗蟋随笔》著录了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至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四十五年间,他个人所豢养的,在京城斗场上的将军虫二十一条,所著录的第一条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的乐陵虫,此时尚是晚清。其第二条则为丁巳,即一九一七年,中间隔了十八年,已是民国七年(1918年)的事了。以产地统计,其中宁阳虫八条,乐陵、济南、长清虫各两条,山东虫(未注明具体产地)三条,合计十七条,占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一;京畿附近的虫仅四条。《斗蟋随笔》所记虽属恩溥臣个人斗虫的记录,但也相当于一份抽樣调查报告,约略反映出那一时期山东虫所表现出的强悍。

一九二五年,济南商务印书馆出版曹家骏之《秋虫志异》,此为第一部以济南以及周边地区为主体的地方蟋蟀谱。此谱作者仍为南方虫家,系江苏仪征人,游幕山东数十年。

二战前某年

济南刘冠三携虫参加在南京举办的蟋蟀大赛,力克南方诸虫家,夺得冠军“重阳旗”,此为目前所知最早的南北虫家的交流活动。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之后,战乱频仍,国难当头,南北虫家的交流就此中断。

猜你喜欢

宣德万历蟋蟀
孔雀绿地青花鱼藻纹瓷器的演变与工艺特征
蟋蟀的决心
听秋天里蟋蟀的歌
宣德炉探究
捉蟋蟀
万历援朝之战时期明廷财政问题
炉中岁月长
嘉靖、隆庆、万历时期景德镇瓷器胎体与青花发色特征研究
论万历朝播州杨氏土司之覆灭
明代万历年间“矿监税使”研究的现状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