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舞蹈美学与舞蹈创作的思考

2018-04-20侯博宇

艺苑 2018年1期
关键词:重置舞蹈创作转换

侯博宇

【摘要】 在国际创意舞蹈高校展演北师大专场演出《转换与重置》中,“转换”与“重置”的主题将舞蹈创作美体现在突破传统、创新、舞蹈的形式等等方面,舞蹈创作中存在着审美意识与审美体验。舞蹈是一门动觉、听觉、视觉为一体的艺术,“美”“动作性”是舞蹈的本质。舞蹈美学是从生活中提取动作,到编创者编排动作,到舞台上的表演动作,到观众欣赏动作产生审美体验的审美艺术,它既包含了生活美、自然美、社会美、人文美也包含了艺术美。本文将从现实世界、编导、作品、观众四个方面阐述《转换与重置》中的创作美。

【关键词】 舞蹈美学;舞蹈创作;“转换”;“重置”

[中图分类号]J70    [文献标识码]A

北京师范大学舞蹈系于2017年9月22、23日在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剧场举办国际创意舞蹈高校展演《转换与重置》专场,整场演出是由国内外的大学生们表演,充满了活力、力量、节奏感。近年来,北京师范大学舞蹈系不断为更多的中国舞者搭建国际资源平台。

演出前夕,每个参演团队指导老师对自己的舞蹈进行了介绍,通过倾听他们的介绍,观众了解到各个作品的内容和含义。本次展演是由9所大学合作演出,分别是澳大利亚的西澳表演艺术学院舞蹈系、美国的南佛罗里达大学戏剧与舞蹈学院、奥克拉荷马大学舞蹈学院、罗格斯大学舞蹈系、韩国的庆熙大学舞蹈系、中国台湾的台北艺术大学舞蹈系、中国文化大学舞蹈学系、中国香港的香港演艺学院舞蹈学院以及本次展演的主办方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舞蹈系,包含了12个作品,分别是《Catalyst》(Bliss Kohlmyer编导)、《La Stravaganza》(欧鹿编导)、《Last Goodbye》(Kynan Hughe编导)、《Intersecting》(王倩盈编导)、《The Wall》(肖向荣编导)、《Volatile》(王倩盈编导)、《響钹舞》(尹美罗编导)、《长鼓舞》(尹美罗编导)、《Escape Artist》(Kim McCarthy编导)、《朝圣》(余壁艳编导)、《Work Fragment》(Roxanne Lyst编导)、《Silent Dialogue》(苏安莉编导)。吸收多元文化、放眼到世界舞台、肢体与理念的“转换”与“重置”的主题深刻体现在演出现场之中。

一、“转换”中的创作美

“转换”一词是指的改变、改换,从一种能量形式变成另一种能量形式。[1]从现实世界的角度出发,编导从生活中提取动作的元素,将动作融入到舞蹈中,发展成舞蹈语言。这种转换体现在生活语言到舞台语言的过程,这也往往是一个优秀的舞蹈剧目雏形的基础,这种转换为舞蹈的类型、主题提供了信息和元素。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对元素进行创新和融合,给人以充足的视觉冲击和心灵共鸣。

从编导的角度出发,如舞蹈作品《Escape Artist》,是由西澳的大学生表演、Kim McCarhty老师编创的舞蹈。作品简介出自托马斯·沃尔夫的“非关浪漫,亦绝非逃避,学会生活而已”,我们从文字可以感受到整部作品随性、自由的风格特点,让人处在一个非常融洽舒适的环境当中。Kim McCarthy编导并没有将舞蹈结构一带而过、模糊舞蹈各个模块的界限,而是有序地将舞蹈的构成分为女子群舞部分、男女双人舞部分、男子群舞部分。这种转换体现在,舞蹈的编排方式一改大多数群舞的编排方法,编排整体以芭蕾舞元素为基础,融合了现代舞的元素,呈现出刚劲中又不失柔美的舞蹈作品。这个舞蹈的开头部分,演员们双手高举,迎着一束光,让人感觉他们看到了希望,并努力寻求希望之路,这种创作方法简单随性,给人自由向往的感受。演员都有扎实的芭蕾基本功底。他们的动作虽然没有过多的表现力,但却充满力量,绽放感超强,动作质感非常舒展、大气,给人带来很优美的视觉呈现。在高潮部分的一個阶段中,他们每个人的动作节奏都不一样,但是动作内容相同,通过对节奏的处理以及队形的相互交错,让舞蹈作品整体呈现的布局显得非常流畅整齐。男女演员之间有托举等动作,配合特别默契,眼神有交流;男女双人舞的部分其技巧配合部分非常流畅,动作没有过多的修饰和小动作的掺入,看似单一的动作和配合将双人舞展现出易动易静的表现效果。

从作品的角度出发,本场演出舞蹈作品融合了多种元素,这种转换是将不同舞种相互融合,不同动作质感相互借鉴与配合。如韩国舞蹈作品《长鼓舞》,是由尹美罗老师编导的传统作品。韩国的长鼓舞原本是农乐舞中的长鼓舞个人独舞派生出来的,现在以新形态、独立的舞蹈形态创作。本长鼓舞脱离了民谣调的音乐形式,以器乐曲为基础再创作,并且结合了个人长鼓舞中激情的动律和柔情的形象,着重表现了民俗游戏的性质和舞台艺术的高级化。这种转换是在保留民族传统基础上的发展,这个舞蹈作品给人赏心悦目的体会。七名女舞者身穿长裙,动作整齐划一,转圈击鼓的一举一动都散发着美的感受,给人传统美的同时又能让人感受到现代美的气息。

从观众的角度出发,观众的感受往往决定了一个舞蹈的“好”与“坏”。一个优秀的舞蹈剧目必然会给观众带来和谐优美的观演感受,让人完全沉浸在舞蹈作品当中。舞蹈展演《转换与重置》中,舞蹈作品充分体现了其主题,让观众体会到了“转换”的创新形式。这种转换是有着原型的转换,人们既能体会到传统的保留,又能体会到创新的所在。

二、“重置”中的创作美

“重置”一词指的是重新设置。从现实世界的角度出发,我们从生活中提取舞蹈作品语言,对其重新设置是指推翻前者或者指的是重新启动,然后自己加以新的理解和阐释,对舞蹈作品进行新的描述和展演。它是一种创新、一种摒弃、一种开始、一种发展、一种打破传统。

从编导的角度出发,如舞蹈《The Wall》,由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舞蹈系主任肖向荣编创,舞蹈系15位学生表演。作品简介:“是联结,是依靠,是阻碍,是安全,是城郭,是囚笼,是历史,是未来,开始的轰轰烈烈,结束的一如尘土。”编导充分利用道具将“墙”的概念渗透到舞蹈中去,这是对生活中墙的一种重置再现,也是利用舞蹈的编排以及舞者身体质感的展现突出主题。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结尾一名演员被融入到墙体中,这种感觉让人心头一紧,这也许意味着囚笼,也许意味着安全。这种舞蹈的编创形式,让观众随着舞蹈的发展产生心情上的波动,在安全的同时意味着危险,在危险的同时也处处是保护。这种利用舞蹈形式的重置来展现舞蹈作品魅力的方式,着实能使人产生共鸣,并获得深刻的体会。

从作品的角度出发,如舞蹈《Last goodbye》,由西澳大利亚表演艺术学院Kynan Hughes编导,北京师范大学舞蹈系学生表演。舞蹈简介是:“告白不是一件易事,但放手更加困难,尤其是当我们还渴望停留或抓紧过去。无论分离带给我们怎样的悲怆或创伤,我们都将带着回忆前行。当一个人独自寂静时,回忆向我们袭来,它或许会让微笑爬上你的嘴角,或让你眼眶含泪,这些都让我们成为真实的自己,并陪伴我们度过漫长的黑夜直到光明。”舞蹈演员在理解编导的想法和主题后,怀着告白的心情演绎着舞蹈,将自己的一举一动带之以情感,这充分表现出舞者对舞蹈作品的二度创作。二度创作体现在演员经过编导的编排后会产生自我消化和自我理解的过程。通过这种方式舞者将自己的身体语言、对音乐的控制、对情感的把握、对动作质感的要求呈现在作品中,其中有舞者自身对作品新的理解和表达,这就是舞者的二度创作。

从观众的角度出发,重置更多带来的感受是新鲜感,是可开发性、可创造性。观众越来越好奇和期待舞蹈作品的发展和随时可能有的惊喜。它打破了常规的模式,利用新颖的想法展演舞蹈形式和结构,给观众强大的视觉冲击。可观、可感,是观众对重置产生的共鸣。

三、将“美”运用到舞蹈创作中

首先,我们要提高自我的审美意识,对舞蹈作品或者舞蹈思路有一个明确的审美基础,能辨别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不美的。对美要有一个“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态度,对美要有更高的敏感和感知。对于审美条件来说,要出于审美的目的,审美出符合自己的、直接的、感性的接触过程。对于审美状态来说,我们要时刻检查自己是否处在一种审美的状态。对于审美规律来说,审美是不可以相比较的,审美的情趣没有好坏高低之分。

虽然“美”没有很明显的定义和界定,每个人对美都有不同的认知和感受,每个人心中的美都是不一样的;但是这并不是我们对美否认的理由,毕竟从大众角度出发,美是具有共性的。这就需要我们对艺术作品以及艺术展览、艺术展演或者其他艺术形式的艺术作品多看、多思、多感。不仅善于从舞蹈作品中发现美、提高美,并且善于从其他艺术种类,例如美术、音乐、话剧等发现美,归纳美的元素。

其次,我们要培养创新思维,在生活中、在课堂上、在舞蹈作品中勇于创新。舞蹈需要创新的意识和思维。现如今,创意舞蹈的发展告诉我们,在这样一个文化发展、文化繁荣、各国艺术文化相互交流的时代,我们要寻找出适合自己的美的形式,适合自己的创新的形式。当然,创新并不等于失去自我,也不等同于“另类”,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自己。舞蹈作品也是这样,并不是要我们脱离传统,失去舞蹈身体语言,而是如何创新出利用身体语言表达出独特的方式,如何更好地发展舞蹈的身体语言给人眼前一亮的视觉冲击。

最后,在舞蹈创作作品时,我们要善于利用多种艺术形式的融合,例如多媒体舞蹈的发展、舞蹈中台词语言的应用,这都是舞蹈创作中的创新元素。除此之外,还包括通过文学作品的赏析,把握舞蹈的细节,熟知舞蹈人物形象、文化背景,将文学体现在舞蹈作品中,展示出有文化背景的舞蹈新作品。这都体现了通过创新思维和意识可以传达出舞蹈“美”的存在。

通过观演国际创意舞蹈高校展演《转换与重置》北京师范大学专场,舞蹈作品中“美”的体现让我从中对舞蹈作品的创作产生了新的思考。舞蹈是美的艺术,而舞蹈创作是创造“美”的过程,我们通过发现“美”、创作“美”到呈现“美”需要对舞蹈美学有所了解,明确什么是舞蹈的“美”,从美中发现舞蹈,从舞蹈中创造美。

参考文献:

[1]詞语“转换”的解释[EB/OL].汉典. http://www.zdic.net/c/c/151/335062.htm.

猜你喜欢

重置舞蹈创作转换
重置系统微软给你“双料”选择
清理或重置 恢复Chromium版Edge
系统重置中途出错的解决办法
重置人生 ①
音乐表现手段对舞蹈作品创作的作用
大数据时代档案管理模式的转换与创新
浅谈平面图与立体图的思维培养
浅议舞蹈中的想象力
高中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