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孕期及产后全程盆底训练对经产妇产后盆底康复的疗效分析

2018-04-20罗世利黄平

医药前沿 2018年13期
关键词:经产妇生物反馈肌纤维

罗世利 黄平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妇产科 重庆 璧山402760)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是育龄妇女常见病,主要表现为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活质量。其中妊娠、分娩对盆底组织损伤是导致PFD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产妇盆底损伤仅依赖自身恢复是难以修复的,而且随着年龄增长,肌肉组织退行性改变,导致盆底肌力更为减弱[1,2]。由于产妇特殊的生理阶段,不适宜应用药物或手术治疗,有较多证据表明,盆底康复训练可有效防治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目前产妇盆底治疗依从性低,在我院尚不足7%,经产妇尤为严重。自国家二胎政策部分放开至全面放开后,经产妇人群有较大幅度的上升,我院通过研究适合经产妇的系统的盆底康复措施,达到有效防治产后PFD。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7月建档注册的300名二胎孕妇,头胎足月、单胎顺产,胎儿体重2.5~4Kg,无妊娠合并症。根据盆底康复干预措施随机分为三组:A组(孕期盆底肌锻炼+产后盆底肌锻炼)、B组(产后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产后盆底肌锻炼)、C组(孕期盆底肌锻炼+产后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产后盆底肌锻炼),每组100名,各组孕妇的年龄、胎儿体重、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程度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次分娩筛选标准为足月、单胎顺产,胎儿体重2.5~4Kg,无妊娠合并症,最终纳入标准的经产妇有266名,其中A组89名、B组91名、C组86名。

1.2 方法

1.2.1 盆底肌锻炼 训练方法为收缩会阴、肛门3~5s后放松,反复进行,10~15分钟/次,2次/日。训练时间包括孕期第4~8妊娠月和产后第7天~6月。

1.2.2 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 Ⅰ类肌纤维参数设置:交流电、双相长方波,频率8~33Hz,脉宽320~740us,休息时间=工作时间,治疗时间10~15分钟;Ⅱ类肌纤维设置:交流电、双相长方波,治疗时间5~10分钟,其中A类频率20~50Hz,脉宽160~320us,休息时间=2倍工作时间,B类频率40~80Hz,脉宽20~160us,休息时间=3倍工作时间。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从产后42天开始,持续到产后6个月,2次/周,30~40分钟/次,每疗程12次,共3个疗程。

1.3 评价指标

于产后42天、3月、6月评估三组经产妇的盆底肌肌力、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程度。

1.3.1 盆底肌肌力 检测患者Ⅰ类和Ⅱ类肌纤维的肌力,分为6级。肌纤维持续0秒或0次为0级,以此类推,持续5秒或5次为5级。

1.3.2 盆腔脏器脱垂 检查时以患者平卧用力向下屏气时子宫下降的程度。0度:无脱垂;Ⅰ度:宫颈未脱出阴道口;Ⅱ度:宫颈及部分宫体脱出阴道口;Ⅲ度:宫颈及宫体全部脱出阴道口外。

1.3.3 尿失禁程度 无:未发生尿失禁;轻度:尿失禁发生频率为1次/周,且每次漏尿量为几滴;中度:尿失禁发生频率为2~6次/周,或每次漏尿量足以打湿底裤;重度:尿失禁发生频率为≥7次/周,或每次漏尿量足以打湿外裤。

1.4 统计方法

2.结果

三组经产妇产后42天、3月、6月的盆底肌肌力、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程度:A组、C组优于B组;B组、C组优于A组;B组、C组优于A组,C组优于B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表3。

表1 三组经产妇盆底肌肌力比较(±s)级

表1 三组经产妇盆底肌肌力比较(±s)级

组别n产后42天盆底肌肌力Ⅰ类肌纤维产后3月盆底肌肌力Ⅰ类肌纤维Ⅱ类肌纤维Ⅱ类肌纤维产后6月盆底肌肌力Ⅰ类肌纤维Ⅱ类肌纤维A 组892.6±0.9 2.3±0.73.0±0.6 2.8±0.73.9±0.6 3.6±0.5 B组911.7±0.8 1.3±0.73.8±0.9 3.7±0.54.2±0.4 4.1±0.7 C组862.7±0.7 2.3±0.63.9±0.5 3.8±0.64.9±0.2 4.7±0.3

3.讨论

女性盆底肌肉是维持盆脏脏器的重要肌肉之一,其生理状态将直接影响生活质量。当女性怀孕、阴道分娩时,会导致盆腔压力过高使肛提肌及盆底神经受损,进而导致PFD的发生。盆底康复训练可有效防治产后PFD,通过训练以肛提肌为主的盆底肌肉的主动收缩,能促进妊娠和分娩过程受损的肌肉和神经渐渐复原,增强盆底肌肉张力。目前我国盆底康复尚处于初级阶段,对于盆底康复保健知识的了解和需求不高[3],因此需要广大医务工作者孕期开展健康宣教,力争产妇人人享有基本的盆底康复措施。

盆底肌锻炼是盆底康复训练的最基础内容,具有简单、方便、无经济成本等优点,对尿失禁、子宫轻度脱垂有一定的疗效。经研究,产妇产后42天的盆底肌肌力、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程度比较,A组、C组优于B组,说明孕期开展盆底肌锻炼对产后盆底康复起到了积极作用。电刺激治疗是通过低频电脉冲刺激盆底肌肉,根据产妇肌纤维受损类型选择不同的电刺激参数。生物反馈治疗是通过置于阴道内的生物反馈治疗探头与体外仪器连接,把肌肉活动的有关信息转化为视觉和听觉信号反馈给产妇,引导其科学地进行盆底肌训练并逐步形成条件反射。研究显示,产妇产后3个月的盆底肌肌力、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程度比较,B组、C组优于A组,说明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优于单纯的盆底肌锻炼。产妇产后6个月的盆底肌肌力、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程度比较,B组、C组优于A组,C组优于B组,说明在盆底康复训练中,孕期盆底肌锻炼+产后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产后盆底肌锻炼最有利于经产妇产后盆底损伤修复,能有效防治产后PFD。

表2 三组经产妇盆腔脏器脱垂比较[n(%)]

表3 三组经产妇尿失禁程度比较[n(%)]

【参考文献】

[1]马乐,刘娟,李环,等.产后盆底康复流程第一部分——产后盆底康复意义及基本原则[J].中国实用妇科杂志,2015,31(4):314-321.

[2]张荣玲,王秋菊,赵桂凤,等.产后盆底康复锻炼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相关研究[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5,17(6):469-472.

[3]王桂英,张莉,黄沛清.延续性围产期运动对分娩方式及产后盆底康复的影响[J].护理管理杂志,2016,16(2):121-122.

猜你喜欢

经产妇生物反馈肌纤维
更正启事
基于生物反馈的非遗表演沉浸式体验与交互研究
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1例
婴儿颅骨肌纤维瘤/肌纤维瘤病2例
顶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
高龄经产妇、高龄初产妇和非高龄经产妇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和分娩方式的临床观察分析
高龄经产妇妊娠特点及分娩方式对其分娩结局的影响研究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microRNA-139对小鼠失神经肌肉萎缩中肌纤维的影响
加强经产妇围生期管理及经产妇巨大儿分娩方式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