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维酮碘局部涂刮对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疗效观察

2018-04-20陆露梦伍慧丽俞琦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扁桃体炎化脓性扁桃体

陆露梦 伍慧丽 俞琦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是一种非特异性急性炎症。其以剧烈咽部疼痛、高热等为主要临床症状,特征为发病急、发展速度快、易复发。据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显示[1],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中,约10%~15%是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若不及时治疗易引发严重并发症,如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急性肾炎等,甚至危及患儿生命。为迅速控制感染,缓解临床症状,减少抗生素应用时间,本院运用聚维酮碘(PVP-I)局部涂刮方法以尽快去除扁桃体脓点与脓性分泌物,已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本院住院的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80例。纳入标准:(1)依据《临床儿科学》中符合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诊断标准的患儿[2]。(2)年龄 4~13周岁。(3)患儿耳温38.5℃~40℃。(4)咽喉充血明显,扁桃体Ⅱ°~Ⅲ°肿大,有多个脓点(≥2个)。(5)急性发病,扁桃体脓点出现病程≤48h。排除标准:(1)出现扁桃体及周围大片脓苔或糜烂。(2)患儿体温<38.5℃或>40℃。(3)急性喉炎、急性中耳炎、急性鼻窦炎、下呼吸道炎症及其它并发症患儿。(4)合并有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或严重的器质性病变者。(5)对方案中应用的药物有过敏者或在纳入前已应用其他抗感染药者。将纳入的患儿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4~13周岁,平均(8.15±2.41)周岁;扁桃体肿大Ⅱ度23例,Ⅲ度17例。对照组中男17例,女21例;年龄5~13周岁,平均(8.92±2.23)周岁;扁桃体肿大Ⅱ度24例,Ⅲ度14例。观察组及对照组在性别、平均年龄及扁桃体肿大程度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干预方法 两组患儿均采用静脉补液抗感染、退热、口腔护理并进行饮食调理等基本治疗与对症处理。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抗感染治疗[将100mg/(kg·d)加入5%GS液100ml中静脉滴注],2次/d,常规应用5d。观察组,在餐前1h,患儿取坐位,先用温开水漱口3~5次,再嘱作“啊”的发声,充分暴露咽喉部,治疗护士每次先同时用2根消毒棉签蘸取聚维酮碘液体,以棉球不滴液为准,轻涂扁桃体表面及周围(尤其隐窝内),并在涂擦过程中转动棉球以尽可能去除局部的粘性分泌物,再用一根消毒棉签蘸取聚维酮碘液让棉签对准脓点稍作用力挤压并往外涂刮,每个脓点涂刮数次以刮除脓液为准,不宜强刮。局部涂刮后再行温开水漱口3~5次,最后再用消毒棉签蘸取聚维酮碘液使其消毒液留在扁桃体表面及隐窝内。聚维酮碘液涂刮后0.5h内禁止饮食与饮水,3次/d。局部处置直至脓点与脓性消失为止。对照组为餐前口腔护理,即餐前漱口水自行漱口数次和棉签擦拭法,3次 /d。

1.3 观察与评价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下列临床指标:测量体温1次/4h,准确记录体温降至正常的时间;每次漱口后观察咽充血、扁桃体肿大及脓点大小情况,尤其是脓点消失时间,一般3次/d,并及时记录;每次进食时观察并记录进食情况及咽痛程度,一般3次/d。两组观察指标均截止为治疗后5d。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脱失2例)在治疗后就临床症状与体征的消失或消退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扁桃体脓点消除时间、扁桃体红肿消退时间、咽部疼痛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与对照组比较,症状与体征消失或消退时间均比对照组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比较[h,(s)]

表1 两组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比较[h,(s)]

扁桃体红肿消退时间观察组 40 48.10±17.51 70.85±17.06 56.85±15.28 89.85±17.23对照组 38 87.89±19.85 91.79±19.48 73.68±19.19 99.16±17.82 t值 -9.40 -5.06 -4.30 -2.35 P值 0.000 0.000 0.000 0.022组别 n 扁桃体脓点消除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咽部疼痛消失时间

3 讨论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属于非特异性急性炎症,引起感染的主要原因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葡萄球菌[3]。抗生素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是目前临床上主要的药物治疗方法。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为复合制剂,作为广谱抗菌药的阿莫西林,在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效果较好;克拉维酸钾为一种β-内酰胺抑制剂,大部分β-内酰胺酶可与其结合牢固,从而抑制细菌形成β-内酰胺酶,最终导致大部分细菌失活[4]。近年来,因抗生素的滥用,易产生耐药性并使治疗时间延长,临床疗效欠佳。

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发病急,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咽部疼痛、局部充血明显,高热,扁桃体肿大,部分患儿症状重,吞咽困难,继而可出现高热惊厥、昏睡等严重临床表现。检查扁桃体时可明显看到黄色或黄白色的脓点存在于肿大表面,周围尤其隐窝内有过量的粘性分泌物。若未尽早彻底治疗,清除病灶部位致病菌,将会导致炎症蔓延扩散,从而引起系列并发症,如咽后壁脓肿、中耳炎、鼻窦炎等,甚至由本病引发的全身其它系统病变如急性肾炎、急性心肌炎、心瓣膜病变等。聚维酮碘是疏松复合物,由碘与聚乙烯基吡咯酮相结合而形成的。碘将表面活性剂作为载体,以复合物或络合物形式被载运,解聚溶解于水中,将游离碘释放出用以杀菌,并且碘具有缓释功能,能够渐渐释放,从而保持了持久长效的杀菌作用;其长处有杀菌力强,杀菌范围广,对皮肤黏膜刺激性较小,克服了碘酊刺激性大和易挥发等缺点,聚维酮碘是高效且光谱的消毒剂[5]。本资料方法中,利用聚维酮碘消毒剂的以上杀菌特点,一方面,刮除扁桃体脓点与脓液,并清除留在扁桃体表面及隐窝内的粘性分泌物,以尽可能地杀灭局部病原菌,控制炎症扩散,避免扁桃体脓肿;另一方面,在每次最后蘸取聚维酮碘液让其留在扁桃体表面及隐窝内,还具有减少渗出和组织脱水的作用,使炎性肿大的扁桃体缩小,也因此减轻胀痛。

本研究在应用抗生素等治疗基础上,采用聚维酮碘局部涂刮,结果显示观察组扁桃体脓点消除时间、扁桃体红肿消退时间、咽部疼痛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与对照组比较,症状与体征消失或消退时间比对照组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聚维酮碘局部涂刮能够刮除脓点内的脓液及周围粘性分泌物,消除炎性反应,明显缩短了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消退时间,即缩短了病程时间,且患儿无不良反应。该方法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措施,值得进一步推广开展于临床。

[1] Soni-Jaiswal A,Anderco I,Kumar BN.Patient-reposed outcomes in children suffering with mild to moderate tonsillitis veisus those in children with severe tonsillitis.J Laryngol Otol,2014,128(11):981-985.[2] 沈晓明.临床儿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

[3] 陈永超.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对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疗效.临床医学,2016,36(4):115-116.

[4] 张杰.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观察.北方药学.2016,13(2):61.

[5] 邓永强,邢启德.孙阳阳,等.聚维酮碘的特性与临床应用.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3):627-629.

猜你喜欢

扁桃体炎化脓性扁桃体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扁桃体切除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患者中的应用
单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行鼓膜成形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IL-6,IL-10的临床价值
地塞米松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疗效及不良预后的观察
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肩关节化脓性感染的诊治一例
疏风解毒胶囊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观察
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怎么办
扁桃体
“水果”变“干果”
扁桃体,切还是不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