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绪管理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负性情绪以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2018-04-20赵李平周艳仙姚敏尔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词汇情绪

赵李平 周艳仙 姚敏尔

精神分裂症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身心健康的疾病,目前其病因并未完全明确,而其临床治疗的非对因性导致较多患者迁延难愈,反复发作[1]。情绪管理训练法是一种调节患者自身情绪,提高患者的感情表达能力,使其更好地应对社交并适应社会的过程。情绪管理训练法在改善精神类疾病中的情绪表达和认知功能的研究报道较少,本文通过对比研究情绪管理训练法和常规的护理方法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绪表达和认知功能中的干预效果,探讨情绪管理训练法应用于精神分裂症的可行性和应用前景,具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样本来源于2013年4月至2016年10月间本院收治的1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诊断标准: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2]。纳入标准:(1)符合CCMD-3的诊断标准。(2)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50分。(3)病情处于恢复期,临床症状消失,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28分,自知力因子分≤2分。(4)患者和其家属均愿意接受和配合研究。(5)患者文化程度为小学以上。(6)年龄18~60岁。排除标准:(1)有烟草、酒精或者毒品依赖史的患者。(2)有免疫系统缺陷或者其他身体部位重大疾病的患者。(3)有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癫痫或者有自杀倾向的患者。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患者或者家属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药物治疗和精神分裂症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情绪管理训练法进行护理干预,干预过程由经过培训合格的精神科护士进行。3次/周,1h/次,共治疗2个月。具体训练的内容和方法为:(1)音乐干预:根据患者的受教育水平、性格特点以及音乐喜好,选择合适的音乐,调节患者的情绪,放松心情,转移注意力。(2)个体干预:了解患者的个性特点,分析其存在的问题,针对其不理性的认知和观念制定个体化的应对技巧开展针对性的个性化训练,以帮助其建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调节情绪和情感。(3)情景模拟:事先设定不同的情景,安排若干例患者进行演练。锻炼其通过语音、语调和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表达情感的能力,然后根据其情景演练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其进行交流,同时也鼓励患者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提高患者参与的积极性。(4)语言表达:锻炼患者的语言表达能力,首先让患者正确地认识自己产生的情绪的性质,指导其分析该情绪产生的原因,使其认识到即使同种刺激也能产生不同的情绪。(5)视频影像:由护理小组成员制作相关视频片段,选择相关感人的情景剧或者讲述生活中感人片段的短剧,引导患者回忆与家属或朋友所经历的感人事迹,引导患者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情感。(6)放松训练:使用三种放松训练法,为肌肉放松法、呼吸放松法和意向放松法,引导患者多进行放松训练,直到其掌握训练的方法。

1.3 评价标准 生活质量评价: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3](GQOLI)评价,分为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四个维度共74个条目,评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负性情绪评价:SDS评分[4]和SAS评分[5],其中SDS包含20个项目,用4级评分法,分值越低表示状态越好。SAS采用4级评分法,评定项目所定义症状出现的频度,标准是:“1”表示很少时间或者没有;“2”表示少部分时间;“3”表示相当多时间;“4”表示绝对大部分时间或者全部时间。认知功能评价:采用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评定,信度0.92,RBANS由5组神经心理状态,共12个分测验组成,分别为:(1)延迟记忆:词汇回忆、词汇再识、故事回忆、图形再识。(2)即刻记忆:词汇学习、故事记忆。(3)视觉和空间的构建:图形描绘、线条角度。(4)语言:言语流畅、图片命名。(5)注意:数字广度、编码。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或%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s)

一般资料 观察组(n=65) 对照组(n=65) 统计值 P值年龄(岁) 34.65±7.79 34.97±8.32 t=0.226 0.821性别(男/女)(n) 37/28 35/30 χ2=0.12 0.72病程(月) 3.85±1.24 3.87±1.12 t=0.097 0.923受教育年限(年) 10.25±2.03 10.31±3.43 t=0.117 0.907家族史(阳性/阴性)(n) 4/61 5/60 χ2=0.12 0.73

2.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比较 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GQOLI评分比较(±s)

表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GQOLI评分比较(±s)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与同期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 干预时间 社会功能 躯体功能 心理功能 物质生活 GQOLI总分观察组 65 干预前 42.07±4.47 40.87±6.24 42.55±6.84 50.44±6.18 175.94±18.75干预后 60.24±5.12*#57.44±7.07*#69.85±8.04*#56.66±7.04*#240.24±20.05*#对照组 65 干预前 42.13±4.57 41.05±5.97 41.99±7.04 49.86±6.35 176.86±20.04干预后 49.85±6.12* 47.84±6.09* 49.53±6.95* 52.79±5.91* 207.75±21.04*

2.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负性情绪评价 见表3。

表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SDS和SAS评分比较[分,(±s)]

表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SDS和SAS评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与同期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 干预时间 SDS SAS观察组 65 干预前 53.54±2.77 52.85±3.11干预后 50.15±2.64*# 47.77±2.05*#对照组 65 干预前 54.67±2.54 52.38±3.08干预后 52.37±2.43* 50.33±2.97*

2.4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比较 见表4。

表4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RBANS评分结果比较(s)

表4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RBANS评分结果比较(s)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5;与同期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干预时间 词汇回忆 故事记忆 图形描绘 言语流畅 数字广度 词汇学习观察组(n=65) 干预前 2.79±1.10 2.10±1.03 1.07±0.89 1.97±1.24 1.79±0.87 1.94±0.89干预后 3.78±1.09*# 3.54±1.13*#1.55±0.99*#3.63±1.30*#3.12±0.95*# 3.28±1.04*#对照组(n=65) 干预前 2.80±1.20 2.13±0.99 1.09±1.00 1.94±1.09 1.81±0.93 1.96±1.02干预后 2.84±1.37 2.11±1.04 1.11±0.95 1.99±1.24 1.84±1.00 1.99±0.99组别 干预时间 词汇再识 故事回忆 图形再识 编码 图片命名 线条角度观察组(n=65) 干预前 2.29±1.19 2.23±1.35 2.48±1.07 2.09±0.98 1.09±0.77 2.14±0.98干预后 4.37±1.24*# 4.75±1.41*#3.61±1.21*#3.78±1.02*#1.87±0.85*#3.79±0.89*#对照组(n=65) 干预前 2.27±1.20 2.22±1.26 2.50±1.11 2.11±1.04 1.07±0.82 2.12±0.88干预后 2.30±1.31 2.25±1.32 2.53±1.24 2.23±1.21 1.12±0.79 2.15±0.94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多在院内治疗、院外康复。院内治疗过程中常出现情绪问题,其原因是缺乏情感表达能力,常表现冷漠和冷淡。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具有长期性,伴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后如何回归社会、融入社会生活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因为大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均存在社会功能的缺陷和情感表达缺失。如何帮助精神分裂症患者提高认知功能,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对于其融入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资料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DS评分和SAS评分明显下降(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DS评分和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相较于传统的护理方式,情绪管理训练法干预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负面情绪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这对于患者的康复治疗具有正面的促进作用。大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因为认知功能缺陷而存在社交困难,不能良好的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感情,因此常会与社会隔离,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本资料结果显示,通过情绪管理训练法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词汇回忆、故事记忆、图形描绘、言语流畅、数字广度、词汇学习、词汇再识、故事回忆、图形再识、编码、图片命名、线条角度等认知功能指标的评分均明显升高,且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干预后各指标与干预前并无显著变化(P>0.05)。提示情绪管理训练法相对于常规护理,在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另外,情绪管理训练法干预后患者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以及GQOLI总分均高于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的对照组患者(P<0.05),说明情绪管理训练法改善了患者的情感表达水平,使患者更好的融入社会生活,更好的与他人进行交流,处理社交生活,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1] 刘丽芳,吴霜,刘玲,等.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与家庭负担的相关性及社区康复干预效果研究.精神医学杂志,2015,28(1):20-22.

[2] Organization WH.The ICD-10 classification of mental and behavioural disorders: clinical descriptions and diagnostic guidelines.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1993,10(2):86-92.

[3] 李凌江,杨德森,周亮,等.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问卷在中国应用的信度及效度研究.中华精神科杂志,2003,36(3):143-147.

[4] 王敬斋,张树荣.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对消化内科门诊患者焦虑抑郁的测评.临床消化病杂志,2016,28(3):150-153.

[5] 王文菁,许明智.焦虑自评量表在精神疾病患者中的因子结构研究.广东医学,2009,30(10):1416-1418.

猜你喜欢

精神分裂症词汇情绪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