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纳络酮在院前急救酒精中毒的疗效及对预后影响研究

2018-04-20郑谋勇王勤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阿片酒精中毒内啡肽

郑谋勇 王勤

急性酒精中毒是院前急救的常见病与多发病,指一次性摄入过量乙醇后使中枢神经系统出现先兴奋后抑制状态,并可伴多系统损害,如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重度酒精中毒者还可出现呼吸及循环衰竭,危及生命[1]。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抢救治疗中关键在于及时恢复患者的意识,促进酒精代谢,防治酒精中毒并发症,故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至关重要[2]。尽管院前急救时常规给予输液、吸氧等治疗能有效缓解酒精中毒症状,但患者的苏醒时间相对较长[3]。纳洛酮作为特异性阿片受体拮抗剂,能减少内源性阿片样物质,解除呼吸、循环抑制,目前被广泛应用于中毒与麻醉后催醒中[4]。本研究在对院前急救时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采用纳洛酮治疗后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本中心院前急救的74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37例。观察组男29例,女8例;年龄18~64岁,平均(35.3±8.7)岁;饮酒至急救时间1~3h,平均(1.4±0.3)h;饮酒量320~780ml,平均(407.6±48.5)ml;其中兴奋期3例,共济失调期13例,昏迷期21例。对照组男30例,女7例;年龄18~62岁,平均(34.4±9.3)岁;饮酒至急救时间1~3h,平均(1.2±0.4)h;饮酒量312~792ml,平均(414.6±52.9)ml;其中兴奋期 4 例,共济失调期14例,昏迷期19例。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第13版《实用内科学》[5]中关于急性酒精中毒的诊断标准。(2)明确过量饮酒史,呼吸或呕吐物中酒精气味浓烈。(3)存在急性酒精中毒症状,如神志模糊或昏迷、面色潮红、步态不稳、烦躁不安等。(4)无听力、言语及智力障碍。(5)患者及其家属自愿参与此次研究。排除标准:(1)药物中毒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昏迷、昏睡等。(2)合并偏执性精神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3)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脏疾病、内分泌代谢异常等。(4)不愿参与此次研究。

1.3 方法 到达现场后立即清理口腔分泌物,维持呼吸道通畅,并给予面罩吸氧,持续监测血氧饱和度及生命体征。对有呕吐者,将其头部偏至一侧,或使患者保持侧卧位,避免呕吐物吸入气管引起窒息。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0.4mg盐酸纳洛酮静脉注射,转送医院途中给予5%葡萄溶液100ml静脉滴注。送入医院后给予2mg纳洛酮静脉滴注。随后按照1.2mg/h速度用量静脉滴注补液,直至症状好转。对照组则给予5%葡萄糖溶液100ml静脉滴注。两组均给予吸气、心电、血氧饱和度监测。注意补液支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烦躁不安者给予10mg安定肌肉注射。对于兴奋期与共济失调期患者,转送时给予保护性约束,防止坠落或发生外伤。对重症昏迷者,需时刻保持抢救意识,选择粗大血管建立静脉通路,必要时双通路静脉点滴,给予大量输液,以加快酒精排泄,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

1.4 观察指标 (1)统计两组患者的转归时间。有效:处在兴奋期、共济失调期患者症状有所缓解,昏迷期患者开始清醒,角膜反射开始出现;显效:兴奋期、共济失调期患者症状明显缓解,昏迷期患者逐渐清醒,角膜反射恢复正常;治愈:兴奋期、共济失调期患者症状消失,昏迷期患者清醒,各期患者均恢复独立稳健行走,且问题回答正确。(2)于治疗后1h检测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包括PH值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饱和度(SaO2)。(3)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两组患者的外周静脉血,采取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β-内啡肽水平。(4)记录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转归时间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转归时间比较[h,(±s)]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转归时间比较[h,(±s)]

组别 n 有效 显效 治愈观察组 37 12.04±4.36 14.83±4.92 18.68±4.75对照组 37 9.12±3.73 11.56±3.42 14.25±4.36 t值 3.096 3.320 4.179 P值 0.003 0.001 0.000

2.2 两组治疗1h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1h PH值、PaO2、SaO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1h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1h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比较(±s)

组别 n PH值 PaO2(mmHg) PaCO2(mmHg) SaO2(%)观察组 37 7.42±0.19 90.24±8.67 39.56±7.46 96.55±2.88对照组 37 7.27±0.13 81.35±9.48 51.05±8.24 90.46±2.46 t值 3.963 4.209 6.288 9.780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2.3 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2h血清β-内啡肽水平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2h血清β-内啡肽水平比较[ng/L,(±s)]

表3 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2h血清β-内啡肽水平比较[ng/L,(±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1h 治疗后2h观察组 37 544.23±76.24 228.45±63.48* 136.46±56.38*对照组 37 537.12±82.45 417.24±75.45* 395.12±62.45*t值 0.385 11.646 18.701 P值 0.701 0.000 0.000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饮食习惯以及社交方式的改变,急性酒精中毒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院前急救患者中,急性酒精中毒者占“中毒类”疾病患者之首。根据急性酒精中毒的表现可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兴奋期、共济失调期以及昏迷期,若患者一次性摄入乙醇浓度>2500mg/L,则易进入昏迷期,此时患者的血压可急剧下降,角膜反射消失,呼吸发生改变,如不及时抢救,易引起不良预后[6]。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由于短时间内摄入大量乙醇,过量的乙醇经肝脏代谢,可使肝脏受到直接损害,易引起肝毒性病变,超过肝脏代谢能力的乙醇则会在体内蓄积,并对全身各系统及器官产生毒性作用[7]。由于乙醇为脂溶性物质,易透过血脑屏障,使下丘脑释放因子释放加快以及腺垂体阿片样物质增加,而乙醇代谢形成的乙醛在与多巴胺结合后,可作用于脑内阿片受体从而发挥抑制作用[8]。研究表明,随着脑部蓄积的酒精剂量不断增加,高浓度酒精可使大脑中枢神经受到抑制,造成呼吸及循环衰竭,危及生命[9]。因此,对于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而言,探寻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纳洛酮属特异性阿片受体拮抗剂,能特异性结合μ、σ、κ等受体,减少阿片样物质的生成,加快自由基清除,减轻对神经系统功能的损害,逆转或逐渐恢复受到抑制的循环、神经及呼吸系统,促进患者意识功能的恢复,发挥有效的催醒作用[10]。纳洛酮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中应用,则与其良好的催醒作用密切相关。此外,通过纳洛酮对阿片受体起到的阻断作用,可有效阻止内源性吗啡样物质与受体结合,逆转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联合使用纳洛酮治疗后,有效、显效、治愈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提示纳洛酮能加快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症状缓解,促进昏迷患者的苏醒,加快患者正常意识及运动功能的恢复。

β-内啡肽属于内源性阿片肽,能广泛参与神经系统的调节,研究证实其与多种病理及生理过程存在密切的相关性。对于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而言,其体内的β-内啡肽可明显升高,导致神经中枢受到抑制,引发昏迷以及运动功能失常。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1h、2h血清β-内啡肽均有明显降低,但观察组下降更明显,即纳洛酮能进一步降低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血清β-内啡肽水平,血清β-内啡肽水平显著下降后,可减少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的抑制作用,从而发挥有效的催醒作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体内过度的乙醇蓄积可影响氧合,导致机体内产生过多的有机酸,从而引发严重的代酸。本研究中,观察组在联合采用纳洛酮治疗后各项血气分析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且改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其原因与纳洛酮能有效调节呼吸中枢、改善氧供密切相关。此外,急性酒精中毒可引起严重的氧化损伤,而纳洛酮在调节氧自由基、缓解机体氧化损伤方面也可发挥较好的效用。

[1] 陈元正,冯莉,郭旭,等.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认知功能研究.山西医药杂志,2016,45(2):196-198.

[2] 陈琦,陈海襄.66例急性酒精中毒的现场急救回顾性研究.中国中医急症,2013,22(12):2159-2160.

[3] 黄宁利,巩红霞,党红絮.急性酒精中毒的促醒治疗和护理要点分析.中国中医急症,2015,24(10):1878-1880.

[4] 卿帅,孙广运.小剂量纳洛酮协同新斯的明用于婴幼儿全身麻醉复苏的临床观察.四川医学,2015,36(1):51-53.

[5] 陈颧珠,林果为.实用内科学.第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842-843.

[6] 王彦霞,张瑛琪,苏冠丽,等.醒脑静对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研究.山西医药杂志,2017,46(3):305-307.

[7] Hoffman LA, Sklar AL, Nixon SJ. The effects of acute alcohol on psychomotor, set-shifting, and working memory performance in older men and women. Alcohol, 2015, 49(3): 185-191.

[8] Hans FP, Hoeren C, Schmid B, et al. Acute alcohol intoxication:Treatment approach for adults and adolescents. Notfall, 2015, 19(1):1-10.

[9] Lange RT, Shewchuk JR, Rauscher A, et al. A prospective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acute alcohol intoxication versus chronic alcohol consumption on outcome following traumatic brain injury. Arch Clin Neuropsychol, 2014, 25(7): 896.

[10] 李蕾.纳洛酮联合醒脑静在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4,6(8):73-75.

猜你喜欢

阿片酒精中毒内啡肽
MRI,CT检查诊断酒依赖致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效果对比
急性酒精中毒的内科急诊治疗分析
我们为什么会“上瘾”
我们为什么会“上瘾”
连翘提取物对急性酒精中毒大鼠的干预作用及对TIMP-1、HIF-1α水平的影响
艾灸治疗阿片相关性便秘的效果评价
动物体内也产生兴奋剂吗?
阿片类药物使用及扩散特征的分析
阿片类药物使用及扩散特征的分析
内啡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