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钢琴专业教学方式方法思考与研究

2018-04-19李聪

活力 2018年24期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学方法

李聪

【关键词】高校音乐:钢琴专业:教学方法

钢琴演奏是一项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脑力与体力、技巧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综合陛活动。钢琴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既有共性又有专业的特殊性,其过程相对也更为复杂。钢琴教师在教育的各个阶段,不但要教授演奏乐器的技能,更应向学生介绍美好且独特的音乐境界,使学生理解音乐的内涵、语言和手段,力求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展和情操陶冶于一体。

从目前的情况看,传统的钢琴教学模式在高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中仍占主导地位,即以练习曲、复调和乐曲的训练内容为主线,教学形式则是一对一的言传身教式,此刻教师仅仅成为技能的传授者。这使得教师不能确切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学习中所遇到并需解决的问题,影响了教与学的互动,由此导致教师在课堂上付出大量的劳动,学生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收益。通常表现出的情况是,上课老师负责打勾,学生下课使劲弹,几年之后学生换了好几本书,但渐渐地,学生的学习会变得越来越困难,缺点无非集中在错音、难听、“跑得慢”、手酸等方面。而这样的困惑也会变得越来越浓,以至于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疑问;老师则会认为学生不够刻苦,达不到老师的要求……因此,寻求一种高效的教学方式以顺应现代教育的改革,为新世纪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钢琴人才,已成为当前高校钢琴教育的关键问题。笔者从事多年高校钢琴教育工作,就上述问题进行了长期思考,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历,就钢琴教学方式方面的拓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学中注重博采众长与自身知识的巧妙结合

钢琴教师的教学魅力不仅体现为精湛的演奏技艺、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现代教学手段、心理学以及相关的人文知识,而且体现在能将以乐谱为表征的作品的弹奏技术、对作品内涵的感受理解和表现力等融会贯通,并能自觉地运用于教学实践中。钢琴的教学方法、风格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20世纪的钢琴演奏观念与19世纪的演奏观念相比,更加重视演奏家对作曲家创作意图和艺术内涵的揭示,更要求演奏家具有渊博的知识和精深的修养。现代钢琴教学更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教师应从乐智的角度,激活学生身上休眠或半休眠状态的音乐细胞,把学生潜在的音乐才能挖掘出来。因此,加强钢琴教学情报的收集和研究,及时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经验,进而提出新颖的教学思想,才会使钢琴教学更趋于科学。

二、激发兴趣爱好,注重个性发展,完善评价机制

学生由于受其性格特点、训练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对乐谱、技法与表现力等方面的能力发展往往表现出不均衡、不协调性,甚至出现与老师的对立,这就形成了教学过程中的矛盾关系,阻碍了教学的顺利进行。同时,学生不同阶段的演奏水平使其对同一作品领会把握的程度也有差异。从国外同行的动态来看,钢琴教学重点已逐步从单纯讨论演奏技术转向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性上,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实际能力的培养而不仅仅是追求曲目的难度。

在钢琴演奏上,所谓能力不仅是指弹奏的技能和曲目难度,更是指理解音乐的能力和表现音乐的能力。因此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其表演热情,培养学生的表现欲望,使他们对学习的每一首乐曲“有动于衷”。教师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美的感受、理解和表现欲望,必须要尽力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通过解说、比喻、启发,使大多数学生产生迫切的跃跃欲试的表现心愿。在教学时力求做到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的有机结合,在集体课中有弹、有听、有想、有议、有问、有答等,从而创造良好的授课氛围;在个别课时,依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采取鼓励、建议、启发等方式指导和激发其演奏。提倡学生互教互学,遇到问题难以解决时,教师除解决问题外,更重要的是将解决问题的方式交给学生,同时培养学生养成自己查阅音乐文献资料的习惯,并引导学生开展钢琴学习研讨活动,进而形成集学习、探索、研究、进取为一体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整体音乐素质。

三、不容忽略的终极训练——黑暗训练

黑暗训练是一项非常关键的终极训练,也是传统教学中不多提及、易被忽略的一种训练。概括讲,黑暗训练有如下优点:

其一,帮助熟悉音符间音程关系。在弹奏快速度乐曲的时候,以视力帮助找音已变得困难,尤其在舞台演奏时,不同的钢琴往往带来迥异的键盘感觉,不可能有很多时间来适应;加上演奏者不自主的紧张,强烈的镁光灯和各种色灯投射,都会干扰演奏者的正常视觉,甚至会出现大跳时找不到音的尴尬。所以尽量减少视觉的帮忙,是保持以不变应万变的保证。

其二,保护视力。多数弹琴者因长时间大量视谱易导致视力下降,黑暗训练提倡背谱,尽量在基本练习时闭眼,做到少用眼多用耳。

其三,更能使演奏者集中注意力听赏自己弹奏的音响效果。

四、注重过程体验,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演奏是高级的音乐阐释行为,对技巧、心理的要求很高。启发和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会理解和分析乐曲,并且找到相应的钢琴表现手法,使弹奏者尽可能早些(在初步熟悉作品和大致掌握以后)弄清楚我们称之为艺术形象的东西,也就是弄清楚音乐的内容、意义和它的意境的实质,使他们能从理论的角度详尽地分析所弹奏的作品。

音乐是表演的艺术,要鼓励学生注重过程体验,有些乐曲我们可以听演奏的录音,但自己動手和只听一听的感触是大不一样的。通过演奏放射出内心积蓄的艺术火花,在心灵上感受到美的震颤,从而把音乐体会的培养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在演奏过程体验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所学知识有所选择、判断、解释、运用,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最终有表现力地创造性地演奏全曲,达到以人为本的教育精神和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猜你喜欢

高校音乐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高职院校音乐选修课信息化教学方法与实践探索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独立学院音乐专业创新学分教学管理策略探究
关于高校音乐作曲理论课程教学的发展及建议
新媒体时代的高校音乐教学改革
高校音乐乐理教学的创新思考
少数民族音乐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价值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