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思辨能力在“辩论”中提升

2018-04-19杨树芳

活力 2018年22期
关键词:思辨能力辩论提升

杨树芳

【摘要】学生写作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维水平。当前,高考作文命题的“思辨”色彩越来越被关注。如何培养写作思维能力,尤其是理性思辨能力的研究也多了起来。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及体会谈一谈认识。

【关键词】思辨能力;辩论;提升

对于思辨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辩论”这一形式有着难以替代的优势。在辩论中,要围绕自己的论点寻找事实和理论支撑,要有条理、有步骤地表达自己的认识,要经营语言来增强感染效果,还要考虑反对方论点及相关论证,从而加以反驳,或从反对方的论证中吸收有益成分来修正、丰富自己的论证等。这些能力无疑都是理性思辨所不可或缺的,借助“辩论”的方式来训练、培养,无疑也是十分便利的。尤其是“考虑反对方的想法”,是“辩论”这种形式区别于一般说理的很重要的特色。

一、训练环节

通过口语表达的辩论成为通过书面表达的辩论,也算是一种实用而有效的课程开发策略。在具体操作上,每次训练包括如下几个环节。

命题:给学生命制辩论题目,题目尽量贴合社会问题,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

写作:让学生围绕题目,结合自己的思考感悟,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段。200字左右,一来写作任务量不大,学生容易完成;二来可以锻炼学生“精炼”的表达意识。

反馈:对作品加以评阅,一般的作品批阅后发下去,优秀的作品打印出来。一般每次打印一张8开纸,可容纳20余名学生的作品。

交流将优秀作品打印成《辩论台》小报,发给每位同学。学生可以拿其中的作品与自己的相比较,从而找到差距,便于以后的改进提升。评讲时可以作为相关范例,加以分析总结。

第一次训练前,由老师讲明训练目的、重点事项及相关要求,然后依照上述环节,每两周训练一次。这样的训练是从2008年6月开始的,那时我的计划是以“办小报”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当前中职学生的写作现状及原因分析

中职学生写作现状令人心忧:作文中语言苍白,见解平庸,套话连篇,精彩难见;言谈中吞吞吐吐,思路不明,论调灰暗,刻板拘谨。这不应该是一种常态,背后的根源,是心灵的懒惰和淡漠。同学交流,课堂接受,电视新闻,书报阅读,每天我们面对的生活虽不广阔但也是丰富的。更重要的是,思想的深广度不是取决于生活而是取决于心灵。我们在经历着但不是体验着,我们在观看着但不是思想着,对一切都懒洋洋,对一切都是平平淡淡,缺少的正是一种思想的习惯。

第一次训练,让人印象深刻。当时正逢“汶川大地震”,举国震动。我想,以一个什么样的角度来引导学生介入对此事的深入思考,而非表面化的感慨、抒情?最后,我拟出了一个题目:5月12日,四川地震发生后,社会各界人士和各团体积极参与到灾区捐助活动中,这其中备受关注的是各界名流的捐赠。有人详细统计了文艺界、体育界、企业界等各界知名人士的捐赠数额,甚至还统计出了各位知名人士捐赠数额所占其年收入的比重,将之排出名次,并通过网络公之于众。对此,有人赞扬捐赠数额多的,有人愤慨捐赠数额少的,有人反对“捐赠排名”这一做法的,还有人有其他看法……请谈谈你对“捐赠排名”的认识。

学生的训练成果收集上来以后,我发现学生对这样切合现实的问题,参与讨论的热情很高。同时,对此问题的思考和表达的水平,超出了我们的预期。看来这种形式的训练对学生思维的冲击还是很大的。

三、训练的目的

最初的训练定位是“激发思考”,随着训练的进行,我逐渐明确了“辩论”的训练价值。所以,在训练中逐渐凸出了“议论不是自说自话,而是唇枪舌剑”的思想,要求关注“(假想的)反对者的想法”,所以小报就更名为《辩论台》。所用的题目,有些是直接来自社会热点问题,有些是借寓言来折射现实问题,在形式上有文字,有时也有漫画。每个题目,都力求富有现实意义,力求富有思辨色彩,力求激发学生热情。下面是部分训练题目: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给民警叔叔手里面……”很多人小时候都唱过这首儿歌,但如果有人告诉你:你丢的东西想取回可以,但请拿钱来!你心里做何感想呢?杭州、南京等地出现了有偿失物招领公司,公司帮助你寻找失物,但需要收取一定比例的费用。请谈谈你对“有偿招领”的看法。

曾经的人们感叹“行路难”,过去的高考被认为是“独木桥”,以往的大学生被看作是“天之骄子”。如今年轻人的成长成才、成功成名之路日益丰富多样,学习、就业、交友、婚姻等方面也多了选择余地。路多了之后,是欣喜?是迷惘?是隐忧?说说你的感受与思考。

四、训练的成果

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经过学生反馈,他们的收获主要有二:

第一,議论“说理”水平有所提高。思考的意识逐渐强化,作文中现成套话明显减少,而针对具体问题的切题、深入的思考多了。在成篇的作文中,由此及彼想类似,由正及反想负面,由表及里想本质,由果及因想缘由,由今及后想影响,由宏及微想对策,由我及人想异见等思考路径慢慢熟练运用起来。尤其是“考虑其他观点,展开辩论说服”的说服意识及水平提升较为明显,很多学生的作文,不再是只顾自己激情奔涌,不顾暗礁阻石,而是多了一些将心比心,多了一份审慎稳健。

第二,对现实问题的关注意识得以加强。以前学生作文中很大的弊端是满纸故旧,务虚谈玄,满足于空泛的“人生感悟…‘历史启迪”,而缺乏关注现实的眼光。由于我的“辩论台”训练题目都和现实热点问题有关联,所以就不得不就现实思考,不得不对现实发言。

综上所述,“辩论”能强化学生思考的意识,使学生更加关注现实问题。通过“辩论”,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了提高,“辩论”这一教学形式取得良好成效。

猜你喜欢

思辨能力辩论提升
Debate breaks the mindset 辩论打破思维定式
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中的思辨能力
“英语教学法”课程改革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同影子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