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研究
2018-04-19章盈
摘要:新媒体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再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其不利影响也日益突出。校企合作办学是当前高职院校加强职业发展和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当前校企合作办学在学生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办学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滞后、管理机制运行不畅等。因此,急需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培养一批具有先进管理思想的团队、形成校企合作学生管理的有效模式。
关键词:新媒体;高职;学生管理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高级技工用人缺口日益明显,这也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机遇。[1]在新的形势下,校企合作办学以一种全新的培养模式,受高职院校的青睐。近年来,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在探索中发展,这对加快我国教育改革的步伐起到积极的作用。
1.校企合作办学学生管理存在问题
1.1办学主体多元化矛盾
校企合作办学主体多元化,主体包括学校、企业以及学生自身。站在学校的角度,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高职院校办学的最终目的。高职院校在建立学生管理制度时,不仅要考虑当前学生管理工作的需要,更要考虑对学生成长的长期影响。从企业参与办学的角度,企业不再是单纯的招聘员工,而是从学生入学便开始按照其要求培养符合企业用工需求的员工,企业在学生的课程制定、学习考核等多方便反映自身的要求,充分体现了企业的能动作用。学生在校期间选定自己将来从事的行业,并利用合作办学的实习机会,不仅提高专业知识技能,也加深了对这一职业的了解,包括职业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等,提高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1.2学生管理理念落后
近年来,高职院校受学生就业的影响,不少学校匆忙引进合作办学模式,在思想认识和课程建设等多方面并没有充分的准备,只是聘请几位企业技术专家担任某一课程建设者,就自称是产学研相结合,最后,造成学生学习累、学校管理混乱、学生就业模糊的惨状。纵观校企合作近年来的发展,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仍然是处于探索阶段。综合反映在学生管理上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整。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生管理过程中“真空区”较多,给管理工作带来困扰;二是一些临时性、紧急性的措施与规章制度并存,朝令夕改难以服众;三是管理制度受人为因素干扰严重,执行不到位。
1.3管理制度滞后、运行机制不畅
许多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协议的起草、合作机制的构建等安排实施过程中,都是以学校为主,使企业成为“配角”,只是被动的配合学校。受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的影响,往往只强调“管”学生,而忽略学生本身和环境变化的影响。近年来,高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高等学校从原来的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可是,我们的学生管理者在管理思想、管理方式方面却依然守旧,不更新发展,这种落后的管理方式很难应对当前高职大学生的管理。
2.校企合作学生管理工作对策
2.1明确管理主体
明确校企合作办学学生管理的主体地位,无论是学校作为主体还是企业主体,一旦确立了主体地位,需承担主体的责任。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加强学院的制度内涵建设,更新管理工作理念及方式方法。学院专业建设要常抓不懈、增强专业的社会适应性,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在开放式办学模式的影响下,加强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理念,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加快学生就业思维转换,以学生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2.2健全完善规章制度
学生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因此,建立科学、规范、完整的学生管理制度是提高学管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首先,参照学院已经建立的行之有效的学生管理制度,明确学生管理的工作职责、工作流程等。其次,结合合作办学的实际情况,培養一支专业的学生管理队伍,对合作办学学生管理凸显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解决办法,在条件成熟时以规章制度的形式予以规范,提高管理效率、增强管理的透明度,逐步形成一套科学的、可操作性强的学生管理制度。最后,严格学生管理条例,有法必依,做到权责分明。
2.3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学生自主管理管理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侧重于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整个学生管理过程中起着补充和完善的作用。自我管理有着特殊的意义: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注重学生管理队伍的建设,打造一支有战斗力的学生管理队伍。同时,依托企业资源,与企业建立实习基地,搭建实训平台等,使学生通过切身体验企业文化,团队训练等活动,增强其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市场竞争意识。
2.4转变管理职能、建立企业有效的管理协调机制
高职院校应跟随时代发展更新学生管理理念,逐渐从“管理”学生转变为“服务”学生。在服务过程中教育学生,树立人本主义的思想。合作办学结合学生不同区域以及不同家庭成长环境的的现实情况,从学习生活细节入手进行人文关怀,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优质的学习环境。引入家庭家长教育,建立学校家庭共同教育孩子的机制,增强学校教育的力量。协调企业、学校之间的关系,校企形成管理合力,全方位督促、管理学生。
参考文献:
[1]蔡文锐.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研究,2014(8).
[2]方文彬.高职院校大学生自主管理现状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5(2).
作者简介:章盈,女,1990年5月生,江西上饶人,硕士研究生毕业,研究方向教育学,现任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