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点滴谈

2018-04-19罗梅英

新课程·中旬 2018年2期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优化策略现状

罗梅英

摘 要:对当前我国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新课改背景下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方法。

关键词:现状;品德与社会;优化策略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现状

1.对品德与社会课的认识不够

由于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不统考、不纳入质量评估、在中国目前的教学环境中,大课占据了极大部分的教学时间,思想教育和艺术培养这方面的课程只拥有小部分的学习时间,课时明显不够,而家长也希望学生学校能增加语数外的授课时间,增强学生的应试能力,从而导致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缺少学习时间,甚至对于这方面课程抱以可有可无的学习态度,因此,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态度也不端正,总是对这门课程提不起学习的兴趣,时间长了,甚至对这门课程产生了厌烦和排斥的心理。

2.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较陈旧

现在的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还是以讲授课本知识为主,用教师讲、学生读、圈重点词语、做作业等形式进行教学,而实践课少之又少,学生缺乏实践,对学习的兴趣也减少了,使得他们不能正确地理解品德修养内容,这种传统的“说”与“教”的教学模式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使课堂气氛紧张压抑,也就失去了思想品德教育的意义。教师深受应试教育观念影响,在授课中照本宣科,呈现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教学工具依然停留在一支粉笔加一块黑板上,多媒体教学未得到普及。

二、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方法的优化策略

1.创设情景,使教学贴近生活

儿童的认知能力来源于对生活的认识,其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也建立在生活基础上,因此品德课教学,不能脱离生活,纸上谈兵。教师应把握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创设生活化探究情景,让更多的儿童体验具体的生活情景,通过思考,發现问题,产生对知识的需要,形成自主探究的动力。比如学习教材中“接待客人的礼节”时,可以通过表演怎样接待客人,让学生感受接待客人的礼节,让他们愉悦地学习知识。

2.树立以生为主的教学理念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小学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授课时,教师要在理论层面与思想层面上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学生是课堂里的核心与主体部分,在小学这个学段上引领学生去初步认识这个社会,理解这个社会,作为教师,教书只是手段,而真正需要担负的责任是育人,为我们的国家培养一批担负起未来的栋梁之才。

我们在授课时,大部分时间都局限在课堂上,以理论和文字层面为学生讲解课本上的重要概念和知识要点,缺失了实践和体验这一重要环节,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带领学生走进生活,进行社会实践,让他们融入生活的环境,在生活中去体验和运用课本上的理论知识点,做到学以致用,知为行之始,行为知之成,另一方面,也是在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学习理解能力,使学生可以尽早脱离父母的庇护,为其以后走进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的国家对于青少年寄予厚望,我们作为教师,肩负着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重大责任,带领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是我们需要做到的。

3.应用多媒体教学

如今,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始出现在个学科的教学舞台上,即多媒体技术。它集声音、视频、动画、文字等于一身,增加对于学生的吸引力。

4.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综合实践活动

学生学习只有自己亲身经历,亲身体验,才能产生最为真实的感悟,才能有所收获,才能使教学更高效,所以在小学品德教学中,应该组织一些与平时生活相关的主题活动,或者鼓励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体验社会、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学会做人,获得情感体验,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己。小学生的生活环境比较简单,他们非常憧憬丰富多彩的生活,教师要多安排他们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小学生去养老院探望老人、去孤儿院陪小朋友玩耍,这样就能够让他们学习到我国“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还可以组织小学生到农田劳动,让他们感受到劳动的乐趣,养成节约粮食的良好品质,这种类似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为小学生提供更多的体验经历,让他们在活动中锻炼吃苦耐劳的美德。

我们需要在教学评价中实行多元化。比如,在评价内容上,可以由原来的学习成绩向多方面进行扩展,如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课堂表现情况、课后复习情况等,评价手段也可以是多样的,如观察记录、调查报告、成果展示等,以多层次、多角度的评价促进学生的成长。同时,我们还要注重评价的激励作用,在课堂上多运用一些肯定和赞美性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并且树立学好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自信心。

综上所述,新课改下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教学方法还有很多,以上只是我个人的点滴看法,还需不断探索,不断总结。

参考文献:

[1]赵志红.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中的开放式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2(20):87.

[2]李永俊.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8):61.

猜你喜欢

品德与社会优化策略现状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