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村镇银行贷款信用风险识别管理分析
2018-04-19姜浩
姜浩
摘 要:现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如火如荼的进行,为加快建设速度,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各个村镇银行加大了贷款业务开展,使得部分农村中小企业资金紧张问题得到了缓解,但通过研究发现不少村镇银行贷款信用风险识别管理存在以一些问题,因此文章将对村镇银行如何做好贷款信用风险识别管理展开研究。
关键词:贷款;新农村;村镇银行;信用风险识别
通过对我国村镇银行的研究可以发现,供需不平衡问题依然较为严峻,尤其是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供需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而多数村镇银行在贷款上缺乏信用风险识别管理,很容易带来一系列问题。这样一来,怎样做好风险识别管理就成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
1 村镇银行贷款信用风险识别管理方法分析
1.1 传统信用风险识别管理方法分析
以往村镇银行在贷款信用风险识别中常用的管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专家制度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专家自身感受进行判定,在这种方法下以考察客户的付款能力为主,同时也考察他们的个人因素。专家制度法最早出现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经过长期实践证明发现该方法中存在很多不足,尤其是审查时间长、带有较强的主观性与随意性较为突出,所以现在很少应用该方法[1]。
第二特征分析法。这种方法所关注的内容有两点:一种是财务因素,另一种是非财务因素,很注重客户的付款能力与意愿,为做好调查会通过各种方式获取信息,并将搜集到的信息运用到分析模型中,然后分析出财务因素与非财务因素,这样就可以获得最终的评分。
第三信用评分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反映借贷者的信用情况,是通过Z计分模型完成评分的,在该方法的作用下,银行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借贷者的信用评分决定是否将资金出借出去,如果在评分中发现其信用状况较低,则应避免出借资金,否则可以考虑出借。
1.2 现代信用风险识别管理方法分析
现代信用风险识别管理方法是相对于传统信用风险识别管理方法提出的,其常见管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KWV模型。该方法最早出现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美国,是一种以估计借款违约概率为主的方法,在该模型的作用下可以了解借贷资金的对象有无破产的可能,也可以了解其违约几率有多大。
第二VaR模型。它是一种以统计为基础的技术,主要是通过分析数据了解市场风险,随着它在信用风险中的应用有效強化了分析准确性,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方法无法预见贷款市场价值,也无法知晓其波动状况。
第三CPV模型。它是信用贷款资产组合,在该模型的作用下可以将转移概率和宏观经济间的关系以模型的方式展现出来。随着该模型的运用可以让管理实现动态化,同时还可以用经济状态模拟出违约事件的信用风险模型。
2 村镇银行贷款信用风险产生原因分析
2.1 缺乏完善的征信制度建设
在城市有很多银行希望将资金借贷出去,并从中获得一定的利益,而村镇中银行机构较少,需要借贷资金的人员又很多,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农民不再单纯的依靠土地生活,而是转向经商,但由于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自己手中又没有足够的资金,所以他们通常会向银行贷款,一般来说每个村镇只有一个银行——农村信用社,借款人又很多,使得村镇的信贷人员不需要找客户,客户会主动找到自己,在借贷资金的过程中也不是通过考察借款人的历史信用数据,更没有对其所从事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做考察,而是按照双方关系的远近决定是否出借资金。
2.2 农民贷款信用意识薄弱
法律知识薄弱,错误的认为晚几天还款不会造成太大影响,而有些农民则出现逃账或耍无赖的情况,在贷款到期以后不偿还。同时,不少借款农民还存在故意延长还款时间的情况,然后其他借款人了解这一情况以后也会模仿这种行为。此外,农民信用贷款意识差还与他们对信用贷款的了解知之甚少有关,他们并不了解失信會给自己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这也是导致失信屡屡出现的主要因素。
2.3缺乏贷款抵押物
在我国很多地区的村镇银行贷款中却存在贷款抵押物缺失的情况,尽管部分借款者会用自己的耕地或宅基地作为抵押物,但这些物品实际上是归集体所有,农户只享有使用权,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抵押,即便将这些物品暂时收归银行名下,假设在此期间内国家政策发生变化,这些依然会归个人或国家所有,银行将蒙受损失。如果将农户的生产设备等作为抵押,其实际价值可能无法抵得上借贷资金,再加上这些物品再次转让便会成为二手物品,价格会大大降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银行负担,也容易让银行受损,因此村镇银行做好贷款抵押物也成为一项重要工作。
3 村镇银行贷款信用风险识别管理策略分析
3.1 加强对借款人的信息获取,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
为加强村镇银行贷款信用风险识别管理能力,最重要的就是加强对借款人信息的获取,降低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风险。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应从构建完善的农村征信制度开始。在村镇银行带来信用风险识别管理中应适当加大人力与物力的投入,做好信息搜集与整理,防止资金去向不明问题的出现。同时,为减少信息不对称的出现,村镇银行相关工作人员应加强与农村群众的联系,经常与其沟通并做好信息利用。再者,在资金出借以前一定要全面了解借款人的盈利能力与生产能力,做好信息公开与审查,全面了解借款人的实际偿还能力,如果发现借款人需要将资金投向高风险产业且收益不大,应避免将资金出借出去。
3.2 加强信用意识宣传,健全失信惩罚机制
之所以在村镇银行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风险,主要是由于银行缺乏对信用意识的宣传与失信惩罚机制,使得很多借贷者产生了无所谓心理。深化人们的思想认识,可以通过发放宣传单或播放视频的方式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并为人们讲解失信所带来的一系列麻烦,将各种弊端告知群众[2]。同时还需要构建完善的失信惩罚机制,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建立健全该机制,并注意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联系,并将该机制通过广播电视等传播出去。此外为避免失信惩罚机制不健全应注意其他银行相关机制的借鉴,将有价值内容融入进来,并将该机制落到实处,尤其是在有人触犯以后,应将其作为典型,将对其惩罚清楚的写下来供群众观看,这样可以起到教育群众的作用。
3.3 做好农村信贷抵押制度建设,解决抵押资产缺失问题
通过对农村生活现状的分析可以发现,土地依然是他们赖以生存的资源,所以在贷款以后可以将土地作为抵押。同时为弥补抵押资产不足的问题,还需要做好联保贷款制度建设,在农民贷款以后采用抵押与联保贷款两种方式,实现双重保障,这样也可以有效减少贷款信用风险的出现。在进行贷款中,银行相关工作人员应让借款人提供与贷款资金相对应的土地使用权证明,并让一名与其关系好、信誉佳且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人员作为担保者,如果借款人在还款到期后没有按时还款,则其土地由银行支配,额外资金由担保者承担,这样可以有效降低违约发生几率[3]。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签订贷款合同以前一定要全面考察担保者经济状况,如果发现其经济状况不能承担起该责任,就要杜绝出借资金,也要了解担保者是否为自愿担保,若非自愿担保也要拒绝出借资金,这些都是避免资金出借后无法收回的有效方式。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现代村镇银行在贷款中需要面临很多信用风险,而导致这些风险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因此如何做好风险识别,强化风险管理就成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本文分析当下的各种情况从多方面提出了做好信用风险识别管理的措施,随着这些措施的运用可以有效降低不良信用风险的发生几率,所以应重视这些措施的合理运用,最终有利于我国村镇银行贷款信用风险识别管理。
参考文献:
[1]顾海峰. 基于银保协作路径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识别机制研究——兼论贷款企业信用评估系统[J]. 金融理论与实践,2013,01:7-12.
[2]王志方. 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信用风险管理——基于压力测试分析方法[J]. 时代金融,2013,27:214.
[3]王芳. 村镇银行信用风险量化管理分析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10: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