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战略下对外工程承包企业的转型与发展金永传

2018-04-19唐标沈洪

科学与财富 2018年4期
关键词:发展问题发展趋势一带一路

唐标 沈洪

摘 要:众所周知,"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工程承包额占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总额的一半左右。这些国家普遍处于经济发展的上升期,开展互利合作的前景广阔。但是,随着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竞争不断激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程发包方对承包商的综合服务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我国对外工程承包企业所面临的压力将越来越大。如何在国际市场占一席之地并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是摆在我国对外工程承包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对外工程承包 发展问题 发展趋势 转型

一、 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 区域市场不平衡

虽然我国对外工程承包历年来营业额表现出持续的增长势头,但是总体来看,业务的区域市场相对集中。我国对外工程承包市场集中在亚太、非洲、中东、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我国企业在这些地方获得的营业额占总国际工程承包营业额的比例在90%左右,特别是亚太区域市场,该比值在50%左右,而在欧洲、北美等发达国家的业务量很少,在拉美地区的业务量也很少。

(二) 行业没有大的突破

我国对外工程承包业绩集中在一般房屋建筑、交通运输和石油化工等传统行业,所占市场份额大约在60%左右;而在环保、核能等高科技、高利润、大潜力的行业市场上所占份额较少。总体看来,我国对外工程承包的行业市场还是集中在低附加值的产业领域,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这样的格局,没有大的突破。

(三) 融资能力有待提高

由于受资产规模偏小,资产负债率较高,融资渠道单一,出口信贷和出口信用保险对承包工程的支持力度不足等内外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对外工程承包企业融资能力有限。融资能力成为阻碍对外承包工程企业扩大国际市场业务的“瓶颈”。

(四) 同质化现象显著,恶性竞争严重

目前,国内许多对外承包工程企业所从事的工程项目,业务范围基本相同,导致行业内竞争较为激烈。工程承包企业之间缺乏合作,相互压价、恶性竞争现象比较严重。有的企业仅以中标为目的,不计成本和利润,报价远低于合理的价格水平,严重损害行业利益和企业利益。

(五) 面临市场准入障碍和技术壁垒

我国在技术和法律方面仍未与国际市场完全接轨。目前我国多数工程承包企业在执行国际工程中,特别是设计与设备供货阶段,有關设计标准、制造技术以及包装标准等,均采用中国的GB 标准或相关行业/地方标准。西方国家在工业和技术领域的传统优势地位,一些市场或国家明确要求采用诸如英国标准、德国标准或者美国标准等。由于目前我国的设计与制造标准为自成体系的封闭式系统(即“国标”体系),与国外的通用标准互不相通,对外承包企业在国际工程投标、设计、施工中仍然使用国内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常常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处于被动。

(六) 缺乏复合型的国际工程总承包管理人才

人才缺乏一直是影响我国对外工程承包的主要问题。目前,我国企业十分缺乏的人才有:富有经验的国际工程市场开发经理、项目经理,设计、采购、施工各阶段的核心管理人员,通晓国际工程法律和标准的人员,项目风险评估人员,国际工程合同管理人员,国际工程财务人员,国际工程融资人员,国际工程造价估算和报价人员等。

二、 国际工程承包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依然充满活力。国际工程承包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程规模向大型化方向发展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工程规模正呈现出项目规模大型化、技术工艺复杂化、产业分工专业化和工程总承包一体化的趋势,并由技术密集型领域向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领域延伸。一方面是由于发包项目的投资规模扩大;另一方面是由于项目总承包可节省业主的成本和时间,所以发包的形式发生变化。

(二)对外承包工程方式不断变革

随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程承包市场的发展,发包方越来越重视承包商提供综合服务的能力,EPC(设计—采购—施工)、PMC(项目管理总承包)等一揽子式的交钥匙工程模式以及BOT(建设—经营—转让)、PPP(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合作模式)等带资承包方式逐渐成为工程承包的主流方向。

(三)融资能力成为赢得竞争的关键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是发展中国家,资金短缺成为普遍经济现象。丝路基金和亚投行解决了一部分融资难题。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的需求增长和资金的差距越来越大。在这种背景下,带资承包成为发包方的主要要求,融资能力成为能否赢得发包方青睐的关键所在。

三、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的转型与发展路径

(一)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持续加强企业自身能力建设

工程承包商要在工程质量、技术服务等方面下功夫袁,把经营重点放在核心竞争力提升上,放在核心价值链上,努力向国际标准看齐,并积极参与制定国际标准。有实力的工程承包企业应把握时机,加快国际级经营步伐,通过海外营销网络建设、属地化经营等方式通过实施海外发展。

(二)创新经营模式,实现产业链升级

面对新的工程承包方式的出现,我国对外工程承包企业要不断创新经营模式,实现业务升级。在产业链上,一方面,需要向前整合,向设计、咨询和可行性研究方面整合;另一方面需要向后整合,向项目管理、投资运营、维修服务这方面来整合,以此来逐步向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价值链的高端迈进。更为重要的是,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上,市场的竞争已从设计、采购、施工和工程管理的综合能力的竞争演变为企业融资能力的竞争。我们要主动适应这一变化,加强自身融资能力建设,积极融入国家战略,推动自身从承包工程向投资带动承包转变。

(三)建立多种方式的人才培养机制

市场竞争最终是人才竞争,企业国际化经营离不开国际型人才的开发和培养,需要开发和完善人才培训机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优化重组资本和人才要素。按照国际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需要,大力培养和引进复合型、创新型、外向型的高级管理人才,尤其是项目经理人才和投融资人才,以提高项目的管理决策水平。与此同时,还应建立起有效的人才使用和贮备机制,为各类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创造施展本领的舞台,通过培育各类能与国际接轨的专门性复合型人才,为业务发展保驾护航。

(四)加大创新力度,提高资源整合水平

我们应认真研究国际大承包商的特点,汲取他人的先进经验为我所用。一要与国际、国内的科研机构、设计院、大专院校开展技术合作开发,努力提高吸收、创新能力,提高行业的技术水平,增强国际工程承包的比较优势。二要通过改革和创新来提高自己的产业链业务整合能力、与潜在利益相关者形成战略联盟的能力、大型复杂性国际工程的集成化管理能力。三要企业要积极寻求银企合作的办法,通过企业与银行建立伙伴关系,改善国内企业在国际承包市场缺乏资金支援的现状,提高融资能力,增强企业获得大项目的承包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光.对外工程承包企业发展策略研究[J].国际经济合作.2006(7).P19

[2] 郑睿.浅议我国对外工程承包的现状及其发展策略[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P54-57

[3] 商务部对外经济合作司网站http://www.mofcom.gov.cn。

猜你喜欢

发展问题发展趋势一带一路
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几点建议
基于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性发展的问题探索
我国商业银行私募股权基金业务发展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