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背景下中高端民办幼儿园如何创新发展
2018-04-19胡文文
胡文文
民办学校要全面实行分类管理、国家积极鼓励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二孩政策全面落地、各种形态的资本涌入幼教行业……面对国家政策的调整,高新技术的发展,市场格局的变化,中高端民办幼儿园如何在新背景下调整发展步伐,实现创新发展?笔者结合本园办园实践,从市场定位、服务品质和特色创新三个方面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向市场要定位
在国家积极开展普惠性幼儿园建设的大背景下,“普惠保均衡,高端供选择”是各地学前教育事业普遍的发展思路,也是老百姓多元化教育需求的选择需要。因此,中高端民办幼儿园要想稳占幼教市场份额,必须顺应时代发展和市场需求,基于市场格局和家长多元化需求寻找自身的发展定位。
本园位于杭州市滨江区高新技术园区。几年前,本区向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广发“英雄帖”,引进了众多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这些高素质的海归家长,对孩子接受教育的选择态度更加开放,他们普遍希望孩子能在一个充满尊重、自由和民主的学习环境中接受教育。面对这类家长的需求,我们在作了充分的市场调研后全面引进了蒙台梭利教育,并积极寻求蒙台梭利教育与中国文化的契合点,致力于实现蒙台梭利教育的本土化,创设适合儿童发展的环境。我们采用3~6岁混龄编班方式,始终坚持以儿童发展为中心,把握儿童发展的敏感期,遵循儿童成长的自然规律,尊重儿童的天性。我们的践行模式受到了众多年轻家长的认可,目前园所班级数已从2008年9月的8个班增加到现在的15个班。浙江省蒙台梭利儿童发展研究院也落户在了本园,以合力推进蒙台梭利学前教育的研究和实践。
二、向服务要质量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家长之所以愿意放弃家门口的公办园,支付一笔高于普惠性民办园的保教费用,将孩子送进拥有良好社会口碑的优质高端民办幼儿园,其重要原因除了这些幼儿园的课程、师资和管理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之外,能够提供更加个性化和周到的服务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近几年来,我们在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引领下,不断分析孩子和家长的需求,通过良好的环境创设和贴心的服务,赢得了家长的广泛认可。比如,在园舍场地建筑设计和教玩具的配备上,我们努力为孩子创设丰富的环境,为其将来更高水平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我们拥有塑胶运动场、戏水池、沙池、动物饲养区等户外场地,也有快乐厨房、绘本馆、乐高馆、创意美术室等各种功能性活动室。我们力求发挥幼儿园每一处、每一景、每一个角落的教育功能与价值,让孩子在每一次与环境的互动中都能够达到自我建构。我们精心为孩子准备教玩具,满足孩子语言、科学、数学、艺术等不同领域学习的需求。我们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配备不同高度的桌椅、开放的玩具柜,以及各种各样孩子可以自己操作的、能有效激发孩子探索兴趣的区域材料。又如,在家园共育方面,我们力求形成教育合力。通过家长手册、新生家长说明会、新生家访等途径,让新生家长了解幼儿园的办园理念和相关信息;通过签订新生家长教育协议鼓励家長参与幼儿园的各类教育活动,提升自己的育儿能力和水平;通过儿童观察日、家长助教、家长志愿者等活动,让家长深入参与幼儿园活动,共同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三、向特色要发展
提质量、创特色、树品牌,是中高端民办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办出特色,并且是从园所实际出发、顺应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满足家长和社会需要的特色,才能让幼儿园从容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就本园来说,我们以“追随儿童、研究儿童”为园所文化建设的主线,并使之贯穿于我们所有的保教活动和园务管理工作。一方面,我们明确提出教育的目的是发现和解放儿童,充分挖掘儿童潜力,帮助儿童自我构建、自我成长。为此,我们注重孩子的个性发展,根据每个孩子不同阶段的身心特点制订个别教育计划;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孩子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自我学习、自我纠正。另一方面,我们通过制度和文化引领坚定办园方向,全园上下建立共同的愿景。幼儿园所有制度和管理决策都围绕“追随儿童”的信念,所有主班教师都接受国际蒙台梭利协会(AMI)的课程培训,所有教师都接受浙江省蒙台梭利儿童发展研究院的系统化培训。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奠基意义。近年来,各地陆续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通过生均经费补贴、综合奖补、师资力量扶持等方式加大了对普惠性民办园的扶持力度,“入园难”问题得到了进一步缓解,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逐渐增多,但对百姓多元化的教育需求仍然存在供给不足的问题。为此,中高端民办幼儿园要坚持向市场要定位、向服务要质量、向特色要发展,为儿童发展创造更高的平台,为社会服务提供更多元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