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责任审计中高校绩效审计指标的设定

2018-04-19■//张

财会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服务收入办学条件办学

■//张 莉

一、高校绩效审计的特点

绩效审计因为审计对象的不同,衡量的标准也千差万别。教育既是一种消费又是一种投资,它带来的经济效益是长久的、潜在的,同时社会效益更是巨大的,不容忽视的。高校是运用财政投入和自身筹集的经费来完成教学、科研任务,达到为社会培养大批合格的专门人才的目的,即高校以师资力量、校内设施、教学经费等进行投入,从而培养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学生,产出一定的科研成果。高校办学的效益性体现在投入的经济性、管理的效率性和产出的效果性。投入上,表现为资金使用是否节约,是否合理利用物质资源,是否恰当配备教师及管理人员;管理上,表现为机构设置是否科学,办学机制是否灵活实用,管理手段是否先进、高效等;在效果上,表现为是否培养出数量多、质量高的人才。高等学校投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取得社会效益,因此,高校的活动和企业以及行政部门的活动有所不同,它不以盈利为目的,更注重社会效益和长远利益,讲究长远发展和发展后劲。

二、高校绩效审计指标的制定

绩效审计评价标准是审计人员衡量、考核、分析高校各项活动,提出审计意见和审计结论的依据。对于财务审计来说,评价标准就是公认的会计原则和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对于绩效审计来说,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适用各种情况的标准,不同类型的审计对象制定的指标各不相同,就高校审计而言,通过审计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财务绩效指标和业务绩效指标两个大的方面构建框架,然后再设置适合的分解指标。

(一)财务绩效指标的制定

当前,在高校资金相对不足的情况下,高校在经费的使用上普遍存在效益低下的现象,建立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提高资金利用率,可以合理分配教育资源,为高校加强财务管理、减少财务风险提供准确可靠的决策依据。在高校绩效审计实践的同时,笔者收集了大量资料,参阅了许多文献,设计了一些反映学校财务收支管理的基本指标。

1.反映学校经费来源及财务状况指标。学校经费来源主要有国家及地方政府拨款和学校自筹两部分。总经费收入反映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能力和后劲。学校自筹经费反映了高校多渠道集资办学的规模和效益。

总经费收入:中央政府拨款+地方政府拨款+学费收入+教育服务收入+科研服务收入+其他服务收入+捐款收入+投资收入+所属机构上缴收入+其他收入

自筹经费收入:学费收入+教育服务收入+科研服务收入+其他服务收入+捐款收入+投资收入+所属机构上缴收入+其他收入

(1)国家经费拨款占总经费收入的比例:国家经费拨款/总经费收入×100%,反映国家对高校办学的支持程度,是学校财务实力的首要指标。(2)自筹经费收入占总经费收入的比率:自筹经费收入/总经费收入×100%,一般情况下,自筹经费收入比率越高,反映该校办学效益越好。(3)自筹经费增长率:(本年自筹经费收入-上年自筹经费收入)/上年自筹经费收入×100%,一般情况下,自筹资金的增长体现了学校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2.反映财务运行绩效的指标。高校的运行绩效,是对高校财务运行效能、效率、效益等进行综合评价,按照投入与产出相比的社会经济效益原理,使有限的资金获取最大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经费自给率:(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事业支出+经营支出)×1 00%,衡量学校收入的能力和满足经常性支出的程度。(2)收入预算完成率:(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本年收入预算数×100%,衡量学校收入预算实际完成的程度。(3)支出预算完成率:(事业支出+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其他支出)/本年支出预算数×100%,衡量预算的规范性和支出的完成情况。

收入完成率和支出完成率如果偏离了预算标准,就应该要求被审计单位加强预算编制管理,确保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今后应该严格按照预算标准执行,加强财务支出管理,控制财务支出规模,确保预算编制的权威性。

3.财务发展潜力指标。财务发展潜力反映了高校负债状况和对财务风险的承受能力及其事业发展能力。

(1)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衡量高校利用债权人提供的资金开展业务活动的能力及偿债能力。(2)固定资产增长率:(本年末固定资产总额-上年末固定资产总额)/上年末固定资产总额 ×100%,这个指标用于衡量高校固定资产的增长速度,也客观地反映学校财务支出结构、支出质量。

3.反映投入经济性的指标。这类指标综合反映高校培养一个学生当年开支的经费数额,如果一个学校当年比上一年节约,就说明提高了经济效益。

(1)学生人均分摊的经费开支数:全年经费实际支出数/当年学生平均人数。(2)学生人均分摊教职工人员经费:(全年工资+补助工资+福利费)/当年学生平均数。(3)学生人均分摊设备购置费:全年设备购置开支数/当年学生平均数。(4)学生人均分摊教学行政费:(全年公务费+业务费开支数)/当年学生平均数。

4.反映经费内部结构的有关指标。内部结构分析主要反映各经费组成部分比例的合理性。

(1)人员经费与经费总支出的比率:人员经费/经费总支出×100%。(2)人员经费比:人员经费实际支出数/公用经费支出×100%,在经费总支出中,人员经费比例越高,公用经费必然少,不利于改善办学的物质条件,因此人员经费支出在全部经费支出中的比重应越小越好。(3)教学业务费比率:教学业务费支出/公务费支出×100%。(4)预算内外收入比:预算内总收入/预算外总收入×100%。

(二)业务绩效指标的制定

目前在全国开展的高等院校教学评估是一种对高校的办学效率、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的制度。在高校绩效审计中可以借鉴这些制度,结合绩效审计的比较分析方法,将被审计单位若干个有关的可比数据进行比较,找出不同时期同一性质的若干数据差异,形成一套指标评价体系,从而结合实际,发现问题,评价被审计单位的活动运行状况,达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效果。

1.高校发展综合指标。综合指标是对高校办学规模、学科建设,学位点布局结构、学科团队建设等的总体评价。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可以按照任职年限,将每一年的数据列出,加以比较分析,从而评价领导干部任期贯彻执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情况(见表1)。

2.在校生发展规模指标。以现有办学条件及未来发展和保障措施为平衡点,合理确定普通高等学校的招生规模,以维护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保证普通高等教育基本的教学质量和规格,是否与现有的教学资源相匹配(详见表2)。

表1 高校发展主要指标一览表(以经济责任审计三年任期为例)

3.师资队伍指标。在教学工作中,教师是主导和关键。师资队伍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校将来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一所优秀的高等学校一定有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师资是教学工作的核心资源(详见表3)。

4.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是教育部进行专题研究、充分征求有关教育管理部门和部分高等学校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的,评估指标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在审计工作中可以直接加以运用。这些指标是衡量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和核定年度招生规模的重要依据,同时这些指标还可反映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改善、更新情况,对提高教学质量和高等学校信息化程度等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见表4)。

设定好了以上财务指标和业务指标以后,审计实施阶段的主要工作就是收集充分可靠的审计证据,并对收集的证据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出标准、事实、原因、结果,最终形成审计结论,这些对高校经营和管理活动进行全过程、多方位的审计监督,将会对学校加强管理发挥越来越大的积极作用。

表2 在校生规模发展表

表3 师资队伍建设发展表

表4 普通高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

猜你喜欢

服务收入办学条件办学
净服务收入统计的实践与思考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No.3 快手:第三季度营收205亿元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前三季度我国完成软件业务收入超5万亿元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实证研究
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专项督导评估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