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专业护理 谁来呵护 失智老人
2018-04-19崔红
崔 红
目前,针对老年人,尤其是失智老年人的专业护理人才十分缺乏。我国有千万失智老年人,而专业护理人员不足10万。
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张世平表示,目前失智症患者群体存在三个“低”的特征,即治疗率低、诊断率低和治愈率低。对失智症的预防和对患者的护理,她认为早期预防、药物治疗、专业照护、亲情陪护四个要素是关键。
张世平表示,养老护理人员存在巨大缺口,而具备专业的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知识的专业人才更是奇缺。全国有近千万的失智老年人,与之相对应的,只有60万左右的养老护理人员,其中持证上岗的专业护理人员不足10万。
北京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副处长周洪敬指出,截至2016年年底,北京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约为329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24%。其中,失智老年人占5%~6%。根据市民政局2017年初发布的《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北京市共有在岗养老护理员7000人左右,缺口2.3万人。
周洪敬表示,空巢、独居、失智、失能等弱势老年人正成为北京市的重点保障群体,相关的保障政策也在陆续出台,例如启动编制《失智老年人照料服务规范》等地方标准,为近万名失智老年人配备防走失手环、开展精准帮扶工作等。在人才培养方面,培训失智护理员的初级版教材已经编制完成,中级版教材正在编制当中。
患者家属平均每天照顾患者10小时
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专业研究生王海妍发布的《失智老人照护现状的调研报告》显示,失智老年人病程为5~10年,目前尚无治愈方法。她的调查显示,和子女居住的失智老年人占42%,独居的失智老年人占41%,在养老机构居住的失智老年人只占1%左右。
护理者中只有10%的人接受过专门的失智照护培训,护理者平均每天照护患者10余小时。护理者与患者的关系,夫妻关系占32%,父母与子女关系占38%,雇佣关系占28%,其他占2%。
以上数据显示,家属在照护失智患者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照护难度非常大:患者配偶也面临老年病的困扰,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患者子女兼顾多个社会角色,精力和时间有限,进一步影响照护质量。
王海妍的调查报告还指出,世界卫生组织2012年指出:“当一个家庭成员被诊断患有失智症后,其照护服务提供者很容易成为第二个患者。”其实,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世界卫生组织就呼吁过,各国要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及经济发展状况,为失智疾病患者的家庭及照料者给予足够的关心和提供社会支持。但目前我国的社会支持严重不足,照护工作面临重重困难。比如,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35%的失智老年人在养老机构居住,一方面原因是绝大多数养老机构尚不具备接收失智老人的能力——这些机构不仅缺乏相应的照护条件,也很难找到专业的护理人员;另一方面,六成老年人的收入每月在5000元以下,较低的收入和其他疾病的花费使得老年人进入专业养老机构得到专业照护的概率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