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学派、供给侧改革的实质以及对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指导意义

2018-04-19石翔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凯恩斯主义学派滤波

石翔

(香港科技大学,香港999077)

一、引言

2015年11月10日举行的中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11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供给侧改革”,称“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之后李克强总理也在“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其后有很多学者和专家将此次提出的供给侧改革与供给学派和里根经济学相关联,认为中国的经济改革正在从传统的需求侧的“凯恩斯主义”转向供给学派的供给侧改革。究竟什么是供给侧改革,什么是供给学派,其对于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下的改革又有哪些指导意义呢?

(一)供给侧改革和供给学派

供给学派是美国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其在里根总统任期内对美国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供给学派强调供给方面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其基本观点认为经济社会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供给和需求均衡点,所有的供给都可以被市场出清(萨伊定律),强调需求侧的“凯恩斯主义”是错误的。决定供给(也就是最后产出,因为市场会自动出清)的要素则是那些决定经济增长的要素(即生产要素,如资本、劳动力、科学技术以及自然资源),市场会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对各个要素进行合理配置,政府所要做的并不是配置资源或者拉动需求,而是需要着力扩大供给,通过大幅度的减税和减少经济干预保证供给充足,并同时保证货币供给量不会过大以稀释减税政策的效力。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拉斐尔提出了著名的拉菲尔曲线和拉斐尔定律,认为税收会随着税率的增加而先增加后减小,并提出应该大幅度减税以增加供给,同时也会相应增加国家税收,其观点在里根总统任期内得到了实践。值得一提的是,供给学派并没有完备的理论体系,只是一些观点和思想。

严格意义上来讲,供给侧改革并不等于供给学派的观点,供给侧改革是指在传统的经济学供给需求的假定下强调对供给的改革以适应经济周期和促进经济发展,其并未完全排斥需求侧的改革。而且事实上,大部分的供给侧改革都伴随着需求侧的调整,最终通过供给和需求的均衡的扩大最终实现经济的增长。

(二)凯恩斯学派与供给学派

凯恩斯学派与新凯恩斯主义由凯恩斯创立,在20世纪70年代吸收其他学派知识观点形成的,是对于凯恩斯主义的衍生和发展,也是当今世界主流的经济学流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凯恩斯主义继承传统的经济学供给和需求的理论,认为经济产出由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相交最终达到均衡状态并市场出清。在供给方面,在短期内产出曲线是会随着价格水平的上升而上升,在潜在产出之前其弹性较大,在潜在产出之后弹性急剧变小并趋于负无穷。在长期内,产出水平只由潜在产出所决定,并不受到价格水平的影响,即其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的直线。事实上,供给学派所提倡的供给决定论只是新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经济学中供给方面潜在产出的部分,即供给学派实际上是源于新凯恩斯主义和主流经济学的,其所认为的供给的生产因素决定论同主流经济学中潜在产出的生产因素决定论实质上是相同的。因此,只有当经济生产出现负的产出缺口(即由需求和短期供给决定的实际产出大于由生产因素决定的潜在产出)时,供给学派所推行的供给侧改革才能对经济发展行之有效。

二、理论分析:供给学派与生产函数

供给学派认为,供给完全由生产要素所决定,只需要增加生产要素就可以提高供给,同时在市场自然出清的假设下,经济就会随着供给的提高而快速发展。我们可以通过生产函数的方法描述供给学派的理论观点,通过生产要素的估计最终估计出供给学派理论基础,即生产要素决定供给。在供给学派的理论里,通过回归估计生产要素最终得出的产出即是最终产出,其与实际产出的差只是回归的拟合值与真实值之间的误差(残差)。值得一提的是,国内有些学者如王小鲁(2000)、张军(2003)、高哲峰(2012)等都用生产函数做一定的处理最终估计出潜在产出,在他们的研究中回归方程最终估计的拟合值与真实值的差则是潜在产出与实际产出的差,即产出缺口,他们已经默认供给学派的理论思想只是新凯恩斯主义在供给侧的一种表现而已。为了严格证明供给学派只是主流经济学在供给侧的一种表现,我们这里沿用供给学派的观点对生产函数进行处理和解释,同时通过其他方法估计出潜在产出,将估计的潜在产出与供给学派估计出来的最终产出的拟合值相比较,通过显著性检验最终证明供给学派的供给侧改革只是主流经济学在供给侧的一种表现而已。

在经济研究领域有很多生产函数,他们的简单形式是Y=f(A,K,L)。其中,Y是总产出量,生产要素分别为技术A、资本K、劳动L,比较经典的生产函数由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D生产函数)、超越生产函数、泽尔纳—雷万卡尔生产函数和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在这里,我们用比较经典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进行估算。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即为Y=A(t)KαLβ,其中Y为总产出,A(t)为科学技术因素,即全要素生产率,K为资本存量,L为劳动力供给,对函数两边取对数可以得到:

我们在回归分析中将ln(t)假设为lnA,其随时间变化的部分放入扰动项并通过加入时间趋势变量、异方差下的稳健估计、P-W迭代等方法使其平稳并最终得出拟合值。

在方程中,资本存量K的处理国内有很多种方法,我们采用邹志庄(1993)的方法以及数据,以1981年为基期进行计算。我们用到的方法为Goldsmith(1951)开创的PIM方法,即永续盘存法,其基本公式为:

其中,Kt是当年的资本存量,Kt-1是前一年的资本存量,δt是当年的折现率,It是当年的资本增量,在计算是我们用邹志庄所给出的1981年的数据为基期数据,以每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资本增量,以6%为折现率进行数据处理。

在劳动力数量方面,由于1990年统计方法发生变化,我们则只使用1990年以后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以保证回归方程的平稳性。

三、理论分析:潜在产出的计算

国内有很多潜在产出的估计方法,如统计分解趋势、生产函数法、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经济结构关系估计法。其中,统计分解趋势的方法则是单纯运用统计的方法将产出的时间序列分解,得到周期性成分和永久性成分,并通过滤波方法如HR滤波法、BP滤波法、UC-卡尔曼滤波法对数值进行统计处理。生产函数法文上已经介绍,在此不再赘述。结构向量自回归的方法则是结合统计分解的方法和生产函数的方法。此次,我们使用HP滤波法计算出潜在产出。

我们设时间序列yt由趋势部分gt和周期波动的部分ft构成,Hodrick和Prescott(1980,1997)用对称的数据移动平均方法原理设计出了HP滤波器,可以从时间序列yt中得到平稳的序列gt(即整体的趋势部分),gt即是下式的解:

四、实证分析:供给学派与传统经济主流学派的供给侧实质相同

在用生产函数估计供给学派的最终产出时,我们使用邹志庄给出的1981年的资本存量作为基期,其他数据来源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在使用HP滤波法计算潜在产出时,我们使用平滑参数λ=6.25的HP滤波器对数据进行处理,数据来源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并对GDP取对数。

在利用生产函数估计时,经bp检验不存在异方差,同时我们使用P-W迭代的方法处理序列自回归,系数估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表2为通过生产函数估计出的对数GDP与通过HP滤波法估计出的对数GDP。

表2

现在将hp_lngdp_sm对yhlngdp回归,发现存在异方差,则估计white稳健方差,可得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由此发现,截距项不显著,则重新做无截距项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五、结论与政策含义

通过Stata13估计准确p值可知其小于10—26,即非常显著,且系数估计为1,可以充分判定供给学派的理论实质上只是对主流经济学派在潜在产出上的一种解释而已,二者实质上是相同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供给学派所提出的供给侧改革对中国并不有效。事实上,根据以上对于中国潜在产出的估算可以知道,2012年之前中国存在较大的正的产出缺口,但自2012年以后中国的产出缺口为负,即实际产出低于潜在产出,中国在整体上存在问题是需求侧不足而非供给侧不足,但是供给侧却存在结构性的供给不足问题。一方面,在房地产等行业由于过去库存较大,稀释了部分的需求,使得供给在短时间内仍然是较为充足的;另一方面,在高科技、生物医疗等行业由于我国科技水平的限制供给仍然是不足的,因此在这些行业应该着力增加供给,这也是为什么国家需要在提高需求的同时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非供给侧改革的原因。

参考文献:

[1] 贾康,苏京春.“三驾马车”认知框架需对接供给侧的结构性动力机制构建——关于宏观经济学的深化探讨[J].全球化,2015,(3):63-69.

[2] 韩蓓.HP滤波法及其在地区潜在经济增长率测算中的应用[J].经济师,2009,(1):28-29.

[3] 张连城,韩蓓.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分析——HP滤波平滑参数的选择及应用[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3):22-28.

[4] 孙宝强.供给学派的理论及其对中国的现实启示[J].重庆社会科学,2005,(8):13-15.

[5] 刘树成,张晓晶,张平.实现经济周期波动在适度高位的平滑化[J].经济研究,2005,(11):10-21.

[6] 刘金全,刘志刚.我国GDP增长率序列中趋势成分和周期成分的分解[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5):94-99.

[7] 于洪菲.我国潜在产出的估计与评价[D].长春:吉林大学,2013.

[8] 贾康.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内涵是解放生产力[J].中国经济周刊,2015,(49):78-79.

[9] 樊思.多重目标下宏观调控思路调整与政策匹配——供给侧的结构性机制构建[J].商,2015,(43):56.

[10] 金戈.中国基础设施资本存量估算[J].经济研究,2012,(4):4-14.

[11] 李娅.经济波动的趋势周期分解[J].商,2012,(4):81.

[12] 高哲峰.中国潜在产出测算比较[J].中国流通经济,2012,(6):45-49.

[13] 朱莹莹.金融危机下凯恩斯主义与供给学派财政政策对中国经济的适用性分析[J].特区经济,2011,(2):290-291.

[14] 钟祥财.供给学派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J].上海经济研究,2011,(1):123-132.

[15] 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杨国中,李宏瑾.基于生产函数法的潜在产出估计、产出缺口及与通货膨胀的关系:1978—2009年[J].金融研究,2011,(3):42-50.

[16] 沈坤荣,李猛.中国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的测算:1952—2008年[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5):5-10.

[17] Chow G C.Capital form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3:809-842.

猜你喜欢

凯恩斯主义学派滤波
伯明翰学派“黑色大西洋”表征政治研究
先上马,后加鞭——中国戏曲的演化路径与“前海学派”的深度阐释
对“京都学派”元杂剧曲词评点的诠释
一种考虑GPS信号中断的导航滤波算法
高效LCL滤波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基于多窗口中值滤波和迭代高斯滤波的去除图像椒盐噪声的方法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分析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分析
需求管理理论
凯恩斯收入分配理论下我国收入分配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