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放开答问 坦诚互动

2018-04-18王斌

上海人大月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政务互联网

王斌

3月6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在人民大会堂上海厅举行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并对境内外媒体开放。媒体对上海团的这场审议高度关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朝日新闻等150多家境内外媒体前来采访。为了抢占提问的有利地形,开场前一个多小时,便陆续有记者前来占位,他们在媒体区架起“长枪短炮”,时刻准备“精准发问”。

下午3时,全团会议开始,在10名代表审议发言结束后,会议主持人、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上海代表团团长殷一璀宣布会议进入记者提问环节。相比往年,今年被记者“点名”答题的代表人数多了不少。在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李强代表,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代表等,回答了境内外媒体10多个热点问题,涉及国产大型客机、浦东新区改革、上海制造品牌、优化营商环境、崇明生态岛保护等。有趣的是,今年上海团媒体开放提问的全是女记者,女记者们得到的这项“福利”,似乎是以实际行动迎接即将到来的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

关键词: 长三角

长三角是今年上海团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频频提到的“热词”,也是本次媒体开放记者们关注的焦点。在人民日报记者第一个提出“上海如何谋划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时,李强代表说,习近平总书记对长三角地区的发展非常关心和重视,要求上海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努力促进长三角地区率先发展、一体化发展。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点。加快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内在要求,已经有很好基础,现在就是要顺势而为、乘势而进,推进一体化的创新突破。

李强指出,去年12月,上海市党政代表团赴苏浙皖做了对接。今年初,三省一市进一步做了商议,总的考虑就是聚焦五个着力点来推进:一是规划对接,如果各地的规划不协同,很多事项就难以落地,下一步要重点加强规划对接,强化功能布局互动,形成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空间布局。二是战略协同,三省一市都承担着一些重大的国家战略和重要的改革举措,比如自贸试验区建设、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科技和产业创新中心建设等。我们将共同推进试点,共享改革成果,放大改革创新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三是专题合作,长三角已有交通、产业、科技、环保等12个方面的专题合作,要聚焦各方关注的问题,提升专题合作质量,比如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公共服务便利化等。四是市场统一,更加注重运用市场的力量,进一步消除市场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共建一批开放性的合作平台,在更大范围内推动资源整合、一体化共享。五是机制完善,在已经形成决策层、协调层和执行层“三级运作”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常态长效体制机制,配强专业力量。

关于近期工作,李强说,要重点抓好三件事:一是成立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目前已经组建,三省一市派出的人员已经到位,办公地点放在上海;二是制定三年行动计划,提出时间表和路线图,把规划的事项一件一件落实好,争取每年都有实质性突破;三是开好主要领导座谈会,上半年将在上海举行,正抓紧前期准备工作,把一体化发展中最重要、最紧迫的事情列出来,在这次会议上商量透,真正体现整体谋划、务实推进。通过三省一市的共同努力,把长三角建设成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引领示范区,成为全球资源配置的亚太门户,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关键词: “互联网+政务”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在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多领域推进互联网+”。这几年上海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务”,让数据多跑腿、百姓少跑路。在回答中央电视台记者有关“上海市政府在这方面有什么新举措”的提问时,应勇代表说,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实现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上海已初步形成“全网通办、全市通办、全域共享”的格局。目前,全市220个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已实现网上预约办事,161项涉民生服务事项已实现全市通办,進一步提升了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

应勇指出,今年,上海要加快建设整体协同、高效运行、精准服务、科学管理的智慧政府,让政府管理更智能,让政务服务更便利。智慧政府建设的基础是组建上海大数据中心,让包括政务信息在内的各类信息数据汇集互联和共享应用,让分散、孤立的数据成为汇集综合的数据,使管理的数据成为应用的数据,加快实现以政府部门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的管理模式转变。智慧政府建设的载体是加快建成“上海政务一网通办”的总门户。对面向市场主体和市民的所有服务事项,都要逐步实现一网受理、全网协同和全市通办,逐步做到集成服务、只跑一次、一次办成,真正让市场主体和市民办事更便利,市场主体更添活力。

关键词: 博览会

“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被写进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作为承办地的上海引起了媒体的格外关注。在回答媒体关于博览会筹办工作进展的提问时,应勇代表说,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中国向世界开放市场、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大举措。去年,国家建立了筹委会,商务部建立了进口博览局。上海也建立了16个服务保障专项工作组。目前,博览会和“虹桥国际贸易论坛”等筹办工作顺利推进。进口博览会将有60个左右的国家参加国家展,其中12个为主宾国。已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包括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在内的1000多家企业报名参展,已签约展览面积5万多平方米。境外组展机构申请展览面积6万多平方米。和博览会配套的线上与线下、综合与专业相结合的“6天+365天”交易服务平台已启动建设,还组建了大型综合贸易商、零售商、跨境电商和展示展销平台等四大采购商联盟,加大采购力度,让更多外国优质商品进入中国市场。进口博览会还是今年中国的四场主场外交之一,上海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举全市之力办成国际一流的博览会。同时,与会展、商贸、旅游、文化等联动,进一步推动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消费城市建设,打响上海购物品牌。

关键词: 营商环境

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去年底专门召开了全市推进大会,出台了《上海市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行动方案》。方案从投资贸易便利化自由化、市场运行秩序、创新创业环境、政府经济治理水平、法治保障等5个方面,提出了24项改革任务,并明确到2020年,上海各领域营商环境便利度要全面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怎么样?企业的感受最直接、最明显。在回答经济日报记者的相关提问时,作为民营企业家的汤亮代表感触颇深,他说,上海优化营商环境,明确提出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我感觉把这“三化”做强了,就是上海营商环境最吸引人的地方。我非常欣赏上海在优化营商环境中把政府公务员形象地比喻成“店小二”,并提出“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八个字。试想到饭馆吃饭,如果店小二手脚不勤、一问三不知、态度冷淡,怎么会有回头客?政府服务企业也是这个道理。

猜你喜欢

政务互联网
贵州首个标准化7×24政务服务站正式运行
江苏政务服务立法的基本特征和完善路径
汕头在粤东首推“5G+政务服务”
云南芒市推进“融媒体+ 大政务”平台试点
广东发布政务数据共享管理办法:建省市县一体化大数据中
“哈尔滨政务服务网” 年底建成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