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批注式阅读教学策略谈

2018-04-17王喜龙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8年3期
关键词:年段时空教师应

王喜龙

批注式阅读作为一种有效的阅读方式,在阅读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出现了批注手段单一、时空狭窄、年段雷同以及批注形态枯燥等现象,致使批注式阅读陷入了一种不上不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困境。那么,应如何改变这种状态,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批注的手段应用要广泛、批注要突破时空的界限、批注要关注年段的差异、批注的组织方式要多样。下面笔者主要结合教学实践就这几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一、批注的手段应用要广泛

在阅读教学中,有些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批注时,往往只是让学生把自己阅读的感受体验写在旁边,批注的焦点放在了“写”上,这样的批注手段单一,长此以往,很容易使学生感受到批注式阅读的无趣,课堂也会缺乏生命的活力。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教师要拓宽阅读手段的应用范围,鼓励学生圈、画、勾、批等等多种手段交替运用,以使学生真正沉入文本,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一般来说,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在批注式阅读的手段运用上主要侧重于“圈画”,即圈出自己读不准的字音或者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等。但是,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以及对文本理解力的增强,教师应逐渐引导学生把批注的重点放在“注”上,鼓励学生在文本中独特词语或者有价值的地方标注上自己的独特感悟、评价等。如教学《少年闰土》一课时,以“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我于是又很盼望下雪”这些句子为例,在学生阅读批注的时候,教师应要求学生除了在“盼望”这些新词下面画上横线以外,还要就文本深层次的意思方面进行批注:这两处“盼望”,除了盼望的对象不一样以外,你从中还感受到了什么?如此一来,学生在阅读批注中不仅可以充分地动手动脑,还可以从中领悟到更深刻的人文情怀。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笔者主要从批注式阅读的手段应用出发,提出了要依据批注对象的不同,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批注手段进行批注。这样的批注既能满足不同学生的批注需求,又可以真正提升学生的能力。

二、批注要突破时空的界限

在平常的阅读教学中,多数教师习惯在课堂教学的中间环节引导学生进行批注式阅读,也就是说在学生精读课文的时候进行批注。这样教学导致批注的时空过于狭窄,不利于学生核心能力的发展。因此,基于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批注的时候,要敢于开放批注的时空,把批注式阅读延伸到课前、课中、课后,真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如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在课前预习环节,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从全文共分几个自然段、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自己从文中感知到了什么等方面进行批注。在课堂精读的环节,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抓住文本中重点句子——“那时候我有点惊异了,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爱戴?”“你想,四周都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的确,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引导学生进行批注,并且重点在旁边写上自己的困惑或者阅读感悟。除此之外,在课文学习完毕以后,教师还可鼓励学生把自己的读后感受写出来。如此教学,突破了常规的批注时空,从而使学生的批注式阅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笔者在对学生进行批注的指导时,改变了只是以课堂批注为主的学习方式,而是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把批注延伸到了课前、课中与课后。这样的批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全方位、多角度的理解,还可以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更具生命的活力。

三、批注要关注年段的差异

批注作为一种重要的阅读方法,是学生对课文的感受与理解、欣赏与评价等能力的直接反映。基于这点认识,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来说,在批注的深度与浅度上也有着明显差异。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批注式阅读的时候,要关注学生的年龄特征,在学生对文本内容把握的基础上,有差异地引导学生进行批注式阅读,以便满足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需求。

依据课标要求,关于低年级阅读的指导,应把重点放在对文本内容的初步感知上。对于中年级来说,应把重点放在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上。比如对于《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夸父追日》这样的课文来说,在学生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应逐渐引导学生把批注阅读的方向引入到文章主题或者故事线索上,鼓励学生自主概括主要内容,建立起一个适合自己的阅读体系。随着年级的升高,在批注方向的引导上,教师应把批注的重点引向“借助学习提示和课后练习来自主学习”。除此之外,还应为学生今后“厘清思路、概括要点、探究内容”等方面奠定基础。如在《凡卡》一课的教学上,在学生阅读批注的时候,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文中的重点句子,以及描写凡卡的一系列心理活动入手进行进行批注……关注学生的年段差异,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批注,有助于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笔者主要从学段特点出发,点明了在不同学段的批注中,需要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把握,有差异地实施阅读教学,这样学生的阅读才更高效。

四、批注的组织形态要多样

批注式阅读是一种广泛适用于各个年级、不同学生的阅读学习方法,在不同的组织形态下都有着它独有的空间。在课前预习环节可以进行批注,在静默思考环节也可进行批注,在浏览课文的时候同样适用……如此种种,造就了阅读的精彩。而不同组织形态下的批注式阅读不仅可以使课堂更具活力,同时也使学生核心能力得以全面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批注在不同组织形态下的灵活运用,使课堂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如在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时,在学生阅读的时候,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种形态引导学生进行批注:(1)浏览课文,批注自己初步的阅读感受;(2)默读课文,边阅读边画出作者的游览路线;(3)细读课文,画出文中优美的句子,并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4)品读课文,抓住重点句子以及文中的提示进行批注。如此根据文本内容的需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批注,可为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由此可见,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批注式阅读指导的时候,应从学生需求出发,并灵活运用多种组织形式,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

在批注式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具有发展的眼光,本着为学生核心能力提升的目标,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批注情况予以必要的指导、点拨,以使学生的批注更有效。

猜你喜欢

年段时空教师应
跨越时空的相遇
镜中的时空穿梭
对农村小学高年段读写结合教学的思考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农村低年段童话体写话教学探究
把握年段特点 做好班级管理
玩一次时空大“穿越”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时空之门
同课异构,探寻不同年段文言知识序列——“语文知识”内在序列探索之“年段知识的衔接”研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