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急诊重症感染的疗效观察

2018-04-17侯立成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8年3期
关键词:培南亚胺病原菌

赵 健,侯立成

(葫芦岛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辽宁 葫芦岛 125000)

*主治医师。研究方向:重症医学。E-mail:workfirst1982@163.com

重症感染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病情较为复杂,发展较快,若未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及安全。目前,临床治疗重症感染主要以抗菌药物为主,但由于重症感染可能为耐药菌混合感染,常规抗菌药物的疗效并不理想[1]。本研究探讨了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急诊重症感染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葫芦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诊重症感染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均符合重症感染相关诊断标准,经实验室检查及细菌学培养确诊;血白细胞计数>12×109/L或<4×109/L,体温>38 ℃,血压(收缩压/舒张压)<90/60 mm Hg(1 mm Hg=0.133 kPa);存在不同程度呼吸困难或昏迷、心动过速及酸中毒等[2];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恶性肿瘤者;心、肾等器官功能严重障碍者;对治疗药物过敏或过敏体质者[3]。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26例;年龄24~76岁,平均(62.3±5.7)岁;腹膜感染8例,呼吸道感染11例,腹腔内感染12例,泌尿系统感染13例,妇科感染13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33例,女性24例;年龄22~74岁,平均(59.8±5.5)岁;腹膜感染9例,呼吸道感染12例,腹腔内感染13例,泌尿系统感染11例,妇科感染12例。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的均衡性较高,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规格:2.0 g),1次2~3 g,每8 h给药1次,静脉滴注。观察组患者给予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规格:0.5 g),1次0.5 g,每6~12 h给药1次,静脉滴注。两组患者治疗3~11 d,平均治疗6 d。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标准

评定患者的临床疗效:痊愈,临床相关症状、体征、病原菌及实验室检查完全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相关症状、体征、病原菌及实验室检查中有1项未恢复正常;进步,病情得到有效改善,但仍需要继续治疗;无效,病情未得到明显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痊愈病例数+显效病例数)/总病例数×100%[4]。观察两组患者细菌清除情况:完全清除,致病菌完全消失;部分清除,原培养>2种致病菌,治疗后至少其中1种被清除;未清除,致病菌未有效清除,依然存在;替换,出现新致病菌;细菌清除率=(完全清除病例数+部分清除病例数)/总病例数×100%[5-6]。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Tab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wo groups [cases (%)]

2.2 两组患者细菌清除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细菌总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细菌清除情况比较Tab 2 Comparison of elimination rates of bacteria between two groups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出现腹泻2例,呕吐2例,瘙痒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7%;对照组患者出现腹泻3例,呕吐2例,瘙痒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28%。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诊重症感染中,部分细菌耐药性较高,常规治疗方法常受到限制。头孢哌酮为第3代头孢菌素,是临床治疗急性重症感染的常见抗菌药物,但持续用药或大剂量使用会增加病原菌耐药性,限制实际治疗效果,无法彻底清除病原菌,容易造成病情反复[7-8]。且该药会催生病原菌产生大量内毒素,导致抗感染疗效下降,延长患者病程。而由于重症感染发病较急,需要短期有效控制病情,故应选择疗效佳、安全性好的抗菌药物。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为亚胺硫霉素(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与肾脱氢肽酶(特异性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方制剂,具有极强的广谱抗菌活性,能够抑制β-内酰胺酶[9],绿脓杆

菌、金黄色葡萄球等极易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病原菌也对该药有高度敏感性[10]。研究结果表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穿透力为第3代头孢菌素的70倍[11]。该药进入人体后可与病原菌内毒素结合蛋白快速结合,杀死病原菌[12]。同时,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具有抗菌药物后效应,可维持较长时间的抗菌活性,有效阻止病情恶化,且不良反应较少。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菌总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关研究结果相似[13-15]。

综上所述,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急诊重症感染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清除病原菌。

[1]王利军,张莹.中药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重症细菌感染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4,21(6):681-682.

[2]李明,孙志丹.亚胺培南与帕尼培南用于重症肺炎初始治疗的疗效观察[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4,48(6):516-518.

[3]山凤莲,邵泽伟,山峰.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联合去甲万古霉素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治疗效果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5):1047-1049.

[4]王霞,唐卫东,史东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输注时间对重症肺炎的疗效影响[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5,13(2):153-155.

[5]刘军.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急诊重症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吉林医学,2015,36(14):3102-3103.

[6]曹玉萍,陈坤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30min和3h输注给药治疗重症肺炎对照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32):105-107,111.

[7]高惠,袁勇.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对老年重症细菌感染患者的疗效及菌群清除率观察[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37(5):347-349.

[8]张松.比阿培南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重症肺炎的成本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2012,32(2):5-7.

[9]温正辉,刘丽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老年肺部感染的药代动力学观察[J].北方药学,2016,13(8):92-93.

[10]海红艳.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对重症肺炎的降阶梯治疗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9):151-152.

[11]杨显德.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与去甲万古霉素用于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治疗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处方药,2017,15(3):100-101.

[12]谢春.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和莫西沙星在重症复杂性尿路感染中的成本效果比较[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10):1485-1486.

[13]魏学霞,郭静,张大庆.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在危重症感染中降阶梯治疗的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1):47-48.

[14]王劲松.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在危重症感染中降阶梯治疗的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A4):170.

[15]金丽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老年重症细菌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国药业,2012,21(15):33-35.

猜你喜欢

培南亚胺病原菌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品接触用纸和纸制品中乙烯亚胺的迁移量
杧果采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研究
HPLC法测定人血浆中亚胺培南浓度及建立临床标本采样流程
特殊状态人群中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群体药动学研究进展
氨苄西林预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亚胺培南敏感性的可行性研究
亚胺自由基引发的1,5-氢原子转移反应研究进展
多重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6种常见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调查与预防浅谈
串联飞行时间质谱中亚胺离子的断裂特征及其在肽段鉴定中的作用
法罗培南临床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