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贫困地区农村中学教师“同伴互助”的现状、实施方法和策略

2018-04-16李俊义

新课程·中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同伴互助农村教师方法策略

李俊义

摘 要:虽然我国现在的经济文化实力与之前相比都有很大的提升,但是在部分贫困地区,其教育的现状依然并不乐观。政府仍在不断加强对农村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的管理和改革工作。针对现在农村教育问题现状进行分析,以兰考县许河乡为例,为教师“同伴互助”工作提供思路指导和实施方向以及监督引导和物质保障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同伴互助;农村教师;方法策略

基础教育革命一直是我国特别注重的一项工作。教育是人们道德修养的重要保障,人民的素质又是一个国家的立足之本。中国作为农业大国,由于各种因素,比如地形地貌、文化背景和人口密度等,许多农村贫困地区教育的发展依然有许多问题存在。

一、农村教师压力大

因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缓慢,教师工资相对比较低,但是生活开销又比较大,有时一年下来所结余的工资比农民种地的收成都会少些,这就造成了教师严重的心理不平衡感。并且农村地区教师数量上过少,导致每个任课教师的工作量大大增加,更加容易产生疲劳、思维力减退和出现焦虑失眠等症状。首先,贫困地区教师生活水平较低。高压下的生活使教师长期处于一种精神紧绷状态,很难得到放松,久而久之也会变得对生活缺乏激情,变得敏感自闭。其次,教师在过大的压力下往往会产生很多负面情绪,这种心态可能会影响到教师的教育行為,十分容易导致师生关系恶化,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十分不利,教师的工作效率会越来越低,甚至影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更不要说对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

二、开展“同伴互助”活动

“同伴互助”是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改革方案,是让教师彼此间互相交流经验,比如对课堂的设计、与学生沟通的技巧等等,这样不仅促进了教师队伍的共同进步,也为学校节省了一部分资金。学校把省下的资金投入学校的建设方面,这样一来,硬件设施齐全了,基础设施也完善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变好了,学习氛围与学习热情自然也就浓厚了。

每个教师对课程教学方法、关注教材重点和学生上课状态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想法。所以众多教师可以在一起讨论,分享一些经验,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一种好的教育“同伴互助”体系,包括前期的备课、课程中的设计和后期对学生学习感受的调查以及不断地思考和反思。

三、兰考县许河乡初中的教育改革

兰考县许河乡初中本着“以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注重文化内涵建设,努力为学生构建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学校不断引进优秀的师资力量,努力打造一个全新的教师团队,给这个落后不起眼的小学校带来了新的希望与生机。在教育管理体制方面也不断改革,致力于培养出优秀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教师们一直以同伴互助的模式,不断摸索更实用的教育教学方法,这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他们要善于观察并提出问题,注重细节;其次也要善于交流,乐于分享,并愿意帮助别人进步;最后还要有诚信保证公平,不对他人抱有偏见。好的同伴会彼此帮助,不断反思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优缺点,以便同伴借鉴参考。“同伴互助”不是一个教师之间相互评价、挑毛病的体系,而是为教育工作者打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学习交流经验的平台。

四、教师“同伴互助”实施方案策略

教师互助指的是教师之间相互协作完成教学任务。目的在于群策群力,发挥每个教师的优势特长以及创造力,可以在互助、合作的环境中成长起来。

首先,在备课时群策群力,利用集体的智慧完成备课任务。并且在交流教材重难点突破口、设计教学流程、整合优化教学思路的基础上,保证教学模式最优化。其次,在课堂教学时,观摩学习也是不错的互相促进的方法之一。对于同一课程,不同教师选择的角度不同,思路不同,对于课程结构的设计也不同,教学流程也是各有千秋,一课多样是同伴互助的主要形式,能够有效促进教育更加全面和多样化发展。最后,要有效促进“同伴互助”的策略,就要注重互助精神和合作研究意识的培养,同时教师要对“同伴互助”有正确的认识。气氛影响也不能忽视,要努力营造一种同伴互助的学习气氛。

总之,为了帮助农村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推行了特岗教师计划,兰考县许河乡一初中被安置了12名特岗教师,正是由于他们的到来,为整个学校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这些特岗教师既具有专业的知识,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教师“同伴互助”的过程中,本校教师能从中学到许多专业理论知识,同时特岗教师也能学到许多在农村地区生活的小窍门。教师“同伴互助”工作是为了不断提高贫困地区农村教研工作的效果和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师间电光火石般的思想碰撞和情感交流,使教学模式得到进一步优化,并且这种新型的伙伴关系也能让教师学会对彼此欣赏和尊重,进而达到优势互补,使农村地区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得到改正,也提升了他们对自我发展和专业水平的满足感。

参考文献:

[1]余文森.论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J].教育研究,2003(4).

[2]肖川,胡乐乐.论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成长[J].教师教育研究,2007(11).

[3]周洪宇.农村、农民与农村教育[J].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5(4):4352.

[4]王长青,等.新课程校本教研[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注:本文系2017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贫困地区农村初中教师同伴互助研究——以兰考县许河乡一初中为例》(JCJYC17250035)的研究成果。

编辑 张 俐

猜你喜欢

同伴互助农村教师方法策略
浅析钳工锉配技能竞赛训练的方法
提高农村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关于西部S省农村教师培训状况的调查报告
数学史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策略研究
同伴互助英语课堂观察研究
农村教师补充机制:问题与对策新探
论西部农村教师专业信念提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