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课余体育作业的实效性研究

2018-04-16崔久锋

新课程·中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初中体育优化设计

崔久锋

摘 要:初中阶段开设体育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初中时期正是学生身体发育阶段,这时候需要增强锻炼来加强体质,但是体育课课上时间有限,所以教师可以给学生安排一些课余的体育作业,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也能进行体育锻炼。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余作业;设计;优化

新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促进学生在参与技能、运动技能、身体健康的教学目标。但初中阶段学校每周只有两节体育课,仅仅凭借这短短的两节课是很难实现教学目标的,这时教师应该合理地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后作业,那么如何巧妙地布置课后作业,成为体育教师进一步关注的问题。

一、明确课余体育作业原则,提高教学有效性

1.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首先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即将学生放在首位,布置作业时尽量做到简单、适当、合理,不影响学生的学习,而且要赋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进行锻炼的场所和锻炼方式,充分利用学生周边的体育器材。他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如跑步、跳绳等,也可以尝试自己没有接触过的运动如游泳、网球等。学生自己选择的体育运动能得到更好的锻炼效果,而且学生在完成课余作业过程中,会真切地感受到锻炼的益处,慢慢地,学生会养成定期运动的良好习惯。

2.坚持“因材施教”原则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结合学生的专业和体育基础,来给学生制定适当的体育课余作业,使作业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让学生可以把技能和伦理相结合,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初中时期,大部分学校会有专门的体育班,所以教师在给其余班级布置课余作业时应与它们有所区分,掌握好作业的多少和难易程度,让学生在现有的技能基础上得到提升。例如,教师在课上讲的是“俯卧撑”和“仰卧起坐”的训练技巧,学生在课上进行动作练习时各有差异,所以教师在布置课余作业时,应考虑到大部分学生可以完成,不然学生会失去锻炼的信心,如果学生长期不能完成教师所布置的课余作业,会对自己丧失信心,觉得自己体育很差。由此可见,体育教师在设置体育课余作业时,要注重学生体育技能和理论相结合,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3.坚持“科学育人”原则

教师在设置课余作业时,应引导学生接触一些体育基础理论知识、运动欣赏、运动保健、运动损伤及健康等理论知识。例如,可以安排学生利用课下的时间去观看不同种类的赛事视频,从而提高自己对体育运动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而且通过观看视频,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到赛事的流程,有助于学生更进一步的体育学习。

二、根据学生特点安排课余作业,激发学生锻炼兴趣

1.根據学生的兴趣爱好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师在安排课余作业时应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来给学生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比如有的学生比较偏爱球类,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为女生安排一些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等运动,给男生安排篮球、足球等易操作的球类运动。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来安排课后作业,让学生身体和心理上得到了双重的满足感,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锻炼欲望,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体育运动不仅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有益,还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记忆力,能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2.根据学生年龄特点

初中阶段的学生年龄比较小,对待事物容易产生“喜新厌旧”的情绪,所以教师在布置体育课余作业时,要有针对性地布置一些有趣的、多形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乐于去完成课余作业。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家庭体育作业,让家人陪学生一起来进行体育运动,如骑自行车、爬山、放风筝等,这些户外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身体,而且还有益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改善家长对体育课的认识,鼓励学生进行体育运动

很多父母认为,孩子在学校的首要任务是学习,进不进行体育锻炼无所谓,教师在给学生布置体育作业之后,有的家长持反对态度。这时,教师应想办法改善家长对体育锻炼的认识,让家长和学校一起帮助并鼓励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体育教师可以联合学校不定期开展“关于体育运动座谈”,让家长们到校参与了解体育锻炼的好处,从而改善家长固有的理念。或者,组织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一些体育活动,让家长体会到进行体育运动的乐趣,进而鼓励学生勇于参与体育活动。如果家长拥有良好的体育锻炼理念,那么对学生的体育运动会起到促进作用,而且这些家长会主动配合孩子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督促并鼓励孩子进行体育锻炼,让自己的孩子拥有强健的体魄。并且还能帮助教师对学生进行体育综合评价,因为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是需要有家长陪同和监督的,家长可以及时了解到孩子的运动技能、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家长应与体育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有效地提升孩子的体育运动技能。

总之,学生通过完成教师布置的体育课余作业,既增强了自身的身体素质,又养成了良好的运动习惯,对学生以后的成长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体育教师在布置课余作业时应做到科学、合理,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探索真正适合学生的作业,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田小艳.设计体育作业的重要性[J].读写算,2014(10):4-25.

[2]张云碧,刘兹文.体育有效作业[J].科技资讯,2016,14(7):107.

[3]崔志杰.浅谈体育作业[J].教育教学论坛,2014(36):22-23.

编辑 张 俐

猜你喜欢

初中体育优化设计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