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杠大叔的创业之路
2018-04-16支点李章颖
《支点》记者 李章颖
要抓住内容创业风口,就要把业务与新媒体、电商打通。
斜杠青年,这个概念大家并不陌生,意思是拥有多重职业和多元身份的人群。
张志就是这样的存在,除了武汉工程大学教师,他的身份还有很多:PPT在线课程第一人、自媒体大号创办者、创业导师、畅销书作者。
张志拥有粉丝200万人,出版书籍33本,其团队打造的PPT课程已培训过18万人次、辅导创业项目10多个。
无心插柳切中市场
如果说把PPT制作与培训看作一个细分行业,那“秋叶大叔”无疑是这个领域的头部IP。
“秋叶”是张志自2002年沿用至今的网名,他还开有一个叫“秋叶大叔”的微信公众号。
2009年,张志因学校工作需要制作了一个颇具立体感的PPT,并将其上传至博客,很快就有不少网友主动要跟他学做PPT。张志通过买书自学、借鉴他人技巧的方式“充电”,很快总结出一套独家教程,并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线下PPT制作培训。
也正是由于这一经历,张志开始思考:早在上世纪90年代PPT就出现了,为什么还有人愿意花钱学习PPT?“PPT刚在中国普及的时候,大家主要是探索它的基本功能。大概是到了10年前,人们对‘美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张志对《支点》记者说。
当时,PPT已经成为常用办公软件,但对企业而言,不仅需要做出PPT,更要做出优质PPT。与之形成落差的是,大学生在校园学习中并未受到过这类培训,以至于在实际工作中跟不上趟。
瞄准这一落差,张志把创业方向锁定为PPT职业培训。“我把培训聚焦于如何提高PPT的视觉表达和逻辑表达,通过开设网络课程、出版实用书籍,结果意外地闯出了一番新天地。”张志说。
2010年,张志写了一本《说服力——让你的PPT会说话》,一经推出就得到良好的市场反馈,目前已出到第3版,累计销量超过30万册。也正是这本书让“秋叶大叔”一炮而红。有读者表示,这本书更多地从用户体验角度出发,以图片形式进行“实操”教学,效率更高、工具性更强。
此后,张志更是出书不断,PPT课程也不断迭代。
“这十年里微软的PPT软件更新了好几个版本,操作愈加简单,PPT模板也越来越多,不少人的作品品质已经很高。”但在张志看来,企业对优质PPT的需求依然很大,“不仅是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有需求,工作过几年但对PPT并不熟练的职场人士也需要回炉。”
“秋叶大叔”张志
截至2017年底,张志已经出版了4本PPT专业领域书籍,付费学员已超过了18万人次,收入超过1000万元。
知识付费热闹声大
最初,张志PPT培训课程都在线下,但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渐渐也转移到学习场景、阅读体验、分销模式都具更大空间的线上。
譬如,张志网络课程入驻网易云课堂知识付费平台。以网易云课堂某款售价169元的视频教学课程为例,累计销量已超过6万份。除PPT培训,张志的业务还拓展到OFFICE软件培训、职场技能培训、社群经济、自媒体营销等领域。
这些业务看似“跨界”,却有着内在逻辑连贯性。
从资源整合的角度看,张志在线下培训行业积累经验后转向了在线教育,并在积累学员的过程中打造出社群,而在顺应网络发展的过程中,张志又将社群媒体玩出了一套自己的心得,这是他得以开设社群运营类课程的资本。
从市场需求看,张志的PPT培训主要面向大学生、职场新人,而相关的职场技能培训、与互联网创业相关的社群运营都是这一目标群体的需求。
2014年,张志以“秋叶”为品牌标识,和小伙伴一起成立了武汉幻方科技有限公司,负责PPT、OFFICE、职场技能等在线职业培训,约有20多人的团队专门负责PPT培训的日常运作。
“课程开发,课程运营,日常QQ答疑,微博点评作业,微信日更……工作量都十分巨大。”张志说,“知识付费这两年很热闹,但红包少”。
红包少,指的是知识付费的盈利难度高。要打造持续、优质的付费内容,需要集体、团队协作,这就意味着运营成本的增加。为了兜住成本,通用做法是涨价。就在《支点》记者采访当天,“秋叶大叔”的官方微信推送了一则涨价信息,一款突破2万学员的网络课程从99元涨至129元,涨幅30%。
“更高的价格,只能用更好的服务去弥补。”谈到这一点时,张志信心满满,“我们的服务不是随着课程结束而结束,还有售后服务,譬如课程结束后持续的答疑解惑”。
事实上,在张志团队所打造的课程体系中,百元课程并不算贵。他所开设的高端课程费用皆以万元为单位,这类课程的学员往往要经过“精挑细选”。
2017年9月16日,张志在北京举办了为期两天的新媒体运营私房课。开课前的学员群里,陆续传出的是“在这里同大家道别”这类退群讯息。因为对于报名参加私房课的学员,张志和他的工作人员都会进行严格筛选,对不适合的学员进行劝退。
这一逻辑乍一看有点怪,一般都是顾客选产品,哪有产品挑顾客?背后的原因很简单。“学员的投入是期望有回报的,但学习都是长线投资,大学生经济承受力相对差一些,我不能保证他们短期内能赚回这一两万元。”张志说。
双面人生
除了“秋叶大叔”这样生动活泼的形象,张志在学校还是专业课教师和创业导师,承担大量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工作。
2016年,武汉工程大学大四学生周兴培想创业开个乐器类淘宝店。面对这样的想法,导师张志给出自己的建议:要抓住内容创业风口,把教育、新媒体和电商打通。
所谓打通,简单来说就是整合资源后,以网红直播的传播形式导入流量,以持续的新媒体矩阵进行内容运营,再通过课程付费、电商销售的形式完成变现。在这样的经营理念下,2017年,周兴培的创业项目乐事吉他首年就实现了300万元的销售额。
不难发现,这类流量带动变现的创业模式,有着浓厚的“秋叶大叔”的影子:通过“秋叶大叔”自媒体平台运营带动流量,进而带动了图书销售、培训业务的收入。不仅如此,张志也明确表示,今年他指导孵化的新团队也会进入电商领域。
从这一角度看,张志自身的创业经历极大地帮助了他创业导师的工作。张志与“秋叶大叔”,两个看似行走在完全不同人生轨道上的角色,实则已经融合。
那么,双重角色是否耗费个人精力?
张志表示,一方面公司日常管理已经进入相对成熟的阶段,不会花太多时间;另一方面,长年工作下来,他已形成一套独家的时间管理办法,一天24小时中,除6小时用于睡觉外,其他时间都在学校工作、日常运营、写书等事情上连轴转。
最直接的后果是,在张志近两年的自媒体文章中,出现了不少“如何高效利用时间”、“每天只睡4小时,如何保持天天像打了鸡血”等时间管理类的文章。而这样来自生活的内容产制,也恰恰印证了张志做好内容运营的心得:“运营一个有个性、有温度的活人账户更容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