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诗词中的民俗文化
2018-04-15王静李建锋
王静 李建锋
民俗是依附于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民俗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内容,是民间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由于具有集体性,民俗文化能增强民族认同感,强化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也是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要加强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在正本清源的基础上承续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为构建和谐社会、复兴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古典诗歌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以最精练、简洁的方式蕴含着我国古代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从劳动号子到成熟的《诗经》《楚辞》,从汉乐府的民歌到隋唐的律诗巅峰,再到两宋的长短句,中国诗歌撷取了汉文化中最精粹的部分,以诗情画意的形式哺育了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民俗诗是民俗与诗歌两种不同文化载体相互渗透、互为共融的产物,它以诗歌的形式描写或记录民俗事项、民俗活动等,体现时代的民俗风情与时代精神,具有深远的情感寄寓和深厚的审美意蕴。民俗诗作为苏轼诗歌创作类型之一,在其留世的两千余首诗作中占有相当的比重。诗人在其民俗诗中记载或描写北宋时期类型多样的民俗事项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绘就了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民俗画卷,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一、关于节俗文化
自古以来,节俗文化都备受文人关注,苏轼亦不例外。春节是一岁之首,也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为隆重的节日。苏轼在诗中多次描写此节日,其中以《岁晚三首》,即《馈岁》《别岁》《守岁》最有名。这三首诗用古朴的笔调和白描的手法写出了民间过年的风俗。当时,诗人一人在凤翔,又逢除夕,想回汴京和家人团聚而不可得,回想起故乡的淳朴民风,一种独在异乡的思亲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如《馈岁》:“农功各已收,岁事得相佐。为欢恐无及,假物不论货。山川随出产,贫富称小大。置盘巨鲤横,发笼双兔卧。富人事华靡,彩绣光翻座。贫者愧不能,微挚出舂磨。官居故人少,里巷佳节过。亦欲举乡风,独唱无人和。”此诗生动地描述了一幅故乡岁暮馈送图,邻里之间不记货贝,互赠礼物的风俗。诗中还写出民间馈岁时的贫富差异:“盘鲤”“笼兔”“彩绣”与“舂磨”形成鲜明对比。有钱人追求富贵奢华,而贫穷人家只能拿出自家加工的食品当作礼品。诗人客观地写出了当时当地的馈岁风俗,也流露出无人与之共举乡风乡俗的遗憾和伤感。《岁晚三首》的其他两首也同样精彩。《别岁》中的“东邻酒初熟,西舍豕亦肥。且为一日欢,慰此穷年悲”,写出了除夕夜人们设酒食相邀,辞旧迎新的情景。诗人在最后一节中,以“勿嗟旧岁别,行与新岁辞。来去勿回顾,还君老与衰”感叹岁月流逝,让人回味无穷。《守岁》中的“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即为蜀地守岁的生动写照。除夕夜,吃罢年夜饭,全家老少围炉而坐,边吃边聊直至深夜或通宵达旦,谓之“守岁”。
除了春节,诸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重要的节日民俗在苏轼的诗中皆有体现。下面以其中的代表诗句为例说明。《屈原塔》一诗是在端午节缅怀屈原的诗。“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就是对端午这一节日的描述——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据说在这之前,粽子只是一种夏令食品,同时用以祭祀水神或龙,后来人们才附会了纪念屈原的意义,并流传至今,当然这只是一地的说法。中秋节,恰值三秋之半,民间有合家团圆赏月的习俗。苏轼的《中秋月》就是一首中秋赏月诗,其中“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一句,寄寓了诗人对人生无定的感慨。《九日黄楼作》是苏轼在九月九日所作的一首诗,既追述上一年重阳节的情景,又写这一年聚会的盛况。“黄花白酒无人问,日暮归来洗靴袜。岂知还复有今年,把盏对花客一呷。”这首诗在对比中写出了重阳节的民间风俗。古时九月九日,人们有登高、野宴、佩戴茱萸、饮菊花酒等习俗,以求遇难呈祥。如今的重阳节也被定为老人节,在这一天会举行各类活动,以示对老人的尊重。
通过以上诗歌不难发现,節俗文化最能体现特定的民俗心理和审美情趣。在苏轼的民俗诗中,不论是春节还是其他节日的习俗都包含着渴望团圆、求吉祛灾、珍惜时光、思念亲友的民俗心理。走进这些诗词,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在诗词的引领下,学生心中埋下传承民俗文化的种子。
二、关于饮食文化
饮食民俗文化是指食物和饮品在加工制作或食用过程中形成的风俗习惯及礼仪常规等方面的民间文化,其中以茶文化、酒文化、美食文化为主。苏轼描写此类文化的诗亦不在少数,下面主要从茶文化、酒文化、美食文化三方面举例说明。
苏轼是一位高级茶艺师,他的诗作多次记载了对茶叶的选择、采集、制作及烹煎方面的宝贵经验,至今对我们都有启发作用。如在《和钱安道寄惠建茶》中,他列举了各地名茶,并且认为福建建溪茶为北宋茶界之冠,双井茶为草茶第一。《寄周安孺茶》一诗则追述了茶的历史,并指出建溪贡茶的制作过程。另外,有关如何煎茶、用水、用火的诗作以《汲江煎茶》《试院煎茶》最为有名。《汲江煎茶》云:“活水还需活水烹,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又《试院煎茶》云:“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在这两首诗中,诗人用十分形象生动的语言介绍了他精湛的煎茶技艺。一要讲究火的变化,火有文火和武火之分,炙茶需文火,煎茶需武火。二要观察茶汤的色相、水形,耳听其沸声,似有松涛之声为宜。若煮得未熟或过熟便觉乏味。此外,苏轼还有记载碾茶、磨茶文化习俗的诗作如《次韵黄夷仲茶磨》,这首诗主要介绍了茶臼、茶碾、茶磨等碾磨茶的器具,品茶人通常用这些工具将茶饼加工成末茶。由以上诗作可知,苏轼不仅博学多识,多才多艺,也是一位不乏闲情雅致之人。自古以来,饮茶就是一种文化,亦是一种享受,也是一个人生活态度的反映。古之爱茶者多将茶品与人品相联系,“品之高,必求之其质”,人如此,茶亦如此。
苏轼对酒文化也颇有研究,他爱酒、醉酒、谈酒、写酒并且知酒、酿酒。咏酒诗中如咏“竹叶酒”“罗浮春”“桂酒”等,都是很好的酿酒史料,其中对如何用料、发酵、制作过程等都有详细的记载,是珍贵的酒文化遗产。以《蜜酒歌》为例,诗云:“真珠为浆玉为醴,六月田夫汗流泚。不如春瓮自生香,蜂为耕耘花作米。一日小沸鱼吐沫,二日眩转清光活。三日开瓮香满城,快泻银瓶不须拨。百钱一斗浓无声,甘露微浊醍醐清。君不见南园采花蜂似雨,天教酿酒醉先生。先生年来穷到骨,问人乞米何曾得。世间万事真悠悠,蜜蜂大胜监河侯。”这首诗为苏轼在黄州酿酒时所作。据说当时他是模仿西蜀道士杨士昌作蜜酒之法,后人也曾按此法试酿,果真味甜如醇醪。酒作为一种特殊的饮料,在功用上与茶有异曲同工之妙,既有振奋人之精神,又有保身健体的作用。尤其对于文人学者来说,茶酒之饮更是激发灵感,调解情绪的最佳方式。或独饮或对客同饮,都别有一番情致在其中。
苏轼作为一个美食家,同样可以找到大量的诗作加以印证。他不仅懂得食物要营养、健康,而且还亲自制作,甚至对传统食品的做法大胆创新。流传至今的“东坡肉”“东坡羹”“东坡脯”“东坡腿”“东坡豆腐”“東坡墨鱼”等都是经他创造或与他有关的食品,下面举几例加以说明。苏东坡在黄州时戏作《食猪肉诗》云:“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味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不管。”当时,宋人吃猪肉大都不把猪肉煮烂,苏轼发现煮烂的猪肉更好吃,他用这种“慢着火,少着水”的方法炖猪肉,并与朋友们分享,大家都觉得特别好吃。于是“东坡肉”在广东、浙江一带广为流传,直至今日。“东坡羹”以野生荠菜与米糁为主要原料,是我国古代脍炙人口的名馔。这种食品既好吃又能治病,是苏轼发明的一道食疗汤。据说当时他们因困于儋地又逢“米贵如珠”,忽出新意以山芋为原料烹制了玉糁羹(东坡羹的一种),苏轼称赞“色香味皆奇绝”,更有诗云:“香似龙涎仍酽白,味如牛乳更全情。莫将南海金齑鲙,轻比东坡玉糁羹。”(《过子忽出新意以山芋作玉糁羹色香味皆奇绝天》)另外,他的诗词中还记录了各地特殊的饮食习惯,反映出一定的地方特色和人文色彩。如《食槟榔》一诗就具体介绍了槟榔的形、色、食用方法、食用过程、味道、食者的感受及药用价值。
三、关于祭祀文化
祭祀文化也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苏轼的祭祀文化诗以《纵笔三首》(其三)为代表,诗云:“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饱萧条半月无。明日东家知祭灶,只鸡斗酒定膰吾。”这首诗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祭祀习俗——祭灶。诗中写清贫中希望邻居以祭灶神的酒肉相赠。据说灶神掌握一家的祸福,每年夏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告人间的善恶,故民间各户于该日置酒、糖、果等,陈于厨房灶神牌位之下拜祭,随之将灶神像焚之,俗谓之“送灶神上天”,并换以新像。北宋《儋县志·习俗》载:“祭灶时,以竹枝扫屋尘,换炉灰,夜具糖果,送灶君朝帝。”
综上所述,苏轼的民俗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除了以上提到的几种民俗文化,他还有大量反映当时当地生产生活、服饰、寿诞以及占卜等民间文化的诗作。通过这些诗,我们不难看出苏轼深厚的民俗文化根基和开阔的创作视野。他用诗歌的形式将古代众多丰富而有趣的民风、民俗记录下来,这些诗词不仅对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有重要价值,也是传播继承我国历史悠久的民间文化的宝贵史料。教师要积极引导、启发学生对这些诗词进行探索,增加学生对民俗文化的积累,增强学生对民俗文化的认同,让民俗文化之花在每个学生心中绽放。
【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2017年专项科研基金“儒学礼乐文化视野下的文化自信研究”(项目编号:17JK0167)和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基于秦东礼乐文化上的文化自信研究”(项目编号:KY2016-59)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