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目标的语用化趋势分析
2018-04-15罗文平
罗文平
随着语文学科的发展,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并且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教学单元在课标中用专章展开论述。从对阅读教学目标的表述来看,语用化呈现出明显的趋势。
一、阅读教学目标的百年沿革
自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奠定了语文学科的雏形以来,至今已有一百余年。在这期间,语文课程目标随着语文学科的变迁而演变,阅读教学目标也逐渐浮出水面。梳理它的百年沿革,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认识我国阅读教学目标的发展脉络。下面以小学语文课标为例具体分析。
1.从无到有
语文学科最初被命名为“中国文学”,阅读并没有被单独提及,只简单地归为“读经”。直到1912年《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中“读本文章,宜取平易切用可为模范者,其材料就修身、历史、地理、理科及其他生活必需事项择其富有趣味者用之”[1]的相关表述,才只言片语地提到有关阅读内容。1916年的《国民学校令施行细则》细化了“读经要旨”,不仅注意到阅读对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影响,还开始思考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接受程度。更难能可贵的是,首次提到“国文要旨,在使儿童学习普通语言文字,养成发表思想之能力,兼以启发其智德”[2],这里便已注意到语文学科的语用性。1923年,吴研因先生起草了《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小学国语课程纲要》,对各年级的阅读内容都作出更细致、明确的要求,尤其是规定了“毕业最低限度的标准”,对学生的识字量、阅读量提出明确的要求,这为语文课程标准的科学化、规范化奠定了基础。在1929年《小学课程暂行标准·小学国语》中,“作业类别”部分专门提到了读书,明确了适用于精读、略读等读书方法的文本内容;“各学年作业要项”对阅读的内容提出详细的要求,这些都表明了阅读的重要性。从此,阅读成为语文学科中重要的一部分独立出来并加以强调。
1932年的《小学课程标准国语》基本继承了1929年《小学课程暂行标准·小学国语》的衣钵,并在此基础上作了补充、完善,规定也越发细致。1936年的版本也是如此。因此,可以将1929年版的小学课程标准看作阅读教学“独立门户”的开始,在这之后的历次语文课程标准修订时,都要用专门的一章来详述阅读教学的内容。在癸卯学制之后的二十多年里,阅读教学目标除了要求识字、读书之外,就是要求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运用,以及对学生思想、品性的熏陶。可见,人们不仅认识到了阅读教学的重要性,而且也更加注重发掘其语用功能。
2.从少到多
从1929年的语文课标开始,阅读教学有了专门而具体的要求,涉及目标、方法、内容等多个方面并且呈现出细化和丰富的趋势。尤其是1936年版的《小学国语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方面的内容又有了进一步发展。“读书”(阅读)虽然仍安排在“作业类别”中,但已不只是提及阅读的方法,还包括文字、标点符号、文章体裁和课外阅读等,这就在广度和深度上开掘了阅读教学。对阅读内容的规定也更符合相应年龄段儿童的水平和需要,体现出一定的层次性。最明显的变化在于实用类文章的不断增加,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在阅读教学的要点方面,提出“自四年级起,应指导儿童练习读书笔记”[3],这就要求阅读应和写作相结合。虽然读写结合的思想在早期课标中也有体现,但如此鲜明地提出,还是第一次。1941年的《小学国语科课程标准》在结构方面作了些微调,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提高阅读的比重,比如不同年级的阅读内容、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及要求等,阅读教学成了语文课标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另外,阅读教材的范围、内容与学生生活、社会生活的联系更加密切,这是一个亮点,也是一种可喜的变化。这几次颁布的课标都贯穿了一条红线,即“教导儿童认识通常应用的文字,使能应用于日常生活,并养成其阅读的能力和兴趣”,“教导儿童运用文字,养成其理解的能力和发表情意的能力”[4]。这说明语用的观念已扎根在课标中,为新时期我国语文课标中语用观的确立埋下了伏笔。课标从读经发展到对阅读内容、阅读方法的关注,再到阅读兴趣、阅读习惯的养成,反映出人们对阅读教学认识的加深,以及对阅读教学规律掌控力的加强。
3.从零散到系统
1950年的《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草案)》中,基本框架没有大变,而内容更贴近新社会的要求。在“教材编选要点”中对不同年级、不同课型作了不同的规定。明确了“语文教材以阅读为中心。写话和写字,必须充分和阅读联系……”[5],语文课标首次确立了阅读的中心地位,并且继承了读写结合的理念。还根据课文性质、教学程序、内容的难易以及儿童的兴趣等对阅读教学方法作了细致的阐述,初步形成体系。1955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初稿)》中明确提出“小学语文科的基本任务是发展儿童语言,——提高儿童理解语言的能力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在理解语言的基础上面,指导儿童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6],这些内容已经鲜明地体现出了语用思想。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课标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等作了相应的阐述。这也可以说是语用观下的语文课标系统的雏形。它对阅读课进行了专门的论述,从阅读内容到阅读方法再到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等,全方位、多层次地展开,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阅读教学体系。在前人的基础上,这版语文课标在阅读教学方面又有了新的开拓,有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结合、学校阅读与家庭阅读的结合等思想的萌芽。
1956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把培养学生语用能力分为听、说、读、写四个部分并加以说明。这版课标的最大亮点是把汉语和文学进行分科教学,虽然这次尝试最终并未完成,但它所提供的经验和教训是语文学科探索过程中的宝贵财富。1963年的《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形成了一个完备的体系:它首先表明语文的重要性和语文教学的目的,然后分别阐述教学要求、教学内容、选材标准、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最后说明各年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并附上了教材目录。这是我国语文课标向科学化、规范化、体系化迈出的重要一步。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在这方面的探索遭到很大干扰,甚至陷于停顿。直到实行改革開放政策后,我国语文学科建设才又启程,从此大踏步向前迈进。
1978年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在坚持结构完整的同时对原有结构进行调整,使之更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阅读教学同样用专门的一章作说明。接着,1980年、1986年的课标仅对部分内容进行了修订,而1988年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初审稿)》对课标结构进行了新的尝试,不仅在内容上有新提法,还颇具新意地把“课外活动”单列一章。整个90年代的语文课标基本都遵循了这样的体例。直到21世纪初,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基础教育改革,在此前的基础上,借鉴西方教育改革的经验和教育发展的理念,试图创立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指导教育改革实践,解决长期以来淤积于基础教育中的诸多问题,实现我国教育的长足发展,实现学生个人的全面提升。2011年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2017年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都标志着我国语文课标的制定达到了新高度,语文教学(包括阅读教学)目标完成了体系化建构。至此,阅读教学目标完成了从零散到系统的整合。
二、阅读教学目标的语用化
从语文课标的百年沿革中,我们可以看到阅读教学目标的演化过程,其中涉及阅读知识、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这三方面体现出的语用化倾向。毋宁说,阅读教学目标最终演变为语用知识、语用能力和语用素养等目标的综合体现,这也是语用观在阅读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1.语用知识目标
知识是能力、素养的基础,同理,语用知识就是语用能力、语用素养的基础。仍以小学语文课标为例,分析其中语用知识目标的演进过程。
1904年的《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中,“读经讲经”部分就提到了“讲解经文宜从浅显,使儿童易解,令圣贤正理深入其心,以端儿童知识初开之本”[7],这说明新学制之初就比较重视讲授阅读等方面的知识。在“中国文字”部分又提到学习文字是“以为听讲能领悟、读书能自解之助”,“供谋生应世之要需”[8],从中可以看出,学习知识的语用目的是较明确的。1912年的《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中,提到了“读法、书法、作法”等方面的知识,学生学习这些知识的目的是为了练习语言,因此可以划归到语用知识的范畴。1929年、1932年、1936年的语文课标都提到的精读、略读,是阅读教学中的方法类语用知识,因为有了正确的方法,才能更好地阅读。1941年的《小学国语科课程标准》中的“文法的组织”部分,介绍了单句、复句及语气等语法知识,这些同样是语言类的语用知识。语文课标中引入语法知识,说明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视。不仅如此,有关阅读方法的介绍更加丰富而系统,比如阅读的程序、朗读和默读、鼓励课外阅读、写读书报告以及使用工具书等。注重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是语文课标的一个进步,也说明方法类的语用知识得到了更多的关注。1955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初稿)》在继承了之前语文课标优长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课外阅读的指导,学生的阅读也由课内延伸到了课外,这是对阅读教学的极大丰富和补充,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学生的阅读习惯都大有裨益。
1956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在保持稳定结构的基础上对原有的条例作了更深入的阐述,比如阅读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思维、如何进行课外阅读指导等,都有较深的见地,并且提出了可行的方案。1963年的《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首次明确提出了“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教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初步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9]。这是语用目标第一次在语文课标中如此鲜明地宣示,反映出人们在语文学科的语用性上已取得共识。1986年的《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在阅读教学中,能使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读书看报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10]。从中可以看出,除了语用知识,阅读教学还对学生的思想品质有重要影响,这在早期的语文课标中已有反映。阅读教学继续注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对阅读习惯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为阅读习惯是阅读能力的有力保证,更是提升阅读素养的必要条件,因此阅读教学应把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当作首要任务。从1988年的语文课标开始,阅读教学中增加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这是重视课外阅读的必然结果,因为课外阅读是学生的自学行为,有了指导和阅读的知识,课外阅读就能更好地开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就能得到锻炼和提高。2011年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继承的基础上借鉴了西方的阅读理念,在阅读教学中引入对话理论、阅读期待、文本解读等,大大丰富了阅读教学的方式方法,为我国阅读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开辟了新路。
阅读教学是一种语用教学,语用知识必不可少。我国各个时期的语文课标几乎都提到了阅读的相关知识,但在拿捏的尺度上存在着差异:有时把它抬到了一个不恰当的高度,过分地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有时又把它打入地狱,仿佛重视知識就等同于落伍。这两种情况都失之偏颇,会给阅读教学带来伤害,我国语文教育界已饱尝了这个苦果。对于语用知识,我们既要十分重视,又要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牢固,并且在实际运用中转化为学生知识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学生实际的语用能力,只有这样,语用知识才能活起来。
2.语用能力目标
语用能力是阅读教学的核心,语用能力的高低是衡量阅读教学效果的直接标准。因此在阅读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的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语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下面以中学语文课标的发展为例进行阐述。1904年的《奏定中学堂章程》中,当时还称作“中国文学”的语文学科,阅读能力要求能够理解“文义”和“文法”,也就是既要理解文章的内容,又要懂得文章的作法,为写作打基础。1923年的《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初级中学国语课程纲要》把课堂当作训练阅读能力的主渠道,或者以自修、讨论的形式进行。高中也如此,这与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大异其趣,可见西方教育思想已对我国的教育产生了较大影响。1929年的《初级中学国文暂行课程标准》中涉及以下阅读能力:使用工具书的能力、阅读中的逻辑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书面表达能力。如果把学生对课文的阅读理解当作一种体验的话,这版课标就要求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进行表达。1932年的《初级中学国文标准》中,要求学生在掌握阅读方法的基础上,提高“阅读速率”,这是对阅读速度的要求,也是效率观念在阅读教学中的体现。1936年的《高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目标”部分,开首就提出培养学生“欣赏中国文学名著之能力”,而且提出“培养学生创造国语新文学之能力”。这不仅是要求学生深深植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土壤,而且是要立足当时,创造新文化。这大概也是形势所迫,不论是否能实现,至少已明确提出,反映出了课标编制者的眼光。1940年的语用能力目标更加强调本国文化以及民族意识,这和当时我国正遭受深重的民族危机是不无关系的。1948年的《修订初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目标”首次明确提出“培养运用国语及语体文表达情意之能力,以切合生活上之应用”[11],这已把语用能力的培养当作语文学科的目标。1956年的《初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草案)》中对课外阅读和课外文学活动指导进行了较细致的说明。这也是为了让学生在自学中更好地发展语用能力。之后的语文课标在结构上保持了大体稳定。1988年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初审稿)》中,对年级的阅读能力有较细致的规定:阅读的内容从易到难,阅读的方式从简单到复杂,阅读的要求从低到高。安排得有层次性,也更有针对性。当然,也有贯穿始终的部分,比如使用工具书、写读书笔记、养成阅读习惯等。到了高中阶段,阅读教学中的语用能力更强调自学能力、独立思考以及质疑、评析能力,这符合积累知识的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
几乎每一份课标都离不开对语用能力的论述,只是在广度和深度上存在差异。这就说明,语用能力是阅读教学的一项基本要素,而语用能力的内涵、提升语用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却是值得深究的课题。
3.语用素养目标
语用素养就是在语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语感、语用思维、语用习惯、文化品位、审美情趣、思想观念等,它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在发展水平和结构方式上形成一个独特的整体。
先从小学语文课标中探寻语用素养的踪迹。1904年的《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中有“每日所授之经,必使成诵乃已”[12]。背诵是积累的基础,是修炼、陶冶的过程,它有利于语用素养的形成。同年颁布的《奏定高等小学堂章程》中有“……即令其吟诵以养其性情……”[13],延续了对语用素养的关注。1923年的《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小学国语课程纲要》中的“目的”部分,只用一句话阐明了语用素养目标:“练习运用通常的语言文字,引起读书趣味,養成发表能力,并涵养性情,启发想象力及思想力。”[14]这是对语文教学要实现语用素养的最直接表述。1929年的《小学课程暂行标准·小学国语》中的“目标”部分也提到“启发思想,涵养感情”,诸如此类的表述,都是语用素养的体现。1948年的《国语课程标准》的“目标”中提到“有阅读的习惯”,1954年的《改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初步意见》中提出“……并培养他们对祖国语言的爱好”,“……并培养他们对祖国文学的爱好”,1955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初稿)》中提到“……要使儿童的感情意志得到陶冶……”等,都是语用素养的范畴。1956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中第一次提出语文教学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1988年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初审稿)》中又提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和美的熏陶”,第一次提出语文教学的审美作用。以后的小学语文课标都提到了类似的思想,在此不再赘述。
再从中学语文课标中寻觅语用素养的足迹。1912年的《中学校令施行规则》中提出“……涵养文学之兴趣……”这一观念,而后持续出现在1923年、1929年、1932年、1936年的初中语文课标中。1941年的《六年制中学国文课程标准草案》的“目标”部分提出“培养欣赏文艺之兴趣,及陶冶文学上创作之能力”[15],对语用素养进行了补充和完善。1948年的《修订初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中把“培养阅读兴趣与习惯”并称,以后历次语文课标都延续了这些内容。2000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提出“……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16]。语用素养在语文课标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随着阅读教学重要性的凸显,阅读教学也作为独立的部分在语文课标中受到关注,从阅读教学所涉及的语用知识、语用能力以及语用素养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到阅读教学中语用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参考文献
[1][2][3][4][5][6][7][8][9][10][11][12][13][14][15][16]课程教材研究所. 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G].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1,12,37,40,65,81,5,5~6,153,196,318,5,9,13,312,541.
【本文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语文教育研究所任翔所长主持的2017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项目“中国阅读文化建设的战略与策略研究”(项目批号:17JZDW03)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