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阿莫西林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的研究
2018-04-15王红霞
王红霞
(甘肃省定西市中医院,甘肃 定西 743000)
阿莫西林是一种β-内酰胺酶抑制剂,是广谱半合成的青霉素类抗生素。该药可有效地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从而杀灭致病菌。阿莫西林现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治疗中。研究发现,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在使用阿莫西林进行治疗期间有时可出现药源性发热、皮疹、哮喘、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甚至肾功能受损等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可严重损害患者的健康。因此,医生应熟练掌握阿莫西林的药理作用,为患者合理使用此药进行治疗[1-2]。为了确保阿莫西林临床应用的合理性,本次研究对此药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阿莫西林的基本特性
阿莫西林又叫羟氨苄青霉素,是一种半合成的青霉素类抗生素。该药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性粉末,味微苦,略溶于水,不溶于乙醇[3]。患者服用阿莫西林后,此药能迅速地被人体吸收。阿莫西林的半衰期为1~1.3h,在酸性的环境中能够保持稳定的状态,经胃肠道的吸收率高达90%。研究发现,患者服用阿莫西林后,约有24%~33%的药物可在其肝脏内代谢,其余的药物在肾脏内代谢,并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
2 阿莫西林的药理作用
阿莫西林的化学结构是在氨苄青霉素的侧链苯环上连接一个羟基。因此,阿莫西林的药理作用与青霉素、头孢菌素等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药理作用相似。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抑制生长期细菌的繁殖、杀灭静止期细菌的作用。此类抗生素能抑制黏肽交联过程中的转肽反应,从而破坏细胞壁肽聚糖交联的过程,阻止细胞壁的形成,抑制细菌的分裂及生长繁殖,从而降低人体内致病菌的含量[4]。阿莫西林穿透细胞壁的能力十分强大。患者服用阿莫西林后,药物可穿透细菌的细胞壁,进入细菌的内部,与细菌内部的转肽酶相结合,从而影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使细菌发生裂解。同时,阿莫西林能破坏细菌的渗透屏障,使水分大量地渗入到细菌中,使细菌因大量吸水而出现膨胀、裂解,最终发生凋亡。
3 阿莫西林的临床应用
阿莫西林的耐酸性较强,其抗菌谱较广,可有效地灭杀大多数的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主要被用于治疗由肺炎链球菌、不产青霉素酶金葡菌、溶血性链球菌及不产β内酰胺酶的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引起的耳、鼻、喉感染、呼吸道感染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等疾病。与其他药物联用对患者进行治疗是阿莫西林最为常用的用药方式。具体的联合用药方法如下:
3.1 阿莫西林与果胶铋联用
阿莫西林属于抗菌药,果胶铋属于胃黏膜保护剂。临床上常将阿莫西林与果胶铋联用对胃炎、胃溃疡等胃肠道疾病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地灭杀其胃肠道内的幽门螺杆菌,保护其胃黏膜,防止其胃内的炎症进一步恶化,进而缓解其临床症状。
3.2 阿莫西林与胃酸抑制剂联用
联用阿莫西林和胃酸抑制剂对胃肠疾病患者进行治疗,一方面能够发挥阿莫西林灭杀幽门螺杆菌的作用,去除胃肠疾病患者体内的致病菌,另一方面还能有效地抑制此病患者胃酸的过度分泌,防止其胃肠道内的炎症反应加重。
3.3 阿莫西林与羧甲半胱氨酸类药物联用
临床上常将阿莫西林与羧甲半胱氨酸类药物联用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治疗。羧甲半胱氨酸类药物属于祛痰药,可有效地减少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支气管内黏液的分泌,降低其痰液的黏稠度。研究发现,羧甲半胱氨酸类药物可促使阿莫西林通过患者体内的血气屏障,使其血液中阿莫西林的浓度升高,从而发挥抗菌、消炎的作用。
3.4 阿莫西林与蒙脱石散联用
临床上常联用阿莫西林和蒙脱石散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腹泻。阿莫西林可有效地抑制此病患儿胃肠道内致病菌的活性。蒙脱石散具有层纹状的结构及非均匀性的电荷分布,对消化道内的病毒、病菌及由病毒、病菌生成的毒素具有固定、抑制的作用,并可覆盖急性感染性腹泻患儿的消化道黏膜,与其黏液糖蛋白相结合,从质和量两方面修复其消化道黏膜的屏障作用。
4 阿莫西林所致的不良反应
随着阿莫西林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患者在使用此药期间出现了不良反应。过敏反应、神经系统损伤、消化系统损伤、泌尿系统损伤是使用阿莫西林进行治疗的患者较为常见的不良反应。阿莫西林在灭杀致病菌的同时,可进入到正常细胞里,从而对人体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影响正常细胞的功能。
4.1 阿莫西林所致的过敏反应
以荨麻疹、皮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过敏反应是使用阿莫西林进行治疗的患者较为常见的不良反应。出现此类不良反应的患者可伴有发热、皮肤瘙痒、疼痛甚至剥脱性皮炎等症状。研究发现,阿莫西林所致过敏反应大体发生在患者用药后的3~30min内,且具有起病急、病情进展快的特点。因此,临床上在为患者使用阿莫西林进行治疗前,应仔细询问其是否存在对阿莫西林的过敏史,并对其进行青霉素过敏试验。患者用药后,应对其进行监护,以防其发生意外。
4.2 阿莫西林所致的肾功能损伤
由阿莫西林引起的肾功能损伤多发生于年龄>50岁的中老年患者中。阿莫西林进入人体后,约有30%的药物经肝脏代谢,其余约70%的药物经肾脏代谢,然后随尿液一同排出体外。阿莫西林能进入肾脏细胞从而发挥作用,因此可损伤患者的肾脏细胞,进而损伤其肾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的肾功能逐渐减退。如果此类患者使用过量的阿莫西林进行治疗,可增加其肾脏的负担,使药物排出体外的速度减慢,在其尿液中可形成固体结晶物,固体结晶物可堵塞其尿道,使其尿道发生破裂、出血,进而导致其出现尿血、肾绞痛等症状[5]。因此,临床上应根据中老年患者的身体状况为其使用合适剂量的阿莫西林进行治疗。
4.3 阿莫西林所致的消化系统不良反应
研究发现,有的患者在服用阿莫西林24h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腹泻甚至假膜性结肠炎等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患者在治疗期间或治疗后若出现较为严重的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应立即为其停药。
4.4 阿莫西林所致的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研究发现,既往无精神疾病史的患者在长期使用阿莫西林进行治疗期间易出现焦虑、失眠、头晕、抑郁甚至莫名兴奋等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的出现可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工作及生活。当使用阿莫西林进行治疗的患者出现上述不良反应时,应立即为其停药[6]。
5 讨论
阿莫西林的临床应用范围较广,其杀菌的作用较强,可有效地治疗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伤寒等疾病。患者在使用阿莫西林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易出现较多的不良反应。因此,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合理使用阿莫西林进行治疗,在其用药期间要对其进行监护。患者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进行处理,以确保其用药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