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究

2018-04-14毕玉香

神州·下旬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高中数学

毕玉香

摘要:自主学习能力,从狭义的范围来看,是高中生自发性的积极主动探究数学知识,可在脱离教师的敦促下,结合已知的数学内容,联系实际展开的数学思维拓展,其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所能掌握的知识深度与广度,是自主学习能力的体现,从广义的范围来看,高中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除了基础的知识掌握,与书面的含义理解外,还能够根据个人阅历与网络资源,搜集关于知识点的周边信息,能够以辩证思维看待数学,可在课堂的进程中,不由自主的习惯性将数学知识迁移到实际问题当中,得到利用与延伸,从高中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可体现出其未来的发展态势,不仅使得高中时期的学生能够主动面对知识困惑,破解重点难点,同时对学生终身有益,值得研究探讨。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引言: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自主认知与自主意识,然而在数学枯燥复杂的知识堆积下,依然摸不着头脑,惯于等候教师的指引,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高中生期盼教师“划重点”,导致学习的自主积极性不高,按部就班的根据教师指明的方向去学习,而不是根据自身的基础水平去填补,集体中的数学成绩参差不齐成为常态,学生的思维被束缚在狭隘的空间中,对数学的理解较为单一,为培养高中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需一改往日课堂的呆板化,辅以新鲜元素梳理数学的知识脉络,让学生以宏观的角度展望数学,从而在自主学习中循序提高各项能力。

一、抛出疑问引发自主思考

数学中问题是知识的精髓所在,验证数学的内容有没有学透彻,就抛出相应的问题进行探讨,教师应注意根据学生的基础能力与喜好创设,契合学生理解范畴的问题,避免问题超乎学生的认知,导致的数学畏难心理,影响学生自主能力的发挥,同时高中的数学问题应紧贴教材的要求,所谓“万变不离其宗”,问题的设计应有明确的目的性1,学生能够在问题的破解中获得什么,在问题的解决后提高什么,这些都是问题抛出之前既定的目标,由浅入深的问题,可让学生从一开始的脱口而出,到后期逐步的自我满足,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得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独立的思考,根据问题的阶梯化,顺藤摸瓜的掌握数学的内涵,是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主要途径,教师应在课堂上预留时间,让学生畅所欲言的回答问题,阐述对于问题不同于他人的独立观点,借此契机发散思维,以问而思,让学生享受问题闯关的过程,是自主学习能力养成的必要关键点。例如:教授“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时,先抛出通俗易懂的问题“1+2+3+?”想必任何一个高中生都能直接回答,那么在跟进问题“1+2+3+4+5+6=?”这时有一些反应快的学生抢答,反应慢的学生暗自懊悔,在课堂上争先恐后的参与互动,这时课堂的热情高涨,教师提出看似简单的问题“1+2+3+4…+100=?”在课堂上以数学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在计算中,学生自然而然的想到“如此有意思的数学问题,难道没有规律可循吗?”在学生提出质疑后教师随机导入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定义,从始至终没有直截了当的展开知识点的铺陈,由学生的自主牵引推动课程的进展,而教师却一直掌控者课堂的时间分配,既让学生自主掌握了知识,又有效的利用了课堂时间,可谓一举多得。

二、同类整理搭建自主空间

数学知识之间具有串联性,某些章节互通联系,可代入到同一个问题当中糅合成开放性的命题,因此,在數学的学习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知识同类与异类的划分是必要环节2,高中生面对数学知识,在学习时容易片面化的理解,仅针对一方面的数学内容去思考,缺乏宏观的认知,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内容的整合,细致化的疏通关节阻碍,以便后期知识的融会贯通。例如:教学“圆锥曲线”这一章时,学到的“抛物线”、“圆”等看似各自为政,实则内里相连,教师可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同类性直观的构成图示,以思维导图的方式让学生统筹圆锥曲线的问题,从其中找到遗漏的部分及时消化,以更多的角度看待圆与曲线,提供思维创新的契机。

三、新旧串联激发自主潜能

数学的新知识导入,是数学不断推进的必要活动,照本宣科的数学内容直接导入,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不利于自主潜能的发挥,可结合已知的数学元素,连接新的内容,这也与同类知识串联有异曲同工之妙3,例如:教学“利用函数导数判断函数单调性”时,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函数的单调性判断方法,可先回顾函数导数的相关内容,画出简易的函数曲线图,从中摸索到函数单调性的具体应用办法,在学生由大致的模糊轮廓逐渐清晰化、明朗化理解了函数的导数到单调性的转化后,可结合生活案例,巩固认知,让学生的自主潜能获得激发,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自主感知数学魅力。

四、合作学习推动自主进展

自主学习在面对数学较为繁复的问题时,由于一些障碍难以突破,反而浪费研究的时间,教师可利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由各自的优势集思广益的进行同一个问题的思考4,拓展知识层面获得更加广泛的认知空间,例如:教学“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时,可搜集关于图形制作的元素,让学生合作进行手动实践,不同的学生呈现的作品不同,在操作中根据别人的思路能够突发奇想,感受到自主学习的成就感,相较于教师滔滔不绝的口头描述,或是单调的个人操作展示,合作学习更能推动自主学习能力的进步,以简化繁的消弭数学的难点,寓教于乐完成课堂任务。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教学想要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应从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自主意识,让学生有机会抒发自主的思维能力,实现高中生在数学方面的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晓东.浅谈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及可行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3(2):104-105.

[2]王德先.基于新课程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方法[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3):236-237.

[3]王金山.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自主学习教学研究[J].新课程学习,2012(12):1324-1325.

[4]程祥旗.谈谈如何启发学生的思维[J].中学数学教学,2014(5):263-264.

猜你喜欢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高中数学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性别差异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论形成性评价与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