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九年级思想品德课的有效复习

2018-04-14王春红

神州·下旬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化繁为简

王春红

随着中考改革的不断发展,思想品德学科考试越来越重视能力立意,它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形成熟练的思维、解题的方法与技巧,从而有效的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适应这一变化,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有效的课堂复习,以便让学生在中考时获得优异的成绩,是备考的关键。下面本人将课堂教学中探索与尝试的心得体会与大家进行交流,供大家参考。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是有效复习的前提

进入复习首先要制定复习计划。首先要明确复习的内容、重难点;其次是复习时间的分配;最后选择适当的方式和方法,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对自己即将进行的复习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方能事半功倍。

二、优化课堂教学,上好复习课,是有效复习的關键

政治课虽然是中考学科,但毕竟只有50分,学生在政治学科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十分有限,这就要求我们每位教师要惜时如金,在课堂上下功夫,向45分钟要质量,真正做到“有效”复习。在复习课中,我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充分利用课前展示环节,注重知识衔接

课前展示环节,我针对前面学过的知识中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设计了选择题和判断题来考察学生。

如选择题“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

A、集体经济 B、公有制

C、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 D、国有经济

学生如果没有仔细审题,就会把B和C混淆,这也是考试中经常出现的问题,通过训练加深学生对于易混知识点的辨析。课前展示的习题不在多,贵在精,既要注重能力培养,又要与本节课的知识点紧密联系,提高课堂复习的有效性。

2、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进行复习,分清主次,抓住重点

在复习中,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要求,做到抓重点、带一般,重点问题要重点讲,重点练,舍得花时间,切忌胡子眉毛一把抓,不分主次,平均用力。

3、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复习课上教师讲得多,讲得快,学生被动听,机械记,久而久之,学生感觉很枯燥、乏味,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思想僵化,应变能力差,课堂效率不高。复习课应努力创设一些情境,列举一些现实材料,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式去联系社会热点问题,像“两会”、“中共十九大”等,把理论知识渗透到材料中,这样既可以增加学习的主动性,又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并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教师要注意启发和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真正参与到复习的过程中来。复习课上我设置了一个“我的发现”的环节,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分别找出复习中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如(1)易错知识点(答案呈现不完整,不准确)、(2)易混知识点、(3)错别字、(4)一题多问,并且通过小组讨论找到解决的方法。这些问题是大多数学生在复习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也是考试时经常出现丢分的地方,以往如果只是老师一味强调这些问题,学生并不在意,还是会反复出现错误,这说明学生没有真正的听进去,而且印象也很模糊。现在,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归纳自己复习中存在的问题,不仅是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还能让学生对自己学习情况有一个清楚地认识,认识到自己到底哪些地方还存在不足。比如学生经常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这两个知识点混淆,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发现对待易混淆知识点一是要把答案和题目放在一起记忆,再加上理解,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二是学生想出对比记忆法(易混淆知识点放在一起对比记忆,找共同点和不同点,来加深印象),归类记忆法,如“根本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就很适用这种方法,效果不错。

又如复习“我们的共同理想”时,学生对于“理想的实现需要艰苦奋斗”的记忆总是出现错误,因为题量偏大,学生总有逃避和偷懒的心理,不爱背。针对此类问题,学生找到了解决方法:先分层次记忆,再找到每点中的关键词进行记忆,化繁为简,这样记忆就轻松不少,效果也不错。

错别字,一直是困扰学生的一个“老问题”,即使强调很多次,还是会出现问题。例如:依法治国的“治”、共同富裕的“裕”、翻一番的“番”等。学生找到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一是勤动手书写,笔头记忆要比口头记忆效果好,二是可以加进一些理解或想象,例如,可以把共同富裕的“裕”分开,变成“丰衣足食”来记忆,这种方法既生动,又形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记忆效果也被强化了。

“一题多问”也是学生最容易出现的错误,即一个问题有多种问法,或是题干和答案位置互换,这样一来,学生就不知所措了,经常出现答错题的现象。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自己归纳哪些问题可以出现“一题多问”的变式,对于各种问法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4、精讲精练、重点突出、注重学法指导,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复习课教师应该突出重点,集中精力解决学生困惑的问题和难点,精讲精练,习题的选择非常重要,习题讲评也是有效复习的关键。教师针对学生出现的共性问题要注意学法的指导。例如我对材料分析题答题方法的指导,其一是认真审题,理解题意;其二是明确要求、找准结合点;其三是理清思路,正确答题;其四针对开放性试题,还要做到“从学习生活入手,从思想行动提高,抓住关键,言之有物”。通过反复的训练,让学生明确了答题的思路,掌握答题的方法、技巧,学会“举一反三”,最大限度的避免出现错误,从而提高了有效复习的效率。

5、要求学生在复习中备好错题本。

错题本就是学生把自己做过的错题搜集起来并分类:①属于知识点呈现错误;②审题失误;③理解错误;④书写错误等等,并加上自己的评语,以避免再次出现此类问题。

三、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中下游学生

复习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教学中要体现“因材施教、分类推进”的原则,顾全上、中、差的学生,关爱每一个孩子,课堂上如果时间不够,就一对一进行课下辅导和检测,增强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课的课堂,是一片需要开垦的土地,只要我们善于思考、勤于实践、愿意付出自己的时间、精力和辛勤的汗水,就一定会迎来丰收的喜悦!

猜你喜欢

化繁为简
让数学课堂充满数学思想
解读菲利普·斯塔克作品中设计思维与方法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化繁为简的几种策略
多路径:让课堂教学更直观
抓课堂之根本,促素养之养成
让数形结合浸润数学课堂
浅析化学计算中的“化繁为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