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信息技术“以用促学”的教学方式

2018-04-14乔家蕾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小学信息技术

乔家蕾

【摘 要】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然而小学生的注意力难以持久,往往不能对事物保持长久的兴趣。而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以用促学”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升信息技术学习的趣味性、实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保持长时间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提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效果。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学;以用促学;小学信息技术

现阶段,我国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依然存在填鸭式教学现象,这和现代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要求不相符,无法充分发挥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价值和教学作用。填鸭式的教学信息技术教学虽然也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但学生往往学的快,忘的也快,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失去兴趣,更谈不上“学以致用”。因此,作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一定要转变教学理念,采用“以用促学”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知识,通过面向实际应用开展教学,激活课堂氛围,赋予小学信息课堂更强的生命力。本文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必须做到“以用促学,学以致用”,只有让学生在应用中学习,为应用而学,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

一、围绕“用”制定教学环节

信息技术课程的实用性较强,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明白“教什么”是“怎么教”的基础,要围绕“用”来制定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用”信息技术知识的过程中,深深体会到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如果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与“用”脱离,那么相应的学习将成为孤立的学习,学生容易觉得索然无味,缺乏学习积极性。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明白每种信息技术工具的价值,掌握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方法。例如,在教学《初识机器人》一课时,教师制定这样的教学环节:首先让学生认识机器人,了解机器人的定义和起源的基础上,给学生展示当前生活中常见的机器人实物,如扫地机器人,引导学生探究扫地机器人基本特征。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轮流使用扫地机器人完成清扫教室中某块区域的任务,让学生在使用扫地机器人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亲身体会机器人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促使学生形成对机器人的感性认知,然后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针对机器人的特征及发展趋势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掌握机器人的基本特征及发展趋势。

二、围绕“用”引入教学内容

不同的导入方式可以赋予相同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效果。因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围绕“用”来导入教学内容,赋予课堂更强的生命力,激活复习课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智能导航—卫星定位导航》这一课的教学为例,这节课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卫星定位工作原理,掌握卫星定位导航的应用,可通过卫星定位导航应用规划路线,确定位置等。因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应用场景:同学们,你们有和爸妈去过外地旅游吗?你们是怎么到达旅游目的地的?如何确定路线呢?利用了什么工具?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的发表意见。此时,教師提出任务。

教师:“如果周末去博物馆游览,请大家研究一下,怎么走最方便?”

学生:“这个简单,用手机导航一下就可以了。”

教师:“是的,现在用手机导航非常方便,请大家回去用手机导航找出去博物馆的最佳路线,现在我们来学习一下什么是卫星导航仪。”

通过结合实际应用引入教学内容,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一个生活化的课题,受到学生们的喜爱,学习也变得更加轻松有趣了。

三、围绕“用”设计学习任务

“以用促学”教学方式主要实现途径就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具体的情境任务。以任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高年级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的“以用促学”教学方式运用频率较高,这种教学方式,直奔主题,直达学生的思维最近发展区。以任务的形式将知识呈现在学习眼前,引导学生结合已学知识探究新知。围绕“用”创设生动、直观的任务情境,在其中融入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为学生构建一个自由探索,合作探究的学习平台,有效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实践,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求知欲。任务的设计是“以用促学”教学方式为核心,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遵循趣味性、挑战性原则,激发学生执行任务的冲动。因此,在实际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实际生活来设计学习任务,借助生动、有趣、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产生“跳”的欲望,同时设计的任务还需让学生“跳”起来后可以够得到目标,这样一来,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会产生跃跃欲试的冲动。以《初识机器人》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游戏任务,带领学生用无人机进行投篮比赛,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操控无人机将篮球投入篮筐中,谁投的多就算胜出。这种具有挑战性的趣味任务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可以充分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学习任务加深学生对机器人的了解,明白操控机器人的不同方法,提高学生对机器人知识的学习热情。又如,在教学《机器人的行走》一课时,可以要求学生完成编写一段程序,让机器人沿线追踪是指学生机器人从比赛场地中的起始区出发,在一定时间内沿着指定轨道到达停止区,看看谁的机器人用时最短,通过这样的比赛活动增强学生的好胜心,更好地学会在系统设置中添加灰度传感器,学会设置灰度传感器,学会设置单分支控制控件,掌握编写机器人沿轨迹线行走的程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快乐,深刻掌握所学机器人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综上所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要求学生学会通过计算机和网络获取信息,学会运用信息技术处理基本的学习和生活问题,围绕实际应用开展制定教学环节,引入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采用“以用促学” 教学方式有效促进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让学生持续保持较高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信息技术学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福君.浅谈信息技术课“学以致用”的五环节[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7(1):42-43.

[2]沈学芳.小学高年级信息技术“以用促学”教学方式初探[J].中小学电教,2017(6):64-65.

[3]谢雪芳.以用促学,学以致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点滴[J].教育与信息化,2011(1).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教学小学信息技术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研究
根据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特点进行有效评课
高职院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革新的探索与研究
浅谈创客教育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研究
运用“分层教学”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