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及教育策略
2018-04-13杨淑英
摘 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农村地区的劳动力也开始逐步的转移,农村青壮年到外地打工的情况越来越多,导致很多孩子都交由亲戚及老人代为抚养,使得“留守儿童”这一群体得以出现。在现阶段,留守儿童也成了各个地区基础教育当中的一大盲点,引发了较多的教育问题,比如厌学、辍学,严重的还会失学、犯罪等。因此,本文将对其当前的现状加以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教育策略,希望可以对教育工作的开展产生积极意义。
关键词:留守儿童;现状;教育策略
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在生活、学习等方面严重缺乏照顾、行为上也缺少他人的有效管束,长时间之后,就会对生活及学习降低自信,使学业成绩差、不良行为较多、厌学情绪严重等问题得以发展。因此,针对于这一现象,无论是社会、家庭,还是学校都应加以足够的重视,并要针对其当前的现状,制定出相关的教育策略,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发挥教育作用,并对其健康成长及正面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一、 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
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父母由于长期在外打工,并没有多余的时间、精力、条件等自己照顾孩子,大部分的孩子都是由年老的外祖父母、祖父母等代由照看,也有小部分的孩子是由亲戚、邻居等照顾的。
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这些代为照看的监管人大部分都难以兼顾到留守儿童的教育情况,还有的压根抱有着一种不管不顾的态度,导致学生在学习及行为上严重缺乏管束力,使其逐渐放弃自己。另外,由于留守儿童长期得不到父母的约束及陪伴,缺少一个较好的生活及学习环境,在学校中的学业成绩普遍偏低,以导致其逐步形成消极心态,出现逃课、逃学等诸多不良现象,对其学习、成长及发展等产生了非常不好的影响。
二、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策略探究
(一) 完善家教环境,强化育人水平
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父母由于长期在外打工,大多数的都会交由祖父母,或者其他的一些亲属代为照顾,被人们称之为“隔代教育”。但是由于“临时监管人”在教育程度上存在着一定的限制,并要参与到生产劳动当中,实在是没有多余的时间及精力管束留守儿童的行为及学习,不是放任自流,就是过度溺爱,只是照顾其吃饱穿暖即可,对其的发展及成长往往抱有着一个忽视的态度。这一现状,为学校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非常大的难度。
首先,学校应以学期为单位,定期的展开家长或者监管人会议,对留守儿童在校期间的一些行为表现、学习情况等进行反馈及交流,并提出一些有效的针对性意见及建议等。同时,也应通过讲座的形式来对监护人们开展培训,为其传授一些教育方法、教育方式等。其次,学校也应与其家长保持着一个密切的联系,获取其的帮助及支持。要求父母定期的以书信、电话等方式加以情感方面的沟通及交流等,并对其的微小进步进行鼓励,同时,也可以为其寄一些书籍、小礼物等,使其可以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在节假日时,也应建议家长们与子女回家团圆,使其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所在。
(二) 增强社会联系,关注留守儿童
对于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教育工作,仅仅依赖于学校这一方面是不够的,因此,也应获取到社会的共同关注、积极配合等,并要对其建立一套完善的监护及教育体系。
第一,应严格的强化对于游戏厅、网吧、歌厅等娱乐场所的监管力度,杜绝学生的进入。第二,也应有目的、有意识地增强政策所具有的指导作用,保障留守儿童这一群体在社会当中不会受到任何的歧视、偏见等。同时,也应保证其顺利地完成九年制的义务教育,享受公正、平等的教育权利及资源。第三,也应有效地加强农村地区的文化建设,为留守儿童这一群体构建一个较好的社会风气及文化氛围,从而使其在这一环境条件下受到积极的感染及熏陶,对其的健康发展产生正面影响。对留守儿童所实施的教育工作,往往是一项艰巨且现实的系统性工程,所以,社会一定要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学校教育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撑,以为其的健康成长产生正面的意义。
(三) 发挥主导作用,加强教育管理
学校是为留守儿童这一群体实施教育的主要阵地,因此,在这一过程当中,一定要将自身的主导作用有效的突显出来,并要担负起自身的责任,加强对其的教育管理,保障留守儿童得到更加优质、健康的教育。
首先,教师作为学生校园生活中接触最为密切的一个群体,一定要对留守儿童多多的加以关心,无论是在思想变化、学习,还是生活上,都要对其加以情感方面的投入,以通过感情来对其进行感化,弥补其在家庭当中的缺失。其次,学校也应对留守儿童构建一个专项档案,其中包含了父母工作的地址、联系方式、家庭现状、学生临时监管人的电话等等。同时,也可以开通亲情热线,强化家长、学生以及教师间的交流及联系。最后,学校也应最大化地发挥出自身的组织作用,多多的开展一些课外活动、主题班会、实践活动、义务劳动等,使留守儿童可以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到来自于集体的温暖,从而有效地强化其的自信心及合作精神,减轻其心理负担,使其获得更加快乐、健康的成长,为将来的发展创建基础条件。
综上所述,从当前的社会现状上看,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成长及发展情况已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性关注,只有在全社会的一起努力下,对其加以有效的关爱,才能够使其感受到更多的温暖,以获取到更加正面、全面的发展。学校在这一过程中,也应担负起自身的相应責任,并通过多种途径及方法,来使其情绪健康、行为协调、意志健全等,以在将来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优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段会杰.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因素分析与优化[N].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34(09):80-81.
[2]屈银燕.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其成因分析[J].河南科技,2014(04):265.
[3]任玉梅.用爱心播撒阳光——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和学校应对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4(03):9.
作者简介:
杨淑英,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会宁县回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