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肺炎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模式的综合效果评价

2018-04-13邵莲涛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0期
关键词:新生儿肺炎

邵莲涛

【摘要】 目的 综合分析新生儿肺炎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10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100位家长), 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 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的平均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复发率以及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人员满意率。结果 实验组患儿平均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复发率为4.0%, 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的2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人员满意率为98.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肺炎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模式的综合效果显著。

【关键词】 新生儿肺炎;人性化护理模式;综合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10.098

新生儿肺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临床疾病, 具有较高发病率[1]。新生儿肺炎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呼吸困难;咳嗽;肺部湿啰音[2]。肺炎病发于新生儿会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患儿的生命健康安全, 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做好临床护理工作, 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 从而改善患儿的预后效果。本文将综合分析新生儿肺炎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模式的效果, 为护理肺炎患儿提供正确的护理方向。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11月~2017年6月收治的10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100位家长)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①均在患儿家属知情下参与本次研究;②入组患儿均确诊为肺炎者。排除标准:①中途退出本次研究者;

②合并严重心肾功能障碍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50例。实验组中男35例、女15例;平均年龄(10.65±2.01)d, 平均体质量(2.29±0.31)kg。对照组中男34例、女16例;平均年龄(10.70±2.02)d, 平均体质量(2.31±0.34)kg。

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患儿应用常规护理模式, 提供止喘和抗炎等常规护理, 定时监测患儿的基本生命体征, 提供针对性的用药护理。

1. 2. 2 实验组 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 具体表现如下。①心理护理:新生儿患病之后, 患儿家长一般都会变得敏感。此时, 护理人员要针对患儿家长的心理特点及时给予心理护理, 向患儿家长详细说明疾病发生机制, 主动回答患儿家长的相关疑问, 及时开展护理干预工作, 取得患儿家长的信任。除此之外, 护理人员能够通过情绪感染方式来影响肺炎患儿, 声音要温柔, 适当抚摸患儿, 减轻患儿的不适感, 顺利进行整个护理和治疗工作。②病情护理:在开展基础病情护理工作过程中, 护理人员要确保护患儿呼吸畅通, 促进患儿能够有效呼气、换气, 定期检查患儿的呼吸道, 一旦有分泌物堵塞患儿气道时, 护理人员可以采取翻身和拍背等方式清除分泌物。③环境、饮食护理:为患儿营造一个温馨且舒适的病房环境 , 将病房布置成卡通房间;由于患儿受病情影响, 所以食欲不佳, 部分患儿甚至出现抵触情况, 因此对于病情不太严重的患儿, 饮食过程中以母乳为主, 以少吃多餐为基础原则, 避免吐奶情况出现, 及时补充维生素和水;对于病情较为严重患儿, 需要及时补充脂肪乳和氨基酸等营养成分, 保证患儿能够健康成长。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的平均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复发率以及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人员满意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儿平均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比较 实验组患儿平均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 差異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儿复发率、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人员满意率比较

实验组患儿复发率为4.0%,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人员满意率为98.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现阶段来看, 常规护理干预方式对肺炎患儿加以护理能够起到一定效果, 但是此种方式无法达到理想效果[3-5]。在常规护理模式上加强人性化护理模式能够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 将患儿的需求以及患儿家长的需求放在首位, 加强与患儿家属的沟通和交流, 以期配合医生加强相应治疗。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儿平均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复发率为4.0%,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人员满意率为98.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进行对症护理能够确保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 与此同时及时给患儿家属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能够不断稳定其心理状态, 从而正常的喂养患儿, 最终显著缩短患儿的平均体温恢复正常时间。除此之外, 开展人性化护理工作, 能够加强护理人员对新生儿基础疾病的认识, 显著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6-9]。在人性化护理过程中 , 护理人员对环境加以改善, 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等, 能够保持患儿轻松的情绪, 降低哭闹发生率[10]。

综上所述, 新生儿肺炎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模式的综合效果显著, 显著提高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人员满意率、降低患儿复发率, 缩短患儿平均体温恢复正常时间。

参考文献

[1] 王明.新生儿肺炎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模式的综合效果分析.世界临床医学, 2017, 11(20):160.

[2] 张薇薇.新生儿肺炎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模式的综合效果分析.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6, 16(8):69-71.

[3] 沈静.新生儿肺炎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模式的综合效果分析.河南医学研究, 2015, 10(7):150-151.

[4] 殷慧文, 刘春芳.新生儿肺炎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模式的综合效果分析.母婴世界, 2016, 15(18):163.

[5] 周旭.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综合效果研究.四川医学, 2012, 33(5):911-912.

[6] 王佳丽.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7, 36(10):1374-1377.

[7] 何丽珍.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46例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综合效果观察. 基层医学论坛, 2015(12):1690-1691.

[8] 武如葵. 新生儿肺炎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模式的综合效果分析. 大家健康, 2014(2):337.

[9] 周玲.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4(8):96-97.

[10] 何艳华. 新生儿肺炎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模式的综合效果观察要求. 大家健康, 2015(3):205.

[收稿日期:2017-12-14]

猜你喜欢

新生儿肺炎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炎合并I型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
氨溴索对新生儿肺炎炎症介质及肺血流指标的影响研究
氨溴索治疗新生儿肺炎80例临床分析
自制叩背器在新生儿肺炎的临床应用和疗效观察
浅析新生儿肺炎生理病理结构实施精心护理方案的效果
氨溴索与普米克令舒联合雾化治疗新生儿肺炎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沐舒坦治疗重症新生儿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雾化吸入结合静脉滴注沐舒坦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疗效(1)
雾化吸入结合静脉滴注沐舒坦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疗效
新生儿肺炎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