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专业生产班组的安全文化建设
2018-04-13林培亮张扬帆
林培亮,张扬帆
(汕头供电局,广东 汕头 515041)
0 引言
安全生产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更是电力企业的生命线。电力企业是技术密集型企业,企业内部各专业关联性强,生产流程环环相扣,而一线生产班组是电力企业生产中最小的职能单位,担负着电力企业生产的基本活动,是电力企业各项工作的落脚点。新形势下,各项规章制度的要求日趋规范,各种考核的要求日趋严格,要实现安全生产,加强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尤为重要。要搞好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就要注重日常工作的每个细节。细节决定安全工作的成败。
1 以现场工作为重心构建班组安全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企业的班组文化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班组安全生产关键点在于要创建属于班组自己的安全文化,形成班组日常工作的良好习惯。继电保护专业的工作稍有差错,就可能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影响,给电网设备和人民生活带来损失。因此,继电保护工作者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肩负着重大的责任。这就要求继电保护工作者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的工作习惯是在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中形成的。健全的日常工作行为规范在班组安全生产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某变电管理所继保班依据《继电保护检验工作流程》《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继电保护管理细则》,并结合实际编写该继保班《现场作业规范》,规定了现场工作必须做什么、不得做什么、应该怎么做,规范了工作人员的现场作业行为,以形成人员严谨细致的良好工作习惯。这样就形成了班组独特的安全行为规范,创建了班组的安全文化,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2 融安全于日常工作和培训
2.1 建立、完善基础资料管理
电网的迅速发展,对继保专业一线生产班组的资料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二次回路及接线会随设计人员、施工队伍的不同而有差异;保护功能的配置会随一次设备的容量、系统作用的不同而迥异,不同班组的验收以及资料收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都对班组安全生产带来极大的挑战。该变电管理所继保班针对继电保护的专业特点,本着全面、细致的原则,重点对盘柜端子箱及二次回路接线安装验收、继电保护装置版本、电流电压变比及二次回路验收等资料进行收集管理,以此编写了《验收资料模板》;对技改、扩建以及新建工程的资料进行详尽收集,为以后的安全生产打下扎实的基础。
2.2 发挥好理念先导作用
安全意识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无论是班组长还是班员,只有真正树立安全意识,才会有行为安全;只有行为安全,才能真正做到生产安全。如何树立安全意识,发挥好安全理念的先导作用,使每个班员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根本性改变,是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安全生产涉及班员的切身利益,只有提高每个人的认识,使其工作态度由消极转变为积极,主动做好日常工作的每个细节,才能使安全生产长治久安。尤其班组长在日常工作中必须以身作则,时刻敲响安全警钟。
长时间的工作可能会使班员对安全趋于麻木,班组管理者的政治敏感性和安全敏感性必须及时传递给每个班员:在工前会上,必须对现场的风险点进行讨论,明确关键风险点所在;在关键时刻给予提醒(比如风险发布、重要线路运维或者重要场所的供电等);无论是在班组还是在现场,都要时刻灌输安全风险意识。
2.3 技术培训与安全培训相结合
班组技术培训工作开展得好与不好,将直接决定班组人员技能的高低,更关系到班组的生产能否安全。但仅提高技术技能,不一定能确保生产安全。虽然提高技术技能可以让生产人员更好地进行工作,但它和安全意识是两码事,在做好班组技术培训的同时,必须做好安全培训。该变电管理所继保班坚持每月一讲,针对现场事例和班员需求进行技术培训,同时结合网、省公司相关的事故简报进行分析,这样既提高了技术技能,又融合了安全意识培训和现场风险辨识,确保了生产安全。
3 结束语
经过一段时间的安全文化建设,班组成员的安全意识有了极大的提高。如在保护装置定检后检查电流回路是否正常时,都能做到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电流回路的电阻是否正常、三相是否平衡;对各级部门下发的事故通报都能主动学习,并查找自身是否存在类似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安全意识和安全文化已经成为一种氛围,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已初见成效。这些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经验也为其他变电所提供了参考。
1 张 东,江玉荣.电力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参考[J].电力安全技术,2012,14(10):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