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研究的热点领域与主题演进
——基于CNKI(1992—2017年)的文献计量与知识图谱分析
2018-04-13张笑予
张笑予,冯 东
(1.宝鸡文理学院 教育学院,宝鸡 721013;2.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西安 710062)
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坚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学界称之为“双一流”建设。“双一流”建设是继“211工程”“985工程”和“2011计划”之后,国家启动的第4项国家级高等教育工程。业界专家认为,“双一流”建设是中国大学积蓄力量冲击国际前沿的“冲锋号”,也是今后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中心议题之一,将影响未来半个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1]1-6。因此,系统梳理“双一流”研究的基本状况,明确其研究主题并预判其发展趋势,对“双一流”研究的持续深入与“双一流”建设的有效开展都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在学科的发展过程中,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分析,是研究者了解学科发展脉络,探寻学科发展规律和完善学科理论体系的必经之路[2]。传统的文献综述类研究主要采用定性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受研究者学术立场差异和研究资料数量多少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往往致使研究结论难以得到重复验证,甚至研究结果有失公允。当前,国际上正以一种新兴的、具有强劲发展态势的知识图谱可视化技术深度挖掘数据资源,系统、形象地展示某一研究领域的基本发展态势和热点。据文献检索发现,目前采用知识图谱研究方法,以一流大学为主题的文献综述1篇,以一流学科为主题的文献综述1篇,未发现以“双一流”为主题的文献综述。因此,本文运用知识图谱可视化软件,将1992—2017年以“双一流”为主题的核心期刊文献进行科学计量分析和知识图谱可视化研究,以期对我国近26年的“双一流”研究有一个比较科学、直观的认识,为今后相关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些许借鉴和参考。
一、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1.数据时间截取
1992年8月26日,国务院第111次常务会议纪要明确提出,原则上同意教委和有关部门提出的要面向21世纪,重点办好一批(100所)高等院校的“211工程”规划意见。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了《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至此,国家层面的“双一流”建设从规划(1992年)走向确立(2017年),因此,本研究的文献时间截取为1992—2017年。
2.数据来源选取
根据Bradford文献离散规律,某一专业领域的核心期刊文献基本涵盖了该领域的总体状况[3]。进入CNKI数据库“期刊”高级检索界面,以“双一流”“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为篇名词,逻辑关系“或者”,词频不限,精确查找,时间限定为1992—2017年,来源类别限定为核心期刊和CSSCI来源刊,共检索到论文1 214篇,操作时间为2017年11月8日。剔除征稿通知等非学术类论文,获取有效论文1 141篇。选中目标文献,以题录的形式对数据进行打包下载,以Endnote和Refworks格式分别导出并保存,作为研究的数据源。
(二)研究方法
科学知识图谱是以知识域为对象,显示科学知识的结构关系与发展进程的一种图像。它既是可视化的知识图形,又是序列化的知识谱系,具有“图”和“谱”的双重性质与特征,可将一个知识领域的知识群或知识单元之间的网络、结构、互动、交叉、演化或衍生等诸多隐含的复杂关系集中展现在一幅知识图谱上,具有“一图谱春秋,一图胜万言”的功能[4]。就知识图谱分析而言,一般以文献的作者、关键词、引文等题录信息为数据源,运用引文分析法、词频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法、多元统计分析法来揭示某一领域的研究主题、知识结构、前沿趋势和演进规律[5]。因此,本文以年度论文数、核心研究者、核心研究机构、高频关键词等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Ucinet 3.0、CiteSpace 5.1.R8等可视化分析软件,探究“双一流”研究的基本态势、热点领域和主题演进。
二、“双一流”研究的文献分布及核心研究力量分析
(一)核心文献的年度分布态势
文献数量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该学科的理论水平和发展速度。由知网检索可见,“双一流”研究的学术论文最早出现在1993年,2015年后高水平论文数量激增(如图1)。
图1 文献年度分布情况
由图1可知,我国“双一流”研究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2003年形成第一个研究高峰,2015年后研究成果数量激增。总体来看,具体又可将“双一流”研究分为3个时间段:(1)萌芽期(1992—1999年)。这一时期研究成果数量极少,增长趋势不明显。(2)探索期(2000—2014年)。这一时期,文献的年度数量呈现较快增长趋势,在2003年前后达到峰值,其主要原因是受“211工程”和“985工程”的政策影响,尤其是经费支持、政策指引和舆论导向的正向激励。2005—2014年,文献数量回归平稳且10年间波动不大,“双一流”研究进入探索积淀期。(3)发展期(2015年至今)。《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印发后,“双一流”成为社会和学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高水平研究成果数量激增,2016年北大核心及CSSCI论文数量达到194篇,2017年则高达218篇(中国知网2017年11月8日数据)。预计在高等教育强国战略指引和高校“双一流”建设实践的双重驱动下,“双一流”研究将进入更具活力的发展期。
(二)核心研究力量分布状况及成因分析
1.核心研究者基本态势分析
2.核心研究者合著网络分析
为更清晰、更直观地反映“双一流”研究领域核心研究者的合著状况,运用Ucinet 3.0的NetDraw功能绘制81位核心研究者合著网络图谱(如图2),并计算出合著网络密度为0.031 7。
图2 81位核心作者合著网络图谱
图2中正方形节点代表“双一流”研究的核心作者,左边小正方形代表合著频次为零的作者,右侧有连线的节点代表有合著现象的作者,节点间连线的粗细代表联系频度的强弱。由图2可见,图谱中各节点密度较小,节点间联系较为稀疏。究其原因,由于“双一流”研究还处于发展时期,多数研究者对该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兼受单位差异和地域限制等客观因素影响,导致研究者的合著率极低(合著网络密度仅为0.031 7)。这也说明“双一流”研究还没有一批成熟的研究队伍,与上文对核心研究者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3.核心研究机构分析
研究机构是研究者开展科研工作的主要平台。对核心研究机构的分析,可以把握该领域核心研究力量的分布状况。运用SATI 3.0软件,将Endnote格式文献数据导入,生成研究机构的基本数据,在数据处理时将同一论文的所有非第一署名作者单位计入统计范围,排名情况见表1。
表1 核心研究机构(Top10)统计表
由表1可知,发文量排名前十的研究机构共发文520篇,占文献总量的45.58%,约占“双一流”研究成果的1/2。进一步分析发现,核心研究机构主要分布在“985工程”院校,区域分布在东部地区,中西部高校相关研究较为薄弱和滞后,地方院校参与度极低。据蔡宗模等研究发现,在“双一流”问题上,除少数准“211工程”大学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之外,很多地方院校的领导对此漠然置之[7]。
三、1992—2017年“双一流”主题文献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根据文献计量学研究的观点,通过对文献关键词词频和共词的分析可以反映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中心度和词频较高的关键词是学者们共同关注的问题,即研究领域的热点所在[8]。运行CiteSpace 5.1.R8软件,生成的“双一流”高频关键词共现图谱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大学、一流大学建设、一流学科等关键词词频较高,在图谱中表现为节点较大;一流学科、一流大学建设、人才培养等关键词中心度较高,居于图谱中心位置。
图3 “双一流”研究主题文献高频关键词共现图谱
为更准确地把握“双一流”研究热点,经文献梳理和图谱分析后,我们将“双一流”研究聚类为4个热点领域:一是“双一流”建设的背景及意义;二是“双一流”的内涵与外延;三是“双一流”建设的经验借鉴;四是“双一流”建设的本土化实践。
(一)“双一流”建设的背景及意义
中国知名大学大都具有近百年的办学历史,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与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共荣共生,既为社会进步贡献了力量,也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积累了经验。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在国际竞争日趋加剧,国家发展战略急需,改革进入“深水区”以及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国家相继启动了“211工程”“985工程”“2011计划”和“双一流”建设等国家级教育工程。学界也从不同的层面和视角对“双一流”展开了研究:杨兴林基于大学的职能,从“结构-功能”的视角审视,认为高等教育强国是“双一流”建设的根本价值目的,国家战略需求是“双一流”建设的根本立足点[9];王瑜等认为,“双一流”建设与高等教育多元化的目标相契合,是对一流大学发展目标的校正,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现实选择[10]。
(二)“双一流”的内涵与外延
“双一流”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统称,学界关于“双一流”的研究正式发端于“211工程”建设。梳理文献发现,2016年以前关于“一流学科”概念及内涵的研究较少,对“世界一流大学”内涵及特征的研究成果较多,具有代表性的是丁学良先生从“大学的理念、大学精神、研究型大学的标准、大学与国家兴衰的关系”等层面论证了“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11]。其他研究者也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关于世界一流大学的概念,研究者给出了“建设性概念”“过程性概念”“总体性概念”和“精神性概念”等多种界定。关于世界一流大学的类型与层次,学界争鸣焦点集中在世界一流大学是指某一类大学还是某一层次的大学。关于世界一流大学的共性与个性,有学者从大学组织的输出及输入要素分析,将其共性总结为“一流学科、一流师资、卓越的科研成果和社会服务能力”;也有学者从“大学的发展战略、国家建设需要、自身发展历史”等层面概括出其时代特征或国别个性。2015年以后,学者更多基于“双一流”建设的整体考量,认为“双一流”是一个整体概念或系统工程。如周光礼认为“双一流”建设是一个兼顾国际化与主体性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是中国重点大学政策的最新形态。一方面,应遵循学科发展逻辑,力争在国际可比指标方面达到一流;另一方面,应遵循社会需求逻辑,彰显中国特色,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12]。也有学者基于“大学—学科—专业”的层级关系认为,“双一流”建设从表层来看是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但从高等教育的本质及“双一流”建设的内在要求来审视,还蕴含着十分重要的一流专业建设[13]。
(三)“双一流”建设的经验借鉴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我国“双一流”建设的研究历程中,学者们放眼世界,在探寻“双一流”建设“规律”的过程中久久为功,凝练总结出从现象到本质,从特点到要素等方面的宝贵经验[14]92-99:关于世界一流大学的“一流”现象,学者大多从大学及学科的排行榜名次、诺贝尔奖等奖项的获奖人数、卓越的科研成果数量、毕业生成就等“可见”指标,描绘世界一流大学所呈现的卓越景象;关于世界一流大学的本质,学者们围绕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学术自由、学科建设、管理水平、现代大学制度、校园文化等“不可见”层面深度挖掘,探寻世界一流大学的卓越本质;关于世界一流大学的特点,学者们基于国别差异的视角,以部分世界一流大学为典型案例,总结出世界一流大学应有的特征是国际性、公开性、包容性、批判性和创新性;关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路径,研究者围绕世界一流大学的构成要素或大学排行榜的指标体系,指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关键是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契合社会需求,重视大学制度、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坚持卓越人才培养和学术声誉营造,并要注重学科交叉融合等。
(四)“双一流”建设的中国实践
探寻“双一流”建设规律的目的在于指导“双一流”建设的实践。研究者大多认为,我国要建成世界一流大学,需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发展的切入点上,研究者的思路大致可分成理念论、学科论、师资论和制度论,即创新发展理念,调整学科结构,优化师资队伍,创新管理制度;在体制机制建设方面,学者们认为要理顺政府、社会和学校的关系,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立足需求和目标导向,建立联动机制和动态机制,对大学建设进行绩效评估、动态投入、分级支持;在技术突破层面,研究者普遍认为要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以改革为动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产教融合、科教融合,推进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在建设的层级重点方面,学者们对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均有所关注,但存在争鸣。有研究者认为“双一流”建设的重点是本科教育,如钟秉林认为建设一流的本科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任务和基础[15]。但也有研究者认为研究生教育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代表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是引领“双一流”建设向纵深发展的关键因素[1]1-6。
四、“双一流”研究的主题演进
研究前沿是指正在兴起或突然涌现的理论趋势和新主题,代表一个研究领域的发展状况[16]。采用CiteSpace 5.1.R8软件生成的“双一流”研究前沿时区视图如图4所示。参照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主要政策的出台时间、核心文献年度分布态势和各节点在时区视图中的分布特点(即研究转向)等因素,将时区视图划分为3个不等值的时间段,即1992—1999年,2000—2014年,2015年至今。
图4 “双一流”研究前沿时区视图
(一)“双一流”研究的萌芽期(1992—1999年)
图谱中核心关键词为“人才培养”和“一流学科”。1993年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要建设100所左右的重点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自此我国“双一流”建设正式拉开序幕。1999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印发,标志着“985工程”正式启动。这一时期,“双一流”研究在学界悄然开展:如张光斗院士撰文探讨社会主义国家“一流大学”的特点;王大中等剖析了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现实困难与后发优势;沈红等撰文介绍了美国一流大学的建设经验。但客观来讲,这一时期相关研究成果数量较少,研究热度也较低。究其原因,一是这一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较低,绝大多数高校短期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愿景难以实现;二是国内高校“双一流”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成果的涌现需要较长时间的积淀。虽然相应的研究成果数量较少,但国家政策对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整体提法十分准确,研究者对建设“双一流”最核心的要素——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认识较为统一,这为后续相关研究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双一流”研究的探索期(2000—2014年)
2000年,“211工程”一期建设任务顺利完成。2001年3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指出,继续实施“211工程”,重点加强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的建设。2002年,原国家计委、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十五”期间加强“211工程”项目建设的若干意见》,时任教育部部长周济和时任国家计委副主任同时在《中国高等教育》撰文,呼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211工程”建设推向新阶段。同一时期,“985工程”一期建设(1999—2002年)结束,经费投入高达222.7亿元。2003年底,“985工程”建设高校由最初的9所扩大到34所。2004年,教育部、财政部印发《关于继续实施“985工程”建设项目的意见》,启动“985工程”二期建设(经费225.83亿元)。巨额的资金支持、政策的持续推进、众多院校的实践和广泛的学者参与,推动“双一流”研究在2003年前后形成第一个高峰。这一时期前沿时区图谱中节点密度最大,其中“一流大学建设”居于核心地位;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学院等世界名校备受关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生教育”“校园文化”“科研成果”“学术自由”“一流人才”等“双一流”建设的核心要素备受关注。到2007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跃居世界第一,普通高校在学人数达到1 738.8万人,高等教育走到由“规模扩张”到“内涵式发展”的战略拐点,随后理论界研究的热点是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反思和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关注。2011年4月,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时讲话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2012年3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标志着高等教育领域的第3项体现国家意志的战略性计划“2011计划”正式启动。“高水平大学”“学科建设”“拔尖创新人才”“教育改革”“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立德树人”成为这一时期研究的前沿热点。
国家战略规划的指引和政策推动,促使“双一流”研究持续深入开展,并取得较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一是从本体论层面探讨了世界一流大学的内涵与特征。王英杰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具有“国际性”“公开性”“批判性”“包容性”的本质特征[17]。也有学者认为,世界一流大学既具有共性也应具有个性,世界一流学科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底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应契合国家战略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18]。二是从认识论层面探究世界一流大学的核心要素。学界对世界一流大学核心要素的认识由最初的师资、经费等表象层面深入到理念和制度等本质层面[19],“学科建设”和“现代大学制度”受到了学者的深度关注。三是从经验论层面借鉴国外一流大学的成功做法。学界对美国一流大学的研究较为集中,从研究内容上看,主要从国外一流大学建设的外部环境、共性与个性、形成条件和建设路径等方面开展[14]92-99,并总结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基本规律是云集大师、培养人才、科研创新、经费支持、制度改革和观念更新[20]。四是从实践论层面探讨我国一流大学的办学实践。自实施“211工程”建设开始,我国“双一流”建设已历经26年的探索,诸多院校出台了建设政策和方案,学界也从多元的视角对争创一流的路径进行思辨。如陈昌贵提出国际合作是争创一流的捷径[21],江崇廓等认为研究型、综合性和开放式是争创一流的现实道路[22]。
(三)“双一流”研究的发展期(2015年至今)
为进一步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克服重点建设的身份固化、竞争缺失、重复交叉等问题,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双一流”研究至此进入第二个高峰期。经过文献梳理和前沿时区视图分析发现,最新的研究前沿为:其一,“双一流”建设的基点。厘清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关系是“双一流”建设的前提,学界认为“双一流”建设是一个有机整体,存在一体联动关系,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存在内在本质联系[23]。其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水平是衡量大学发展水平的主要依据,目前关于“学科”的较权威认知,一是“学科是一套系统有序的知识体系和体现社会建构的学术制度”[24],二是“学科建设是学科优势积累和知识传承创新的过程,对专业建设与发展具有基础体系支撑作用”[25]。其三,本科教育。本科教育居于高等教育的基础层面,一流本科教育是拔尖人才培养和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基础与载体,创建一流的本科教育,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价值观养成教育,可促进大学回归人才培养本位和推进“双一流”建设向纵深发展[26]。其四,“双一流”建设路径。“双一流”建设存在体制障碍、管理障碍和技术障碍[27],大学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是“双一流”建设的学术突破[28],综合改革是“双一流”建设的必要途径[29],应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选聘一流的大学校长,实行一流的管理,参照世界标准,彰显中国特色[30]。
五、研究展望
“双一流”研究正式发端于“211工程”建设,“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学科名单公布,标志着“双一流”建设正式启动,也意味着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纵观新中国历史,高等教育始终与国家的发展相伴同行。不管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确立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还是改革开放后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都是立足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旨在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和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深入剖析“双一流”研究的背景、内涵、经验和实践等研究热点,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到“本科教育”和“中国特色”的主题演进来看,“双一流”研究和建设应始终把握以下几条主线。
(一)以促进高等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根本宗旨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在高等教育发展方面,提出了影响至深的“要集各方面力量办好100所左右重点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的准“双一流”建设构想。2015年,《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开篇指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对于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因此,在“双一流”研究和建设过程中,应时刻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将“双一流”建设与国家社会的发展需求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双一流”建设带动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二)转变政府主导、外生型、模仿型的建设逻辑
在我国,政府主导大学发展是一个基本事实,而且已经形成了一种路径依赖,大学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于满足政府或社会组织的问责需要,而非来自于自我创新发展的需求[31]。作为高等教育的后发型国家,我国高等教育正经历着追赶型的发展模式,在大学建设过程中多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呈现出明显的政府主导、外生型和模仿型的发展逻辑。在上述发展逻辑的主导下,高校发展的同质化、恶性竞争、发展后劲缺失等弊端凸显。因此,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应强化大学自主型发展逻辑,突破大学外生型发展逻辑,超越政府主导型发展逻辑,增强大学内生型发展动力,让大学回归学术本位,改变模仿型发展思路,探索创新型发展道路。研究者应在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方面深入探索,大学建设应遵循大学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内涵发展为导向,以学科建设为基础,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拔尖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水平的提升。
(三)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价值定位
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关乎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进行了新的阐述,“不平衡”和“不充分”现象得到更多的关注,发展素质教育和推进教育公平成为当今高等教育发展新的价值定位。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在遴选过程中采用的是专家评选、政府比选、竞争优选、动态筛选的方式,从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95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入选情况来看,基本是对原“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成效的肯定,且体现了国家在地域、人口、政治等方面的多元考量。首批入选“双一流”建设的高校均拥有较强的办学实力,具有较快建成世界一流高校的现实潜力,也符合效率优先的价值期许。但是,公平和正义始终是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应处理好公平和正义的关系。从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的角度来看,地方高校也应具有成为“双一流”建设高校的真实机会,但现实是地方高校具有先天的比较劣势且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对于学科而言,同样也存在类似的现象,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将进入学科发展的快车道,基础学科、人文社会学科的发展将受到影响。因此,如何有效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将是“双一流”研究和建设不可回避的议题。
(四)以参照“世界标准”,彰显“中国特色”为策略导向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更加迫切,对卓越人才和科学知识的渴求更加直接和强烈。因此,运用全球视野借鉴国际经验,以“世界标准”引导国内实践,积极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在不断创新中寻求“跨越式”发展,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缩小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就成为“双一流”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共同期盼。但是,在“双一流”建设实践中,要有科学的评价标准和明确的策略导向,应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摒弃“唯指标论”和“唯经验说”。借鉴国际经验时要对经验本身进行研究,分析“经验和标准”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经济人文环境,推广经验时也要充分考量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国情。因此,扎根中国大地,遵循教育规律,探索中国特色的“双一流”建设之路,要在宏观层面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在微观层面应坚持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以一流为目标的基本原则,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植入大学文化建设之中,提升大学软实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参考文献:
[1] 周玉清,黄欢,付鸿飞.以“双一流”建设引领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双一流”建设高端论坛综述[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6(3):1-6.
[2] 杨海燕.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领域及前沿——基于CSSCI数据库2004—2014年收录文献关键词共现的计量和可视化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5,13(4):46-56.
[3] 张斌贤,陈瑶,祝贺,等.近三十年我国教育知识来源的变迁——基于《教育研究》杂志论文引文的研究[J].教育研究,2009,30(4):17-25.
[4] 陈悦,陈超美,刘则渊,等.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科学学研究,2015,33(2):242-253.
[5] 郭文斌.知识图谱理论在教育与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55-56.
[6] 赵新亮,张彦通.近十年美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现状、热点与趋势——基于美国5种SSCI高等教育期刊的可视化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5(10):63-69.
[7] 蔡宗模,吴朝平,杨慷慨.全球化视野下的“双一流”战略与地方院校的抉择[J].重庆高教研究,2016,4(1):24-32.
[8] 陈明,侯剑华.管理控制领域的研究热点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3,32(1):152-160.
[9] 杨兴林.关于“双一流”建设的三个重要问题思考[J].江苏高教,2016(2):40-43,48.
[10]王瑜,沈广斌.“双一流”建设中的大学发展目标的分类选择[J].江苏高教,2016(2):44-48.
[11]丁学良.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J].高等教育研究,2001(3):4-9.
[12]周光礼.“双一流”建设中的学术突破——论大学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J].教育研究,2016,37(5):72-76.
[13]杨兴林.关于“双一流”建设的三个重要问题思考[J].江苏高教,2016(2):40-43,48.
[14]武建鑫.世界一流大学研究的主题演进与前沿探讨——基于CNKI数据库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的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6,15(3):92-99.
[15]钟秉林,方芳.一流本科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涵[J].中国大学教学,2016(4):4-8,16.
[16]薛调.国内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领域演进路径、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可视化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2,56(15):9-14.
[17]王英杰.规律与启示——关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若干思考[J].比较教育研究,2001(7):1-8.
[18]李仙飞.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研究综述[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2):82-87,101.
[19] 黎志华.一流大学建设综述[J].江苏高教,2002(6):59-62.
[20]王英杰.规律与启示——关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若干思考[J].比较教育研究,2001(7):1-8.
[21]陈昌贵.国际合作: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选择[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3):55-60.
[22]江崇廓,叶赋桂.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现实道路[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2):7-13.
[23]卢晓中.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孰轻孰重[J].探索与争鸣,2016(7):27-30.
[24]周光礼,武建鑫.什么是世界一流学科[J].中国高教研究,2016(1):65-73.
[25] 马陆亭.“双一流”建设不能缺失本科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2016(5):9-14,26.
[26]洪大用.在“双一流”建设中大力加强本科人才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6(4):9-16.
[27]周光礼.“双一流”建设的三重突破:体制、管理与技术[J].大学教育科学,2016(4):4-14,122.
[28]周光礼.“双一流”建设中的学术突破——论大学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J].教育研究,2016,37(5):72-76.
[29]李立国.一流大学建设视野下的高校综合改革[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2):3-9.
[30]金德水,吴朝晖.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须发挥优势彰显特色[J].中国高等教育,2015(22):7-8.
[31]王洪才.“双一流”建设的内在逻辑审视——论“双一流”建设必须实现的四个逻辑转变[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4(3):144-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