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背景下教学与科研互动效应的实证研究
——以3所西部地方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为例
2018-04-13粟幸福
粟幸福
(吉首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吉首 416000)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回顾
2014年10月9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媒介融合发展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又进一步提出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努力成为全媒体、专家型人才。媒介融合已是新闻传播发展的基本趋势,成为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教育的基本语境。媒介融合对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教育改革提出了迫切要求。在人才培养定位上要求从报纸、电视、广播、广告等专门型人才向具有“全媒体”业务技能的人才和复合型知识结构的专家型人才转型[1-2],在教学内容上从单一传统媒体技能为主向多学科综合知识和多种媒体技能兼容转型[3],在教学方法上从单一权威灌输式教学向协作型研讨式教学转型[4]。相应地,各高校积极探索新闻传播类专业“二重+双跨”的人才培养模式[5]和“2+2”跨学科教学培养模式[2]。针对我国新闻传播类专业教育中存在的教师知识结构相对老化、专业技能相对单一、实践教学设备相对不足的问题,我国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教育改革要从以上“应然”走向“实然”,强化专业教学与科研的互动实为一条有效的途径。多学科综合知识和多媒体技能兼容的转变要求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教师强化对媒介融合趋势、新媒体传播特点和运用技巧的科学研究,为教授新媒体知识、技术而进行知识更新;同时,借助协作型研讨式教学,通过向学生学习、向社会学习[4],教师才能更好地了解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知和未知的扩展趋势,为科研活动提供灵感,最终实现培养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的目的。
教学与科研是高校的主要职能,科研偏重于知识创造,教学则偏重于知识传播。国内外学者对科研与教学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逐步就高校科研与教学的关系达成共识,即高校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洪堡的“教学科研一体化”观点和博耶的“教学的学术”思想为高校教学与科研的互动奠定了理论基础。基于洪堡和博耶的思想,庄智象等指出教学是根本,科研是关键,并提倡教学的学术研究,进而促进教学科研互动[6]。郭英德以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的丰富经验生动诠释了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双向互动[7]。王西安等则从教学型大学教学科研互动不足的现实,构建教学型大学教学与科研互动的模式[8]。回顾国内研究成果,尚未从定量视角测度高校教学与科研这两大职能的互动关系,导致教学与科研的互动研究停留在“有理无据”的阶段。与此同时,当前高校职称评聘等人事制度中重科研轻教学的制度安排进一步加剧了高校教师“在既定的时间内投入教学必然影响科研”的认知,导致教学与科研和谐统一、相互促进的理想与高校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现实形成鲜明对比。这一方面削弱了学者们有关教学与科研互动观点的价值影响力,另一方面阻碍了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的教学改革。因此,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实证测度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类专业教学与科研的互动关系。
二、高校教学与科研互动的理论与假设
(一)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从洪堡到博耶
现代意义上的大学起源于19世纪初洪堡所创立的柏林大学。洪堡认为,大学是一种研究性质的机构,它总是把科学当作一个没有完全解决的难题来看待,大学中的教师和学生共同“为科学而存在”,大学教授的主要任务不是“教”,大学学生的任务也不是“学”,他们共同的任务都是从事独立的、自由的学术研究[9]。这意味着,大学的教学不能再局限于标准的教材,而应是教授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第一手的资料,实现教学过程科研化,科研过程教学化,做到“教学科研一体化”[10]。洪堡的“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理论通过丰富教学内涵,强化了科研在高校职能和对教师要求中的比重,并推断出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必须首先是一名优秀的研究者。随着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教师功利主义思想的不断涌现,教学与科研从“彼此结合”走向“相互疏离”[6],甚至走向了科研过度张扬的一端。针对20世纪90年代美国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严重问题,美国教育家欧内斯特·博耶提出了“教学学术”理论。该理论认为,为了将高校既建成“学术研究的中心”,又能将教学作为其“基本要求”,就必须打造一种新的学术共同体,这种学术共同体是基于和服务于教学工作的[11]74。他进而提出,学术不仅仅意味着出版专著,还包括设计课堂、服务社会和教导学生[11]56。也就是说,教学即科研,从而扩张了“科研”的内涵,将教学纳入科研的范畴,力图推动教学与科研的融合。由上可见,无论是洪堡的“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理论,还是博耶的“教学学术”观念,均认为高校教学与科研相互统一,相互促进。
(二)高校科研对教学的影响
洪堡认为,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完人”,即“一个有教养的人必须是个性和谐、全面发展的人,其人生目的不是追求变换着的爱好,而应当是获得永恒的不变的理智,而这正是教育的任务”[12]。因此,高校科研对教学的影响首先体现在高校教师科研活动对学生的影响。在培养“完人”的途径上,洪堡强调通过独立自由的科学研究,以及不受限制的手段,将学生培养成为真正具有科学素养、有独立思想、有理智和有道德的青年[13]。另外,自我修养、自我教育是大学生培养的重要路径,“内在的东西始终完全依靠自身所独有的富足的源泉发展起来”[14]。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类专业教育的要义不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而是培养为未来做好准备、具有应对能力的人[4]。这意味着,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教师通过对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规律的科学研究,能够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研究方向、方法论等方面的指导,同时通过自身在科学研究中的言传身教,影响学生的自我修养和自我教育,强化对新媒体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探究意识和行动,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实现以知识素养的“变”应对专业教育环境的“变”。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推理出:
假设1:高校教师科研活动对学生知识素养有正向影响。
大学教学需要科研活动为其提供新的思想与启示,从而弥补教材知识与时代知识之间的断层。这就要求大学教师从事科研活动,不断吸收和创造新知识[6]。媒介融合发展促使新闻传播类专业知识更新速度大大加快,新知和未知不断扩展。这意味着,科研是高校教师尤其是新闻传播类专业教师拓宽教学资源、保障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时效性的基础。另外,根据皮亚杰的认知结构“动态平衡模式”,人的智慧活动体现为认知由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的循环往复过程。高校教师的科研知识储备与其在教学活动中传授的知识在正常情况下处于平衡状态,通过科研活动,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打破原有知识平衡状态,再通过教学活动又恢复平衡状态。这意味着,教师通过科研活动调整了自身的认知结构,拓展了专业知识,为教授新知识、新技能提供了必要条件。另外,一般而言,新闻传播类专业实验实践教学设备相对昂贵,媒介融合的快速发展又导致购置的实验实践教学设备更新换代加快,从而出现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实验实践教学资源相对不足的状况,限制了专业教学的发展[5]。教师通过与政府部门、企业开展横向研究合作,能够有效整合外部教学资源,获取更多专业教学平台,从而解决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类专业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因此,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假设:
假设2:高校教师科研活动对其自身教学资源有正向影响。
假设3:高校教师科研活动对其所在专业发展有正向影响。
(三)高校教学对科研的影响
发现问题是高校教师开展科研活动的起点,而教学是教师发现问题的最佳途径。教师能否在常规教学活动中发现问题是开启教师科研成长的关键[15]。高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讲述某一观点时,一旦发现自己对该观点一知半解,对该观点的深入挖掘往往成为发现科研问题、创新知识的导火索,并通过撰写和发表科研论文、申报各类科研课题等形式促进自身科研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通过探索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创新,将教学问题转化为教学科研课题,这正是博耶的“教学学术”思想的体现。总之,通过积极投入教学活动,承担更多的教学任务,有助于高校教师发现各种教学科研和学术科研问题,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和学术科研能力。同时,教学过程需要对知识进行系统、清晰的表述,这个过程有助于科学知识的准确表达[16]。相较于科研论文和著作中的知识,教师教学活动需要将最新的学术成果、科研思想融入课程的知识体系中去,对知识进行重新梳理和解读。另外,多元知识的碰撞也是新的知识产生的重要源泉。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教师通过多门课程尤其是新媒体课程的教学,与更多具有新媒体素养的学生的思想碰撞,有助于完善其知识结构,了解媒介融合发展趋势,从而创造新的思想,得出新的学术观点。综上,我们得出以下假设:
假设4:高校教师的教学活动对其科研活动有正向影响。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收集
为更好地定量分析地方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教学与科研之间的互动效应,笔者于2017年6月和12月对吉首大学新闻学专业、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广告学专业,怀化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以及邵阳学院新闻学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任课教师进行了两次问卷调查。以上3所高校地处我国扶贫攻坚先行先试区的武陵山片区腹地,开设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等专业的历史较长,但开展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育的时间较短,具有我国西部地方高校开办新闻传播类专业偏重传统媒体或通识性媒体教育而弱化新媒体教育的典型特征。两次调查共对57人发放了调查问卷,剔除填报不完整的问卷3份,共收回有效问卷5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4.74%。经过数据整理,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地方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教师的职称结构比较合理,但教师学历层次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表1 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续表
(二)变量测度
结合当前我国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开展教学、科研活动的主要动力来源于职称评聘需要的现实[8],本文主要参考笔者所在高校职称评定办法中对教师教学和科研测评的具体办法来对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进行定量测度。笔者所在高校职称评定历经3轮征求意见稿,充分吸收了全校教职工的意见;同时,在制定征求意见稿以前深入学习了国家相关政策文件并到包括调查样本高校的省内其他兄弟院校进行充分调研,一定程度上确保了该办法与西部高校专业教师的教学科研的实际情况相符,同时也与国家政策相符,具有较高的信效度,从而为本文各变量测度指标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科学基础。
1.教师教学的测度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测度地方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教师教学与科研之间的互动效应。目前,教学质量测度还难以建立一个得到大家公认的指标体系,缺少完整的多维教学质量测度数据。因此,对于教师教学的测量暂不考虑教学质量,仅从数量角度来测度高校教师的教学活动。为从数量角度全面衡量高校教师的教学活动,本文选择每年任教课程门数和课时数两个指标来测度高校教师的教学活动,即教师每年任教的课程门数和任教课时越多,代表该教师的教学活动越丰富。教师近3年任教课程门数和课时数均由教师在问卷中填写,通过统计后获得。
2.教师科研的测度
教师科研成果一般表现为出版专著、发表科研论文和获得科研课题。为全面测度教师科研活动,本文也从专著、论文和课题3个方面来测度教师的科研活动。为获得教师有关专著、论文和课题方面的数据,笔者在问卷中要求被调查者填写近3年所撰写出版的专著信息(名称、出版社、字数)、论文(论文名称、发表期刊名称)、课题(课题名称、课题基金名称)等信息。在具体测度的时候,参考笔者所在高校职称评定办法中有关科研成果等级评定标准来赋值。具体测度方法为:专著根据出版社分为A类(人民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等22家国家权威一级出版社)和B类(其他正规出版社),A类出版社出版的专著每1万字计30分,B类出版社出版的专著每1万字计10分,合著前两名作者分别按照60%、40%计分;论文根据期刊分为A、B、C、D、E五类(A类为《中国社会科学》,B类为《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等62家CSSCI来源期刊,C类为《新闻大学》《出版发行研究》等180家CSSCI来源期刊,D类为《当代传播》《新闻记者》等291家CSSCI来源期刊,E 类为《传媒》《电视研究》等205家 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分别赋值3000、200、120、80、40分;课题则按照近3年主持的国家级课题、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省部级课题、地厅级课题、校级课题等5 级分别赋值800、600、400、200、80 分。
3.其他变量的测度
专业发展这一变量以近3年该专业所获得的省级以上科研教学平台和本科质量工程项目的数量来进行测度。获得1项省级以上科研教学平台或本科质量工程项目计1分;学生知识素养由教师填写其指导的学生近3年获得的校级以上“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和发表的科研论文来测度,课题和论文测度依照教师科研活动计分方法计分;教师教学资源的测度则采取问卷填答的方式,采用李克特5分法赋值,1、2、3、4、5分别表示教师教学资源有较大程度的减少、有一定的减少、没有任何变化、有一定的增加、有较大程度的增加。
四、数据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通过对调查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可知本文各变量的基本情况,分析结果如下:
表2 样本描述统计结果
由表2可知,无论是从任教课程门数还是任教课时来看,西部地方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较大,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西部地方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教师还比较短缺。同时,教师的科研活动个体差异较大,个别教师无论是在专著、论文还是主持课题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也有教师基本上不开展任何科研活动。
(二)相关性分析
为验证西部地方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教师教学与科研的互动关系,需要对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活动各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 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各变量进行分析,以此对任意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具有相关关系以及存在何种关系进行初步判断。由表3可知,本文各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可以开展回归分析。
表3 各变量相关性分析
(三)回归分析
经过以上对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出各个变量之间存在的关系。但要进一步确定各个变量之间的影响程度以及变化的规律,还需要对整体进行回归分析(见表4)。
表4 回归结果
模型1是教师科研活动对学生知识素养的回归模型。模型1数据揭示教师论文和教师课题对学生知识素养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回归系数分别为0.082(p<0.1)和0.175(p<0.01)。这意味着,教师通过开展科研活动,尤其是通过吸收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在论文写作中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言传身教,能够促进学生知识素养的提高,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改善。同时我们也发现,教师专著对学生知识素养虽然也存在正向影响,但这种影响不显著(β=0.127,p>0.1)。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教师专著一般具有较高的理论深度,知识体系相对完整,需要较高的科研能力支撑。地方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学生受限于知识水平,教师一般不会吸收他们参与专著撰写,因而对学生知识素养的正向影响不明显。综上所述,假设1得到部分证实。
模型2是教师科研活动对教师自身教学资源的回归模型。由数据可知,教师专著和教师论文均对教师自身教学资源的拓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回归系数分别为0.026(p<0.1)和0.085(p<0.05)。但教师课题对教师教学资源不存在显著的影响,相关系数为0.020(p>0.1)。这意味着,通过撰写专著和论文,教师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还能通过科研素材的收集整理、科研创新等途径,为教学活动提供新的内容,从而拓展教学资源。但由于课题申报大多是对拟开展的科研活动的探索和规划,尚未完成对科研素材的收集整理,尚未形成新的观点,因此还难以直接支撑教学活动。综上所述,假设2也得到了部分证实。
模型3是教师科研活动对所在专业发展的回归模型。由数据可知,无论是教师专著、教师论文还是教师课题,均对教师所在专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正向作用,回归系数分别为0.132(p<0.1)、0.164(p<0.05)、0.355(p<0.05)。这意味着,教师科研活动有效地促进了所在专业的发展,这也从另一方面印证了科学研究是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就是说,假设3得到证实。
模型4、模型5、模型6分别是教师专著、教师论文、教师课题等对教师教学的回归模型。由模型4数据可知,教师任教课程门数(β = -0.105,p>0.1)和任教课时(β = -0.074,p>0.1)均对教师专著有不显著的负向影响,这意味着随着教师任教课程门数和任教课时的增加,教师专著的数量可能会有所下降,但还不能说是影响教师专著生产的主要原因。由模型5可知,教师任教课程门数(β =0.213,p<0.1)和任教课时(β =0.084,p <0.05)对教师论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由模型6可知教师任教课程门数(β =0.085,p<0.01)和任教课时(β =0.068,p<0.05)对教师课题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以上数据分析结果证实,教师通过承担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可以进一步充实自身的知识结构;通过与学生的思想碰撞,可以拓宽研究的思路与视角,从而最终促进教师科研论文的撰写和科研课题的获得。因此,假设4也得到了部分证实。
五、研究结论
基于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传播类专业教学改革对强化教学与科研互动的要求,本文以3所西部地方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为例,实证分析了专业教学与科研的互动效应。经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
(一)教师科研活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知识素养,从学生维度上促进教学活动
笔者所在高校作为武陵山片区唯一的综合性大学,其开设的新闻传播类专业肩负着为民族地区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创新意识、务实作风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应用型新闻传播高级专门人才的责任。它与一般应用型高校的差异就在于人才培养定位的不同,即不仅要求培养学生在新媒介融合背景下对各种新型媒体工具、方法的掌握运用能力,更需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新闻理想、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培养学生既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的“学习能力”。这一人才培养定位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能仅仅照本宣科,还应为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提供方法的指导,这就要求教师积极投入科研活动。从调查结果来看,当前地方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教师的科研活动个体差异较大,虽然个别教师无论是在专著出版、论文发表还是主持课题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也有教师基本上不开展任何科研活动,总体上教师科研活动有待加强,科研成果有待丰富。因此,地方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教师一方面应积极开展科研活动,特别是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与地方政府部门联合开展新媒体运作机制和实施方案的横向课题研究,提高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并借助地方政府的资助改善新闻传播类专业教学的软硬件环境,推动媒介融合背景下地方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发展[17]。另一方面,教师应强化吸收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意识,可通过聘请科研助理、指导大学生开展创新性实验等方式,让学生“干中学”,切实提高知识素养,以适应媒介融合对新闻传播类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教师科研活动有助于拓展教师的教学资源,从教师维度上促进了高校教学活动
教师通过撰写科研论文和专著,创造了新知识,深化了自身对任教课程的认识,有助于更好地完善课程的知识体系。然而,从实证结果的相关系数来看,教师科研活动对教师教学资源拓展的促进作用还不大(回归系数小于0.1)。结合笔者所在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教师任教课程来分析,可能是由于教师任教课程与其科研方向存在一定的脱节,导致教师科研成果难以有效融入教学活动,难以适应媒介融合时代新知识、新技术的发展对课程教学内容更新的要求。因此,地方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要解决3个方面的问题:一要在引进教师时关注其研究方向与拟任教课程的匹配度,做到“因课聘人”,从源头上防止教师科研与教学的脱节;二要在教师任教课程安排上,尽量做到“因人择课”,即由教师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选择任教课程;三要在课程教师安排上,探索课程教师组形式,即由若干个教师共同承担某门或某几门课程的教学任务,通过课程教师组最新科研成果的有机结合,将教学科研成果有效融入教学活动,解决单个教师科研成果的单一性、片面性与课程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复杂性之间的矛盾。
(三)高校教师教学活动也有助于促进教师科研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实证结果表明,教师通过承担多门课程,承担较多的课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科研论文的发表和科研课题的获得。一般情况下,人们认为在时间既定的情况下,随着高校教师投身教学活动的时间的增加,投入科研活动的时间必然减少,从而导致教师科研产出的下降。这一论断将科研生产看作是科研时间的线性结果。但本研究发现,在一定程度上,教学时间的增加不会带来科研成果的减少,反而会带来科研成果的增加。原因在于科研成果不仅仅是科研时间投入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观点创新的结果,而教学活动恰恰能够为教师提供更多元的视角和观点,从而为教师科研活动提供思想碰撞的平台,最终有助于激发教师创新观点的产生,有利于科研产出。这一研究结论可以纠正科研与教学二者对立的认识,从而激励教师积极投身教学。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媒体形式和技术不断涌现,对应的新课程也不断涌现,新闻传播类专业教师的供给与新课程的不断涌现之间的矛盾成为地方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借鉴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的实践[3],地方高校一方面应鼓励教师组成课程组承担新课程的教学,推动教师通过团队学习掌握新媒体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通过“双挂职”制度,引入媒体从业人员特别是新媒体从业人员担任课程教师,通过兼职教师与专任教师的互动,提高专任教师掌握和运用新媒体技术的能力。
六、结 语
本文通过构建定量模型,以3所地方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媒介融合背景下专业教学与科研的互动效应,证明二者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但受到资料和数据的可获得性限制,在构建定量模型的时候,没有考虑中介变量、调节变量在教学与科研关系中的作用,加之样本较小,可能会影响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当前,在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很多高校教师开展科研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晋升职称,这意味着教师年龄、职称,包括教师所在高校的职称评聘制度设计都将在高校教师教学与科研的互动关系中成为重要影响变量。这也是下一步研究应考虑的因素。
参考文献:
[1] 何志武.学科交叉与媒介融合语境下传媒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J].中国大学教学,2013(11):30-32.
[2] 黄瑚.媒介融合趋势下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J].国际新闻界,2014(4):144-149.
[3] 付晓燕.媒介融合下美国新闻业和新闻教育变革——访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媒介融合项目创始人迈克·麦金教授[J].新闻与写作,2009(8):25-28.
[4] 操慧.从“大教育观”看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教育走向[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4):19-22.
[5]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传播教育课题小组.媒介融合时代的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基于18所国内新闻传播院系的调研报告[J].国际新闻界,2014(4):123-134.
[6] 庄智象.教学与科研互动关系的价值重构及其对外语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启示[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5(3):31-35.
[7] 郭英德.教学与科研的双向互动——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经验谈[J].中国大学教学,2011(11):58-62.
[8] 王西安,沈永真,李海潮.教学型高等院校构建教学科研互动模式的实践研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7(3):126-128.
[9] 刘黎明.蔡元培与洪堡的教育目的观之比较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54-59.
[10]韩继伟.从洪堡理论到博耶观点:高校教学与科研互动关系刍议[J].教育文化论坛,2013(5):86-89.
[11]欧内斯特·博耶.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M].涂艳,方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12]赵祥麟,王天一,单中慧.外国教育家评传播:第2卷[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15.
[13]冯增俊.现代研究生教育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224.
[14]姚小平.洪堡特传:人文研究与语言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18.
[15]吴一安.优秀外语教师专业素质探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3):199-205.
[16]郭栋,郑春燕,孙宇航,等.高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理性认识与良性互动分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5):178-184.
[17]朱小阳,章丽,杨晨美.媒介融合背景下地方高校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能力探究[J].新闻界,2011(3):14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