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吸舌器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2018-04-13季红娟张兰香吴红琴王速敏
季红娟,张兰香,吴红琴,王速敏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江苏226001)
脑卒中患者中吞咽障碍发病率高达30%~45%。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容易影响摄食,导致患者误吸、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等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1-2]。临床上吞咽训练方法主要分为基础训练、摄食训练和电刺激,而基础训练又由口腔器官运动训练、冷刺激和呼吸训练、有效咳嗽组成。黄锦燕[3]研究表明,舌肌康复器能促进脑卒中患者舌肌功能和吞咽功能的恢复,本研究采用的吸舌器属于口腔器官运动训练,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康复科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60例,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观察运用吸舌器进行舌肌训练对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60例,按入院次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 21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64.4±12.7)岁,观察组男性20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66.1±11.3)岁。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脑卒中诊断标准和吞咽功能障碍诊断标准。纳入标准:(1)病情稳定,意识清醒,理解判断力正常者;(2)入院时存在饮水呛咳,有明显误吸史,口腔失用,咽反射减弱或消失;洼田饮水试验均为3级以上者;(3)口腔黏膜完整,无口腔溃疡等疾病;(4)无其他严重全身性疾病;(5)患者及家属自愿参与本研究并能较好配合。排除标准:(1)生命体征不稳定,不宜做康复治疗的脑卒中患者。(2)排除存在认知障碍不能配合者以及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心肌梗死及重度感染患者。(3)存在严重口腔疾病,口腔黏膜有破损者。(4)患者及家属拒绝参加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康复训练方法
1.2.1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康复治疗和康复护理,在吞咽障碍专科康复护理中采用传统的舌肌训练方式,舌运动主要分为被动、主动和抗阻运动。被动运动:护士用纱布抱住患者舌头,牵拉舌头向各个方向运动。主动运动:让患者进行舌前伸、后缩、侧方顶颊部、唇齿间卷动转圈、弹舌等。抗阻运动:指导患者将舌抵向颊后部,护士用手指指其面颊某一部位,患者用舌顶推,以增强舌肌的力量。每天3餐前训练10~15分钟,以患者不感到疲劳为宜,疗程8周。
1.2.2观察组:采用对照组相同的训练原理,操作者采用吸舌器对患者进行舌肌康复训练。具体方法:(1)被动训练:用吸舌器吸住患者的舌尖部,轻轻牵拉,做往返和双向绕唇运动,重复约20次。(2)主动运动:将吸嘴放于舌和上颚之间,训练患者用舌头反复挤压吸嘴,重复约20次。(3)抗阻运动:在被动和主动训练完成较好的基础上,让患者进行抗阻力伸舌、收舌和绕唇运动。例如:患者上抬舌头力量较弱,可以在患者主动上抬舌头的同时,用吸舌器向下压舌头。每天3餐前训练10~15分钟,以患者不感到疲劳为宜,疗程8周。
1.3疗效评定在疗程结束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4],对两组患者吞咽功能进行评估并评定疗效。洼田饮水试验:患者坐位时将30mL温开水饮完的过程及时间。1级(优):5s之内能顺利地1次将水饮下,无呛咳;2级(良):在5s内分2次以上饮完,或超过5s一次性饮完,不呛咳;3级(中):超过5s能1次咽下,但有呛咳;4级(可):超过5s分2次饮完,有呛咳;5级(差):频繁呛咳,10s内不能全部喝完。疗效评定:显效:吞咽障碍症状消失,饮水试验评定1级;有效:吞咽障碍症状明显改善,饮水试验评定2级;无效:吞咽障碍症状改善不明显,饮水试验评定3级以上。总有效=显效+有效。
1.4统计学处理数据分析采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组间差异性比较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在接受康复训练后吞咽功能均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但是观察组的功能恢复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效果比较 n(%)
3 讨 论
脑卒中引起的吞咽障碍主要是由咽反射消失和舌肌无力萎缩引起,正常人的吞咽首先由舌运动将咀嚼运动形成的食团送到口腔后部,然后由舌将食团压入咽部,在咽部肌肉的协同作用下完成吞咽。因此,如果舌肌无力或运动受限动作不协调将无法完成吞咽。本研究采用的吸舌器是一种一端为空心球囊。另一端为形似喇叭的吸嘴样工具,医用橡胶材质,质感柔软,通过挤捏球囊,将其中的空气排尽形成负压,再通过另一端的吸嘴吸附在舌尖部,吸力较大,吸附牢固,但不会引起舌头的疼痛感,主要用于患者舌肌功能的训练,与原来的训练方法相比,吸舌器不仅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更有效扩大舌头的活动范围,强化舌肌的力量和灵活性,而且可以进行口腔感觉和口面肌群的运动训练,从而增强口轮匝肌、颊肌、喉部内收肌和咬肌等功能和运动的协调性,增加口腔、舌对食团的控制力,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5],对早期意识清楚的脑卒中患者伴有的伸舌不能或受限、伸舌舌尖偏向患侧所造成的流口水、吞咽延迟、饮水呛咳、食物滞留、流涎等症状具有显著疗效。
传统舌肌训练需要依赖护士的一对一指导训练,专科技能要求较高,需经过一段时间的专科技能培训、考核才可上岗。在实际的临床训练中,部分动作对早期康复患者存在一定的训练难度,患者的执行率及依从性存在较大差异,随着重复训练时间的延长,患者训练热情和积极性也会不同程度下降。吸舌器的操作者只需掌握一定的训练原则就可进行操作训练,它的使用不局限于医务人员,患者本人或家属通过培训和指导也可自行操作,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训练热情,也可扩展训练的时间和地点,甚至患者出院回家后也可继续训练,从而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6]。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在接受康复训练后吞咽功能均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但是观察组的功能恢复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吸舌器应专人专用,用前开水冲洗吸嘴消毒,用后拆开冲洗。禁止患者之间混用,以防止疾病传染。可长期重复使用,这样既节省了医疗费用又避免了交叉感染。值得注意的是,操作者在进行训练前需清洁患者口腔,训练时一定要有耐心,注意正确的言语表达,不可急功近利。口腔有破溃者禁用。
综上所述,运用吸舌器进行舌肌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范惠先.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源性吞咽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21):45-47.
[2]王晓松,曾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新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2):6538-6540.
[3]黄锦燕.舌肌康复器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7):35-36,37.
[4]顾力华,陈奇刚,石丽琼,等.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2):70-71.
[5]温璐璐,加国庆.改良压舌板舌肌训练在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康复中的应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7):87-88.
[6]陈兴连,温梦玲,李春霞,等.吞咽障碍患者家属参与康复护理方案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11):1308-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