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老子》的寡欲思想及现实意义

2018-04-12秦美珠吕福强

关键词:子路老子庄子

秦美珠, 吕福强

(华东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37)

幸福是人类不变的追求。正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说,幸福是终极的和自足的,它是行为的目的,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标,幸福是最高的善[1]。幸福以一定的需求满足为基础,同时幸福又是主观的,是人的主观心理感受的满足。然而现代人遭遇幸福悖论,更多财富并没有带来更大幸福,究其原因在于现代人通过从欲望走向幸福的路径出了问题。《老子》在自然无为的理论基础上,从寡欲的角度研究幸福,提出幸福在于少私寡欲、节制欲望。

1 自然无为:少私寡欲的理论基础

《老子》共81章,由两大部分构成:一是天道观,天地运行的规律,天地之准则;一是人道观,按天道设计的人类社会规则、社会政治学说、人生哲学。其中,道是根本、基础,德要遵循道、是道在人类社会领域中的推广、应用。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老子·第25章》,下引此书,只注篇名)。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天地人道都要效法自然。作为宇宙本原、天下母的道具有以下特点:首先,道是无名无形的,不是具体形象的东西。其次,道是有(创生万物)与无(超经验的存在,不见其形)的统一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42章),形象地说明了道生万物。其次,道创生万物,却不居功自傲,道有功于万物,却不求回报,让万物自行活动,“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第51章)。最后,道的本质是自然。无论是道创生万物,还是关于道与万物的关系,都要遵循自然的原则,“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第51章),道受尊崇,德受珍视,就在于它不加干涉,顺任自然,任其自化自成。自然,自然而然,顺应自然规律,形容事物自己如此、本来如此的状态,万事万物不受外力干扰达到最佳状态,整个宇宙达到和谐平衡。无为不是不要任何作为,而是反对不必要的、不适当的作为,反对强作妄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37章)。

道家主张无为,与儒家主张的“仁爱”、墨家主张的“兼爱”、法家主张的“法治”不同,道家与其它三家的主要分歧之一就是积极有为还是消极无为。道家主张消极无为,尤其针对儒家的有为。《论语·微子》关于问津的故事透过道家隐士先驱们之口表达了对孔子的不欣赏、不理解。有一次,孔子要过河,找不到渡口,孔子派子路去问。正好长沮和桀(同吉)溺在耕田:子路问:渡口在哪里?长沮答:架车的哪位是谁?子路答:是孔丘。长沮问:是鲁国那位孔丘吗?子路答:是的。长沮答:那他应该知道渡口在哪儿(是知津矣)。言下之意是说,孔子都知道天下的路,还能找不到渡口。子路碰了钉子就去问桀溺。子路问:渡口在哪里?桀溺答:先生哪位?子路答:仲由。桀溺问:是鲁国孔丘的学生吗?子路答:对的。桀溺说:现在普天之下滔滔洪水,谁能改变,你们又和谁一起改变。说完长沮和桀溺继续干活,不搭理子路,子路很没趣,没办法,只好回去报告孔子,孔子听了,怅然说道,天下如果太平,我也用不着出来搞改革了。庄子编了一个故事来批判儒家的仁义。《庄子·大道》说,孔子写了很多书,希望周王室图书馆收藏。孔子就去找图书馆前馆长老子帮忙。孔子开始推销自己的图书。老子说:讲得太慢了,讲要点。孔子说:要在仁义。老子说:这个仁义符合人的本性吗?孔子说:当然,一个君子不仁站不住脚,不义活不下去。老子问:什么叫仁义。孔子说:怀着一颗爱心,愿万物安乐;爱天下所有的人,没有任何私心杂念。老子回答道:噫呀!你们这是存心搞乱人性啊,太自私了。庄子借老子之口说明,天地、万物、人都有天性,按照自己的天性去生存、去生活就很好,就是幸福,甚至就是最高境界[3],根本不需要什么人为的制度规则。

《老子》反对儒家的仁义,并不反对发自内心的仁义。问题在于,随着礼乐制度的建立,对仁义行为的奖励、对不仁义行为的惩罚,就会出现伪善、假仁假义。二十四孝图里的“割股疗亲”讲一个人为了给父母治病把大腿上的肉割下来;“郭巨埋儿”讲郭巨因为儿子与其母争吃食物,就准备把儿子活埋了。道德是个人的事,若宣扬奖惩,就可能出现假仁假义,“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第十八章)。只有当社会出了问题,比方说六亲不认、天下大乱了,才会有孝子贤孙、忠臣良将之类的人物出来。一个社会如果人人都是好人,人人都有道德,就不需要特别提倡道德,生活中,真正有道德的人,都不会讲道德,满嘴仁义道德,礼义廉耻的人,一般都很缺德[4],“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第38章),失去道才讲德、仁、义、礼。

故而《老子》主张无为。首先,在治理国家层面要求无为而治、不瞎折腾。老子有句名言“治大国若烹小鲜”(第60章),治理国家就像烧小鱼,要翻、要为,但不能乱翻。当统治者无为,社会才会繁荣,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天下才会太平。老子设想的小国寡民社会理想中,政府作用最低,没有刑罚律令的强制性约束、不需要仁义忠孝的道德规范、生活自足、人际关系简单。老子不瞎折腾的思想与十七世纪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阐述的看不见的手的经济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政府不是万能的,政府只做他能做的,其余应该放手让民众自己去做,这样社会才能繁荣。中国由于儒家有为之治影响深远,政府的有形之手总闲不住,不断要去控制、干涉,对此,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可以起到纠偏的作用。其次,在养生修身层面要求少私寡欲。一般人认为养生就是满足物质欲望、注重物质享受,“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第50章),就是说,属于长寿的占十分之三,短命的占十分之三,过分地奉养生命、妄为而走向死路的占了十分之三。老子主张顺应自然,清静无为,修身、修心,致虚守静,达到心境空明、心灵的最高境界。

2 少私寡欲:修身修心的根本途径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第19章)。首先,针对统治者的贪欲。在老子看来,统治者的有为导致战争频繁、重税赋、社会不公、贫富两极分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盗夸。非道也哉”(第53章),统治者的奢侈糜烂与老百姓的忍饥挨饿形成鲜明对比,老子气愤地将统治者斥骂为强盗头子。同时统治者的强作妄为使得老百姓难以讨回公道,诱使人投机取巧,丧失敦厚纯补的自然之心,“大道夷,而民好径”(第53章),不走正道,走歪门邪道。为此,老子提出三不原则:“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第3章)。不选贤任能,不推崇有德有才的人,因为推崇人们就会效仿,从而引起欲望、产生竞争。不器重宝物,不把奇珍异宝当回事,否则会被贼惦记。不炫耀引起和激起贪欲的东西。其次,针对我们每个人的养生、修身。老子认为,人的生命是一个自然体,对待生命应本着自然的原则,将欲望控制在自然状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满足自然需求,不纵欲。“不欲”、“无欲”、“寡欲”在老子那里并不是不要欲望,而是满足人的基本的自然需求,“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第64章),老子设想的小国寡民社会强调基本的衣食住需求的满足。同时老子又认为必须去除过分的不自然的欲求,极端的、奢侈的、过度的欲望,“去甚、去奢、去泰”(第29章)。依照老子的这一标准,经济学家凡勃伦提出的物品的实用与生存需要的消费即为基本的需要,而展示金钱、地位、声望和名誉的炫耀性消费是不自然的、不必要的、奢侈的欲求。因为在老子看来,纵欲对人有害,“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第12章),当感官欲望超过限度,求乐反苦,不仅不利于修身养生,还会损害生命,招致灾祸。

第二,贵身,非轻身。“名与身熟亲?身与货熟多?得与亡孰病?”(第44章),面对老子给我们出的关于名与身、身与货、得与失的选择题,不同的选择产生不同的结果,体现了对待生命的不同态度。“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第44章)。“甚爱”就是过度贪爱名利地位,必然付出精力与代价。“多藏”就是过度追求财物,甚至出卖灵魂,失去人格与自由。“宠辱若惊”(第13章),是说得宠与受辱都感到惊慌失措,受辱伤自尊,得宠也是卑下的,得到惟恐失去,在赐与者面前诚惶诚恐,曲意逢迎,因而自我的人格尊严无形地萎缩下去[2]124。“甚爱”、“多藏”、“宠辱若惊”的实质就是“轻身”,重名利、财物、宠辱毁誉,甚至超过了自己的生命。贵身则强调生命属于自己,功名财富为身外之物,珍重生命,尊重生命,重视身体如重视大患,“贵大患若身”(第13章)。人的欲望、麻烦、祸患源于有身体,只要“身”存在,外物必然发生作用,摆脱外物的侵害,最彻底办法是“无身”[5]250,“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第13章),如没有生命,消除内与外、物与身的对立,物无从影响,患无从而来。“无身”不是不要生命,而是对待生命的独特态度[5]251。

贵身思想是道家拯救自己的一个重要观点。杨朱提出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的观点。我们先看孟子学生禽子与杨朱、孟孙阳(杨朱的学生)的对话。禽子:拔一根毫毛,拯救天下世道,干吗?杨朱:一根毫毛救不了世道。禽子问:如果可以,愿意吗?杨朱:不理睬。孟孙阳问:如果有人提出,痛打你一顿,给你一万,你干吗?禽子答:干。孟孙阳问:砍断你一条腿,给你一个国家,干吗?禽子:不说话。孟孙阳说:与肌肤比,毫毛微不足道,与肢体比,肌肤微不足道。没有毫毛,没有肌肤,就没有肢体。庄子有个两臂重于天下的贵身思想。韩魏互相争夺土地,魏国学者子华子劝韩国国君昭僖候有一段对话。子华子:现在使天下人在你面前写个誓约,左手取得盟约就砍掉右手,右手取得盟约就砍掉左手,取得盟约的人必定取得天下。你愿意去夺取它吗?昭僖候:我不愿意夺取。子华子:两臂比天下重要,身体又比两臂重要。韩国天下轻,夺的又比韩国还轻。你何必愁苦身体来伤害生命而忧虑得不到土地呢?昭僖侯:好啊!

重视自己超过重视天下,爱护自己超过爱护天下,把自己看得比天下重的自私鬼,怎可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的大公无私相比。然而,重视爱护天下,就是重视爱护每个人,包括我们自己,而且这种重视和爱护就应该从自己开始[3]。看似自私,实质爱己、爱人,从而有为于天下,天下就可托付给他,“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第13章)。

第三,知足,非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祸莫大于不知足,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第46章),人类最大祸患源于不知足、贪得,过度追求名利导致物质与精神上的损失。“知足者富”(第33章),控制欲望、知道满足就是富有。知足不辱、知足不殆,知足常乐。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学问做得好,官也做得大,一生顺利,得益于老子的道。白居易的“吉凶祸福有来由,但要深知不要忧;只见火光烧润屋,不闻风浪覆虚舟。名为公器无多取,利是身灾合少求.虽异匏瓜难不食,大都食足早宜休”诗,是要说名利可求,匏瓜好吃,但要适度,不过分。颜回是个知足常乐的典范。孔子谓颜回曰:“回,来!家贫居卑,胡不仕乎?”颜回对曰:“不愿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足以给飦粥;郭内之田十亩,足以为丝麻;鼓琴足以自娱;所学夫子之道者足以自乐也。回不愿仕。”孔子愀然变容,曰:“善哉,回之意!丘闻之:‘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作。’丘诵之久矣,今于回而后见之,是丘之得也。”(庄子)孔子对颜回知足常乐、淡泊名利的态度深以为然,一味地争名逐利,不懂知足,生活必徒增烦恼。

第四,功成身退,非得寸进尺。“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能守之,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第9章),盈,满、溢:过度、知进不知退、得寸进尺。富贵而骄,自取其祸。有一个叫“东门黄犬”的成语,讲的是秦朝宰相李斯的故事,李斯富贵功名于一身,不可一世,最终沦为阶下囚,临刑时对儿子说,我多想与你牵着黄狗到上蔡去打猎。为官遭殃,后悔抽身迟了。曾国藩是近代一位大政治家,不仅战功显赫,日记和家书也很有名。日记写些怎样整理菜园,怎样弄好鸡窝,向上级说明他只不过是个求田问舍的乡巴佬。曾国藩写给其弟弟曾国荃一封信:“左列钟铭右谤书,人间随处有乘除。低头一拜屠羊说,万事浮云过太虚。”曾国藩欣赏屠羊说,屠羊说何许人?据《庄子·让王》记载,屠羊说本是楚昭王时一个卖羊肉的屠夫,实际是一隐士、高人。昭王逃难过程中,衣食住行都是他帮忙解决的,功劳很大,后来楚国复国,昭王派大臣去问屠羊说希望获得什么赏赐,连派四次,都被拒绝。再三再四,不肯做官,深得老子功遂身退的道理。

第五,去奢崇俭。“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第67章)。俭,物质上不奢侈,不浪费,精神上不放纵,节俭、爱惜、珍惜,节制财富,节约资源。节俭是大德,寡欲是一种德性,奢侈是大恶,多欲是一种恶行,“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

第六,为腹不为目。“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第12章)。“为腹代表一种简单清静、无欲之生活,为目代表一种巧伪多欲”;“为腹,求内在,宁静恬淡的生活;为目,追逐外在的贪欲生活”[2]119。为腹不为目,持守内心的安足,保持固有的天真,以摒弃外界物欲生活的诱惑。一个人越是投入外在化的漩涡里,则越是流连忘返,使自已产生自我疏离,而心灵日愈空虚[2]120。

3 如何走向幸福——寡欲的现实意义

现代社会为所有人提供了通往社会上层的机会,这虽然是一种合理的社会需要,但无疑也大大地刺激了人们的名利之心的膨胀[6]。自近代以来,人们追求的是从内向外的发展路向,以物质丰富为发展目标,以物质满足为生活目标。以追求成功为名,汲汲于功名、权势、财富、地位,成功了还追求更成功,不成功紧张焦虑不安。由于缺少“以道观之”的眼界,人们过分关注眼前利益,往往忘记了目的而被手段所支配,为了财货、功名这些东西不惜丢弃人格等精神价值乃至丧失生命[7]。现代社会推行的消费主义鼓励纵欲,使人变成贪婪的消费机器,无止境地追逐欲望、无止境地攀比。马克思曾形象地阐述过人们在攀比方面的心理机制。一座小房子,不管怎样小,在周围的房子都这样小的时候,它是能满足社会对房子的一切需求的。但是,一旦在这座小房子近旁树立起一座宫殿,这座小房子在当事者心中就缩成可怜的茅舍模样了。这时,狭小的房子就证明它的居住者“毫不讲究”或者“要求很低”。并且不管小房子的规模怎样随着文明的进步而扩大,但是,只要近旁的宫殿以同样的或更大的程度扩大起来,那么较小房子的居住者就会在那四壁之内越发不舒适,越发不满意,越发被人轻视。现代人并没有随着物质的丰裕、生活条件的改善而变得快乐幸福,相反却变得焦虑不安。自上世纪60年代出现人类幸福指数以来,人类幸福指数呈下滑趋势。随着对欲望的纵容,人的满足感越来越低,甚至从根本上失去获得幸福的满足感。老子将这种现象称为“自我迷失”,“人之迷,其日固久”(第58章),人的自我迷失由来已久。庄子将这种现象概括为“徇物”,“今世俗之君子,多危身弃生以徇物,岂不悲哉!”(庄子·让王)现在世俗的人多半为了追逐外物而危害身体,抛弃生命,岂不是很可悲。当代思想家李泽厚将这种现象归结为人日益被物所统治,被自己所造成的财富、权势、野心、贪欲所统治,它们已经成为巨大的异己力量,主宰、支配、控制着人们的身心[8]。在名声与生命、生命与财富、得与失的选择中,为名利,为得到,宠辱若惊,不惜丢弃人格尊严,甚至丧失生命。现代人追寻从欲望走向幸福的路径犹如缘木求鱼,犯了一种方向性的错误,不可能走通。

老子另辟蹊径,从另一方向探寻走向幸福的路径。在老子看来,在欲望与幸福的关系中,并不是欲望满足得越多越幸福,相反欲望是幸福的天敌,“咎莫大于欲得”,追求过多的物质享受和欲望满足,超出自然的限度,有害身心,带来祸患。渔夫妻子一开始要的是小木盆,后来升级为小木屋,再后来想当海上女霸王,最后走向一无所有的失败。几乎所有的腐败案例没有因为贫困的,而是对钱、权、色的贪欲驱使他们坠入身心受控、没有幸福的无底黑洞中。尽管老子没有使用“幸福”的概念,但他认为,有一种合于天道、顺乎自然的生活,人在其中无祸无咎,安于平和舒泰[9],“往而无害,安平泰”(第35章)。老子承认满足人的基本的自然需求,但必须控制欲望、少私寡欲,知足知止,获得知足常乐的满足。庄子是老子思想的忠实践行者,“畏牲”故事讲楚威王派使者带了很多的钱来请庄子去做宰相,被庄子拒绝了。庄子说,千金,大钱,宰相,尊位,你没见祭之牺牛,养一段时间,宰杀了,披上文绣,被供奉在太庙中。我宁愿在小水沟里身心愉快地游戏,也不愿被国君所束缚。我终身不做官,让自己的心志愉快,“畏牲”成了庄子式逍遥自由的人生态度的写照。

对生命、欲望采取什么态度决定了人们是否幸福以及幸福的程度。老子主张采取一种符合自然的态度,少私寡欲,不过分看重名利。幸福不在于占有极大的财富、拥有极大的名声地位,幸福在于顺应自然,合理控制人的欲望。只有控制欲望、消除贪欲,才能不为身外之物所役使,摆脱对物的依赖,获得人格的独立,正如近代哲学家卢梭指出的,人之所以能够独立,不是由于他的臂力,而是由于他的心灵的节制,不论什么人,只要他的欲望少,他就可以少依赖别人。只有消除了贪欲心,才有可能走出欲望的漩涡,从而获得知足常乐的满足与幸福。“知足常乐”作为一种心理调节能力,可以帮助人们在无穷的欲望和有限的资源之间达到平衡,让人们在生活中常怀一颗感恩的心,感受快乐,享受幸福[10]。《老子》的少私寡欲、知足知止的思想为我们开启了一条通向幸福的通道,为我们修养身心、提升幸福指数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猜你喜欢

子路老子庄子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如何征服一枚野生子路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庄子说》(二十二)
《庄子说》(二十)
智者老子
《庄子说》(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