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乙型脑炎的防治
2018-04-12阜新市阜蒙县东梁动物卫生监督所123125
王 伟 阜新市阜蒙县东梁动物卫生监督所 123125
猪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猪被感染后大多数不呈现症状,妊娠母猪则出现流产和产死胎,公猪呈现出高热和睾丸炎等病症,少数猪呈现神经症状。
1 病原
乙型脑炎病毒属于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的单股RNA病毒,主要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液和血液中。该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不强,在56℃经30分钟、100℃经2分钟即可被灭活,而在低温条件下可长期保存。该病毒能够凝集鸡、鸭、鸽和绵羊的红细胞。
2 流行特点
该病主要存在于亚洲地区,最早发现在日本,因此又叫日本乙型脑炎。该病以蚊虫为传播媒介,所以该病的发生有严格的季节性,每年炎热的7~9月份发生最多。随着天气转凉和蚊虫减少,发病也渐渐减少。该病多呈散发,隐性感染者较多,猪不分品种、性别都有易感性,公猪主要发生睾丸炎,母猪发生流产、死胎和木乃伊胎。
3 临床症状
人工感染的潜伏期为3~4天。病猪体温升高达40~41℃,呈稽留热。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口渴,结膜潮红,粪便干燥,表面常附有灰白色黏液,尿呈深黄色。有的病猪后肢轻度麻痹,行走不稳,有的后肢关节肿胀疼痛,有的病猪出现视力障碍,摆头,乱冲乱撞,最后后躯麻痹,倒地不起而死亡。
妊娠母猪患病时发生流产或早产,流产胎儿有的呈木乃伊化,有的为大小不同的死胎,死胎全身水肿。有的仔猪出生后几天内发生痉挛而死亡,有的仔猪却生长发育很好。同一胎仔猪,在大小及病变上有很大差别,常混合存在。母猪流产后不影响下一次配种。公猪除有上述症状外,常常出现一侧睾丸肿大,也有两侧睾丸同时肿胀的,患病阴囊发热,有痛感,数日后开始消退,逐渐恢复正常。有的逐渐缩小变硬,丧失配种能力。
3 病例变化
肉眼可见的病变主要在脑、脊髓和睾丸。脑和脑膜充血,脑室积液增多。脊髓膜充血、出血和坏死。流产胎儿常见脑水肿,腹水增多,皮下有血样浸润。肝和脾有时有坏死灶。胎儿从拇指大小到正常大小不等,有的呈木乃伊化。组织学检查可见非化脓性脑炎变化。
5 诊断
该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母猪发生流产、死胎和木乃伊胎,公猪睾丸一侧性肿大,根据这些特征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要进行实验室诊断,通常进行病毒分离和血清学诊断。
(1)病毒分离。取含病毒的血液、脊髓液和脑神经组织材料经常规处理后接种2~5日龄乳鼠,乳鼠发病时出现拒食、抽搐和消瘦等症状,此时可采乳鼠的脑组织进一步传代或进行鉴定。也可将上述病料先接种7~9日龄鸡胚,2~3天后收获胚体后再接种乳鼠。也可用仓鼠肾细胞(BHK-21细胞)分离病毒。
(2)血清学试验。可采用补体结合试验、血凝抑制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荧光抗体试验等诊断。
(3)鉴别诊断。妊娠母猪发生流产、死胎和木乃伊胎时,要注意与布氏杆菌病、伪狂犬病和细小病毒病区别。布氏杆菌病的发病无季节性,病畜体温正常,无神经症状,极少有木乃伊胎。公猪睾丸肿大多为两侧性,部分猪表现为关节炎。另外可采血做布氏杆菌病凝集反应试验。伪狂犬病的发病无季节性,流产胎儿的大小无显著差别,在母猪流产的同时有较多的哺乳仔猪患病,呈现兴奋、痉挛和麻痹而死亡。公猪无睾丸肿大现象。猪细小病毒病的发病无季节性,流产只发生于第一胎。母猪除流产外无任何症状,其他猪即使感染细小病毒也无任何症状。木乃伊胎的大小常不一致,存活的胎儿有的可能是畸形仔猪。
6 防治措施
消灭该病的传染媒介蚊虫是预防该病的重要措施。但是蚊虫的繁殖能力很强,孳生地分布很广泛,彻底消灭蚊虫很困难。所以在防蚊灭蚊的同时还需要进行预防免疫注射,提高猪体的抵抗力。乙型脑炎疫苗有灭活苗和弱毒苗,比较常用的是弱毒苗。通常在每年蚊虫繁殖期到来之前,即5~6月份对生产母猪、后备母猪和种公猪进行预防接种,可预防母猪发生流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