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行剖宫产术的高危妊娠产妇实施预防性护理对其产后发生出血的影响
2018-04-12钱珊珊饶娟娟
钱珊珊,饶娟娟
(铜陵市人民医院,安徽 铜陵 244000)
高危妊娠是指孕妇在妊娠期间受到某种致病因素或病理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难产或危及产妇、胎儿和新生儿生命安全的一种妊娠类型[1]。临床研究表明,高危妊娠产妇常存在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等多种易引发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从而可增加其发生产后出血的风险。目前,临床上对此类产妇主要进行剖宫产术。有学者指出[2],对进行剖宫产术的高危妊娠产妇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对预防其发生产后出血及其他的产后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本文中,笔者主要研究对进行剖宫产术的高危妊娠产妇实施预防性护理对其产后出血发生率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铜陵市人民医院进行剖宫产术的80例高危妊娠产妇。其中,排除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病历资料缺失及不愿参与本研究的产妇[3-4]。将这8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产妇的年龄为23~38岁,平均年龄为(29.63±2.41)岁;其孕周为36~40周,平均孕周为(38.6±0.71)周;其中,有合并妊娠高血压的产妇16例,有合并妊娠期糖尿病的产妇11例,有胎盘位置异常的产妇8例,有孕期出血的产妇5例。观察组产妇的年龄为22~37岁,平均年龄为(29.56±2.38)岁;其孕周为37~40周,平均孕周为(38.9±0.69)周;其中,有合并妊娠高血压的产妇18例,有合并妊娠期糖尿病的产妇10例,有胎盘位置异常的产妇9例,有孕期出血的产妇3例。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产妇均进行剖宫产术。在此期间,对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护理,方法是:产前,协助产妇进行各项常规检查,向其讲解高危妊娠和剖宫产术的相关知识,并对其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产后,密切检测产妇的各项生命体征,注意观察其子宫收缩和阴道出血的情况,同时对其进行营养支持和健康宣教。对观察组产妇进行预防性护理,方法是:1)产前护理。(1)环境护理。在产妇入院后,为其提供一个舒适、安静的住院环境,以提高其身心的舒适度,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定期对病房进行打扫和消毒,避免产妇发生感冒与感染性疾病。(2)心理护理。积极地与产妇进行交流,向其介绍高危妊娠的相关知识,同时告知其进行剖宫产术的过程、预防产后出血的方法及围生期需要注意的事项等。对存在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的产妇进行心理干预,尽量满足其合理需求,以减轻其心理压力,使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3)产前检查和评估。协助产妇进行各项产前检查(包括进行血常规检查、凝血功能检查、心电图检查、肝功能检查、腹部B超检查等),以明确其身体状况。对产妇发生产后出血及其他产后并发症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的结果及时报告给医生,然后与医生一起为产妇制定预防其发生产后并发症的措施。2)产后护理。在产妇分娩后,遵医嘱及时为其注射缩宫素,以促进其子宫收缩,避免其发生产后出血。在产后6 h内,密切观察产妇阴道的出血量。若其阴道的出血量高于正常的出血量,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同时,注意观察产妇的体温、血压、脉搏、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注意为其保暖,并加强对其进行切口护理。术后12 h,让产妇进食少量的流质食物(如稀粥、米汤等),忌食牛奶和豆制品,以促进其胃肠蠕动及乳汁分泌。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所产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产后子宫的切除率。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7.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所产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产妇所产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产妇所产的新生儿(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所产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比较[%(n)]
2.2 两组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产后子宫切除率的比较
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和产后子宫的切除率均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产后子宫切除率的比较[%(n)]
3 讨论
高危妊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产妇的年龄超过35岁或不足16岁。2)产妇合并有妊娠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盆腔肿瘤,或存在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盘功能不全等情况。3)产妇有自然流产史、异位妊娠史、早产史、难产史等。4)产妇存在软产道异常、骨盆异常、胎位异常、多胎妊娠等情况。5)产妇存在凝血功能障碍。临床研究表明,高危妊娠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几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的产妇[5]。现阶段,临床上对高危妊娠产妇主要进行剖宫产术。近年来,大量的临床实践证实,对进行剖宫产术的高危妊娠产妇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能降低其产后出血等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使其安全地度过分娩期。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所产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产妇所产的新生儿(P<0.05),其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和产后子宫的切除率均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可见,对进行剖宫产术的高危妊娠产妇实施预防性护理,能显著降低其所产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和产后子宫的切除率。
[1]马玉香,易媛媛.预防高危孕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5(4):347-349.
[2]丁武华,蔡红霞,张丽.探讨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J].世界中医药,2015(a1):47-40.
[3]刘旭辉.卡孕栓预防高危妊娠剖宫产产后出血临床观察[J].实用预防医学 ,2007,14(2):467-468.
[4]涂红星.高危妊娠行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预防[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1):3428-3429.
[5]李爱英,宋继芳.实施护理干预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率[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7):3299-3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