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穿孔性阑尾炎的效果对比
2018-04-12刘念
刘 念
(柳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综合性外科,广西 柳州 545006)
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该病具有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等特点。临床研究表明,该病患者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就可能并发弥漫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等,从而可危及其生命。过去,临床上对该病患者主要进行开腹手术。对该病患者进行开腹手术虽然可以有效地缓解其病情,但对其造成的伤害较大,不利于其术后恢复。近年来,临床上对该病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显现出良好的效果[1]。本文主要比较用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穿孔性阑尾炎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30例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患者纳入本研究。这30例患者均为柳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综合性外科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患者。这30例患者的纳入标准是:1)其病情符合临床上关于急性穿孔性阑尾炎的诊断标准。2)具有进行开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的指征。3)自愿参与本研究。患者的排除标准是:1)患有精神疾病。2)对手术的配合度较低。3)中途转院或死亡[2]。将这30例患者随机分为开腹手术组(甲组,n=15)和腹腔镜手术组(乙组,n=15)。在甲组患者中,女性患者有7例(占46.67%),男性患者有8例(占53.33%);其年龄介于20~6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02±3.53)岁;其中,存在右下腹疼痛症状的患者有15例(占100.00%),存在恶心呕吐症状的患者有12例(占80.00%),存在发热症状的患者有7例(占46.67%)。在乙组患者中,女性患者有6例(占40.00%),男性患者有9例(占60.00%);其年龄介于22~6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16±3.85)岁;其中,存在右下腹疼痛症状的患者有15例(占100.00%),存在恶心呕吐症状的患者有11例(占73.33%),存在发热症状的患者有8例(占53.33%)。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乙组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方法是: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对其进行全身麻醉。在其脐上处做一个1cm的手术切口,置入气腹针,为其建立CO2气腹,将气腹的压力保持在11~15 mmHg之间。退出气腹针,为患者置入腹腔镜,探查其腹腔内的情况。在患者耻骨联合上方的2cm处和麦氏点处各做一个小切口,置入手术器械。吸净患者腹腔内的脓液,在腹腔镜的直视下找到其病变的阑尾组织。用抓钳将其阑尾提起,对其阑尾根部的系膜进行电凝,然后在距离其阑尾根部5 mm处切断其阑尾。对其阑尾残端进行电凝,采用“8”字缝合法缝合其阑尾残端。用甲硝唑溶液冲洗患者的腹腔,吸净冲洗液,为其放置引流管,逐层缝合其手术切口 。对甲组患者进行传统的开腹手术,方法是: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对其进行全身麻醉。在其麦氏点处做一个6cm左右的切口,打开其腹腔,吸净其腹腔内的脓液,找到其病变的阑尾组织。切除患者的阑尾,妥善处理其阑尾残端。用甲硝唑溶液冲洗患者的腹腔,吸净冲洗液,为其放置引流管,逐层缝合其手术切口[3-4]。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持续的时间、术毕至排气的时间、术后住院的时间和术中的出血量)及术后发生并发症(如切口感染、肠梗阻、腹腔脓肿、腹腔出血等)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8.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的比较
乙组患者术毕至排气的时间和术后住院的时间均短于甲组患者(P<0.05),其术中的出血量少于甲组患者(P<0.05)。甲组患者手术持续的时间短于乙组患者(P<0.05)。详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的比较(±s )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的比较(±s )
组别 手术持续的时间(min)术中的出血量(ml)术毕至排气的时间(h)术后住院的时间(d)4.01±2.43 9.57±3.41 8.656<0.05乙组(n=15)甲组(n=15)t值P值45.54±12.18 30.75±20.38 8.267<0.05 12.54±3.45 26.12±5.62 9.358<0.05 21.01±3.51 42.14±6.82 9.426<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乙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甲组患者(P<0.05)。详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微创手术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已经逐渐取代开腹手术,成为临床上治疗急性穿孔性阑尾炎的主要术式。笔者认为,与用开腹手术治疗急性穿孔性阑尾炎相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该病具有以下几点优势:1)手术的视野清晰,有利于对患者腹腔内的组织和器官进行观察,术中对其正常组织的损伤较小,其术中、术后的出血量较少,术毕至排气的时间较短,有利于其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2)手术的切口较小,患者术后的疼痛感较轻,有利于其术后及早下床活动,从而可降低其术后切口感染、肠粘连、肠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3)术中能够充分冲洗患者的腹腔,彻底清除其腹腔内的积液、脓苔、粪石等,从而可最大限度地清除其腹腔内潜在的感染因素。4)患者术后恢复较快,可明显缩短其术后住院的时间,减少其治疗的费用。5)术后遗留的疤痕较小[5]。虽然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穿孔性阑尾炎具有上述诸多优势,但也存在以下缺点:1)进行腹腔镜手术要求主刀医生要有一定的三维立体感观,同时对其手术操作技巧的要求较高。2)在为患者建立CO2气腹后,易导致其出现皮下气肿、高碳酸血症等并发症。3)手术的切口较小,若患者术中发生大出血,不利于对其进行止血操作[6-7]。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与对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患者进行开腹手术相比,对其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效果更佳,能显著减少其术中的出血量,缩短其术后恢复的时间,减少其术后的并发症。
[1]杨诗平.传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穿孔性阑尾炎的疗效 [J].吉林医学,2015(2):278.
[2]黄庭勇,孔建兵.不同术式治疗急性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J].健康研究,2014,34(6):677-678.
[3]何学军.两种手术方式下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的比较[J].浙江创伤外科 ,2013,18(2):206-207.
[4]古艳霞.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穿孔性阑尾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5(19):93-94.
[5]王伟.急性穿孔性阑尾炎应用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的效果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2015(8):32-33.
[6]朱骄一.急性穿孔性阑尾炎应用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5(5):103.
[7]姚谦.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治疗中的疗效比较[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6,37(9):1021-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