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肢体语言干预对儿科肾脏病房患儿依从性及护患关系的影响

2018-04-12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8年8期
关键词:儿科肢体家属

郑 琳, 郝 佳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辽宁 沈阳, 110004)

肢体语言是指通过肢体(包括眼、头、手、身、足等)的各种动作来传递思想,以表情达意的一种沟通方式,例如兴奋用鼓掌、丧气用垂头、无奈用摊手等[1]。在儿科肾脏病房中,因患儿年龄较小,思维较成人有一定差异,生活不能完全治理,不能依照成人方式来沟通,而肢体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沟通方式,应用于肾脏儿科病房护理中,可提高患儿的依从性,并提升家属满意度以及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12月本院肾脏病房治疗与护理的8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9例、女41例,年龄1~10岁,平均(5.56±2.16)岁,急性肾小球肾炎13例、慢性肾小球肾炎30例、肾病综合征1例、过敏性紫癜肾炎7例、慢性小管间质性肾病11例、慢性肾衰竭3例、肾囊肿10例、肾小管性酸中毒5例。将80例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 2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以及疾病种类等一般临床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护理人员根据各项检查结果全面掌握患儿病情、病史、呼吸、心率等基本情况,并指导患儿家属做好准备。

实验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肢体语言干预。① 微笑语言: 护理人员在面对患儿时保持微笑,微笑可进一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在对患儿进行测体温等常规护理操作时,面带微笑,不仅能消除患儿的陌生感,缓解矛盾,还能融洽气氛[2]。② 目光语言: 视线接触能够有效传递信息,患儿才进医院可能存在害怕、紧张心理,有些甚至不让医护人员触碰,护理人员可采取真切友好的目光充分关注患儿,讲话时目光注视患儿,并结合微笑,仔细倾听患儿想法,让患儿感受到被尊重,愿意配合治疗。在与患儿沟通时,眼神要包含关切热情感,让患儿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可信、可敬[3]。③ 手势语言: 手势语言可代表各种含义,内容丰富,能够形象传达思想,最常见的手势语言有抚触。在查房或者操作时,摸摸患儿的头或握握患儿的手,可进一步拉近与患儿的距离,增强患儿的勇气,给予无声的治疗[4]。如害怕静脉点滴的患儿,遇到护理人员端着盘子出现,往往会躲在家属怀中或大哭,此时除言语鼓励外,还可触摸并握住患儿的手,鼓励患儿,增强其信心和勇气。测量患儿体温时,除必要询问外,可用手触摸患儿额头,更能体现对患儿的关心,冬季时要注意搓热自己的手,向患儿及家属营造一种被关怀的情景[5]。

1.3 观察指标

① 患儿依从性: 主要根据患儿的服药情况、护理操作时采取的态度进行分析记录,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患儿依从性=(完全依从+部分依从)/总患儿数×100%[6]。② 护患关系中患儿家属满意度: 利用医院自制的护理人员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包含护理专业技术、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总分100分,分为3个等级, Ⅰ级(非常满意, 85~100分)、Ⅱ级(满意, 70~<85分)、Ⅲ级(不满意, <70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患儿数×100%。③ 护患关系中患儿家属对护理人员信任度: 分为3个等级, Ⅰ级(患儿家属能够听取护理人员的意见,并感受到重视和关怀)、Ⅱ级(患者家属认为护理人员能够解决问题,并关怀患儿)、Ⅲ级(患儿家属不听取护理人员的意见,也感受不到关怀),信任评估有效率=(Ⅰ级+Ⅱ级)/总患儿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患儿依从性

比较患儿服药、检查依从情况,实验组患儿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2组患儿依从性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患儿家属满意度

实验组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2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 患儿家属对护理人员信任度

实验组患儿家属对护理人员信任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2组患儿家属对护理人员信任度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儿科又被称作“哑科”,是由于儿童的生理特点以及表达认知水平有限,对外界的认知多来源于表情、手势、目光等肢体语言,并且根据表情喜恶、目光等来判断利害[7]。相关研究[8]显示,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很容易造成患儿恐慌、害怕进而产生抗拒心理,如抗拒服药、拒绝治疗,见到护理工作人员就逃避、大哭,使得护理工作无法继续。肢体语言沟通作为一种实用性的护理模式,更能被患儿及其家属接受。患儿来到陌生环境中,首先产生印象的就是护理人员的面部表情,如护理人员保持严肃甚至冰冷的表情,往往易使患儿产生抵触或者敌意,导致哭闹,影响正常护理工作[9]。当护理人员面带微笑,眼神真切、流露热情,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的陌生感、害怕感,微笑面对家属则能有效缓解家属的紧张感、恐慌感,需注意的是,若患者病情加重,要保持严肃。护理人员除操作之外,在日常沟通中应摘除口罩,面对面交流,则更加有效。对于患儿合理的要求(如更换输液瓶、调换床单位),如可以,适当微笑。尤其是清晨查房时,面带微笑的“早上好”更能消除陌生感,予患儿愉悦的心理感受,同时也有助于增强家属的信任度,使每位患儿都能够被很好的照顾。在眼神交流时,杜绝飘忽游移的目光、面无表情、不耐烦,以免让患儿或家属有种不被重视的感觉,不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10]。有研究[11]表示,在肢体语言中抚触能够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改善睡眠质量,减少哭闹,增强患儿对护理人员的信任,使其更容易获得安全感。心理学家表示,长期受到抚触的患儿攻击行为较少,更容易合群,帮助人,故在护理工作中对患儿进行适当抚触,可让温和良好的刺激经皮肤感受器传导到患儿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心理效应,增强患儿的心理舒适度,减轻抵触,提高依从性,积极配合护理人员[12]。在治疗中,对患儿进行言语称赞表扬的时候,还要进行触摸,如静脉点滴时可触摸患儿的头,夸奖真棒,给患儿勇气[3-14]。

本研究结果显示,肢体语言应用在儿科肾脏病房护理中,能够提高患儿依从性,提升患儿家属满意度以及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肢体语言是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但在实际临床上,由于工作性质、工作时间、工作强度等原因,护理人员很容易出现烦躁、不愿理睬的情绪,容易引发护患矛盾,并降低护理质量。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利用肢体语言,端正姿态、保持微笑、适当抚触、保持眼神交流是必要的,可稳定患儿家属情绪,提升患儿配合度,进一步改善临床疗效[15-16]。

综上所述,肢体语言在提升患儿依从性、家属满意度、对护理人员信任度方面有良好效果,具有临床实用价值,值得推广。

[1] 王爱珍. 肢体语言沟通联合个性化护理在小儿护理工作中实施的效果评价[J]. 甘肃科技纵横, 2015, 44(11): 91-92, 98.

[2] 张宝焕. 肢体语言沟通应用于小儿护理工作的临床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 2014, 30(3): 114-115.

[3] 刘昕玲. 肢体语言沟通应用于小儿护理工作的临床分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 5(9): 92-93.

[4] 何梅. 肢体语言沟通应用于小儿护理工作的临床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 2014, 12(28): 104-105.

[5] 唐敦英. 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探析[J]. 基层医学论坛, 2014, 18(30): 4074-4075.

[6] 江丽娜. 肢体语言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J]. 临床医药实践, 2014, 23(11): 853-855.

[7] Matthew A Chong, Yongjun Wang, Shalini Dhir, et al. Programmed intermittent peripheral nerve local anesthetic bolus compared with continuous infusions for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Journal of Clinical Anesthesia, 2017, 42(33): 71-68.

[8] 王春红. 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探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5, 2(33): 6871-6872.

[9] 王小梅, 陈芳, 李莉. 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的临床价值[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6, 13(3): 379-380.

[10] Jonathan Bath, Maham Rahimi, Becky Long, et al. Clinical outcomes of obturator canal bypass[J]. Journal of Vascular Surgery, 2017, 66(1): 15-23.

[11] 凌水英. 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探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5, 13(6): 224-225.

[12] 王雅宁. 儿科护理工作中肢体语言沟通的临床应用分析[J]. 西藏医药, 2015, 36(1): 72-73.

[13] 汪春霞, 隆碧霞, 向红遐. 分层级护理模式在儿科病房应用的临床效果观察[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 21(6): 159-161.

[14] 宋宇光, 戚晓华, 曹玉杰, 等. 门诊儿科患者家长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J].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3, 36(5): 83-83.

[15] 贾同鑫. 细节护理对儿科护理质量及感染状况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 21(22): 215-216.

[16] 魏翠, 魏杰, 赵清石. 个案情景演练在提高儿科护士综合能力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 21(22): 217-219.

猜你喜欢

儿科肢体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肢体语言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肢体写作漫谈
圆梦儿科大联合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李发枝教授治疗儿科疑难杂症验案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