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受关系之表达与南北类型特征制约
——以《官话指南》及其沪语粤语译本为例
2018-04-12张美兰
张美兰
(清华大学 中文系,北京 100084)
北京官话《官话指南》(1881),是第一部由日本人吴启太、郑永邦编写的北京官话汉语教材,曾在世界汉语教育史上影响很大。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北京官话《官话指南》为参照的修订本、注释本、与之对应的汉语方言对译本,如沪语对译本、粤语对译本,也有北京官话与外文对译本。这些材料为研究当时的汉语与方言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本文选取《官话指南》及其沪语、粤语改写本,即:A.北京官话《官话指南》四卷(1881),B.南方官话《官话指南》四卷(1893),C.逐句对译成沪语的《土话指南》三卷(1889),D.《沪语指南》二卷(1896),E.逐句对译成粤语的《粤音指南》四卷(1895),F.《改订粤音指南》三卷(1930),简称“六版”。①《官话指南》第四卷是官场用语,显文雅,书面语味道浓,因而《土话指南》C、《沪语指南》D、《改订粤音指南》F都没有方言对译。关于六个版本的具体介绍,详见张美兰《〈官话指南〉及其四种方言对译本的价值》,载《国际汉语教育》2016年第2辑。北京官话A版是所有文本的底本,在此基础上生成的B、C、D、E、F文本基本是按照句式较为严格的对译,因此能形成的差异,一定是具有各自方言地域特点的语言形式,带有区别性特征。这有利于了解汉语方言句式与通语句式的之间的语言类型的状况。本文将总结A、B、C、D、E、F六种不同文本中,表达施受关系句式结构的地域差异,结合汉语相关句法的发展概貌,揭示这种地域差异与施受关系历时结构表达方式之相互关系。因所引例句会涉及方言土字,所引用例用字如“呌”等保持原文献的面貌;各版卷数不一,部分用例兼及六个版本,以资互证。引文出处以卷名和章名标示,特此说明。
一、《官话指南》六种涉及施受关系的句式结构
就施受关系而言,《官话指南》A、B版体现的官话句式大致有三类:“施事S+谓词V+受事O”、“受事O+被/呌+施事S+谓词V”、“施事S+把/将+受事O+谓词V”,而对应这三种句式的沪语C、D版和粤语E、F版则情况不一,虽都受通语官话影响,但沪语与粤语程度不一,且各自固守自己的句式。
(一)官话“施事+V+受事”结构下的沪语粤语语序表达
正如前文所云,当主语和宾语同现,汉语多数情况下是主语偏指施事,宾语偏指受事。施事出现的典型位置是句首的主语位置,受事的典型位置是句尾。这是《官话指南》中施受关系的主要语序。对应这个语序,粤语翻译基本同序。但沪语C、D版,尤其是C版《土话指南》(以当时松江方言为主)*C版《土话指南》,其序曰:“官话指南本为东洋吴君所撰,分有应对须知、官商吐属、使令通语等门,洵足为有志官话者初学之助。然于松属传教士,不克其用,未免有恨,概欲译以松属土音为快。余姑就众情,勉按原本,译以方言,惟其中有几处省郡等名,不便译出,故将原本地名,少为权易。”可见,《土话指南》是以松属土音。清同治七年(1868年)《上海县志》卷一所附“方言”:“方言语音视华亭为重。”华亭是府城“松江镇”,松江方音是其权威方言。则《土话指南》之松属土音亦为当时权威方言。偏用受事主语句,这种句法结构深入到句中用受事的疑问句、陈述句的情况,在各种类型的句子中,尤以在疑问和否定句中为多。对译《官话指南》“SVO么”问句,《土话指南》“SVO”式只有9例,受事前置句有29例*按:A版《官话指南》与C版《土话指南》句式结构差异,正是受事成分所在位置的差异问题。如:(1)(A)您懂得中国话么?——(C)中国说话阁下懂否?(1-17)(2)(A)还怕学问有不进益的么?——(C)学问还怕有啥勿进境个么?(1-30)(3)(A)您倒过来还改字号么?——(C)自家盘买之口末,店号改否?(2-9)(4)(A)见他们种地的做活了么?——(C)看见种田个生活做否?(2-11)(5)(A)那把酒鑚是老爷收着了么?——(C)开酒瓶个螺蛳鑚老爷收拉,是否?(3-7)(6)(A)你烧得洗澡水了么?——(C)净浴个水侬烧拉没?(3-16)(SOV式12例、OSV式4例、OV式13例)。如:
(1) A.你看过《史记》么?没看过。读书人不可不看《史记》。(1-29)
B.你看过《史记》么?没看过。读书人不可不看《史记》。
C.世兄,《史记》读过歇否?勿曾读过歇。读书人罢勿得要读《史记》。
D.侬《史记》看过否?勿曾看过。读书人《史记》勿可以勿看。
E.你睇过《史记》冇呀?冇睇过。读书人《史记》不可不睇。
F.甲你睇过历朝《史记》吗?乙未读过。甲读书人不可不读《史记》。
(2) A.您给那个客人找回那两只箱子来了么? B.您和那个客人找回那两只箱子来了么?
C.阁下格口末*按:“格口末”,是连词“那么”的意思。下文同。替客人箇两只箱子寻着否?D.侬搭客人伊两只箱子寻转来否?
E.嗰個人客嗰两只箱你共佢搵翻唔会呢? F.噉你揾得倒人客箇的箱吗?(2-21)
(3)A.老爷喝粥不喝呢? B.老爷喝粥不喝呢? C.老爷粥要吃否?
E.老爷你吃粥唔吃呢? F.先生而家食的粥吗?(3-7)
(4)A.你洗完了脸了么? B.你洗完了脸了么? C.侬面净好没?
E.你洗面哩咩? F.你洗完面未呀?(3-19)
对照六个版本,粤语E、F句式基本没有变化,故不多述。变化最大为C版沪语,特别指出的是,C版还用“口末”为话题在句法层次上高度形式的专用标记,突出了受事成分的话题意味。如:
(5)A.他没有弟兄姐妹么?他没有哥哥,也没有兄弟,就有一个姐姐,早就出了门子了。
B.他没有弟兄姐妹么?他没有哥哥,也没有兄弟,只有一个姐姐,早嫁出去了。
C.伊兄弟姊妹有个否?阿哥、兄弟无口末*按:官话系统,第三人称代词用“他”,非官话系统的沪语用“伊”,粤语用“佢”。沪语“无口末”,动词,表“没有”。又写作“无没”、“呒没”。个,阿姐口末出嫁拉者。
D.伊阿有弟兄姊妹否?伊无没阿哥,也无没兄弟,只有一个阿姊,早已嫁出去个哉。
E.佢冇兄弟姊妹咩?佢冇大佬,又冇细佬,只有個亞姊,嫁唨好耐嘅咯。
F.乙佢冇兄弟姊妹咩?甲佢冇兄冇弟,有一箇亞姐,嫁嘵好耐嘅咯。(2-17)
(6)A.我那个地,紧挨着一个姓于的地亩。 B.我那个地,紧靠着一个姓于的地亩。
C.箇块田,搭之姓于个田口末连拉个。 D.我第个田,靠着一个姓于个田。
E.我嗰幅地,贴住一個姓于嘅田。F.呢的地,有贴近一箇姓于嘅地*按:官话系统,远指代词用“那”,非官话系统沪语用“箇”或“第”,粤语用“嗰”或“呢”。。(2-12)
(7)A.你们先头里也来这公馆里卖过东西么?我们先头里没来这公馆里卖过东西。(2-7)
B.你们先头里也来这公馆里卖过东西么?我们先头里没来这公馆里卖过东西。
C.荡搭公馆里,亻那前头货色来卖歇否?第个公馆里,前头勿曾卖过歇个。
D.亻那前头也到第个公馆里卖过物事否?我伲前头勿曾到第个公馆里卖过物事。
E.你哋从前都嚟呢间公馆卖过野嚹啩?我哋上先冇嚟过呢间公馆卖野。
F.甲你旧时嚟过呢处卖货冇呀?乙冇,未曾嚟卖过。
按:在例(1)-(7)中,对译官话的“施事+V+ 受事”结构,粤语基本同序,沪语C版是受事前置,例(7)中受事成分“荡搭公馆里”作为句子成分中的次要成分也前置了。而D版有时前置有时后置。可以看到沪语老派C版与新派D版的差异。以上为问句,下面单举C版《土话指南》用受事前置句(受事话题句)大量对译A版《官话指南》肯定否定型VO句式用例,分受事话题句与受事次话题句*受事次话题句是指在语序编码形式上将受事成分(O)置于主语(S)和谓语动词(V)之间的句子(SOV语序)。。相对而言,《土话指南》中肯定式陈述句相对是VO式占优势,而否定句则是OV(P话题+V)受事话题句占优势。如:
(8)A.所以这盪也得带着那样儿东西。——C.所以箇回第样物事我想要担个。(3-8)
(9)A.我记不清是怎么件事情了。——C.箇件事体我记勿清爽者。(2-38)
(10)A.我不管那些个。——C.第个事体我勿管。(3-15)
(11)A.今儿早起我不吃点心。——C.今朝早晨点心我勿要吃。(3-7)
以上是“P话题+S+V”,还有只有受事,没有主语的“P话题+V”,如:
(12)A.我不卖那只镯子了。——C.镯头勿要卖者。(2-36)
(13)A.你现在先不用擦地板了。——C.地板现在勿要去拖。(3-3)
(14)A.小心出大门的时候磨伤了桌子。——C.小心出门个时候台子勿要碰坏。(3-9)
(15)A.有甚么凭据没有?——C.凭据有否?(2-16)
(16)A.定桌子行不行?——C.别个座位要否?(3-11)
下面是受事次话题句,如:
(17)A.你还得换上干净点儿的衣裳。——C.侬衣裳还要换来干净点。(3-18)
(18)A.现在我手底下没钱。——C.我手里现在铜钱无口末。(2-17)
(19)A.他大概准不肯贴这副春联罢。——C.只怕伊拉箇付春联勿肯贴个。(2-40)
总之,《土话指南》充分表现了清末松江府一带的老派沪语受事前置的句式特点。沪语作为话题优先型语言,受事前置可以分析为话题,受事话题十分发达。
(二)官话“受事+呌/被+施事+V”被动结构下的沪语粤语语序表达
1.《官话指南》被动句。
《官话指南》用“被”字、“呌”字被动句。相对而言“被”字被动句不是口语中的常用句式,第二卷“被劫”1例、“被参”(“被的参”)4例“被V”式短语形式出现*(1)(A)县城里头有一个钱铺被刦。……我听见说你们那位令亲王子泉被参了。(2-22)。除此之外,官话A版“被”字句只用在第四卷。第四卷是官场用语,显文雅,书面语味道浓,因而《土话指南》《沪语指南》《改订粤音指南》都没有翻译。所以第四卷多见“被”字句比较特殊,没有可比性。“此次被轮船碰坏”,“被碰”共7例。用于交涉民间诉讼纠纷的书面语场合,都不是很典型的被动表示句式。如:
(20)A. 那天他的船,实在是正走之间被轮船碰的。(4-6)
《官话指南》“呌(叫)”字被动句有6例。而“呌(叫)”字被动句,是明代开始常见的被动句式,“呌”从动词虚化而来,其过程是“呌1”(叫喊)→“呌2”(呼唤/召唤)→“呌3”(表致使容许和任凭)→“呌4”(被)。在北方话口语中多见。
官话A版(1-2卷)标记词“呌”字被动句在各版对译句式情况:
ABCDEF出处呌呌拨拨①被被1-11呌被主动句拨主动句被2-12呌被主动句拨主动句主动句2-12呌等拨+拉拨俾被2-30呌等主动句主动句俾被2-36呌呌主动句主动句俾被2-39版本间被动标记词的异同:北方话用“呌”,南方地区有“等”、“拨”、“俾”,还有传统的“被”字。ABCDEF呌6呌2/被2/等2拨②2/受事主语句拨4/受事主语句俾3/被1/VO2被5/VO1①②按:《沪语指南》有几例非对译“呌”字句而使用的“拨”字被动句,如:(1)D.等到第二日早晨,伊晓得拨贼偷脱之物事哉,恐怕拨伊个妹妹听见话伊无没之银子衣裳。(2-30)(2)D.一件是前年秋天,县城里向有一爿钱庄拨强盗抢之几百两银子去。(2-23)(3)D.拿柜上个一个伙计,拨伊拉拖出来一顿个打,又拿柜上搁拉个算盘,也拨伊拉掼摔。(2-6)C版对译A版“呌”字被动句的“拨”字句有2例。还有3例其他场合下的“拨”字被动句。
2.南方官话《官话指南》被动句。
B版1-2卷南方官话表被动形式复杂,对应A版6例“呌”字句,有沿用A版的“呌”字2例,有改用传统的“被”字2例,改用有南方方言的“等”字句2例。
(21)A.我就亲自到地里去一查,可不是呌他占了我的地去了麼。(2-12)
B.我就亲自到地里去一查,果然是被他占了我的地去了么。
(22)A.把柜上的一个伙计他揪出来给他打了。把拦柜上搁着的算盘也给摔了*按: A版“把……给V”式,这是一种新的“把”字句,助词“给”新产生于清代北方的特殊用法。南方官话将其一律改为“被”。。(2-6)
B.把拦柜上的一个伙计,他揪出来被他打了。把拦柜上搁着的算盘也被摔了。
(23)A.他卖给你们的那是假银子,你们怎么会呌他赚了呢?(02-36)
B.他换把你们的那是假银子,你们怎么会等*“等”表被动式由表“使、让、容许”义的使役用法虚化所致。“等待”义使役句主要用于江淮方言和南方方言中,具有一定地域性。“等”发展出被动标记义,在元代已见踪迹。如:(李庆安)杀了王员外家梅香,招状是实,等大人判个“斩”字。(引自何亮2005)他忽了呢?
(24)A.偏巧走大街上,呌下夜的兵给拿住,送了衙门了。(2-30)
B.偏巧走大街上,等查夜的兵捉倒了,送到衙门去。
按: B版是九江书局印制,疑其“等”字句是九江一带用法的存留。现南方部分地区方言还用“等”字被动句。“等”之“等待”义晚唐时期才见。“等”字使役句真正确立是在明代,明以后多见于南方方言,其途径:实义动词等1(等待)晚唐>使役动词等2(让、允许)明代>等3被动标记(被,明以后)。“等”字被动用法来源于其使役语义的虚化。
3.沪语。
除沿用A版的词汇化了的“被劫”(C版1例)外,只用一个标记词“拨”。《土话指南》《沪语指南》中“拨”字被动句式,标记词“拨”是从动词虚化来的,即“拨1*唐代以后文献中表“把持”义的“把”和“与”经常连在一起表示给予,使得“与”把它的给予义传染给了“把”,“把”在感染上“给予”意义之后,就可以摆脱对“与”的依赖,单独表示给予意义。或许元代以后,在某些方言里,“把”已经作为表示给予义的常用动词了。(参见黄晓雪、李崇兴 2004)在《土话指南》中对应给予义“给”和“把”的是“拨”,如(A)我没那么些个钱,不能都支给你,先给你三块。(B)我没那么些的钱,不能都支把你,先把你三块。(C)我无没箇个铜钱,勿能彀一齐拨拉侬,先拨侬三块。”(给予)—>“拨2”(表致使和允让)*按:《土话指南》《沪语指南》各有1例使役的用法:(C)伊拉避开之,勿拨我看見。(D)我是替人管之一件闲事,受之点气,拨肝气发起来哉。—>“拨3”(被)。《土话指南》“拨”的动词义,《粤音指南》“俾”的动词义,正巧对应了B版南方官话的“把”,故“俾”、“拨”、“把”给予义词源,均有记录。如:
(25)A.每月给你十块钱的工钱。B.每月把你十块钱的工钱。C.每月拨侬十块洋钱。
E.每月俾十个银钱。F.每月俾十圆过你。(3-20)
戴昭铭(2003)指出吴语“拨”等记音形式同源于“把”。这一点可信*对译于A版给予义“给”、B版“把”,沪语是“拨”,粤语是“过”或“俾”。如:(A)再把昨儿个破的那个灯罩子找出来,交给他。(B)再把昨天破的那个灯罩子找出来,交把他。(C)再拿昨日碎拉个灯罩寻出来,拨拉伊。(E)再昨日打烂嗰个灯罩揾出嚟,交过佢。(F)昨日打烂个灯罩,又交俾佢。。在汉语史中元明时期文献有“把”的给予义(例26)、被动义(例27)的少量用例。如:
(26)捉得这个和尚,请得一千贯钱来把我们做买卖,却不是好。(《平妖传》第30回)
(27)你是男子汉大丈夫,把人骂了乌龟王八,看你如何做人?(明无名氏《欢喜冤家》第一回,引自黄晓雪 2006:53)
一般来说,沪语极少使用带标记形式的被动句,“拨”字被动句不多。如:
(28)A.若是有撒谎骗人的事,呌人看破了,自己也丢脸。
C.若使虚话咾谝人,拨人看穿破之,自家坍土充。
D.若是说谎咾骗人,拨别人看出来,自家也无面孔个。(1-11)
相对于A版的主动句,沪语为了强调受事,也会以“拨”字被动句表达。C版有2例,D版有3例,如:
(29)A.他怎么会哄骗你这么些个钱去呢?——C.那能会得拨拉伊骗铜钱去个呢?(2-26)
(30)A.县城里头有一个钱铺被刦,抢了有几百两银子赃去。
D.县城里向有一爿钱庄拨强盗抢之几百两银子去。(2-22)
(31)A.把柜上的一个伙计,他揪出来给他打了,把拦柜上搁着的算盘也给摔了。(2-6)
D.拿柜上个一个伙计,拨伊拉拖出来一顿个打,又拿柜上搁拉个算盘,也拨伊拉掼摔。
相比于《官话指南》“呌”字句,沪语C版偏用受事主语句表达。如:
(32)A.可就呌那个姓于的零碎占了有几亩地去。 C.姓于个逐眼逐眼占之几亩去。(2-12)
4.粤语。
E版粤语则是用特征词“俾”字(来源于给予义,同沪语之“拨”)。
从标记词而言,沪语、粤语都是从给予义动词引申虚化而来,“俾”、“拨”同步引申,经历了“俾1”(给予)—>“俾2”(表致使和允让)—>“俾3”(被)。但F版却多用“被”字句,如:
(33)E.谁不知俾呢个姓于嘅零零碎碎占哓好多亩去。F.逐渐被佢占哓几亩。(2-12)
(34)E.行到大街,俾巡夜兵捉住,送入衙门。 F.啱啱行到大街,被个巡夜兵捉住,送佢到衙门。(2-30)
(35)E.佢卖过你哋嗰啲银系铜嘅唎,你哋点解哙俾佢骗倒呢?F.佢卖个的系唔好银,你哋点样被佢呃你呢?(2-36)
粤语被动句,在E版与F版中略有区别,E版用“俾”,F版用“被”。F版偏传统用法。
E版沿用了《官话指南》A版中的“被”字用, F版“被”字,用例较多。如:
(36)(F)嗰个东家系候选知县,近来被选个缺。(2-9)
粤语是受事宾语句为主句式类型,E、F版也有直接用“VO”式对译“呌OV”句的。如:
(37)A.可不是呌他占了我的地去了么。B.果然是被他占了我的地去了么。(2-12)
C.果然伊占之我田去者。D.果然是拨伊占之我个田去哉。
E.见佢眞系占哓我嘅田嚊。F.见佢眞系占哓我嘅地。
在翻译官话AB版中部分“受事主语句”时,F版有6例用“被”字句。如:
(38)A.说仿佛是勒死的。 B.说彷佛是勒死的。 C.话咾像是勒死拉个。
D.话是像个勒杀个。 E.话好似勒死嘅。 F.话此人似乎被勒死嘅。(2-38)
(39)A.难道你不知道皮东西一晒,毛梢儿就瞧了么?B.难道你不晓得皮东西一晒,毛稍儿就焦了么?
C.难道侬勿晓得么,皮衣裳晒之口末,毛要脱个?E.难道你唔知到,皮野晒亲,锋毛就哙焦嘅咩?
F.唔通你唔知到,的皮衣服被热头晒,的毛哙变黄色嘅?(3-10)
综上对比可见,A版《官话指南》多以北方从使役虚化而来的“呌”字被动句为主,少数用传统书面语色彩的“被”字句。南方官话还用地域色彩“等”字句。而沪语、粤语分别使用来自“给予”义的“拨”、粤语“俾”(“拨”、“俾”与“把”同源)为地域被动标记词。而粤语也有E版新派与F版老派之分,F版老派偏向用传统书面色彩的“被”字句。然后在沪语受事话题句优先的背景下,被动式不是主要表达式。粤语在受事宾语句(VO)为主的背景下,被动句式也不是主流句式了。
(三)官话“施事+把/将+受事+V”处置结构下的沪语粤语语序表达
“处置式”是汉语里的特殊句式。汉语处置式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在中古汉语“以”字句居多。从唐朝开始,“将”字句开始大量使用,“把”字句才开始出现。唐宋时期“把/将”两种处置式并行,但是在南宋以后,“将”字句在口语中逐渐衰落,而“把”字句逐渐取代“将”字句,沿用至今。(参见冯春田2000)。处置式在六种材料中的情况如何?与历时发展有没有层次对应?
从处置标记看,A、B官话版用“把/将”*我们统计的“把”字句数据与马翼飞(2012:239)所统计的233个用例数据,相差较大。(参见马翼飞《官话指南》把字句研究,《金田(励志)》2012年第11期),沪语C版多用地域老派“担*担,原指肩挑。《国语·齐语》:“负、任、担、荷,服牛、轺马,以周四方。”韦昭注:“背曰负,肩曰担。”后泛指负载。”字,几例新派“拿”字,D版沪语只用新派“拿”字,粤语则沿用“将”字、“把”字,还用地域词“扌戒”字。对译于官话A、B版的处置式,沪语、粤语对译使用情况见下表:
表中显示出六个版本处置式使用的数据差异比较大。
1.官话AB版“把”“将”字处置式。
《官話指南》AB官话版共同特点是“把”字句全書(1-4卷)都用,有253例。但是“将”字句只用在第四卷有23例。从语义上看,“把”字处置句,有少数广义的处置式,狭义处置式,还有致使义处置式。
广义“把”字处置式。
《官话指南》广义“把”字处置句,表处置:给,处置:告,处置:放,只有少数几个用例。如:
(40)A.就把东西照旧还给他了,那他也就可以回来了。(2-22)
A1-44卷B1-44卷C1-33卷D1-22卷E1-44卷F1-33卷1-3卷把字句226将字句0把字句226将字句0担字句95拿字句6受事主语句拿字句140受事主语句把字句25将字句26扌戒字句26把字句3将字句15扌戒字句4受事宾语VO句第4卷把字句27将字句23把字句27将字句23————————————把字句3将字句21+23扌戒字句0—————————合计把253/将23把253/将23把28/将70扌戒26总计1-4卷2761-4卷2761-3卷1011-2卷1401-4卷1241-3卷22
(41)A.求老爷把下月的工钱支给小的。B.求老爷把下月的工钱支把小的。
C.求老爷下月个工钱拨拉我之罢。 E.求老爷将下月嘅工钱支俾小的。
F.望先生支下月嘅上期工钱呀。(3-13)
(42)A.我就把运错了箱子的事情告诉他说了。(2-21)
狭义“把”字处置式。
(43)A.倒把他的一匹馬丟了。怎麽打圍去會把馬丟了呢?(2-15)
B.倒把他的一匹马掉了。怎么打猎去会把马掉了呢?
C.连搭自家只马落脱之。那能打猎口末马会得落脱个呢?
D.倒拿伊个一匹马甩脱。那能打猎去会拿马甩脱个呢?
E.反失哓佢嗰匹马添。点解去打猎又会失哓匹马口驾?
F.反失哓佢匹马添。乙佢去打猎点哙致到失哓佢匹马呢?
致使义处置式。
处置式表致使,后面动词多为动结式,有2例,在六种文献中粤语都对译成“令”字使役句。如:
(44)A.我是给人管了件闲事,受了点儿气,把肝气的病勾起来了。(2-27)
B.我是替人管了件闲事,受了点儿气,把肝气的(病)勾起来了。
C.替别人管之一桩闲事,吃之点气,肝气发作起来咾。
D.我是替人管之一件闲事,受之点气,拨肝气发起来哉。
E.我同人理唨件闲事,受哓啲气,令个肝气嘅病引起上嚟咯。
F.我系落手打理人哋事干,受人嘅气,令我肝气病发生起嚟。
(45)A.走到石头道上,可就把车竟往跩窝里赶,把人碰的头晕眼花。(3-6)
B.走到石头路上,却就把车竟往跩窝里赶,把人碰得头晕眼花。
C.担车子打七高八底个户荡走,定见弄得人来头昏脑闷。
E.就将车赶落车痕嘅坑里头处,令個人碰到头晕眼花。
F.到前门嗰条石路,有车过嘅痕迹,就哙令箇驾车两便辘,两便揼,令人头晕。
按:“把”表使役义,在敦煌文献有少数用例,元明时期用例渐多,如:这明明是天赐我两个横财,不取了他的,倒把别人取了去?(《杀狗劝夫》二折)将《元刊杂剧三十种》和《元曲选》对照,有几处元刊本用“把/将”字,而《元曲选》改为“教”字或“着”字*枉把一二千人都落后。(元刊,范张鸡黍,第三折) 枉教那一二千人都落后。(元曲选,范张鸡黍第三折)我把他牛马般吃一顿拷。(元刊本,铁拐李,第一折) 我着你似生驴般吃顿拷。(元曲选,铁拐李第一折)可将我谜也似猜。(元刊本,老生儿,第一折) 倒着我谜也似猜。(元曲选,老生儿第一折,均引自蒋绍愚1999)。即句中的“把”字用“使”、“教”、“着”替换,其使动意义不变。许宝华、陶寰(1999)认为吴语处置宾语不能由当事者充当,认为这是沪语的一个特点。按:《土话指南》《沪语指南》都有用“拨”引出当事的“拨”字句,似不支持这一说。
“将”字处置句。
《官话指南》A、B官话版的共同特点是“将”仅出现在第四卷《官话问答》(官方用语场合)的相关片段中,其他三卷未见一例。为什么“将”字句仅出现在第四卷呢?这是因为第四卷主要是外交交涉用语,接近书面语,所以才会有“将”字处置式。不过在粤语E版翻译中用“将”字处置式对译了A版1-3卷26例“把”字处置式,第4卷有21例“把”字处置式。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粤语句式对早期“将”字句的继承。
2. 沪语对译官话“把”处置句式的表达。
《土话指南》所用的句式标记词主要为“担”*“担”词汇源义“挑”,引申有“拿”义,再虚化为介引受事者的处置标记。土词“担”为松江方言大区的特征词。。
“担”,上海话处置式标记词。这是上海开埠时表处置的土词,是松江方言大区的特征词(钱乃荣2003)。《土话指南》全书中“担”共出现了260例,用作动词、工具介词、处置标记介词,其中处置式标记有95例之多,占了绝对优势。“担”既用于广义处置式,也用于狭义处置。如:
(46)A.就听见我们后头院子里咕咚的一声,跳进一个人来,把我吓醒了。(2-25)
C.听见伲后面天井里咕咚一声,跳进一个人来,担我懗醒者。
(47)A.若是一见到钱,立刻就把天理报应全都忘丢在九霄云外去了。
C.一看见之铜钱口末,担天道赏善罚恶个道理,侪甩拉宵云外势。(2-16)
(48)A .他把印子钱给了小的了。——C .伊个妾口末担印子钱来拨拉我。(2-35)
(49)A .就把刚才听的话,都告诉那个朋友说了。——C .担刻刻听见拉个话讲拨朋友听。
(50)A.还是把树包给别人呢?——C .阿是担树包拉别人个?
特别指出的是,C版还用话题标记提顿词“口末”*“口末”,字亦作“末”。徐烈炯、刘丹青(1998:280)指出:上海话的提顿词,尤其是其中的“末”作为话题标记的专用性更强,出现频率也更高,使话题在上海话中有了更加固定而专门的形式手段。是沪语中语法化程度高的话题标记,话题功能完备。(句中语气词),突出了标记引介的处置受事成分的话题意味。如:
(51)A.把那两匹马寄放在店里了。B.把那两匹马寄放在店里了。C.担两匹马口末寄拉店里之。(2-15)
《土话指南》所用的句式标记词部分为“拿”。
(52)A.他们就得把房产地产折给他们。——C.就拿房子田地侪拆拨伊拉。
(53)A.就把他们五个人都枷号在东街上了。—— C.就拿伊拉一淘枷拉东街上去。(2-6)
(54)A.你带着苦力把上屋拾掇出来。—— C.侬叫个小工拿里向屋里出理出理。(3-14)
《土话指南》多用受事话题式(O+V)语序来对译《官话指南》“把”字句。
《土话指南》受事成分前移的比例大。尤其是当引介的处置对象表示确指或类指的受事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或当句中谓语带结果补语和可能补语时,受事成分往往前置,用受事话题句。如:
(55)A.就叫他把占去我的地都给我退出来了。—— C.就教伊占我拉个田退还拉我。(2-12)
(56)A .求老爷把下月的工钱支给小的。——C .求老爷,下个月个工钱拨拉我之罢。(3-13)
(57)A.你把东西都归着起来。——C.物事侬去收作起来。(3-17)
(58)A.求你们把这封信拆开,念给我听听。——C.费神先生,箇封信拆开来,替我念一念。(2-36)
上海话中很多的处置句,若施事为第二人称时,常常省略施事,直接采用“受事+VP”的句式。
(59)A.把领子合上。——C.领头合拢来。(3-10)
(60)A.你瞧瞧你的袖子,把这个碗给拐躺下了。——C.看看侬个袖子看,碗打翻者。(3-4)
(61)A.把擦脸手巾拿来。——C.净面毛巾担来。(3-3)
(62)A.你总要把屋子里拾掇俐儸了。——C.屋里总要理来干干净净。(3-15)
(63)A.把墙上的土都胡拉了下来,把槅扇都撢净了,把窗户上的玻璃也擦一擦。(3-14)
C.墙上个尘要拍脱,槅子揩揩干净,窗上玻璃亦揩个揩。
(64)A.你可要把澡房的地板都刷干净了。——C.净浴间里地板揩揩干净。(3-16)
作为受事话题句,除了上述的直接把受事前置而不加任何标记的形式外,有时也可在受事话题后加话题标记语气词“口末”,用以强调作用或主谓间语气停顿。直接标记处置受事成分的话题意味。如:
(65)A.我可以分给他这两处房产就是了。——C.分起来,个两处房子口末让伊担去口末者。(2-11)
(66)A .把原验的仵作也治了罪了,把和尚也放了。
C.老底子验尸个人来治罪,和尚口末放之出去。
(67)A.把衣服给叠好了。——C.衣裳口末叠叠好。(3-15)
(68)A.当时就把钱给了。——C.伊拉铜钱就拨。(2-26)
《沪语指南》“拿”处置句对译《官话指南》“把”字句。
“拿”字处置句式是新派上海话用法,一直保持至今。在《沪语指南》中只用标记词“拿”。
相对于《土话指南》用受事话题句(例30)或老派“担”字句(例31)。
(69) A.赔了有好几千两银子,可就把那个当铺也拉躺下了。(2-23)
C.折脱之好几千银子,为此咾典当亦倒下来者。
D.折之有好几千两银子,倒就拿伊丬典当也倒下来哉。
(70)A.把王子泉调到省里去,给他俩月的限,呌他把亏短国家的这个钱粮都交还上。(2-22)
C.担王子泉口末提到省里去,限伊两个月,空拉国家个钱粮口末侪要还出来。
D.拿王子泉调到省里去,拨伊两个月限,呌伊拿亏空国家个第个钱粮全交出来。
林素娥(2014)指出:《松江话词汇》(1883)已经用“拿”字处置式,39例。苏州话用“拿”字句(马太1879,序言)。在吴语《圣谕广训》*人若是挪第个心肠常常存拉心上,从此风俗末更加厚哉。(《圣谕广训吴语直解》第三则)《圣谕广训吴语直解》具体作者年代不可考。但是从《吴语直解》第三条文末附有《道光三十年十二月的圣谕一道》(1851年),可以了解到该道《圣谕》大致颁布的时间和历史因由。可以推测吴语译本产生的历史背景约在鸦片战争之后,太平军叛乱之时(1851年~1864)。(参见周振鹤撰集:《圣谕广训:集解与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314页。)中处置标记是“挪”字,大概就是“拿”的异写。
按:于红岩(2001:61)指出:汉语史中“拿”字处置式元代已出现,但其发展有着较大的地域差异性,即元代产生于北方,明代才出现于南方。自清代中叶开始直到现代汉语,南方的发展超过了北方,特别是在吴语中,处置式“拿”字句几乎完全替代了“把”、“将”字句。可见,新派沪语的用法是明代吴语特点的延续。
3.粤语对译官话“把”处置句式的表达。
粤语的语序是宾语一般在动词后,虽然有处置式,但是发展空间受到制约,粤语处置式不占优势,比较于沪语更不发达。在E版《粤音指南》和F版《改订粤音指南》中有“将”字句、“把”字句、“扌戒”字句。粤语E版1-3卷对译官话226例“把”字处置句的只有66例,其中用“将”字有26例,用“把”字有25例,用地域特征词“扌戒”字有26例,其余160例“把”字句,粤语则用受事宾语句[谓宾支配式(V+O)]表示。而第4卷则不一样,官话版27例“把”字句,粤语E版将其中21例用为“将”字句,另3例改为正常谓宾结构。F版1-3卷则更多的是不用任何标记词的受事宾语句,“将”字句15例、“把”字句3例,“扌戒”字句4例。第4卷仅A、B、E三种有,因书面语成分大,三书“将”字句有23例,而官话AB版还有“把”字句27例。粤语版除3例外,都用“将”字句。如:
(71)A.就带兵去把他们五个人都拿了去了,送了县了。(2-6)
E.就带兵嚟将嗰五个人捉住,送哓如县。 F.即带警察拉呢五个人,解入县长衙门。
(72)A.我打算把他安置在那铺子里了事。(2-9)
E.我打算安置佢落铺头处司事。 F.我想喺呢间铺安置佢做呢样生意。
(73)A.這麽着我就都把他賣出去了。(2-12)
E.噉我就扌戒佢嚟賣嘵喇。F.噉我就扌戒嚟賣嘵咯。
E版是与官话A、B版篇幅都是4卷,但是使用比例上“把/将/扌戒”总和是124例,没有达到官话本“把/将”字276例总和的一半,说明虽然粤语是“S+V+O”的语序,但是仍然粤语的处置式是不占主导地位的句式。这一点恐怕与“将/把”字处置式产生时间有关系。
二、结语
本文在历时类型学视野下考察19世纪中叶以来官话、沪语、粤语句法类型的演变。我们认为语言结构演变发展的进程中具有稳定性、关联性和变异性,在认识语言类型共性同时,应该关注语言演变过程中的时空制约因素。就《官话指南》及方言文本中施受关系的构式表达在官话、沪语与粤语之间的异同,我们的观点如下:
1.在被动关系语义范畴的表达式上,官话通语底层的被动标记“被”是由动词的“遭受”义引申虚化而来。南方官话B版较多使用“被”字被动句。《官话指南》第四卷书面语语体色彩浓,用“被”字被动句。这一点粤语版也有所体现,《粤音指南》在翻译第4卷中也保持了“被”字书面语标记。F版中“被”字被动句相对多些,这些是对传统用法的保留。
《官话指南》主要使用北方官话“呌”字被动句,B版南方官话还部分保留了南方的“等”字被动句。沪语被动标记“拨”、粤语“俾”,均是由动词的“给予”义引申出来使役再虚化来。与“呌”字句“等”字句、“被”字句来源类型略别。沪语和粤语是被动句式非主流句式。粤语为更典型的SVO语序。
2.官话是依靠处置标记引出受事成分。清末官话“把”字处置式基本上替代了“将”字,成为主导句式。“将”字处置式只在书面语强的第四卷有所存留,官话的书面语存古。这一点粤语版也有所体现,“将”字处置句在E、F版中得到沿用,尤其是F版中保留了早期“将”字句的传统用法。
官话“把/将”、沪语“担/拿”、粤语“把/将/扌戒”作为处置标记,均是由“拿”义引申出来的。与北京话“把”字句相同的结构在沪语中是“担”字句、“拿”字句,但“担”、“拿”字句的使用频率远低于北京话“把”字句。北方官话中用“把”字句表达,在上海话中却倾向于用受事话题句表达的*刘丹青(2001)指出:吴语是比北京话更不典型的SVO类型和比北京话更典型的话题优先类型。由受事充当话题(特别是主语后动词前的次话题),形成ST V或TSV在是非疑问句、否定句中话题句更占明显优势这种趋势在浙江沿海吴语中尤为突出。。粤语是比北方官话更典型的SVO类型特征语序,因此粤语处置格式不发达。粤语使用“将”字、“把”字和带有地域特征的“扌戒”字句,反映出粤语受唐宋以来传统“将/把”字处置式影响,沪语“拿”字句受明代“拿”字处置句的影响。
3.《官话指南》中受事成分,除了“VO”结构外,还有相当数量的“把OV”的把字句和一定比例的受事话题句,这也表明官话作为SVO语言,也不是非常典型的特性。官话在近代汉语的基础上则更加趋于明清以来的新特点。
沪语是话题优先型尤其是次话题较典型而VO语序弱的方言,话题句占优势,在对译官话的动宾结构句、被动句、处置句时,多用话题句、受事次话题句表达,而“VO”结构相对少。沪语受事话题十分发达,受事前置可以分析为话题,否定句比肯定句更常见其受事前置。在使用标记时,专用话题标记词是语气词“口末”,这一点在《土话指南》中得到表现。处置式是地域特征介词“担”或“拿”,被动句是介词“拨”,其中标记词“拿”、“拨”是对汉语明代层面同类用法的继承,沪语接受了宋元以来的新特点。
粤语为话题化倾向弱而VO语序较典型的方言,粤语是比官话通语更典型的受事后置SVO语序,因而处置式、被动式均不占优势。但受官话影响大,“把”字处置式与“将”字处置式、“扌戒”字处置式比例大致相当。粤语对唐宋同类句式如“将”字句、“被”字句保存多。
4.沪语和粤语的处置式、被动式都是非主流句式,粤语尤甚,因为粤语为更典型的SVO型语言。本文通过对沪语、粤语的句式比较,以SVO语序为依据,粤语是VO语序类型特征典型的“最强型”,而沪语小句受信息结构影响较大、话题化倾向强、VO语序特点较少的“最弱型”。林素娥(2006)一文考察了各类话题结构的吴粤等方言差异,本文可以从一个侧面支持林素娥文章的相关结论。
5.以共同语与方言语法对比观察为视角,进而探讨汉语某个语法现象的演变发展,《官话指南》及其方言译本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素材,也为进行官话语法、方言语法、历史语法相结合的理论框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素材,从中我们可以提取方言通语语序类型的参照项,识别方言通语语序类型特征。虽然《土话指南》《粤音指南》是一句一句对译的翻译材料,多少会受到官话的类型影响,但是翻译者基本上如实地反映了清末民初沪语和粤语的面貌特点,是比较研究方言官话间关系不可多得的历史文献。
[参考文献]
[1]戴昭铭.天台方言初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冯春田.近代汉语语法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3]何亮.方言中“等”字表被动的成因探析[J].语言科学,2005,(1).
[4]何忠东,李崇兴.汉语“使役”“被动”规律性演变的方言佐证——汉寿方言中的“等”字被动句[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4,(2).
[5]黄晓雪,李崇兴.给予义“把”的来源[J].语言研究,2004,(4).
[6]黄晓雪.方言中“把”表处置和表被动的历史层次[J].孝感学院学报,2006,(4).
[7]蒋绍愚.《元曲选》中的把字句 ——把字句再论[J].语言研究,1999,(1).
[8]刘丹青.吴语的句法类型特点[J].方言,2001,(4).
[9]刘丹青.汉语方言的语序类型比较[M].史有为,主编.从语义信息到类型比较//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
[10]林素娥.湘语与吴语语序类型比较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文学院,2006.
[11]钱乃荣.SOV完成体句和SVO完成体句在吴语中的接触结果[J].中国语文,2011,(1).
[12]徐烈炯,刘丹青.话题的结构与功能[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13]许宝华,陶寰.吴语的处置式[M].伍云姬,主编.汉语方言共时与历时语法研讨会论文集//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
[14]于红岩.浅析“拿”字处置式[J].语文研究,2001,(3).
[15]张美兰.《官话指南》及其四种方言对译本的价值[J].国际汉语教育,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