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企业投资非洲港口的形势分析

2018-04-11郭杰刘源

中国国情国力 2018年4期
关键词:码头集装箱港口

◎郭杰 刘源

从世界港口发展历程来看,主要经历了三个时代。第一代港口功能简单,主要是货物集散和装卸运输;第二代港口增加了使货物增值的工商业活动,港口成为装卸和服务中心;第三代港口具备了提供国际信息、物流配送等高增值服务功能。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经济全球化和集装箱运输革命为大背景,一些地处国际航运干线的港口在客货海陆联运枢纽和工业活动中心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为全球货物贸易集散中心和综合物流中心。

当前,在现代物流进入供应链管理的背景下,世界港口发展面临着不断增长的压力,逐步呈现出由第三代港口向第四代港口方向发展的趋势。表现为:港口功能由单一的运输节点向生产力要素配置中心转变;港口经济由港口独立发展向港城协同发展转变;港口运营由粗放式的传统管理模式向精益化、敏捷化的服务管理模式转变;港口生态向低碳绿色发展方向转变;港口技术进一步向大型化、深水化、专业化、集成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

非洲港口分布及所处发展阶段

1.数量和分布

非洲包括河港在内大约有300多个港口。列入统计的231个非洲港口中,北部非洲有80个,西部非洲和南部非洲分别为49个和48个,东部非洲和中部非洲各27个。非洲海港大多数规模较小,在自身国家中地位相对重要的港口共有50多个。

2.吞吐能力

非洲港口集装箱吞吐能力非常有限。2016年,非洲全部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合计为3000万标箱 ,约为中国港口吞吐总量的20%,低于中国上海港单一港区,略高于深圳港。进入全球60大港口排名的非洲港口有两个,南非的德班港和埃及的塞得港,年吞吐量大于200万标箱。埃及和南非也是非洲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两个国家。

3.发展阶段

非洲港口多数为散货港、支线港,通常不能装卸集装箱或者集装箱吞吐量在10万标箱以下,这些港口仍处于第一代港口阶段。部分非洲港口为普通货港,吞吐量在10万-50万标箱之间,一般停泊直接运输船舶,中转业务有限,有潜力成为区域性的枢纽港多数处于第二代港口阶段。南非德班港、埃及塞得港及重要中转港口多哥洛美港为第三代港口,并逐步向第四代港口发展。

外商投资非洲港口现状

1.世界港口主要投资运营模式

■ 善解白危 陈宝林/摄 

港口运营商是指持有码头资产并参与码头运营的公司,根据其背景来源不同可以分为国际码头运营公司、国际船运公司、国际混合公司和金融公司四类。全球港口运营行业的主要竞争格局中,第一梯队为大型跨国码头运营公司,一般特指港口资产吞吐量排名全球前四位的码头运营商,即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迪拜环球港务集团、马士基码头公司及和记黄埔港口控股集团。第二梯队为区域性港口运营商,其海外投资主要集中在公司所属区域周围,尚未在全球范围内形成自己的码头网络。此外,大型国际船运公司在一定程度上参与港口投资,不一定追求控股权,通常选择与专业的港口运营商或其他船舶公司合作共同进行投资。当前,金融机构业成为投资港口资产的重要新生力量,金融机构投资的港口运营一般选择间接管理,保留原有的运营商或运营团队。

2.非洲港口运营模式

非洲有50%-70%的港口运营管理受到政府或公共运营商的直接参与或间接影响。大多数非洲国家的港口由交通部直接管理,部分国家由港务局和港口管理委员会管理,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还远没有实现港口的自主经营。只有南非由自主经营者实行准自主式的经营。尼日利亚正在计划实行自主经营。与其他国家相比,非洲港口所有权管理模式改革十分缓慢。在过去20年中的所有权管理模式改革中,部分国家采取了不同形式的特许权经营模式,并初步向地主港的模式发展。港口运营模式改革最快的为北非和东非,有私人参与的港口比例达到41.7%,在南非该比例约为37.5%。在西非,除传统的特许权模式外,国家成立并控股的港口公司的股份逐步向私人投资开放。

3.非洲港口外商运营投资情况

非洲的外资港口运营商主要包括马士基码头公司(APM Terminal)、法国波洛莱集团(BOLLORE GROUP)、迪拜环球港务集团(DP World)以及和记黄埔港口公司(HPH)。

(1)马士基码头公司是非洲最大的外资港口运营商,市场份额约为20%。该公司在非洲的九个港口拥有码头资产,均位于西非,港口规模有限且以服务本地为主,并没有主要的中转港。这九个码头分别位于利比里亚的蒙罗维亚自由港、科特迪瓦的阿比让港、加纳的特马港、尼日利亚的阿帕帕集装箱港和恩纳港、喀麦隆的杜阿拉港和安哥拉的卢安达港。在投资模式上,马士基主要兼顾船运业务在西非布局,其大部分西非业务能够利用西班牙的阿尔赫西拉斯港进行中转,因此以中小型港口为主,以扩大其在西非地区的覆盖面。

(2)波洛莱非洲物流公司是非洲第二大外资码头运营商,市场份额约为12%。在非洲拥有特许经营权及负责运营的码头共有12个,分布在几内亚、塞拉利昂和科特迪瓦等12个国家。同时波洛莱是其他五个非特许权港口的运营商,并运营大量的无水港。在投资模式上,波洛莱投资码头业务的主要目的为支持其在非洲的物流网络,因此其码头投资相对分散、覆盖面广,几乎遍布西非的所有国家,也涉及东非及北非少数国家。此外,为了扩大其港口的覆盖范围,波洛莱对单个港口的投资相对较小,一般仅投资一国主要港区的部分码头,或通过与其他公司合资的形式获得码头运营权,以扩大其在整个非洲范围内的影响力。

(3)迪拜环球港务集团约有85%的资产位于新兴市场,非洲是其重点投资地区之一。迪拜环球港务集团在非洲的港口占据了东、南、西、北非,这些港口均为某一国家的重点港口,包括阿尔及利亚的阿尔及尔港和Djen-Djen港、塞内加尔的达喀尔港、莫桑比克的马普托港、吉布提的吉布提港和多哈雷港等。目前,这些港口的吞吐量相对较小,并非区域枢纽港,但都具有快速增长的潜力。此外,迪拜环球港务集团的投资还倾向于在已投港口周围聚集,以获取规模效应和港口间的协同效应,并通过这些效应促使这些港口向区域枢纽港转化。

(4)和记黄埔港口是非洲市场上第四大码头运营商,市场份额约为9%。和记黄埔主要投资东非和北非三个集装箱码头,即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港国际集装箱码头、埃及亚历山大港的国际集装箱码头和El Dekheila港的国际集装箱码头。在投资模式方面,和记黄埔是一家纯粹的港口运营商,为提升箱量保证,重点选择国家或地区主要进出口枢纽港。

4.我国企业在非洲港口投资运营情况

我国港口企业在非洲投资运营起步较晚、市场份额较小。随着非洲与亚洲,特别是我国双边贸易量的增长,国内企业对非洲港口投资的热情也在逐步升温。目前,主要有中国海运集团、中国远洋集团、招商局国际有限公司参与了非洲港口的投资与运营。

(1)中国海运集团拥有埃及达米埃塔港集装箱码头20%的股份。达米埃塔港的码头建成后可形成7个集装箱泊位,岸线总长2300米,码头前沿水深16.5米,总面积129万平方米,并形成400万标箱的吞吐能力。中国海运集团在非洲区域重点关注北非地区地中海沿线的港口,同时寻求在东南亚、西北欧和地中海东西部等地区的码头投资机会,拟建立能基本覆盖中海集运全球航线网络中的主要装卸点的海外码头投资网络。

(2)中国远洋集团在非洲投资了埃及塞得港的苏伊士运河集装箱码头,收购了该码头20%的股份。中国远洋集团码头投资强调维持码头布局的均衡性,在非洲的投资将依托于母公司船队在非洲的发展情况。

(3)招商局集团在非洲拥有尼日利亚拉各斯港Tin Can集装箱码头28.5%的股权以及多哥洛美集装箱码头50%股权。非洲已成为招商局集团海外投资的重点布局区域之一,重点投资具有成为区域中转港潜力的港口,商业模式也正在由单一的传统码头作业服务向综合海运物流服务转型,拓展以港口业务为核心的海运物流增值服务。

总体来看,目前我国企业在非洲港口投资中以码头建设为主,逐步拓展非洲区域内港口业务经营网络;在港口运营方面涉足较少,运营模式有待进一步强化。

非洲港口发展前景分析

1.非洲港口投资需求巨大、发展前景广阔

据非盟与非洲开发银行预测,2010-2040年,非洲整体的GDP年均增长率将达到6.2%。在此基础上,预计非洲未来对船运的总体需求将达到每年6%-6.8%的增长率,如果非洲大陆能形成运输效率较高的跨区域交通走廊,非洲大陆的集装箱运输需求将得到进一步释放,年均增长率可能会在2020-2040年年均达到7.9%。内陆国家的转口海运需求在未来30年中可能会增长10-14倍。经济发展将促进非洲各国对港口扩大规模、提升吞吐量的需求,现实中,非洲也正在加紧港口发展的步伐。在北部非洲,埃及在港口行业正进行大规模投资,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利比亚等也都在致力使其港口向区域枢纽港转化。在南部非洲,南非大规模的投资港口以满足本国和南部非洲区域不断增长的贸易需求,纳米比亚、莫桑比克等正着手投资并进一步翻新其码头设施。在东部、西部及中部非洲,部分国家正着力解决港口投资不足和内陆交通网不完善等因素造成的港口拥塞问题。

2.外商投资非洲港口竞争格局日趋复杂

从历史的角度看,非洲因素一直是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展的重要考量。当前,政府仍在非洲港口行业处于主导地位,虽然港口的整体投资环境已经逐步开放,外资投资不断增加,但整体而言,外商进入非洲港口的难度较大,即便有投资的空间,也面临复杂的政治、法律等背景。在私有化程度高的非洲港口,大部分西方港口公司早已经投资进入并进行了长时间的运营,新的港口投资商进入壁垒增加。

3.非洲港口运行效率将进一步提升

随着非洲经济的高速增长,进出口贸易持续增加,港口私有化进程加深,近十年来,非洲集装箱运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以上。但从全球港口发展阶段来看,非洲地区集装箱运输发展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非洲港口的运行效率仍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经济贸易全球化不断深化的过程中,随着现代化港口的不断转型升级,非洲港口的运行效率有望快速提升,主要体现在管理的科学规范化、转运速度的提升及港口费率降低等方面。

我国企业投资非洲港口的建议

1.服务“一带一路”和中非“十大合作计划”

“一带一路”倡议是推动国内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打造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大战略决策,成为新形势下引领我国经济进一步融入世界的强力引擎,同时也为各地深化对外开放绘就了新的蓝图。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非合作面临新的历史机遇期。我国港口企业应抓住时机,在与非洲港口的投资运营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密切关注国际市场港口并购机会,适当采用并购方式获取海外投资资源,提升在非洲港口行业内的话语权。

2.支持非洲港口转型升级发展

随着船舶大型化的不断发展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第四代港口大型化、深水化、专业化的现代港口技术特征日益显著。同时,港口的技术结构进一步呈现出生产作业自动化、作业系统集成化、港口管理信息化、控制技术智能化、位移技术高效化的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转型升级是非洲港口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港口企业一方面在投资建设方面,要基于非洲当地情况,提升其港口建设的现代化水平;另一方面,要发挥国际化运营经验,帮助非洲港口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码头运营模式,打造多功能、专业化、大数据、高标准的港口操作和航运物流信息平台。

3.提升投资非洲港口的综合能力

我国企业要以多种方式加强与当地港务局、投资者以及国际知名港口的合作,通过共同成立项目公司,建立利益共同体,发挥自身在港口建设、运营方面的优势,同时发挥合作伙伴的环境、资源以及与政府部门协调等方面的优势,实现合作共赢。与国内物流链上下游及关联企业协同布局,积极争取政府政策支持,共同“抱团出海”。此外,要强化资金协调能力,充分利用开发性及政策性金融机构优势,积极争取多边金融机构支持,可以争取金砖国家合作银行、亚洲开发银行与世界银行等机构的贷款,以及丝路基金、中非基金等投资机构的支持,充分发挥其融资协作与协调功能,通过引进股权投资等多种方式拓展投融资渠道,加强项目风险防控。

4.促进我国企业对外合作的转型升级

近年来,由于公共投资和外部援助不足,非洲各国纷纷出台优惠政策,吸引私营部门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以弥补其巨大资金缺口。目前我国对非基础设施合作仍以援助和工程承包为主,对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运营参与有限,海外经营缺乏可持续性。港口作为非洲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企业拓展海外经营模式、促进自身转型升级提供了良好机遇。具体而言,与我国港口领域相关的企业可在参与非洲港口建设的同时,积极参与港口投资、运营,向“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转型。此外,还可依托港口延伸相关产业链条,带动各类中资企业的集群式发展。如在港口周边建设现代化综合物流基地,形成和完善当地产业园区、物流基地,发展保税区、冷链物流等新兴业态,提升企业运营能力和质量。

猜你喜欢

码头集装箱港口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中国港口,屹立东方
全自动化码头来了
《威海港口》
港口上的笑脸
改变集装箱供应链商业模式
台湾海峡两岸间集装箱运价指数(TWFI)
前往码头
在码头上钓鱼
台湾海峡两岸间集装箱运价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