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英语课堂语境创设
2018-04-10章俊芬
章俊芬
摘 要:语境的构建是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保证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强调在一个真实有趣的环境中感受语言的实际用法和作用。基于此,本文结合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语境创设方法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核心素养;语境
英语学习的难点在于其不同于母语学习,缺少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氛围。因此,优化英语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必须要重视良好英语语言环境的创设和营造。
一 有序组织单元文本
教材文本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载体,也是教学内容的主体,学生通过阅读等方式来开发文本,学习知识。而在英语教学中,文本对于教学的重要性更加重要,首先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教学内容,其中内容的载体便是文本;其次,教材文本内容是营造语言环境的主要工具,相应的语言环境需要依托于科学的文本内容布置,这样才能够使学生迅速地融入其中,理解并掌握学习内容。同样也对于引导学生形成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有着积极意义。一般地,英语教材会分为若干单元,每个单元可以分为多个课时进行教学,教师需要根据单元内容编排来对内容进行更进一步的分解和梳理,从而帮助学生对内容中的重难点进行深入解读。
单元整体教学在确定每一个课時的话题以及制定完教学目标后,教师便需要根据所确定的目标来设计具体教学内容,明确罗列出其中的重、难点来进行分析,以确定相对应的教学内容。此外,教师在选择文本时还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进行综合考量,尽量选择学生感兴趣,理解起来没有过多障碍的内容,通过一定的逻辑顺序来将内容进行串联,进而有节奏地开展语境教学。总的来说,教学内容的设置必须要一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为基础,同时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以达到帮助学生进入到语境,展开学习,进行文本再构的目标。
二 合理设计单课时语境
(一)体现出语境的关联性
由于教材中每个单元所涉及的内容比较繁多,所以教师可以顺势借助每个单元所划分出的若干个课时来进行语境的营造,这样既能够便于学生吸收和理解,也保障了每个课时的语境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不脱离单元主题,这种联系即语境的关联性。语境的关联能够使每个课时教学的内容能够自然地过渡,学生在第二天上课时同样可以借助简单地回顾环节来融入课堂。一般地,教师需要事先对各课时内容进行梳理,明确各课时内容之间的联系,从而为设置文本和营造语境时所需要用的语言或活动来提供参考,这些语言和活动的作用则都是为了能够帮助学生顺利进入下一个课时语境和完成单元内容学习所服务的。例如,在“Merry Christmas”中,整个单元都需要设置在圣诞节的语境当中,分为介绍圣诞节、圣诞节的礼物与活动,以及圣诞节的来源三个课时,三个课时的内容要层层递进,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进而代入到语境当中,完成自然过渡。因此,三个课时的语境设置需要按照文本中的情境发展来推进。
(二)体现出语境的功能性
语境本身的作用就在于其功能性,主要表现为对语言互动的影响。英语是一门语言课程,其核心并不是介绍和讲解理论知识,而是要让学生学会表达。学会表达的前提就是要主动说和敢于说,这也是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语境的作用就是在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同时,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从而能够使用英语来进行交流互动。
仍以“Merry Christmas”为例,在准备圣诞节礼物的语境中,教师可以通过完成唱圣诞歌的任务,使学生学习词汇,如“the snow”“open sleigh”“we go”“all the way”“spirits bright”等等,要求学生能够在语境中任选核心词汇进行表达;第二课时的内容是过圣诞节,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计划,此间会接触到“把礼物送给某人如何表达”的内容;最后一个课时则是“Merry Christmas”,鼓励学生用英语来表达过圣诞节的愿望,以及圣诞节的含义。三个课时的内容层层递进,基于一定的时间和逻辑顺序,同时带有一定的实用性,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表达了自己对西方节日的美好向往。
(三)体现出语境的生活性
语境要求源于真实生活,语言要自然流畅。作为一种交流和表达的工具,语言来源于现实生活,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也必须要创设出真实的生活语境,融入小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如玩具、动漫等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代入感。
综上所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对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语境创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课堂教学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教师,不仅要深入挖掘教材文本,还要在对其有深刻理解的基础上,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探寻出创设真实有效语境的方法和途径,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凯燕.例谈小学英语语境的创设[J].名师在线,2018(35):66-67.
[2]胡燕华.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创设有效的小学英语语境的实践与思考[J].成功(教育),2011(18):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