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策略探究
2018-04-10欧阳芳
欧阳芳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既是新时代下教师必须思考的重要教学内容,也是提升小学生数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本文将从“问题情境,激发兴趣”“媒体教学,以观激趣”“联系生活,提高能力”三个角度进行分析,谈一谈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策略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情境
小学数学作为小学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在教学中,教师要摆脱以往枯燥的传统教学方式,创新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兴趣点入手,善于抓住学生心理,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基本的数学应用能力。从这点来看,这也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
一 问题情境,激发兴趣
问题情境不仅能够让学生产生探究问题的欲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而且能够活跃学生思维,促进其数学思维的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梯度性的问题探究中汲取新知识,从而培养学生一定的数学思维。
例如:在学习“圆”的相关知识时,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我事先会精心设计教案,并紧紧抓住学生认知心理,以合理的问题情境来进行课堂导入。首先,我会提问学生:“学生们,请看手里拿的这是什么?(一元硬币)你们想一想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形的呢?”学生们交流讨论得出:足球,圆桌,中秋节的月亮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我会再提问学生“你们谁能画出一个标准的圆”,并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画圆的过程;最后,我会根据学生画的圆形状、大小不一,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该怎样画一个标准的圆呢?”,待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时,我再利用圆规来为学生演示画圆的正确方法,进而有效加深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
二 媒体教学,以观激趣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既能够使逻辑性、复杂性较强的数学知识变得更为生动有趣,也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视听结合、图文并茂等优势,将教学内容更为直观、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多边形的面积”这一课内容时,为了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思考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和高效性,我会以多媒体的手段来辅助教学。首先,我会运用多媒体画笔绘制一个表格,并在表格中分别绘制一个长方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并标出每个方格表示一平方厘米,让学生计算它们的个不乏,面积。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产生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思考。之后,我会引入割补法,通过多媒体形象的演示割补的过程,让学生清晰的认识到长方形的长和宽和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之间的关系,进而我再大胆提出假设:如果方形的長和宽分别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那么它们的面积是相等。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的方式展开自主探究,总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三 联系生活,提高能力
生活与数学的关系紧密相关,没有生活为支撑,不但会加大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的难度,而且学生的数学知识也很难转化为实际解决问题的数学能力。可见,生活对数学教学而言,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为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理论结合实践,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例如:在学习完“折线统计图”的相关知识后,为了让学生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并能体会统计知识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首先,我会根据学生上学期的期末成绩,以折线统计图的形式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通过读图分析自己的成绩变化。进而,为学生布置生活化的作业,让学生自主从生活中寻找素材,绘制成折线统计图,并从统计图中总结出数学问题,如,气温变化,身高变化等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从而使学生体验到统计的数学价值和现实意义。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而且,有利于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应用的广泛性,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综上所述,注重培养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既能够让学生以积极、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而且也能够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习得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自身的数学应用能力。从这点来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加强数学教学与趣味性教学理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注重趣味性的同时,保证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从而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邵文斌.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的实施策略[J].甘肃教育,2019(17):79.
[2]王永智.如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28):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