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的策略探讨
2016-12-01陶文花
陶文花
摘 要:对于小学低年级数学课程,将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方法运用到课堂之中,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实现有效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教学策略
小学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逻辑思维不成熟,对于知识的学习主要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之上。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这个特点,将趣味性教学引入低年级数学课堂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结合生活展现教学趣味
由于年龄和人生阅历的限制,小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的事物十分有限。尽管如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必须结合学生的生活环境进行教学。这需要教师从学生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物寻找教学素材,将抽象和逻辑性较强的数学学科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学习数学,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举例而言,在二年级学习“厘米和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尺子测量自己的铅笔盒、课桌长度,教师也可以准备卷尺帮助学生测量黑板的宽度和教室的长度。通过实际的测量,学生对于厘米和米会拥有感性的认识:1厘米是大拇指的宽度、1米是课桌的高度,而黑板的宽度则是3米,等于三个课桌首尾相连的距离。通过这种比较,学生可以对长度有所理解。对于家庭作业,教师可以让学生测量家中一些物品的长度,比如电视、茶几、盘子等。这不仅能够将数学和生活进行有机结合,也可以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提高教学的质量。
二、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增强教学
活泼好动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性格特征之一,因此合理利用这个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进行学习的引导也是提高趣味性教学成功概率的策略。毕竟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尚不发达,对于理解数学的抽象知识较为困难,如果仅仅是靠概念的记忆和教师的讲解几乎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因此教师必须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抽象的数学变得更加具体,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真实性、趣味性,提高思维能力,达到有效学习。
比如在“认识物体”和“认识图形”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从家中拿出一些形状特征明显的物品到课堂中,诸如牙膏盒、保温杯、乒乓球和三角板等,在课堂上让学生将这些物品进行对比,在视觉感官上区分不同物品。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七巧板帮助学生进一步抽象出各个物品的形状特征,让学生发现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一般性。之后还可以让学生利用七巧板拼出各种图案,比如大树、人等。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创造能力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情境教学创造真实场景
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必须以小学生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进行课堂导入,并以小学生的水平和经验创设有利于小学生认知的情景范围。
这主要的原因在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和条件的影响而兴奋。因此,教师要积极有效地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场景,通过这种身临其境的情景让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掌握学习主动权,在数学学习和生活实际之间建立一座桥梁,激发学习兴趣,凝聚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兴奋的状态下对于学习产生兴趣。
举例而言,笔者在进行“认识人民币”的教学时,创设了“小小商店”的情景,让学生参与其中。首先,笔者让学生扮演“顾客”和“小售货员”的角色,然后把事先准备的铅笔、衣服、牙膏、水杯等物品标明价格放到讲台上,顾客来到“小小商店”,向“小收银员”选购自己需要的商品。
这不仅需要“顾客”自己清楚要付多少钱,“小售货员”还要判断自己收到的钱是否满足商品的总价。这不仅能够在无形之中增强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并且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学生纷纷希望自己充当“小售货员”。学生在快乐中理解了人民币的概念,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提高了教学的趣味性。
四、融洽师生关系,活跃气氛
低年级小学生由于刚刚接触不同于幼儿园的学校学习环境,必然会对学校产生陌生甚至畏惧的心理。这个时候,如果教师无法和学生和谐相处,融洽师生关系,那么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会随之降低,更不要谈什么趣味教学了。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营造让学生放松的良好氛围,帮助学生消除陌生感,树立学习的信心。由于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并且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往往是依靠语言进行的,因此语言感情的自然流露对于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幽默风趣、慷慨激情的语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平易近人,温柔可亲的语言能够让学生感到温暖,从而减轻学习的过度压力,更好地融入课堂和学习之中,并且认为学习是一件可以获得快乐和成功的体验的事情。
在低年级小学数学课堂中,合理运用趣味教学的办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必须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提高学习能力,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振明.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的策略[J].中国市场,2015(19).
[2]童兆康.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的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1(1).